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轉變
轉變
随着門外宮人的聲音響起,馬佳·思穎知道康熙終是來了。此時她也沒有時間再去消化自己心裏的感情,如今最要緊的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面對康熙。
“臣妾給皇上請安。”
“免禮。”
康熙虛扶着馬佳·思穎,而後徑直的坐到了塌上。
“前幾日見過皇後與其他幾人,感覺如何?”康熙望着馬佳·思穎似是帶着關懷,但這實在不像是應該問一個嫔妃的話語。
馬佳·思穎半刻也不敢有多猶豫,“皇後娘娘仁慈,體恤衆姐妹,免了每日的請安,換成了三日一去。且臣妾前幾日才與烏拉那拉庶妃一同在鐘粹宮閑聊,倒是感覺烏拉那拉庶妃心思活躍,好交流,臣妾心裏對她不免親厚一些。”
康熙自然是知道前幾日在坤寧宮裏發生的事情,別看這皇宮密不透風,但是自己早已經在各宮安插了一些人手。誰做了什麽,說了什麽,他這邊是一清二楚。
“朕聽聞當日在坤寧宮外,董庶妃似是與你們有些言語沖突。”
“皇上嚴重了,董庶妃只是年齡小,說話有些個直來直往,但心裏是沒有惡意的,臣妾還能與她計較這些無傷大雅的小事嗎?若如此行事,倒是顯得臣妾有失禮儀,豈不是白白浪費了太皇太後的教導。”
馬佳·思穎就知道這宮裏的一切,都逃不過皇上和太皇太後的眼睛。今日只是康熙漫不經心地問着,明日給太皇太後請安時,這件事免不了被拉出來說教一番。皇後娘娘當時自然是知道自己坤寧宮宮門口發生了什麽,只是不是什麽要緊的事情罷了,且若是被皇上與太皇太後聽去,怪罪的人也不會是她。
“董庶妃出身武将世家,難免有時候會顧慮不周,思穎你能如此想,朕心裏很高興。”
如今朝堂上,董氏一族的官員也是必不可少的武官,康熙自然是對董庶妃有些許的寬容。
“皇上今日來鐘粹宮,莫不是與臣妾談論其他姐妹的。臣妾幾日未見皇上您,心裏也思念的緊。”
馬佳·思穎裝作生氣的樣子,将嘴唇嘟起,身子也轉向另一邊。這般模樣,倒是讓康熙心裏一喜,這還是第一次聽到馬佳·思穎表達對自己的感情。康熙到底還是年輕,且馬佳·思穎也是自己第一個女人,心裏的份量自然是與其他人有所不同的。
只見康熙走到馬佳·思穎的面前,握着她的手,“好了,是朕的錯,思穎就不要與朕生氣了可好。”
Advertisement
馬佳·思穎瞧着康熙這般模樣,便也沒有再繼續裝下去了,畢竟适當的表達自己的不滿,也會讓自己在康熙那邊更加記憶深刻。
時間正好,感情有到位了,康熙看着馬佳·思穎的眼神裏也透露出了別樣的情緒。
“思穎,天色已晚,該就寝了。”
說完,康熙牽着馬佳·思穎向木床走去,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第二天一早,康熙起床準備去上朝,馬佳·思穎依舊沒有起身為康熙穿戴龍袍。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相處,康熙對于馬佳·思穎的這種行為似是默許了,也可能更能多的是對于她的“縱容”,或者是相較于其他人的特殊待遇。
馬佳·思穎在康熙走後,也沒有再多睡很長時間,她可沒有忘記,今日是赫舍裏氏帶着一衆嫔妃去慈寧宮給太皇太後和仁憲皇太後請安的日子。
她心裏對于康熙昨日來鐘粹宮也是有一些猜測,康熙心裏一定是知道今日會由皇後帶着她們去見太皇太後,那麽最穩妥的就是昨天晚上依舊是去坤寧宮赫舍裏氏那兒。但是康熙卻來了馬佳·思穎這兒,一方面如果不是她太過自信猜想錯誤,那麽馬佳·思穎在康熙心裏還是占有一席地位的;而另一方面她則是被當成了康熙與太皇太後二人暗裏鬥争的人選。
畢竟馬佳·思穎這個身份擺在這兒,便就是一個很好的靶子。
看着鏡子裏的自己,馬佳·思穎不由得想起那天與烏拉那拉庶妃一同聊天的內容。
前幾日鐘粹宮裏。
烏拉那拉庶妃與馬佳·思穎一同小坐,她雖然才進宮一月,但是對現有的局勢也有了大致的分析。
“馬佳庶妃的鐘粹宮真是別致,看來在皇上心裏,姐姐你終究是不同于我們的。”
這烏拉那拉庶妃的話語讓馬佳·思穎不知道是在諷刺她,還是單純的發出感慨,索性想不通的也就沒有接這句話,只是端起瓷杯,喝了一口茶。
烏拉那拉庶妃見馬佳·思穎未曾回話,便再次開口,“我與馬佳姐姐您一見如故,且又只差一歲,便忍不住想與姐姐您多說會兒話。妹妹我在宮裏也不熟悉,只是瞧着馬佳姐姐您沉穩的樣子,心裏便覺得十分踏實。若是姐姐您不嫌棄,妹妹以後常來與姐姐您小聚可好?”
