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十二章
萬壽節過完後,宮裏的氣氛漸漸的又回暖了,宮人們每日擔驚受怕,不敢啃聲的日子終于結束了。
六月,天氣漸熱,這天太陽高照,馬佳·思穎雖忙前忙後,卻一點兒也不覺得麻煩,馬上她的額娘和祖母,就要來了。
“安巧,安秀,随我去慈寧宮殿門去。”馬佳·思穎今日打扮的格外用心些,心裏高興也不怕日頭曬。
“不就是來個人嗎?至于如此顯擺嗎?”博爾濟吉特氏聽着對面的動靜,心裏煩躁,忍不住走出來說說閑話。
馬佳·思穎腳步一頓,今日這樣的好日子,且不與你計較,“格格您與太皇太後和太後同出科爾沁,自是填補了與親人相隔的思念之情。臣女今日生辰,太皇太後特允臣女的家人進宮,想來塔娜格格心裏也是開心的,畢竟您總喜歡與我講話。”
博爾濟吉特氏從進宮啓,天天熱臉貼冷屁股,前些日子也收了禁足,心裏對太皇太後這個姑母也是帶點不滿了。如今卻聽馬佳·思穎說出這種話,難免感到不平,自己都沒這樣的待遇,屬實被戳了心窩子。
“你!哼,你懂什麽,姑母自是疼我的。”
博爾濟吉特氏自覺無趣,論嘴皮子自己是比不過馬佳·思穎的,便也難得再與之争辯,萬一傳到太皇太後的耳朵裏,怕是又要增添不喜,“這天這麽熱,你且早去宮門站着吧,本公主不與你計較,多和你說一會兒話,這身子可受不了。”
說完,博爾濟吉特氏仰着腦袋,回了西側殿,只聽寝殿門重重一關,似是在發脾氣。
馬佳·思穎跟沒看着一樣,如今心裏只有快要相見的喜悅。
“思穎格格,奴婢聽聞您今日生辰,祝格格安好。奴婢今日來是太皇太後傳話,等下格格接到老夫人和福晉後,先一同去正殿。”桃兒在走廊上攔住了正要去往宮門的馬佳·思穎。
她心裏一驚,雖然到時候定是先去拜見太皇太後才會回西側殿,但是這跟太皇太後親自要求前去卻大有不同。前者是禮節,後者則是有事。
馬佳·思穎收斂了神情,規矩的道謝,“謝桃兒姑娘祝福,待會兒還要勞煩你替我與太皇太後道謝。祖母和額娘能受太皇太後觐見,是我們馬佳氏的福氣。”
“那奴婢便不打擾格格了,奴婢告退。”
......
Advertisement
遠處兩頂轎子正緩緩地擡過來,馬佳·思穎站了莫有半個時辰,終于将親人盼過來了。
“祖母!”前頭一頂坐着博爾濟吉特氏,只見她穿着诰命服裝,是了,祖母原是從二品內務府總管大臣,祖母定是有诰命的。
“绾绾——”博爾濟吉特氏看着如今長高了,也瘦了不少的孫女,心裏頭不是滋味兒。
“穎兒!”完顏福晉從後面一頂轎子上下來,看着自己女兒如今的模樣,比原先更加的幹練了,哪有十二歲女孩的懵懂感,這紫禁城真的是逼人長大的地方。
“額娘!”馬佳·思穎望着祖母和完顏氏,心裏有許多話,卻不知道如何開口。好在她從剛剛的喜悅之情中清醒過來,如今是在宮中,禮儀規矩時刻要印在腦門上。
剛還說着話,馬佳·思穎突然手從兩人中抽離出來,往後退了一小步,“思穎給祖母請安,給額娘請安。”
博爾濟吉特氏和完顏氏看着這樣重規矩的馬佳·思穎,心中想的卻是在這宮中生活的不易,每日便是要這樣跪來跪去,不像在馬佳府時那樣子無憂無慮。
博爾濟吉特氏靠着完顏福晉攙扶着,“好,是我馬佳族的好孩子,快快起來吧。”、
“謝祖母。”
說完,馬佳·思穎起了身,将二人帶入慈寧宮。
馬佳·思穎走的極慢,“祖母,母親,太皇太後今日知曉你們前來,特讓我接到你們後,先去慈寧宮與她說會兒話。”
“今日得以進宮相見,全是仰仗着太皇太後,于禮于情,都該先去拜見。”祖母心裏對太皇太後的感情也是複雜的。自己也曾生活在科爾沁,後随孝端文皇後一同進宮,服侍在其身邊。自己的阿瑪為大清上戰場殺敵,後立了功,便與馬佳·席巴理結為夫妻。
回想起在宮中時,也曾常見太皇太後。只是後來,孝端文皇後郁郁寡歡,不願身邊人都困在宮裏,便為自己改了名,送出了宮,自此便是不再相見。
如今,也不知再見太皇太後,是對是錯。博爾濟吉特氏思緒萬千,如今已過去了幾十年,這點子情誼自己也不願再說出來。
......
