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抄方子
抄方子
祁徽先打開了系統面板,查看了他一早就看過的小型貨架頁面。
大廳裏的小型貨架,上面售賣的東西,都是一百份的,等售賣完了,貨架上的東西需要冷卻二十四小時才能刷新。量小沒保障,而且他的客棧裏京城太遠了。
祁徽打算抄肥皂方子,雖然貨架上也有肥皂之類的賣,但肥皂的售賣并不很便宜,而且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如果清朝作坊能夠學會一些東西的制作工藝,也能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祁徽打開網頁,按照自己想法,現在第一張白紙上寫上了酒精制作、肥皂/香皂制作,以及鹽田曬鹽法。
他最開始寫酒精制作的方子,主要是因為酒精可以消毒殺菌、物理退熱、還能防止褥瘡。
雖然火器在唐朝時就已經出現過,但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卻沒能在軍中好好運用,現在這個架空的清朝,依然是冷兵器的時代。
自古就有金瘡藥,主要是為了治療刀劍等金屬造成的傷口。
古代感染率較高,鐵器、兵器造成在人體上造成的傷口,很容易感染細菌,也容易讓人得破傷風死亡。
雖然暫時局限科學工藝,無法制作破傷風疫苗,但是用酒精殺菌的話,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殺.死破傷風梭菌,以及其他的各種細菌,以減少死亡率。
制作酒精并不難,只需要有一套蒸餾裝置,将酒水加熱,使加熱的蒸汽,順着密閉的冷凝管,流到一個容器裏存儲就可以了。
要是提純出來的酒精濃度不夠,那就持續蒸餾兩三次就可以了。
祁徽想到,康熙帝早先就成立了玻璃廠,制作一套稍微耐熱的玻璃蒸餾裝置,對于玻璃廠而言,想必不是什麽難事。
他心裏知道,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軍事領域特別重要,而醫學衛生方面的一個小小進步,不僅能使作戰的士兵減少感染死亡率,還能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
Advertisement
這種功效,不僅能惠澤百姓,也能成為一張保命符。
自從祁徽和林如海稱兄道弟後,他本身就和林家成了一體。
若他現在将皇家、林家拉在一起,結成了一個榮損與共的利益團體後,想必以後,無論是九龍奪嫡,還是雍正上臺抄家,這些動蕩都波及不到林家。
林如海可以按照自己一直以來的路子,安安穩穩的做自己的孤臣、直臣。
祁徽飛快将酒精的制作過程,詳細寫了下來。
因怕文字描述不夠直觀易懂,他還把制作酒精需要的細口瓶、冷凝管、以及搜集液體的瓶子外觀,仔仔細細用筆畫了出來。
寫完第一個酒精,祁徽開始寫肥皂/香皂的制作方法。
其實肥皂西方早就有了,但是産量極低,只能夠在西方貴族階級裏使用。等肥皂能夠普及生産的時候,時間已經到了公元1791年後,而這時候康熙都死了大概七十年了。
我國也有藻豆之類的,但清潔效果不太好。
總的來說,現在肥皂香皂還是挺有市場的,祁徽也覺得可以賺上一筆錢。
制作肥皂主要需要油脂、火堿、酒精。要是沒有火堿的話,可以退後求其次的将草木灰加水閑置一天一夜,這個溶液就可以代替火堿。
油脂在堿性環境下會發生水解反應。
加入酒精,能夠讓油脂和火堿或草木灰溶液更好融合,提高制作肥皂的成功率。
等這三者都加入混合後,就需要加熱并不斷攪拌。
這個過程不能停止,要直到完全混合的液體裏沒有油膜了,才可以加入顆粒食鹽,或者是飽和的食鹽水,進行鹽析。
這時就會出現淡黃色的沉澱,這就是最普通的那種肥皂。
若是想要香皂就在這時加入香料、無害的染色劑等攪拌,然後在将它裝入模具中。
祁徽寫到這裏時,不由停下了筆,他思索片刻,依然将自己的想法附在了後面。
他雖然一直自诩奸商,想要憑借着信息的超前信,以及知識的前瞻性賺很多錢,但他最開始想要和林如海、康熙做生意賺錢時,祁徽就想過将那種淡黃色、沒什麽香味的肥皂,定位成普通百姓用的。
這個肥皂的價格,可以盡量定得低一些,讓家庭不富裕的,甚至稍微貧寒一些的百姓都能用得起。
這一點小小變化,對于社會的推動性是巨大的。當人們能花費不多的錢,就能用上清潔功能較強的肥皂時,當肥皂普遍被使用時,一些衛生方面的疾病,也會減少很多。
這種肥皂,祁徽沒想賺多少錢,只打算把價格訂得比成本高兩三文,好讓肥皂可以被普通家庭用得起。
但那些加入了香料、進行了無害染色,制作得比較輕巧一些的香皂,他們就可以把價格定得高一些。
除此之外,還可以請好的雕刻師傅,在肥皂上雕刻梅蘭竹菊等,文人喜歡的圖案。
他們甚至還可以加大香皂的宣傳,對一些雕刻特別精致,制作過程又摻了一些珍貴香料的香皂,進行限量高價的饑餓營銷。
反正那些有錢的富商,掐尖愛美又不差錢的貴婦小姐、以及愛攀比的富家子弟,大多會為這種香皂買單的。
祁徽瞧着自己寫下的銷售計劃,唇邊滿意的露出了一個笑容。
他早就想要賺狗大戶的錢了,客棧上分敲詐不到,但這下不就叫他宰到了!
