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擇吉親政
擇吉親政
慈寧宮內。
康熙今早一下早朝,就趕往太皇太後宮裏,就算不說,明眼人都知道,這是為了赫舍裏·索尼病逝一事。
随着康熙神情嚴肅地走進慈寧宮正殿內,坐在榻上的太皇太後提前已經得到了消息,早已經屏退了旁人。
蘇麻喇姑聽見宮門處所傳來的動靜,趕忙上前去迎接,“奴婢給皇上請安,太皇太後已經在寝殿內等候皇上了,特令奴婢在殿外守着。”
“有勞蘇麻姑姑了。”雖然事情緊急,但是康熙見着自己從小敬重的蘇麻喇姑,還是收斂了神色,慢下步子。
随後,康熙沉了沉心,又恢複了上位者該有的樣子。
“孫兒給皇祖母請安。”
“皇上來了,這天氣炎熱,既是剛下早朝,便先坐着休息一會兒。”太皇太後知道事關重大,但是這商量事情,還是要在雙方都平靜的時候商議,才能出最好的結果,“這是哀家剛讓人準備着的茶水,皇上先喝一口,潤一潤嗓子。”
“是,皇祖母。”康熙雖然人坐在榻上,但是這心裏卻是在斟酌着如何開口。
過了一盞茶的時間後,太皇太後知道康熙雖然有些急迫,但依然能夠處之夷然,心裏對自己一手教出來的皇位繼承人顯出極大的滿意。
太皇太後慢慢的開口道:“哀家今早聽宮人來報,赫舍裏·索尼昨兒晚病逝了。”
康熙見太皇太後終于開始詢問自己了,不禁将身體向前傾了一點,“今兒早,皇後的阿瑪赫舍裏·噶布喇遞了折子,如今這宮內外怕是無人不知了。”
“朕想起去年赫舍裏·索尼請朕親政,朕留中為發。上上月,他才又向朕提起親政一事,想來怕是那時候就已經感受到了自己身體枯竭了。朕才剛加封他為一等公,如今卻就這樣病逝了。”
“赫舍裏·索尼雖然這些年因為年邁未參與朝堂上的鬥争,但在關鍵時刻還是會站出來平衡鳌拜和蘇克薩哈的勢力。想起四月他還向朕疏辭一等公,他是個對大清忠貞的臣子。”
話音一落,寝殿內二人默契的沒有再說一句話。
Advertisement
而後,還是太皇太後先打破了這片寧靜。她心裏明白,皇上這是因為自己的權利被打壓了太久,好不容易聽到了不同的聲音,不免就覺得可惜了些。但是,赫舍裏·索尼是經歷過三朝的老臣,該在什麽時候說什麽話,他都有自己的考量。他們那些做臣子的,不管在那一刻,自己的利益、家族的利益,都要比維護皇權要重要許多。
“玄烨,哀家明白,朝堂上能夠正面與鳌拜鬥争的人是少之又少。這如今他在病逝之前,遞了明折子,請你親政。如今後宮即将要有皇嗣,且你也到了親政的年紀,赫舍裏·索尼的請求也是在最後為你的親政做了推力。”
“想必過不了多久,朝中必定會出現許多請皇上親政的聲音。這次,該如何去回應,想必皇上你的心裏已經有了打算了。”
做皇帝的,哪個不想将皇權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如今,他終于能夠如願以償了。他要讓那些不願意交付手中權力的大臣,全都主動的提出來。
“皇祖母您放心,該怎樣将權力收回來,朕早有打算。”
“赫舍裏·索尼畢竟是四大輔政大臣之首,他這一脈中,皇後的阿瑪赫舍裏·噶布喇,還有他的第三子赫舍裏·索額圖,能力都還不錯。但是,往往這些已經在朝堂上有些突出的人,不可再有多的恩賜給予到他們,以免生出了什麽不該有的心思。”
康熙正是因為想到這裏,才會放心的給赫舍裏·索尼加封一等公,并讓他第五子赫舍裏·心裕襲替。既能夠彰顯皇家的恩情,又能夠讓自己安心。
太皇太後想到皇後赫舍裏氏,随後又與康熙提起,“皇帝,皇後身為赫舍裏·索尼的孫女兒,如今聽此噩耗,這段時間裏,你可要多多去坤寧宮,也好讓赫舍裏氏一族心安才是。”
“這些孫兒都已經思考過了。”
如今是康熙親政的前夕,正是用人之際,且皇後的三叔父赫舍裏·索額圖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自己在朝中也還需要赫舍裏氏一族的支持,自然明白該如何對待皇後。
慈寧宮內,康熙與太皇太後的交談還沒過幾天,朝中便已經有一些聲音傳了出來。
蘇克薩哈知道赫舍裏·索尼一離世,朝中便是鳌拜一人只手遮天,心有不甘。前段日子赫舍裏·索尼才當着一衆官員的面,請求康熙親政,如今自己何不為這件事再添一把火。這樣既能向皇上表明自己的忠心,也能夠制止鳌拜的勢力繼續滋生。但蘇克薩哈偏偏是沒想到,自己的這麽一個舉動,雖然得償所願了,但是也搭上了自己與家中子孫的性命。
