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十一章
慈寧宮西側殿內。
馬佳·思穎托腮正沉思着。
雖說太皇太後性子不壞,只是作為上位者,難免會多想些,但是每每去正殿說完話,馬佳·思穎都會全身疲憊,完全與在寧壽宮時的狀态不同。
“哎”馬佳·思穎望着窗外嘆氣,正在她心情煩躁的時候,又看見東側殿的博爾濟吉特格格氣沖沖地走過來。
只見馬佳·思穎眉頭微蹙,臉上帶着不悅:這次我可不會再讓着你了。
對付這種熊孩子,只有一個辦法:好心的幫着管教管教!
“馬佳·思穎!你別以為姑母帶着你去了宴會,便可以在我面前擺架子,是本公主不巧有事在身,不然你以為輪得到你?”博爾濟吉特氏嚣張跋扈,看來這兩天在房裏還是沒有想清楚。
“塔娜格格,你當初佛堂那一出,皇上已經是看在太皇太後的面子上對你小懲。只是瞧着格格今日地樣子怕是還未習好宮中禮儀規矩。正巧,臣女自進宮這規矩便是蘇麻姑姑教導的,若是格格往後還如今日這般大呼小叫,臣女就替你将蘇麻姑姑請過來。想必太皇太後聽聞你願意主動學習宮規,定是十分地欣慰。”
昨日太皇太後本就将博爾濟吉特氏好生訓斥了一番,本以為看在科爾沁的面子上,明日皇帝的生辰宴博爾濟吉特氏作為蒙古公主,定會出席,誰知道竟然落在了馬佳·思穎身上。博爾濟吉特氏性子急,年歲又小,自然是想不到其他,只能看見眼前事。
“你別拿這一套來吓唬我。”博爾濟吉特氏想到蘇麻喇姑還是有些害怕的,畢竟陪伴太皇太後幾十載,那手段定是比常人厲害多了,但是嘴上去仍然不饒人,“你記住,這是本公主不願意去,不然以你這四品大臣之女的身份,嗬——”
你也只能在這處做些文章,小孩子把戲而已,我還會怕?
“格格慎言,這乃是聖上整歲生日,豈敢有不敬之心。這可容不得格格你願不願意去,還是說格格身後的科爾沁有——”你拿我家族說事,現在我便全部還于你。馬佳·思穎看着面前的博爾濟吉特氏臉色一會兒紅一會兒白的,竟也生起了惡趣味:逗小孩兒也還挺好玩的。
再怎麽說她博爾濟吉特氏也是蒙古貴族,自然是懂得馬佳·思穎這話的嚴重性,這會兒反應迅速,出聲阻攔了馬佳·思穎下面的話,“你休要按些罪名與我,我們科爾沁人性子直,自然是學不來你們這滿嘴陷阱挖苦別人。”
“格格!臣女為滿洲鑲黃旗,這大清可是滿族——”馬佳·思穎這會兒子也不像剛剛在慈寧宮正殿那如鹌鹑的模樣,口齒伶俐,像是要把這些天受的不公都給宣洩出來。
“你——哼,本公主不與你這狡猾之人相言,若是你敢向姑母告狀,我新賬舊賬到時候與你同算。”
Advertisement
說完,博爾濟吉特氏就要氣沖沖的往回走,卻又突然轉身,“明日在宴會上,不許找機會接近皇上,你只是侍奉姑母的宮人罷了,別想動些歪心思。”這回,博爾濟吉特氏将自己此行的最終目的說了出來,便也滿意的回了東側殿。
“格格,這塔娜格格也太嚣張了吧,您雖身份不比她尊貴,但是也是大清臣子之女,且得太皇太後懿旨進的宮,什麽時候受過這等委屈。”
“噗呲”馬佳·思穎看着安秀眸中帶着怒氣再為她鳴不平,便笑了出來。
“好了,不過是雕蟲小技,我又不是真的怕她。在這宮裏,隐忍便是最好的生存方式。有時候受些小委屈無傷大雅,也許還能收獲更多。”馬佳·思穎瞧着自己這兩個丫鬟疑惑的眼神,忘記自己還未将這個好消息說出來。
“瞧着是我太過高興,竟忘記與你們說。下個月我的生辰,太皇太後特許祖母與額娘進宮。額娘生了弟弟,我這個做姐姐的還未曾送禮,這一個月裏,你們二人可要好好給我出些主意。”馬佳·思穎想着自己那未曾見過面的幼第,心裏竟也會浮現出莫名的激動與疼愛,想必這就是親人間的感情吧。
......
