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生病
生病
朝會上,待太監唱過禮後,晉王立馬就出列,趕在其他人之前向皇帝遞了自己的折子。
因為他知道昨天沒讨論出結果的事,等下還會繼續争執,吵到最後父皇嫌煩了,就又會擱置。
他們在京中,離邊關數萬裏,邊陲的燒殺淫掠自然影響不到這裏來,但邊陲的百姓呢?他們正處于水深火熱中,迫切的等着朝廷能派人救助他們。
這不是百官們一較口舌之才的談資,戰情如火,應該從快從速的解決。
皇帝打開奏折,才看兩行字,立即肅了神色,越往下看心中掀起的波瀾越大。
他面無表情的合上奏折,把它遞給太監,“傳下去,也叫幾位閣老們看看。”
這?晉王的折子裏到底寫了什麽東西。
百官們心中具是好奇。
折子先到了最前頭的首輔那,首輔看完臉色也變得跟皇帝差不多,一臉的凝重,他無聲的把折子遞給次輔。
次輔就不如首輔穩重了,臉刷的一下就白了,傳到後面幾位手裏時,定力不佳的就開始冒冷汗了。
這番反應叫對面的武官們看得啧啧稱奇,這群老酸腐昨日還膽大得不行,都敢跟瑞王打架,怎麽今兒個只是看份折子就吓成這樣?難不成那折子是生死簿,還是記了那些文官的虧心事?
皇帝終于發話,“都看完了吧,說說你們的想法。”
內閣大臣們默不作聲,眼看着殿內的氣壓越來越低,最後還是由首輔出來回話。
“回皇上,臣以為晉王的分析鞭辟入裏,晉王之策可行。”
“次輔呢?”
Advertisement
次輔心中雖覺得晉王言過其實,可瞅着皇帝和首輔都隐隐支持晉王的态度,也不敢逆着他們的意思,拱手道:“晉王所思之深遠,臣着實佩服。臣也贊同晉王的提議,早日出兵掃平敵寇,還我邊關百姓一個安寧日子。”
剩下的文官們見兩位大佬擺明了态度,也立馬跟上,“臣等附議。”
皇帝緩緩點頭,“可。”
昨日他就想罵這群文官們了,大盛朝的百姓們被敵國人殺掠,大盛朝的官員卻要去給敵國送禮慰問?這不是兇手把你爹殺了,你還給兇手酬金。犯賤!
但皇帝老了,身子骨不好,或許再過三五年年他就要挂了,他也開始注重名聲。
他要是惹怒了這群文官兒,等他死後,他們在史書上亂寫,抹黑他的名聲,那可如何是好?
正是因為顧忌這,皇帝這些年來才越發表現得寬和。
憋屈嗎?倒也不,文官們也不是沒有對頭啊,就比如昨天的瑞王,他可是一拳能打死一頭熊的武夫,皇帝是可以阻止的,但他就不,他就喜歡坐在高臺上看戲。
昨兒是武鬥,今兒就是文罵了,晉王這看着話不多,可罵起人來是真厲害,那奏折上的字啊就跟耳巴子似的,狠狠的抽打那群文官的臉。你不是老謀深算嗎?怎麽連姑息養奸的道理都不懂?
皇帝一高興,就給晉王升官了,把他從工部調到了兵部,原來的右侍郎也升為了左侍郎。
看似平調,但工部掌管的就是營造、工程,素來不溫不火,而兵部和吏部中則是六部中最熱的部門。左侍郎是部門裏的三把手,左侍郎則是二把手,只要上頭的尚書一退,那就是一部之首。
當然,應對的大方向是制定了,但具體怎麽安排,還得好好商量,哪些官員領兵對敵、哪些官員安撫百姓重建家園、以及糧草冬衣都需要好好籌算,這是個大工程。
朝會散後,皇帝留下晉王一塊用膳,以示恩寵,完了還賞賜了一大堆好東西。
這反應可叫皇後警惕了。
原本太子的儲君之位就不穩當,太子仁善歸仁善,但性子也是真的軟,皇帝早不滿意了。
如今晉王這一表現,看得遠看得深,作風又強勢,皇帝可不叫喜歡嗎?