慈寧宮正殿外。
桃兒在長廊與馬佳·思穎分別後,就回了慈寧宮當差。蘇麻喇姑讓她在寝殿門口等着,若是看到她們前來,就去禀告。
“奴婢給老夫人請安,給福晉請安,思穎格格安好。”
桃兒自聽到隐隐約約從宮門口傳來的聲音後便将耳朵豎了起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宮門。見她們來了,趕忙迎了上去。
“勞桃兒姑娘為我們通傳一聲。”馬佳·思穎看着桃兒站在殿門外,便知道是太皇太後安排的了,心裏也輕松了些,太皇太後還是重視的。
“格格放心吧,太皇太後特意命奴婢等着您呢。奴婢這就去通報,請老夫人,福晉在此稍等片刻。”
只見桃兒進去沒過多久就出來了,她将寝殿門開着,站在門旁,“太皇太後傳——”
馬佳·思穎拍了拍完顏氏的手,想緩解一些額娘緊張的情緒,随後攙扶着祖母,進了慈寧宮正殿,而安巧、安秀、完顏氏帶進宮的安樂和祖母身邊的李嬷嬷都站在門外。
“臣婦博爾濟吉特氏拜見太皇太後。”
“臣婦完顏氏拜見太皇太後。”
今日是随着親人觐見,稱呼上不能随便了,但又不能顯得太陌生,馬佳·思穎心中想了一秒,便說:“臣女馬佳氏給太皇太後請安。”
“不必多禮,賜坐。”太皇太後見馬佳·思穎還站着,便知道這丫頭還是太謹慎了,“思穎丫頭,今日你生辰,不必站着。”
“謝太皇太後。”博爾濟吉特氏和完顏氏各做了一邊,馬佳·思穎起身坐到了博爾濟吉特氏的後方。
太皇太後那日聽說馬佳·思穎的祖母是博爾濟吉特氏後就在想,她的祖母年紀該是與自己相差不大,能嫁于二品大臣的,指不定自己還認識,只見太皇太後眼睛盯着博爾濟吉特氏,想從她身上尋找到熟悉的感覺。
“老夫人,瞧您年歲該是與哀家相近,不知是科爾沁哪家的?”太皇太後感覺博爾濟吉特氏的舉止有熟人的影子,卻又覺得自己有些大驚小怪了,忍不住用蒙語問道。
博爾濟吉特氏聽到太皇太後這樣說,整理整理了情緒,慢慢地擡起頭。不得不說,太皇太後與孝端文皇後不愧是姑侄,長相上面還是有幾分相近。
就是這張相似的臉,即使已經年老,卻依稀可以認出往日故人的模樣,博爾濟吉特氏對從前在孝端文皇後身邊的思念,在這一刻忍不住地表達了出來。
只見她起身慢慢跪下,擡起頭,語氣顫抖着,用蒙語回話說:“臣婦博爾濟吉特氏,拜見莊妃娘娘!”
