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章
第 14 章
二丫終于又踏進了這棟二層小樓,真好,那漂亮的小樓梯還是那麽漂亮。
鄭曉露安頓好韓麗珍,看着二丫在那發呆,開口叫人,“二丫,別看了,那東西的苦,你以後就知道了,除了好看什麽用都沒有,打掃時要人命,我真是擦的夠夠的,這陣子忙,什麽都沒顧上,哪哪都是灰。
先過來,過來看看你的房間,缺什麽和我說,我給你置辦,等過了這段時間我再帶着你好好逛逛,你先陪着麗珍在家待着,這房間離麗珍房間近,方便你照顧孩子。”
鄭曉露給二丫準備的東西很齊全,反正二丫是沒覺着少什麽。
二丫很佩服鄭曉露,韓麗珍告訴二丫,鄭曉露能全全做刁家和韓家的主,吳白青只有假期才來軍屬院住上一兩天,吳白英身體不好,不能受累,韓麗珍也是在安市工作,這邊基本上都是她一個人照顧,不但把幾個大男人照顧的很好,那幾個半大的孩子,也都是她一手安排的,還有她家那兩個孩子,還得平衡各方的關系,是個八只手的神人。
鄭曉露帶着二丫把整個小二樓轉了轉,樓上三個卧室,一個書房,一個衛生間,面積都不大,樓下兩個卧室,一個衛生間,廚房倒是不小,儲藏室在小樓外面,外面院子也不小,用鄭曉露的話說,房子大小咱不能控制還不能弄個大院子了。
這一片都是些二層小樓,建國前就有,也不知道為什麽在這荒山野嶺的建這麽多的樓,不過咱們主打的就是一個節儉,建立新軍區時,這幾座山都劃了過來,這些樓房,自然也在其中,物盡其用,分給了一些領導。
不過受場地限制,這邊沒有再擴建的可能,一些中層幹部的住房就被安排到駐地附近,就是劉建仁和韓麗珍新分的房子也在那邊,兩邊距離不是太遠,走路十五分鐘就能到,雖然距離不遠,可兩個軍屬院卻好像是有壁壘一般,讓人無法跨越。
韓家的小二層,在這片樓房裏是屬于比較小的那一撥,二丫熟悉起來還是很快的,樓上三個卧室,大的是韓長居和吳白青的,小的那兩個是韓麗珍雙胞胎弟妹的房間,除了書房,韓麗珍說,二丫哪個房間都可以進。
韓家人的房間物品都很整齊,就是落了不少,韓長居出差,連韓麗珍生産都沒出現,雙胞胎上初中,正是亂的時候,吳白青把倆人送到了吳家本家那頭,這房子好長時間都沒住人了。
鄭曉露最近太忙,只把韓麗珍的房間和二丫要住的地方收拾了一下,這不,二丫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就給整個房子先來了個大掃除,對整個小二樓有了初步的了解,那就是一個字,空。
整個韓家,除了幾個人的私人物品和一些家具外,就沒什麽旁的東西,韓家人基本上就不開火,食堂就是他們家的廚房。
二丫把炖好的湯給韓麗珍端過去,也想和她合計合計,家裏缺的東西太多。
“嫂子,家裏缺的東西有點多,曉露嫂子這兩天有些忙,也不能出去買東西,怎麽辦。”
廚房裏東西太簡單,一個燒水壺,一個熱飯的鍋,今天這鍋湯就是用那鍋炖的,差點沒烤幹了,再說,那是個鐵鍋,不能熬藥。
韓麗珍也知道自己家是個什麽情況,家裏好幾口子人,全都湊起來也做不出三道能進口的菜,廚房和個擺設也沒什麽區別。
供銷社的房子還沒蓋好,想買東西只能去安市。
“你說,我列個單子,托人去安市先買的急用的,剩下的,等曉露嫂子得空了,讓她買回來,沒買回來前,就先去她那拿,咱們先用着。”
旁的二丫倒不是很着急,就是熬藥是個問題,吳家叔爺可是說了,那藥一頓都不能斷。
二丫看着空蕩蕩的院子,還想着把地翻出來,種上些菜,從災年過後,他們家的人就見不得能種的地空着。
韓家的那個儲藏室也是空,裏面就幾把平鍬,連翻地都不成。
韓麗珍看着單子上的鋤頭、尖鍬等農具,不太想買。
“二丫,你照顧我們就已經很累了,地咱們就別種了,咱們家以前也沒種過,就是分給咱們的自留地也沒種,太辛苦,別把自己弄的太累了。”
提起自留地,二丫眼睛就亮了起來,“在這還有自留地呢,那可太好了,現在才剛開春,正是時候,等家夥事到了,我正好去把地開出來,咱們就不用買菜了。