不過,晉王也有弱勢的,跟太子一樣,膝下只有一女。
想到子嗣,皇後越發頭疼,太子怎就如此令人擔憂,若瑞王是她的兒子就好了,既長又嫡,武力充沛,兒女成群,她何須如此煩憂?
殊不知,她心目中的最佳兒子瑞王,這會兒也煩着呢。
父皇為何把四弟調到兵部?是看出他的心思,特意敲打嗎?還是父王真的開始看重四弟,想要替四弟樹立軍威?
晉王也有些蕩漾,不過他很快清醒過來。
回了王府,晉王打算先去瞧瞧沈妙,是受了她的點撥,他今日才有那般言論,得了父王的青眼。
但林庶妃派人送過來的消息,打亂了他的行程。
王府唯一的孩子,大姑娘病了。
晉王到的時候,大姑娘正哭得撕心裂肺,旁邊的丫鬟們一人端着藥碗,一人拿着糕點糖果哄,偏毫無效果,大姑娘拳打腳踢不讓人靠近。
林庶妃坐在桌子前,一手撥着佛珠,一邊念佛祖保佑,見着晉王過來了,忙起身問安。
“孩子如何了?”
林庶妃搖頭,“大姑娘不肯吃藥,嗓子都哭啞了。”
晉王看了一眼那黑乎乎的藥汁,連大人都不肯吃,小孩子就更不願意了。
他走過去抱住孩子,輕輕晃蕩,拍打着她的背部,“父王抱抱,不哭了不哭了…”
大姑娘如今是四歲了,父王雖不常見,但還是有印象的,模糊中更是知道父王不能招惹生氣,遂停了哭聲,但哭了那麽長時間一時收不住,一抽一抽的瞧着更可憐。
晉王二十多歲,如今就得這麽一個骨血,自然是顧惜的,手上的動作更加疼惜,又從丫鬟那拿了酥甜的糕點喂她。
大姑娘得父親這麽一番呵護,漸漸有了笑意,那藥汁也被哄着吞了幾口,藥力發作,很快就昏睡過去。
晉王忙活一陣,身上也出了一身汗,林庶妃心中意動,請示道:“王爺,可要沐浴?”
晉王正要答應,忽然對上了林庶妃的眼睛,那裏面是赤luoluo的期待。
他回過神來,冷淡的拒絕了,臨走前更是告誡她:“大姑娘雖然不是記在你的名字上,但她還小,你好生養大,日後也是你的依靠,若你想着利用她來算計什麽,那本王絕不手軟。”
“府上少一個庶妃也不是什麽大事兒。”
他覺得大姑娘的病生得蹊跷,但大姑娘又能報到哪裏去養?
王妃一心要生自己的嫡子,沈妙更是被徐側妃所害,豈能再委屈她養育徐側妃的孩子?
他一走,林庶妃的眼淚就掉下來了。
她撐着桌子,哭道:“我不過是想再要一個孩子,怎麽就不行了?”
晉王心情不好,不想再進後院,只是想到昨兒才跟沈妙說了,冬日裏晚上若無事必定要過去陪她的,舍不得她空等,便掉了頭去天音閣。
沈妙也察覺到晉王情緒不大好,許是因為擔憂大姑娘的病情,可大姑娘是徐側妃的女兒,要讓她說什麽關心友愛的話,那真是為難她了,遂兩人只是靜靜的挨着,各看各的書。
晉王見沈妙不曾說笑,以為自己今晚太過冷硬吓到了她,心想以後自己情緒不好時還是不過來,省得她也擔驚受怕。
但是,他不過來,那她晚上又叫丫鬟暖床了怎麽辦?
誰也想不到,晉王會因為這個而失眠,不過終于叫他想出了辦法。
他哄大姑娘的時候,發現大姑娘手裏捏這個布娃娃,他要是把這布娃娃做大做長,再套上他的衣服,那不就是另一個他嘛?他不能過去的時候,就用它來陪沈妙。
但這個布娃娃沒真人體溫不夠暖和,裏面最好得填滿暖玉。
被派去幹這事的李得福聽了要求後,可就犯難了,上哪兒去找那麽多那麽大的暖玉?
吐槽歸吐槽,該辦還得辦。
晉王把這當成了神秘禮物,不許下面的人走露風聲,他則是帶着沈妙去了京郊的皇莊過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