這才一個月,便已經有人透露出想要投靠馬佳·思穎的想法。不過看到董庶妃與張庶妃的樣子,也難怪烏拉那拉庶妃會有此等想法。皇後赫舍裏氏那邊怕是不削于與她們有其餘接觸,如此一來,馬佳·思穎變成了烏拉那拉庶妃最好的人選。
“我瞧着烏拉那拉庶妃也是個心思玲珑的人,只是我喜靜,怕是會受不起烏拉那拉庶妃您的好意。”馬佳·思穎看着烏拉那拉庶妃便知道她看重的是自己如今的處境,若是以後自己不如今日這般,那怕是會轉頭就走。
烏拉那拉庶妃聽着馬佳·思穎這漫不經心的話語,便知道今日的目的是不可能達成了。既然如此,她也不再繼續詢問,若是遭到厭棄,那便得不償失了。
二人寒暄了幾句,烏拉那拉庶妃便起身回延禧宮了。
走之前也留下了一句話,“馬佳庶妃別管臣妾今日魯莽,只是早上的情況庶妃您也看見了。你我如今都已入宮,有些事情不是說咱們不想做就不做的。還望馬佳庶妃能夠早做打算,臣妾也是看在咱們同為滿軍旗又同住東六宮的緣分上,不免于馬佳庶妃您多說了幾句罷了。”
“這時辰也不早了,臣妾的延禧宮還有些事情要處理,就不打擾馬佳庶妃您了,臣妾告退。”
而此時坐在椅子上的馬佳·思穎也在思考一些問題,她知道既然已經做了嫔妃,那麽有些事情便不得不先籌備着。如今自己未曾對她人惡言,但是卻也不能阻止其他人對自己的做法。自己既然已經來了清朝,那麽像“一生一世一雙人”這種想法,便是必不可能會實現的。況且馬佳·思穎的願望一直以來就不是情愛這些方面,那麽自己現在身處何位又有什麽區別呢?倒不如好好将如今的局面一步步地向自己所期望的去靠近。
經過那天的沉思以後,康熙和太皇太後的做法便對馬佳·思穎來說,不是特別的在意了。她就将自己現在的生活當成一個現實版宮鬥片,看看憑借自己的智商,最終能否走到最後。
“小主,該出發了。”
馬佳·思穎從回憶裏脫身,定了定心性,“走吧,今日估計也避免不了一些事情了。”
慈寧宮正殿裏。
伴随着桃兒請安的聲音,皇後帶着四位庶妃來到殿內給太皇太後與仁憲皇太後請安。
雖然四位庶妃已經進宮一個月,但是太皇太後卻一人都未召見,只是傳旨說等赫舍裏氏進宮後再一并見了去。這個旨意,倒是讓當時還在府上的赫舍裏氏心裏松了一口氣,自己這個皇後人選,太皇太後心裏還是很看中的。
只見寝殿中央的五人,由赫舍裏氏站在最前面,帶領着她們幾個,“臣妾給太皇太後請安,給仁憲皇太後請安。”
“免禮,賜坐。”
這幾日宮裏的發生的事情,太皇太後多少也聽了一耳朵。赫舍裏氏的心思別人可能不懂,但是她卻是了然的。适當的用些手段,對于治理後宮來說,也是很有必要的一點。
“皇後,你剛進宮,若是有什麽還未曾明白的地方,都可向哀家或者仁憲皇太後詢問。做什麽事兒都不要着急,一步步來,總會熟悉的。”
太皇太後對赫舍裏氏還是很滿意的,記得之前就召她進宮有見過幾次,與她派人出宮打聽的差不多。赫舍裏氏一族培養的女子,不會差到哪裏去的。
“臣妾謝太皇太後,聽到您的話語,倒是讓臣妾想起了在家中時候的樣子,感覺十分親切。”
“好了,哀家今日要說的也不多。如今皇帝後宮裏就你們幾個人,平日裏耍些小性子,哀家都可以不計較。只是若是日後有危害到皇家血脈,就別怪哀家不顧念舊情。”
“臣妾謹遵太皇太後教誨。”
“都不必緊張,你們正是年輕的時候,哀家還盼望着你們能夠讓哀家早日抱上曾孫才好。”
都是才十幾歲出頭的小姑娘,聽着太皇太後說的孩子,不免露出了微笑。在這後宮裏,誰不期望着自己能夠早日生下皇嗣呢?
一群剛見面的人,也不會有多熟悉,該講的說完了,便也沒有再繼續呆下去的理由。太皇太後揮了揮手,這第一次的見面變到了尾聲。
馬佳·思穎想自己一個人走走,便推辭了烏拉那拉庶妃一同回宮的邀請,是太皇太後看懂了康熙的意思還是?
正當她邊想邊走出了慈寧宮時,仁憲皇太後身邊的素梅叫住了她,“馬佳庶妃您等等,皇太後今日見到了您,便想邀您回慈仁宮說會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