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四十六章
江語自是不知道京都的游園會的,這麽多天了沒有任何一個府送來過請柬,她也不在意這些忙都忙不過來還逛什麽園子。
從系統升級之後江語就着手整理着航海的資料,她從蕭維懷送來的書中找出所有有關于航海的記錄從中找到有用的信息。
指南針,四大發明之一,古代用于祭祀、風水等,後發明出羅盤用于航海技術。現在所用的就是宋朝的水、旱羅盤,這兩種羅盤水羅盤多見些,旱羅盤多用于堪輿、風水之中。
江語根據資料選擇了清朝時期中西技術合并産生的旱羅盤,這類羅盤已經很接近現代的羅盤了,也能更加準确的辨認方位。
她在紙上将前世元明時期的牽星術、計程法用反向推論寫了下來,這幾天她為了能夠吃透這些一直埋首在古籍、視頻的海洋之中,她覺得自己頭發都愁掉了很多,吃的全是生發的食物。
要她一個數理化不好的文科生去搞這些實在是太痛苦了,但幸虧這些在系統裏都是有完整記載的,她只需要根據記錄一點點的驗證數據就好,順便晚上和蕭維懷觀個星看看自己算得準不準。
江語想着看都看了幹脆一起肝出來好了,于是她又找出明朝的造船技術與現在造船技術一起研究,看看兩者有何不同争取能早些出海。她覺得這不是自己能短時間內掌握的知識,宋代的造船技術就已領先歐洲幾百年,秦朝的造船技術比宋朝雖沒有更大的突破但也有些改進的。
因此這就不急于一時,她将明船的圖紙放到了系統內擱置。
“娘子,兩個時辰了,該歇歇了。”魏娘子帶着芄蘭站在門外輕叩。
江語被打斷了思路,剛想發脾氣就聽:“娘子,今日運氣好秋黎買到了李記的醬菜,你不是一直想再吃一次嗎?”
李記的醬菜在京都可是有名的,這家醬菜最合江語的口味,用的是家傳的秘方做出來的醬瓜、醬肉都是一絕,她之前吃過一次念念不忘只是這家菜生意太過紅火總是買不上,沒想到今日買上了。
這下她的氣消了,“嗯,我這就出來。”她放下筆,收拾好桌上的紙放在暗格裏才走到門口打開房門,魏娘子領着芄蘭走了進來。
一進門她就讓芄蘭站在門邊,她則是低下身撿起江語寫廢的紙團看都不看習以為常的将這些廢紙放在江語洗過手的盆中弄糊成為一堆黑色的紙糊再看不出任何字跡才看向江語。
江語也已經習慣她的謹慎了,第一次見她還想自己收拾卻遺漏了一兩團紙團就被魏娘子攔下了。
“娘子,請用吧。”魏娘子站在一邊盯着門檻目不斜視。
Advertisement
江語知道她很謹慎因此沒有生氣,她拿起竹筷就着味道鮮美的醬菜吃完了兩碗米飯,吃了八分飽後放下筷子。
“魏娘子,剩下的這些就下午吃吧。”
“是。”魏娘子也沒有說什麽剩菜不能吃的話,她來的這幾天已經知道了這是一家和自己以往去過的都不同的一家人。
剩菜什麽的幾乎沒有,有也不會留到第二天就吃完了,胃口也比京都的貴人們大很多,她沒有大驚小怪,這家的娘子學問高,人好說話就值得自己留下了更不用說這還是自己未來的女主子。
吃完飯江語在書房外活動活動了筋骨,眺望一下遠方,她一般晚上是不看書的,古代燭火太昏暗了對眼睛不好。
半個時辰後江語回到書房關上門繼續寫寫畫畫,只是她看着自己畫出來的海岸線。
‘還是不行,看來要問問那些傳教士了。’她都高考過去那麽多年了很多東西都忘了,查資料的話又怕有偏差,江語想着什麽時候去看看京中的傳教士問問他們國外是什麽情況了。
秦朝對外貿易其實很少,也沒有什麽海禁只是世家們一起壟斷着海上貿易,傳教士也少些,這時候歐洲按照前世的時間應該是文藝複興和大航海時代。
只是不知道準不準确,還是要問問的。
午後,“娘子,王爺來了。”魏娘子去了前面教李二丫如何看賬本,秋黎帶着小丫鬟收拾江語的房間,門外是芄蘭守着。