雖蘇克薩哈與自己的黨羽上奏,但康熙未允。而後這風越吹越大,形勢所迫,就連鳌中堂與遏必隆也履行陳奏。但在鳌拜的心裏,加上之前換旗地的事件,對蘇克薩哈的不滿已經達到了頂峰。
雖然鳌拜的權力漸漸增大,但蘇克薩哈作為額驸蘇納之子,且當初讦告多爾衮有功,如今在三位輔政大臣中位列第一。所以,此次是由他帶領着其他二位輔政大臣,再次奏請皇上親政。
蘇克薩哈看見站在自己身後的鳌拜與遏必隆,心中滿是快意,“啓禀皇上,世祖章皇帝于十四歲親政,今皇上您年德相符合,還望皇上您能親政。”
康熙見着自己想要的效果達到後,也不再推辭,随即率輔政大臣往奏太皇太後。
而太皇太後見此,便也知道自己孫兒打的是什麽如意算盤。這皇帝想要親政,若是由他自己明說,不免顯得有些不合适。這會兒由輔政大臣自己提及,再由太皇太後出面,更加的順理成章,也無人敢挑錯。畢竟太皇太後的政治手段,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今皇帝尚且還年幼,如果爾等都謝政了,那這天下事何能獨立理,此事可再緩一兩年。”太皇太後自然也是不能直接應允了,言語間的客套話,無一不是在擡高他們。
而皇帝親政這件事,借着赫舍裏·索尼病故這鼓風,倒像是變成了他的臨終遺願,朝中上下無一不誇贊赫舍裏·索尼的品質。
三位輔政大臣自然是不敢真的承了太皇太後的誇贊,連忙複奏道:“如今皇上已經親自處理朝中各種政務,臣等都是佐理。且先皇也是十四歲親政,如今皇上年歲相符,已然能夠親政。”
自此,雙方打着圈兒轉了好幾下,太皇太後最終俞允,由禮部擇吉期親政。
這件懸在皇家多少年的心事,終于在康熙六年能夠塵埃落定了。
鐘粹宮東側殿裏。
這幾天皇後赫舍裏氏因為赫舍裏·索尼去世一事,悲傷不已,如今哭傷了身子,遂即免了宮裏嫔妃的請安。
而馬佳·思穎自上次與皇後赫舍裏氏在坤寧宮交談完後,便不再走出鐘粹宮,一直安心的在鐘粹宮裏養胎。倒是張庶妃這幾天得了清閑,時不時的來到馬佳·思穎這兒,與她閑聊幾句。
當初,張庶妃跟在董庶妃的身後,馬佳·思穎對于這個女子,倒是沒有什麽過多的感覺。而之後,自己也是出于本能,伸手拉了她一把,确實讓自己在張庶妃的心裏增添了好幾分好感。自從自己爆出有孕後,總是能夠收到她送來的禮物。這一來二往,關系也不自覺的親近起來。
張庶妃如今的性子可是與之前大相徑庭,若不是自己再三确認過,都要懷疑這張庶妃是否被人給奪舍了。畢竟,自己就是穿越過來的,有自己這個前車之鑒,便覺得什麽事情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現在張庶妃的性子,倒是很合馬佳·思穎的胃口。她本來就是一個懂得時務的人,經過那次小産受了刺激後,人也變得開闊起來。現下倒是因為常常怼董庶妃,變成了一個直性子,與人說話也不再那麽拐彎抹角。
寝殿內,張庶妃正在刺繡,馬佳·思穎則是在看書。
芳瑾快步走了進來,打破了東側點內祥和的氣氛,“奴婢給小主請安,給張庶妃請安。”
馬佳·思穎未擡頭,眼睛看着手中的書,“是宮裏有什麽消息嗎?”
芳瑾雖然知道小主與張庶妃的關系較好,但是現下卻還是有些躊躇。
見芳瑾沒開口,馬佳·思穎察覺到了,遂擡頭看着她。見芳瑾的神色也未有太多的不同,那這個消息便也不用避着張庶妃。在這宮裏,好不容易有一個能夠覺着還不錯的人,若能交好,多個幫手何樂而不為呢。
“你說便是,殿內也沒有其他人。”
張庶妃聞言,停下了手中的事,擡頭看着馬佳·思穎,後者則是感受到了自己的視線,對着自己笑了笑。
張庶妃其實也已經做好了離開的準備,自己雖然與馬佳庶妃的關系比原來親近一些,但是到底還不是能夠說知心話的程度。如今聽見她不避諱自己,心裏不免有些震驚,但更多的是二人的感情又無形中被拉近了好幾個度。
“小主,宮裏傳話,皇上不日便要親政了。”
哦?事情才發酵幾天,就如此順利成章了,看來,是有人在推波助瀾。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是,奴婢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