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掌中(9)
掌中(9)
翌日,天方蒙蒙亮,城東傅家別院裏早就燈火通明,人聲熙攘。
被院子裏的動靜吵醒後将将洗漱收拾完的喬氏扶着配房周媽媽的手走到院子裏,看着來來往往搬行李的下人,有些不明所以,待看到在一旁指揮的晏集後,她才叫了他近前問道:“怎麽這麽早就開始裝東西了?”
晏集身形如松,平靜地對上喬氏的視線,聲音平平道:“公子吩咐,提前離城,避開今日抵京的鎮南軍。”
鎮南軍就是紀天翊統領,而由三皇子擔任監軍的那支軍隊了。
喬氏顯然是不知道這一茬的,甚至她連鎮南軍是什麽都不明白。不過,到了這會子她說什麽都改變不了什麽,便不再理會晏集,只扭頭問周媽媽:“晨飯可做了?”
周媽媽的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來,只拿眼去看晏集。
晏集道:“公子已經着人備下幹糧,夫人既已妥當,就請動身罷。”
“……”喬氏擰眉,“難道連用個晨飯都得在路上?”
晏集點頭,見喬氏似乎生了氣,他語調波瀾不驚地繼續道:“公子說了,卯時末出城。”
公子說、公子說……
喬氏捏緊了帕子,只問他:“你家公子人呢?”
“元小侯爺要給公子送行。”
卯時末出城離京,元潤和送行只會提前,所以傅景時已經先行一步離開了。
“……”
一番話問完,喬氏莫名憋了一肚子火氣,看着面無表情的晏集想罵又罵不出口,只得甩了甩帕子扭身朝門外走去。
Advertisement
馬車從城東傅家別院出發,很快就到了城門口,但還沒馬車駛出城就被攔了下來。
原來是鎮南軍提前抵達京都,這會兒正在城門外等候诏令。
烏泱泱的大軍在前,馬車、行人都不得出入。
喬氏坐在馬車裏,知道外面的情況後,不由在心底啐了聲,終于反應過來。
既然早知鎮南軍這般時辰左右抵京,為何就不能晚點出門錯開來?傅景時那厮分明就是故意算計折騰她的!
喬氏越想越氣,咬咬牙,按下心頭火,正要開口讓馬車換個城門出城,就聽到一陣馬蹄聲由遠及近停在了車旁。她挑開簾子,正好看到傅景時翻身下馬過來。
傅景時難得穿了一身月白色錦袍,使得他整個人的棱角都被柔和了許多。
“現在一時半會兒出不了城,不如去那邊的茶樓暫時歇腳。”傅景時走到車前對喬氏道,“适才聽晏集說,母親還未用晨飯?”
喬氏心道,讓人一早備了幹糧催她出門的人難道不是你傅景時麽?
只面上仍保持着得體的笑容,道:“不妨事,車上有幹糧,不如換個門出城,免得耽誤了行程不是。”
“從其他城門走,回晉陵的路只怕要繞遠了。”傅景時道。
見此,喬氏無法,只得選擇就近去茶樓歇腳。
遠春齋離城門不過幾裏距離,雖是以“齋”為名,但茶樓卻又上下兩層。此時二樓臨街的窗前站滿了人,瞧起來熱鬧極了。
喬氏已經率先走進了茶樓,而傅景時則步履悠悠,無意間一個擡眸,卻教他捕捉到一抹不算熟悉的身影。
這會兒時辰尚早,但京都大街上卻是人潮如湧,如斯的熱鬧都是為了迎接城外凱旋的大軍。
來看熱鬧的有老有少,可一圈環視下來,年輕的女子倒更多些。
花枝招展,亂花迷眼,所為的不過是一瞻當年名動京城的三皇子風采。
傅景時心下了然,目光在落到遠春齋二樓窗口探出的半個小腦袋上便多了些涼意。
知道自家哥哥今天就會回來,紀蘭漪輾轉反側一晚上,終于還是耐不住,天尚未亮的時候便摸去了紀老太太的院子。
紀老太太上了年紀,覺少,每天卯時初就會起身。紀蘭漪半點兒不怕驚擾了她,一路跑進松鶴堂,央了要出門到街上去一睹兄長凱旋的風采。
自從紀蘭漪好了以後,性子便變得愈發安靜,紀老太太難得見她這樣激動的小模樣,沒兩下就軟了心腸,點了頭。但是,她卻不放心小孫女兒一人出門,索性讓常嬷嬷去東院把紀舒窈和紀舒窕姊妹倆也喊上,自己親自作陪,只道也提前看乖孫一眼。
畢竟紀天翊随軍進城還得去宮中觐見天顏,參加當今設下的接風宴,一番折騰下來,恐怕天黑了都不一定能見上面。
紀蘭漪本就不願與紀舒窈姐妹倆獨處,見到老太太也跟着一起,雖有些不好意思,但心裏還是有些高興的。
于是,原本的一人獨行就變成了阖府女眷的同行。
是了,得知消息的謝氏自然也收拾了一番跟在老太太侍奉着。
紀蘭漪趴在窗臺上瞅了半晌,外頭除了來來往往的行人以外,根本看不到鎮南軍的影子。她有些失落地收回視線,卻冷不防對上一雙幽深的泛着冷意的眸子。
紀蘭漪愣了下,回過神的時候那人卻已負手朝前走去。
瞧着方向竟也是到這遠春齋來的?