嫂子,這點活才哪到哪,在家的活更多,喂雞喂豬,自留地,還得去上工,哪個不比這活多,在這我還是享福了呢,別的我不行,這塊你得聽我的。”
韓麗珍也勸不下她,只能由着她去了。
看她一副恨不能立馬把拿上鋤頭翻地的勁頭,告訴她,前樓殷參謀長的父母自留地打理的很好,家裏的農具很齊全,她可以去借。
二丫高興的點頭應了,拿着韓麗珍列的單子去後勤親人幫她們買東西,沒想到被告知,三天之後才有車去安市,二丫只得把單子收了回來,轉頭去了刁家。
韓家有刁家的鑰匙,刁家要比韓家大的多,東西也齊全,兩家人湊一堆,也就吳白英和鄭曉露婆媳倆能進廚房做出一桌飯菜來。
二丫挑挑揀揀的,從刁家的廚房搬了不少廚具回韓家,反正放着也是放着,都沒人用。
吳白英帶着倆家半大孩子回吳家本家,刁老爺子因着最近事情多,也不經常回來。
二丫像螞蟻搬家一般,一趟趟的從刁家往韓家搬東西,在小軍屬院掀起了小小的浪花。
二丫用洗刷幹淨的砂鍋,把韓麗珍的藥泡上,翻出包幹貨就去了前院的殷參謀長家。
要是在以前二丫決計不敢自己去後勤處,不敢去沒人的刁家拿東西,更不敢去殷參謀長家借東西,打從二丫醒來,給了京都那位一剪子之後,二丫就覺着這世上沒什麽是不可能的。
不就是借東西麽,她帶着東西上門,最多不過是不借罷了,還能少塊肉不成。
殷參謀長家的房子大小和韓家的差不多大,布局也差不多,不過生活氣息濃重許多,甚至養了兩只雞,東西雖然多,可打理的卻十分幹淨整潔。
二丫剛在殷參謀長家門口站定,一位和二丫奶奶看起來年歲差不多大的老太太迎了上來。
“你是麗珍的小姑子吧,來來,進來說話。”
老太太穿了身灰色的棉襖、棉褲,款式和家裏奶奶的差不多,一身都沒個補丁。
二丫被老太太拉進院,按到一個小板凳上,還給倒了杯水。
“曉露昨個就和我說,麗珍馬上回來坐月子,沒想到這麽快,上午我還想着過去瞧瞧,可你們剛回來,一定要好生拾掇拾掇,就沒去。
之前,曉露說來伺候麗珍月子的是個小丫頭,我還想,一個小丫頭懂個什麽,能伺候好孩子和産婦麽,可我瞧你忙活了小半天,還挺有章法,那戒子洗的也幹淨,一看就是個利索孩子,麗珍媽是大夫懂的多,可她也忙,遠水解不了近渴,你要是有拿不準注意的就來問我,我可帶大不少孩子。”
老太太熱情的很,把二丫心裏那點顧慮給打消了,這和在村裏也沒什麽不一樣。
“謝謝奶奶,川柏是個心疼人的孩子,不愛哭鬧,好帶很。
這是我從老家帶來的幹蘑菇,炖個菜什麽的味道不錯。”二丫把小包放到老太太手裏,這些都是二大娘在老家的時候就分好了的,就是用來送人的,說是遠親不如近鄰,在哪都得和人處好關系,這些幹貨正好,不多不少的,意思到了,還不給人負擔。
殷老太太打開紙包,裏面榛蘑大小差不多,收拾的極幹淨,一看就是用了心的。
“這蘑菇好,咱們這兒沒這種蘑菇,聽說你們那有道菜,就是用這個炖雞,可是好吃,家裏那只雞正好不愛下蛋了,趕明奶奶炖好了送一碗給你。”
殷老太太把蘑菇包好,笑呵呵的看着二丫。
這院裏軍屬不少,大部分都有工作,沒用工作的,好些也端着架子,不愛和她這老太太打交道,家裏的孩子在安市上學,要不就經常在親家姥姥那,自己在家裏總是對着老頭子,哪有鮮亮小丫頭稀罕人。
“不用,不用,奶奶。
我來是想向您借個尖鍬鎬頭,我想把我嫂子家院子裏的地翻出來,過些日子種點小菜。”二丫趕忙擺手,雞肉誰不喜歡吃,可誰家舍得殺,都是留着下蛋用的。
殷老太太聽二丫來借農具的,就更高興了,勤快孩子,更喜歡幾分。
“要翻地,那感情好,咱家就是農具多,你用什麽直接過來拿就成,走走,咱們去倉房,以後想用,自己過來拿。
還有你們家那自留地,和我家挨着,之前沒人收拾,草長老高,你來了是不是也得收拾出來,你什麽時候去,我帶你去,還能給你搭把手。”
殷老太太拉着二丫往院裏走,院裏有一個單獨的小倉房,農具都在裏面,擺放整齊,收拾幹淨,一看主人就十分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