第14章
第14章
曹操在黎陽與袁術交戰時中計,差點喪生,多虧了夏侯惇這一支奇兵趕到才扭轉戰局。
說起來這事還是應該感謝郭嘉。
曹操回到東武陽的家中後,聽說年幼的兒子被郭嘉抱走了,擔心的是兒子會影響郭嘉辦公。
風塵仆仆澡都沒洗就趕過來了。
當曹操推開門看到的不是郭嘉而是荀彧時,臉上的表情十分的精彩,尤其是在聽了荀彧的話之後。
震驚之餘眼神還有一絲幽怨。
他讓郭嘉留守東武陽是對郭嘉的信任,可結果呢?
主位上坐着的人是荀彧不是郭嘉。
曹操乍然看到東武陽主事的換了人,腦子都嗡了。
郭嘉還真是會給他制造“驚喜”。
這對他造成的沖擊實在是太大,直接就把他給整不會了。
若是晚回來一步是不是家都沒了?
“曹東郡……”荀彧讓出了本該是一把手坐的主位,站到了一邊。
曹操怎麽突然就來了?
他是想投奔曹操的,但沒想到會是在這種情況下和曹操見面。
曹操回來這事一點風聲都沒有。
大軍進城不可能悄無聲息,很可能是曹操甩下大軍悄悄回來的。
結果就是讓他們沒有一點防備。
曹操皺着眉頭,不怒自威地道:“這是怎麽回事?你給我仔細說說。”
荀彧:“……”不該說的都說完了。
“在下聽聞曹東郡有雄才大略,特來投奔。恰逢曹東郡出兵在外,得郭嘉挽留。他讓在下先幫着處理公務,待曹東郡回來再做定奪。”
那就說點該說的吧。
曹操:“……”這個解釋倒是合理,但是別以為先前的那段話他沒有聽見。
幫郭嘉頂了這麽多天?吃頓大餐?
荀彧是不是來投奔他的有待商催,來幫郭嘉的倒是看出來了。
兩頓大餐呢。
曹操似笑非笑:“是這樣嗎?你之前可不是這麽說的。”
荀彧:“……”救命!
“呵!”曹操冷笑一聲,側身對着門外喊道,“來人!”
有小吏聞聲趕了過來。
曹操看了荀彧一眼,漫不經心地吩咐小吏道:“去将我離開之後這三個月的公文全部都給我搬來。”
“諾。”小吏恭敬地領命。
荀彧聽到這話放心了,以他和郭嘉處理公務的水平,能讓曹操挑出錯來算他認栽。
曹操讓人給荀彧搬了張胡床。
他自己也不站着了,上前幾步坐到了一把手坐的主位上等待。
安靜下來後氣氛有些凝重。
曹操沒好氣地問道:“郭嘉人呢?他把我兒子帶到哪裏去了?”
荀彧滿腦袋問號:“……不知。”
他懷疑自己聽錯了,郭嘉和蔡琰約會帶上曹操的兒子做什麽?
曹操将信将疑:“你真不知?”
荀彧很幹脆地答道:“真的不知。”和蔡琰約會什麽的還是讓郭嘉自己去和曹操說吧。
曹操姑且信了。
不多時,陸陸續續有人把好幾擔的公文擡過來了,因為大多數公文是寫在竹簡上的,比較笨重。
曹操開始一一查閱。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曹操從早上看到了下午都還沒有看完一半,午飯都顧不上吃。
曹操餓着肚子,荀彧沒餓着。
仆人送飯菜進來的時候曹操讓荀彧先吃了,自己那份還是完封不動的。
三個月的公文實在是太多了。
曹操開始看的很認真,後面就挑着看了,越看越滿意,期間有向荀彧請教問題。
荀彧的回答讓曹操刮目相看。
曹操很高興,也不繼續看公文了,讓人将過往的公文都撤了下去,對荀彧的态度有了轉變,改為和荀彧面對面,席地而坐。
北方的冬天很冷。
但是辦公的地方燒了地龍,地面上和百姓家的炕上一樣非常的暖和。
更不用說還有仆從端來了熱茶。
郭嘉推開門的時候,曹操和荀彧正在談論天下大事。
兩人放任郭嘉自己關門出去了。
郭嘉不放心,并沒有走遠,讓人搬來了一張胡床,就坐在門口不遠處等着。
感覺等的時間有點長。
他坐不住了,站起來走了兩步,負手而立,靜靜地等待着。
天快黑的時候,裏面的人出來了。
郭嘉聽到開門的聲音轉過了身,想問問情況怎麽樣。
荀彧有沒有順利地入職?
曹操看到郭嘉,熱情地說道:“奉孝也在啊,正好一起,我請你們去吃大餐。”
餓死了。
主要是他擔驚受怕地查了大半天,發現公務處理的不錯,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早就說過只要在大事上不出差錯,能給予一些便利。
唯才是舉,些許瑕疵可以不計較。
郭嘉聽到曹操這話安心了,看起來應該是沒事了。
三人一起前往酒樓。
半路上,曹操問道:“奉孝,你這幾日都帶着犬子去了何處?”
郭嘉回道:“就是在大街上逛。”
荀彧:“???”郭嘉約會的時候還真的帶上了曹操的兒子?