手中的繡帕無意間繞了幾繞,她往後退了半步,思緒尚未理清,便聽到雅間外傳來小二招呼客人的聲音。
“夫人、少爺這邊請。”
紀蘭漪鬼使神差地朝房間外看了眼,正好看到那抹颀長的月白色背影走進了對面的雅間。
“蘭兒你看什麽看得這麽入神呢?”
紀舒窈的聲音突然在近前響起,紀蘭漪一驚,不由往後挪了半步。見狀,紀舒窈的臉上露出些不悅來,哼了聲道,“你躲什麽躲,沒的教人以為我欺負了你似的。”
紀舒窈在京中貴女間走動的時候,最看不慣的就是那些世家嫡女的清傲姿态。以前紀蘭漪是個傻子的時候,她半點兒沒把她嫡女的身份放在眼裏,到了如今,一切都不一樣了。
見紀蘭漪不理會自己徑直走開,她氣得跺了下腳,擡頭順着紀蘭漪方才看的方向望去,正好透過對面大開的屋門看到了裏頭的人。
“傅夫人?”
喬氏在紀家走動的勤快,紀舒窈見過了好幾回自是眼熟。
瞧見對面屋子裏立在喬氏身側的年輕男子,紀舒窈不由微微紅了紅臉。
身如青松,颀長而挺拔,雖只能看清張側臉,但那樣的輪廓已是少見。紀舒窈想起昨日喬氏提親的事兒,心下生出些羞意來。
想必這就是傅家的三公子了吧?
如果說先前她還對柳姨娘設法讓自己跟傅家那庶擡嫡的三公子定親不滿,那麽這會兒瞥見這“傅晔”的半張臉便足以叫她改變主意。
紀蘭漪注意到紀舒窈羞紅的臉,疑惑地眨了眨眼,但旋即想到對面那人的品貌又不覺得意外,只是這紀舒窈不是剛定下了婚約?
疑問在腦海裏一閃而過,紀蘭漪對東院的人和事都沒有興趣,這會子她只是好奇,自家兄長究竟長得什麽樣子?
紀老太太瞧出小丫頭的心思,好笑之餘更覺感慨。
紀天翊十八歲投身軍營那會兒這丫頭才七歲大,能對她的兄長有什麽印象?紀老太太想着,又凝眉去回憶自己孫兒的長相,只記得是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樣貌三分像紀年堯,卻又七分如何雲輕一般,生得十分秀氣。只是,投身軍營七年,其中在南境蠻荒之地摸爬滾打就有五年,指不定那清秀少年郎成了何等糙樣。
這邊祖孫倆正坐在一處拼湊紀家大少爺的樣貌,忽然就聽見外頭長街上傳來一聲鑼鼓開道的響聲。
诏令下,城門開,凱旋之師浩浩蕩蕩地就進了城。
紀蘭漪忙起身,快步走到窗前,伸長了脖子朝街上張望去。
鎮南軍的隊伍一長溜,步伐卻整齊得緊,排頭開道的兩個小兵端肅着臉,手裏高舉着鎮南軍的旗幡,隊伍的中間則是一輛金頂雕着游龍的四驅馬車,而在開道小兵和馬車中間則是三馬并駕,馬上坐着三個身穿将軍铠甲的人。
紀天翊如今是鎮南将軍,是除了監軍的三皇子外在軍中最有身份的人,理當是三騎裏當中的那一位。
紀蘭漪便将視線落在當中的那位大将身上。
騎得是黑鬃寶馬,穿得是威風凜凜的鐵甲,只是……
看着那大将黝黑的臉和滿臉的絡腮胡子,紀蘭漪吓得目光頓時就游移了,而這一游移,那大将臉上橫亘的刀疤直接映入眼簾……紀蘭漪不着痕跡地躲到窗戶後,邊撫着心口吐氣,邊止不住地失望起來。
即使記憶模糊了些,可依着祖母的話,哥哥怎麽會長得這麽磕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