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娘家來人
娘家來人
沈妙的腦子裏并沒有多少關于永盛伯府的記憶。
一場靈堂的争執,無奈搖頭的仆從,偏僻幽靜的小院,看書、練字、刺繡,這就是在永盛伯府十多年的生活縮影。
父母雙亡,伯府是大伯當家,倒也沒有苛待她,照着規矩給用度就是,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進宮選秀,也是按照規矩來的,沒有人不想進宮要她擋災,也沒有人想籌劃富貴利用她。是好是壞,全靠運氣。
她于永盛伯府,就好像春天的柳絮,輕飄飄的,随風飄散。
進王府前,伯府給了她一百兩銀子當嫁妝。
她娘留下的那筆豐厚嫁妝,至此,算是銷了債。
如果不是王妃傳喚,也許她永遠不會想起過去。
到了正院,依舊是先給王妃請安。
“妹妹來了,坐吧。”王妃笑得和煦,“原不該叫這妹妹跑這一趟的。只是永盛伯府來了人,說是來送中秋節禮的。”
她瞅着沈妙,意味深長的笑了笑,“伯夫人又道家中老夫人想念孫女,我便叫妹妹出來見上一面。沒耽誤你事吧?”
中秋節都過了,才來送節禮?這是鬧哪一出?
沈妙雖是心中腹诽不已,但面上依舊要千恩萬謝的。
“妾謝王妃體恤。”
“不過舉手之勞罷了。”王妃起身,“我還有事要處理,就不多陪了。沈妹妹陪世子夫人用過午飯吧。”
Advertisement
“是。”
伯夫人是沈妙大伯的正妻,也是個小官之女,但這出身已經是沈家媳婦中最好的了。
永盛伯府落敗多年,雖有爵位但無實職,多年做吃山空,只能做到收支相抵。為了維持高标準的生活水準,沈家二房、沈家三房便是沈妙這一脈,都是娶的富商之女,陪嫁的嫁妝十分豐厚。
伯夫人素來喜好應酬交際,最是擅長打開話匣子的。
她湊近摸了摸沈妙,滿臉慈愛:“妙姐兒這氣色瞧着倒是比在家中好了許多,人也長開了不少。雖說離開家也才四個月,可這變化卻好似三五年一般。”
她的視線,細細的從頭上、臉上、脖子上、腰間掃過,金簪、珍珠耳墜、寶石璎珞,白玉镯、雲錦缂絲,哪一樣不是好東西?她含笑微微點頭。
“是我的福氣,王爺王妃性情寬和,待人極好。”
在王妃的正院裏,沈妙順勢表了一波忠心。
她更沒想過和永盛伯府的人說王妃的壞話。
伯夫人默默翻了個白眼,正室能對小妾好?多傻。
看來妙姐兒還是那個老實本分的傻孩子,說什麽信什麽,吃了虧也不吱聲。
這樣就更好了,以後才好幫扶着娘家。
不過她也不想這麽快就暴露意圖,還是要以情動人。
“那也是我們妙姐兒招人疼。”
她攬着沈妙走出屋子,到了敞亮的院子裏,也不再擔心人偷聽,又從懷裏掏出一個信封塞到沈妙袖子裏。
“老太太和伯爺都還惦記着大姐呢,這不還讓我捎了銀子來,若是有什麽難處,改用銀子打點就打點,不要舍不得花。若是沒有了,再打發人到府上說一聲,我們送些過來。”
“大伯母…妙兒真的是…”
她真的是裝不下去了,轉身拿帕子遮住臉,嗚咽兩下。
早知道需要哭,這帕子就該沾點洋蔥汁的。回去就備上,估計以後用的機會不少。
沈妙使勁揉了會眼睛,覺得眼眶紅了,才哽着出聲:“妙兒不孝,讓祖母操心了。其實王爺對我挺好的,您也看見了,這吃穿用度都比在伯府好,王妃也是好相處的。”
伯夫人滿意的點點頭。
“妙兒幸福就好了。今日來王府,一則是給你送銀子,二嘛,是來跟你說一聲,你三姐姐要出嫁了,也是嫁的宗室,以後你們也好走動。”
“哦,是哪一家?”