不理解,但也懶得問。
郭嘉拉着曹操低聲說道:“颍川荀彧是前來投奔你的,才華名望不輸其六叔荀爽,如何?”
關鍵要說的是前半句。
曹操見郭嘉和荀彧的說辭對上了,看來事實确實是如荀彧所說。
荀彧是來投奔他的,恰逢他不在。
由于荀彧才華出衆,郭嘉就把荀彧留下了,幫着處理公務,待他回來再正式安排職位。
郭嘉有事,就讓荀彧頂了幾天。
曹操将事情理順了之後心情更好了,笑着說:“乃吾之子房,已任命他為奮武司馬。”
奮武司馬主軍事,為曹操幕僚。
郭嘉想到,從官職來看,荀彧這個時候是曹操的手下,待到曹操迎奉天子之後,荀彧升了大官,和曹操就是同僚了。
食漢祿,為漢臣。
不像原主,爵位蹭蹭蹭往上漲比荀彧漲的還要快,官位始終沒有變,一直是曹操的手下。
難怪曹操想以後事屬之。
郭嘉回到家的時候天已經徹底黑了,但也不算晚。
郭父見了沒啥反應。
郭母聞到了酒味,問道:“今天怎麽回來的這麽晚,你喝酒了?”
郭嘉答道:“嗯,喝了幾杯。”
古代純糧食手工釀造的酒度數不高,也就比啤酒的度數高點。
喝之前還加熱了。
他吃菜比較多,酒真沒喝多少,只是酒氣沒有完全散去罷了。
那兩位喝的可比他多多了。
曹操回來了,荀彧也正式入職了,郭嘉的工作輕松了不少,可以提前下班。
曹丕也不用再學貓叫了。
很快就到了春節,這是郭嘉在古代過的第一個春節,也是荀攸在大牢裏過的第一個春節。
荀攸,字公達,比荀彧大六歲。
荀攸的高祖父和荀彧的曾祖父是同一個人,所以按輩分,荀攸是荀彧的大侄子。
兩人的關系很好。
荀彧認為董卓殘暴不仁,不能服衆,遲早會自食惡果。
董卓多行不義必自斃,不能成事。
可他想不到行刺董卓的會是他大侄子,還行刺失敗了,到現在已經吃了近兩個月的牢飯了。
監獄裏可不是人待的地方。
春節時大赦天下,但是如今董卓權勢滔天,刺殺董卓的罪是不赦的。
但他并不為大侄子的安危擔憂。
大侄子刺殺失敗,不見得別人也會失敗,只要董卓一死,大侄子就能出來了。
他可惜的是家鄉的百姓。
由于董卓挑起了戰亂,家鄉的百姓幾乎都被殺光了,和屠城沒有區別,歸根結底是董卓造成的罪過。
新年新氣象。
董卓換上了皇帝才能穿的新衣,坐上了皇帝才能乘坐的車駕,僭越君臣之禮。
由于被人刺殺過,格外惜命。
董卓無論走到哪,身邊都是一堆的護衛,再想行刺就十分困難了。
氣煞了司徒王允。
王允眼看找別人無法刺殺董卓,于是打起了董卓貼身護衛的主意。
護衛殺主,肯定出其不意。
既然董卓走哪都帶着護衛,那他就策反董卓最信賴的護衛。
這一方案可行。
王允十分沉得住氣,用數月的時間結交董卓最信賴的護衛——呂布。
董卓走哪都讓呂布貼身保護。
而呂布骁勇,無人能敵,想要刺殺董卓就得過呂布這一關,過于困難。
王允便想到走捷徑,策反呂布。
呂布草根出身,家世并不顯赫,能得到位列三公的王允結交,那是十分的高興,有什麽委屈都和王允說,尤其是在董卓那受的委屈。
王允聽了,勸呂布報仇。
董卓和呂布情同父子,有着塑料父子情,你扔我一戟,我刺你一戟。
結果董卓就被呂布給戳死了。
董卓被殺的消息傳到蔡邕耳朵裏的時候,郭嘉和曹操都在蔡邕家中做客。
蔡邕對董卓的死十分悲痛。
他雖然是被董卓強行征召為官的,但是得到了董卓的敬重。
就連爵位也是董卓幫他封的。
董卓對不起天下人,但是沒有虧待過他,聽聞噩耗,如何能不傷心呢?
蔡琰見狀緩緩搖頭。
父親重情,若是還在長安,這樣的表現讓長安那些高官知曉,恐怕是吃不了兜着走。
想到這裏,她再次感謝郭嘉。
蔡琰想到的曹操也想到了,看到蔡邕這樣并沒有說什麽,只是暗自慶幸,幸好蔡邕已經離開長安了。
這得感謝郭嘉。
蔡琰突然想到,這董卓都亡了,曹操還只是一個郡守,說好的一年之內讓曹操擁有一州之地的呢?
若不是她改變了主意,父親已經涼涼了吧?
蔡琰忍不住發問:“奉孝,你還記得我們先前的約定嗎?若你能在一年之內助曹操擁有一州之地,我便修書一封請家父過來。
多虧我改變主意先将家父請來。
雖然約定的一年的時間還沒有到,但是董卓已經先死了……”
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