他希望多宰點那些奢靡的鹽商、巨富的官員,好讓他賺得腰纏萬貫,缽滿盆滿!
祁徽寫下這兩樣方子後,他又立即寫下了鹽田曬鹽法。
剛才他查閱資料的時候,越發清楚這個鹽田法有多燒手。
此前他覺得兩淮鹽稅,是國庫裏的大頭沒錯,但查了資料後,發現兩淮鹽稅是更加至關重要要的存在。
《元史》中記載:“國家經費,鹽利居十之八,而兩淮鹽獨當天下之半。”到了現在,林如海管着兩淮鹽稅,已經占了康熙國庫財源的三分之一。
制鹽方法的變革,會讓鹽變得更容易得到,相應的也會引起鹽價、鹽稅的波動。
這樣的例子,歷史上并非沒有。
太平天國時期,傳統的制鹽法還是熬波煮海式的煎鹽法,不僅需要人力,也需要耗費許多柴火。
當時的鹽商餘岱想到了用了板曬法,所謂板曬法,就是用木板攤曬海鹽,減少人力和煎鹽的柴火,并提高的食鹽獲得的速率。
就是這樣看似簡單的方法,卻使得他的私鹽泛濫到兩淮,威脅了得利者,使得鹽區矛盾尖銳,繼而引發了鹽政危機。
餘岱的私鹽也出名了,被當時的人稱作“餘私”。[1]
當時餘岱只用簡單改進,用木板曬鹽,就能引發如此大事。
現在祁徽寫下的用鹽田制鹽的法子,更是徹底告別了過多的人力,且只用太陽曬鹽,成本降到了最低,出鹽率卻提到了最高。
誠然,這個方子可以降低鹽價,改善普通百姓的生活,但事情并不是很容易就能達成的。
除非康熙帝能夠進行鹽制改革,無論是從産鹽、售鹽、還是官鹽、私鹽的利益分配,以及鹽價和鹽稅,都需要進行徹底的改革。
否則,這個改革很可能會引起社會動蕩,階.級矛盾加劇。
祁徽覺得,就算他現在給了林如海這個曬鹽法,林如海現在也不敢将它遞給康熙。
因為牽扯太大了,或許等林如海離開兩淮,不管鹽道上的事情後,林如海才可能會把這張單子,呈到康熙的案頭。
當然,鹽是剛需,薄利多銷也能賺取豐厚利益,豐富國庫,也可以惠及百姓。
康熙不年輕了,他的國庫銀子也漸漸開始變少,國家貪污之事也頻頻出現。
所以康熙得到這個方法後,他有沒有改革鹽政的決心和魄力,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反正若是他年老軟弱不敢改革了,那還有一個手段果決鐵血的四阿哥胤禛在後面等着呢。
祁徽寫完這三個單字,就打算暫時不寫了。
雖然還有很多穿越人士,可以用的金手指,但好東西不能一次性拿出來,得先有個引子,等後續時間合适了,再拿出來才對。
不過,祁徽覺得肥皂的利潤和酒精的意義,也足夠重了。
憑借這兩個方子,他不僅能賺到錢,也能提高來都來了客棧的知名度。
只要日後有人使用酒精,有人用了肥皂,就很可能說,“這是來都來了客棧裏的祁掌櫃,提供的方子。”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使用酒精的人越多,肥皂香皂傳播得越廣,他的客棧也能更為人所知,更能吸引客人入住。
到時候他的客棧客似雲來,客棧就能快點升級了。
祁徽把紙張收到前臺櫃子裏鎖好,就見鄭循正彎腰趴在大廳的玻璃大門邊,不住的往外看。
他關電腦時看了一眼屏幕,發現已經九點半了。
對于土生土長的清朝人而言,這個時候,他們大多已經熟睡了。
祁徽不由對鄭循詢問道:“鄭老先生在看什麽呢?天色已經晚了,您還不上樓歇息嗎?”
鄭循連忙扭頭,臉色有些凝重的對祁徽道:“祁掌櫃,好像有人來了。我仔細一瞧,發現他們好像帶了棍棒之類的,看着來者不善。”
這大晚上的,傍晚還下雨打雷,路那麽難走竟然還有人進山?手上還拿着棍棒,不會是什麽山匪強盜之類的吧?
祁徽面色也嚴肅了起來,他也往門邊走去:“我來看看,到底是什麽人來了。”
引用:
《元史》中記載:“國家經費,鹽利居十之八,而兩淮鹽獨當天下之半。”
[1]參考了期刊,《晚清板曬技術與餘岱私鹽》,《近代史研究》2020年第五期,作者:蔣宏達。時間:20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