“是宣德郡王,他命硬,連克了兩任妻子,合了八字說是要找個命硬的,便合到了你三姐姐頭上。你三姐姐也是命好,那樣的出身,這門親事高攀了……”
宣德郡王,那不是晉王的堂叔?先先帝的兒子,快四十了。
這樣的親事,也能說好?
沈妙看着伯夫人臉上的驕傲之色,越發沉默了。
用過午膳後,她取了一套紅寶石頭面出來。
“大伯母,這是我送給三姐姐的新婚禮物,代我祝她婚後順心。”
伯夫人盯着那套亮晶晶的頭面,豔羨不已,恨不得自己再成一次親,也得個新婚禮物。
“這可是珍寶軒的精品啊,全天下也不過才三套。王爺待你可真真是上心。”
沈妙含羞一笑。
待伯夫人走後,沈妙就發現跟前倆大丫頭不對勁,尤其是白露,更是跟吃了火藥一樣。
“怎麽了這是?給我甩臉子呢。”
倆人忙道,“主子誤會了,奴婢只是不高興。”
“奴婢替您不值,從前在伯府裏,那些管事婆子們欺負姑娘,伯夫人也沒為您做主,三小姐瞧見了也是冷眼旁觀,可如今瞧您進王府發達了,就立馬來打秋風。您還送她東西,您也太……”
“太軟弱了吧。”
白露氣得很。
“那你們說,我要怎麽做才好?是把她轟出去,還是對她冷嘲熱諷?”
轟出去倒也不是不行,可主子不那麽做,說明那樣肯定是不對的。
倆人沉默着不吭聲。
沈妙嘆了一聲,“其實他們也沒苛待我,只不過把我母親的嫁妝侵占了。可我只是選侍,進府是沒嫁妝的,從朝廷律法上看,我們也治不了他們。”
事實上,她需要沈家,沈家也需要她。娘家對一個已婚女子來說是很重要的,無論什麽時代都是真理。
可這倆丫頭似乎都是直心眼,愛憎分明,厭惡就恨不得老死不相往來。
“何況我若就此和他們斷絕來往,一則是不孝,失了大義站不住跟腳,在王爺心中也會一落千丈;二則我娘的嫁妝也再也拿不回了。”
“慢慢周旋,我會讓他們主動把我娘的嫁妝送回來的。”
秋分和白露仍是迷迷糊糊的,不過本着信任的原則,主子說沒問題就沒問題,終于不再像之前苦悶。
**
回了伯府,伯夫人就立馬跟自家夫君和婆婆做了彙報。
聽完後,老夫人不住點頭,“妙丫頭像她爹,是個聽話的好孩子。”
永盛伯靠着椅子,摸着美髯,神色頗為自得:“昨兒我在中秋宮宴上看見晉王,這才想起咱們家的妙姐兒進了他的王府。”
“如今的晉王可不比從前了,平平無奇的四皇子一躍成為皇寵優渥的實權親王,多少人踏破了門檻去攀關系呢。”
“以後四時八節的,要多走動走動。”
伯夫人看不慣他那副得意樣,白了他一眼。
“選侍的娘家也算不得什麽正經親戚,你好意思走動嗎?也不怕王府說你是打秋風的。”
永盛伯不高興了,“誰今天去打到秋風了?你要是嫌棄,我讓二弟妹去。”
伯夫人想到白天得的那套寶石頭面,忙搖頭,“誰嫌棄了?我以後多去看看妙姐兒就是。娘,妙姐送給三丫頭的那副頭面,我看要不還是給您吧。三丫頭年輕,壓不住那色。”
老夫人擺擺手,“算了,今天你辛苦了,那頭面還是你留着吧。至于三丫頭那,再從我這裏挑一套送去就是。”
“是,謝謝娘。”
這樣的差事,誰不愛呢?王府那邊得一套頭面,袖兜裏還有老夫人給的銀票。
她會老實全交給沈妙嗎?當然不會,沈妙又不知道老夫人給了多少,是多少還不是由她說了算。
她呀,巴不得這樣的差事再來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