馬佳·思穎看着坐在自己前面的祖母突然跪下,行動比腦袋快,立馬也跪在了博爾濟吉特氏的身旁,用手扶着她。祖母年事已高,且情緒有些激動,可經不起這麽折騰。
“莊妃娘娘”這個稱呼一出來,在場的其餘四人都愣住了,馬佳·思穎和完顏氏都是震驚的樣子,只知道博爾濟吉特氏出生科爾沁,原是跟随清太宗,而後家族有功升了官,卻不知竟然還與太皇太後相識。
而太皇太後與蘇麻喇姑則是帶着疑惑,想從博爾濟吉特氏的臉上尋找出舊人的痕跡。
太皇太後自皇太極駕崩後,已經有幾十年沒有聽過這個稱呼了,一時間竟以為自己還處于崇德年間。
突然,她瞳孔微震,扶在椅子上的手因為用力指尖變得泛白,像是有些不确定,卻又迫切的想知道答案,“你——你可是曾經在姑姑宮裏的吉雅?”
馬佳·思穎聽着這個陌生的名字,滿臉疑惑地望着完顏氏,卻見完顏氏帶着同樣的神情對自己微微搖了搖頭,然後用眼神示意了太皇太後與祖母。
博爾濟吉特氏見太皇太後還能清楚地說出自己的名字,激動的想回話,但是嘴唇卻一直抖動,似有眼淚。
“好!好!你別着急,思穎丫頭,将你祖母扶起來。如今咱們老了,身子不如原來了,你且坐着說。”太皇太後看着博爾濟吉特氏的狀态,還有什麽不明白呢?如今在老年,還能遇見年輕時的舊相識,這心裏不禁感慨到緣分的奇妙。
“回太皇太後,當時臣婦的阿布立了功勞,皇後娘娘不願讓臣婦一輩子留在宮中,便下旨讓臣婦出宮。娘娘與臣婦說,願臣婦以後能平安順遂,便給臣婦賜名為阿木爾,希望臣婦帶着她的祝福與心願,在宮外好好的過日子。”說到這裏,博爾濟吉特氏忍不住抹了抹眼淚。
太皇太後心中也是深有體會,聽着博爾濟吉特氏的話語,那段日子的回憶便湧了出來。
“您知道的,皇後娘娘雖貴為皇後,但是心中的壓力卻無法述說出來——”
“阿木爾,哀家今日能見到你,也是圓了自己的一個念想。”太皇太後示意她先停下,而博爾濟吉特氏怎麽說也是在宮中呆過,且活了大半輩子,自然懂得太皇太後的意思。
而馬佳·思穎憑着眼力見,馬上就知道太皇太後這是想單獨聊的意思,也知曉今日她生辰,太皇太後若說将祖母留下于情有些不合,便自己主動開口,“太皇太後與祖母是舊相識,如今能在思穎的生辰日相見,臣女心中也是十分激動。只是思穎未能去科爾沁目睹草原的風采,不能與太皇太後回憶草原生活的日子。雖與祖母幾月未見,但若太皇太後能開心,思穎這生辰日便也能變得更有意義。”
這話說的十分貼太皇太後的心,她望着博爾濟吉特氏笑着說:“阿木爾,你瞧瞧,不愧是我們科爾沁教養出來的女子。”加上如今的這層關系,馬佳·思穎在她心裏又添了幾個度。
“那思穎便不打擾太皇太後與祖母交談了,臣女與額娘也有幾月不見,有許多話想要與額娘講呢?”
“去吧。”
“待會兒一起來吃午膳。”這話是太皇太後對着完顏氏說的,能生出馬佳·思穎這樣的孩子,當母親的也不會太差,對她也是顯出了好臉色。
“臣婦謝太皇太後。”
“那思穎就先告退了。”
“臣婦告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