第二日,馬佳·思穎早早的便起了床,今日可是大日子,怠慢不得。她來到慈寧宮,等待太皇太後的差遣。
“思穎丫頭,昨兒個哀家夢到了慈和皇太後,今日玄烨生辰,她是個有功的人。你替哀家去寧壽宮上個香,也将今日這份喜悅帶于佟佳氏。”太皇太後滿臉的疲憊,想來昨晚睡得不踏實。
“是,太皇太後。”
馬佳·思穎對于從慈寧宮去寧壽宮的這條路,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雖然她身為現代人,是唯物主義者,但是如今,她希望若是這能将這份喜悅帶給慈和皇太後,她這心裏也算是了了一件大事。
馬佳·思穎推開了寧壽宮的大門,宮裏自慈和皇太後離世後,皇上便不允許有人住在這裏,即便是打掃的宮人也是每日從別處過來。
此時,佛堂內靜悄悄的,馬佳·思穎卻一點也不害怕,感到無比的心安。
“太後娘娘,十年前的今天是你冒着危險生下了皇上,臣女回憶起您講于臣女往事時,臉上浮現的笑容,便知道,你一定是很愛這個孩子的。盡管會有人認為您對皇上太過于苛刻,可臣女知曉,您是明白自己的身體狀況,怕自己不能陪伴聖上長大,哪有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只不過都有不得已的苦衷罷了......”
馬佳·思穎來到寧壽宮感到了一陣莫名的歸屬感,便不知不覺的在此多聊了一些,好似慈和皇太後能聽到似的,說着說着,将自己近些日子的委屈都細數了出來。
屋內人無心說出,屋外人卻記在了心裏。
玄烨今日本是來給慈和皇太後上香的,他以為自己已經來的夠早了,誰知道馬佳·思穎竟然比他來的還早。聽着她的話語,像是來了有一陣兒了。玄烨也不進去,此刻如聽牆角一般站在門外,将馬佳·思穎的委屈暗自記在心裏。
而此時此刻,梁九功的心裏卻是一個苦,他這是在這兒聽也不是,也不敢發出一點聲響。只是,屋裏馬佳·思穎雖沒有全說,但是他這種從小在宮中生存的人還能不懂?只得在心裏祈禱皇上不要對他發問。
聽着馬佳·思穎說話的聲音漸漸平靜下來,玄烨最終是沒有推門而入。
“梁九功,走吧。”玄烨靜悄悄地離開了寧壽宮,這種女兒家的私密話若是被撞見了,怕是又要好久都不理人了。
于他而言,今日還能來祭拜額娘,已然是對自己最好的生辰之禮了。玄烨心裏想起了佟佳氏留給自己的信裏那句——難得的感情,會是你嗎?
......
萬壽節宴會開始。
馬佳·思穎扶着太皇太後出席,她偷偷擡眼望了望下坐的王公大臣,特別是那四位輔政大臣,其中那鳌拜幾乎是一下子就能猜到他的身份。
鳌拜的眼神淩厲,雖坐于兩側,但那氣勢卻十分強勢,來參加這萬壽節竟一點兒也不拘謹,行為舉止,都太過随意。
馬佳·思穎心中了然,想着再過幾年,皇上也該對他下手了。看着如今鳌中堂隐隐約約已經有不尊的跡象,便知道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的,四位輔政大臣最後竟然都沒能全身而退,果然權力這個東西,得到了也就不好再送回去了。
“今日萬壽節,朕感念生母,特大赦天下。”
“皇上仁慈。”雖還未親政,但這種旨意也沒人會反對,何況是在萬壽節這種日子。
“如今雖天下太平,但防患之心不可無,朕今日诏天下錢糧統歸戶部,部寺應用,俱向戶部領取,着為令。”此番不是皇帝一人決定的,這是他與太皇太後共同商議的後果。
皇帝已然十歲,再過幾年便可親政,應當漸漸将權力收歸回來。戶部尚書蘇納海,剛正不阿,是個保皇派,當可用。
康熙二年,四位輔政大臣雖野心漸漸升起,但本質還是遵循着當初的誓言,一心一意為大清的建設添磚加瓦。對于這件事情,四位持支持的态度。
輔政大臣之首的索尼,如今已經年邁且有疾病纏身,如今很多事情都是交給其餘三人去做,但最終還是由他點頭。
“皇上,臣附議!”索尼首先站起來回話。
緊接着,鳌拜先起身,眼神望着另外兩位,輕蔑一笑,“臣附議!”
而第三位則是遏必隆,他常常在四人中周旋着,多是明哲保身,“臣附議!”
最後起身的則是蘇克薩哈,他雖與鳌拜是姻親,但由于二人因政見不合,常常發生矛盾,且鳌拜私下多與人說他的小話,導致許多人都不信他,話語權自然也成了最低的。
蘇克薩哈有些憤懑不平,他狠狠地看了鳌拜一眼,卻還是規矩地說道,“臣附議!”
“皇上英明!”四人最終齊聲說道。
“好!朕有你們四位輔政大臣,實乃大幸!願愛卿們能不忘先帝囑托,和衷共濟,忠君報國!”
“今日,朕與你們同喜!”
這話說完,四位大臣心了也起了動容,想到了昔日一起發誓,看到如今大清蒸蒸日上,不禁舉杯同慶。
而馬佳·思穎這邊,雖然手上一直忙着不停的在幫太皇太後備菜,但是這耳朵和眼睛缺沒閑着。這四位大臣中已經隐隐有了區分,如今索尼年歲漸大,鳌拜得順治帝重用,如今野心漸起,恐有專權之兆。
馬佳·思穎一邊看着宴會上王公大臣的互動,一邊思考着等下月額娘來了,定要讓她帶話給家裏人,有些事情該是提前備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