“嗯,你讓他在亭裏等會兒。”江語在書房的小榻上剛醒來。
她迷迷糊糊地洗了把臉,撿起紙團放入水裏,等着傳話完的芄蘭進來給她梳了個雙丫髻,收拾好後才去見人。
蕭維懷今日穿着一身藍色的袍子靜靜地坐在石凳上望着,見到江語走過來立馬笑得燦爛。
“說,你笑得這麽好看做什麽?”江語走進來就看到美人含笑盼着自己的場景。
“想你了。”他甜言蜜語說得頭頭是道,一看到江語寫的東西卻又頭痛。
“哼,算你識相。”江語嬌俏地說了一句。
“你來的正是時候,我東西剛寫好你就掐着點兒來了。”一聽這話蕭維懷眼中劃過一絲尴尬。
但他還是老老實實地接過翻閱起來。
江語托着腮欣賞着美人,回想起自己聽魏娘子轉達的當日朝堂上的場景。
早朝,給百姓的影響一向是嚴肅、正經,每個大佬都面容嚴肅、站姿如松的穿着朝服站在朝堂上,聖上穿着明黃的衣裳高懸堂上,将各位大人盡收眼底。
不過這麽想也沒錯,只是有一些略微地差錯而已。
當太監喊道:“有本啓奏,無本退朝”的時候一位馬前卒迫不及待地站了出來。
“臣有本奏!”大聲喊完就立馬參着別人,另一方當然不甘示弱。
也走出一個人立馬怼了回去,一時間兩人争吵起來。
眼見兩人僵持,雙方的更上一級走了出來繼續這個争吵,更加混亂了。
文官們在對噴,武将們光看熱鬧還不夠在一旁慫恿着“打起來,你上手啊,你還是不是男人?”
這下好了,本就吵得不可開交的兩方打起來了,文人們有的六藝精些動起手來有些看頭,那不精的就隔空蹬幾下腿,再互罵幾句。
眼看朝堂更亂起來了,站在上首的幾個人對視一眼,相視一笑,“都別吵了,當着皇上的面吵什麽?”
這時才安靜下來,幾人立馬跪下請罪,“陛下恕罪!”
上面坐的皇上在林公公的提醒下才回過神,“哦,不吵了?不吵了就好了,都退下吧。”
這一打岔之前說的什麽就不了了之了,雙方回到隊列之中都暗下決心,‘下次一定不會讓那個鼈孫/孫子占便宜了。’
這朝堂陷入了沉默,蕭維懷才站出來把自己的請求說出來,這下好了,剛安靜下來的大臣們又開始了,一個個輪番上陣,這個說懷王不思上進,那個就說懷王關心農事,各有各的理。
蕭維懷靜靜地看着這些大臣吵來吵去,覺得阿語說得還挺對的,這些大臣們吵起來還挺好聽的,一個個引經據典、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
一旁的瑞王只覺得這些人啰嗦,這蕭維懷怎麽就有這麽多大臣為他說話?難道是他那張小白臉起作用了?想着他又看了一眼蕭維懷,別說這人的臉還真就是長得好。
他酸溜溜地摸摸自己的臉,安慰道,他這才是男人應該有的臉。
趙尚書什麽都不想說了,他一看四皇子就知道他又不知道想哪裏去了,他看看四周。
哦,老匹夫左相一副受了驚吓要昏倒的跡象,靠在自己弟子的身上仿佛氣都喘不過來,可喘了這麽久也沒見他真的昏過去。
那邊崔尚書正眯着眼似是瞌睡了,屁!這麽吵還能睡得着?他以為他是聖上啊?
這邊的韓侍郎從懷中掏出一個糕點一點點的磨着,右手的李侍郎揪着韓侍郎的袖子示意分些。
前面剛回來的右相倒是年紀輕些,站在那裏就是一副世家出身的樣子,氣質出衆,相貌也出衆不愧為世家子弟的代表,可定晴一看,這更絕站得筆直卻明目張膽的拿出袖中自帶的書氣定神閑地看着,知道你愛書也不用這樣吧!
往武官那裏瞅,為首的站沒站相,倚在後面手下的身上指指點點那些吵起來的人,這上面的帶頭看戲下面的就更是一副看熱鬧的樣子,就指望着向之前一樣再打一場。
唉,趙尚書嘆氣覺得這朝堂還沒完蛋真是上天保佑,邊想着他邊回憶着今早出門前夫人說的今日有東坡肉吃的好事,陷入了對吃食的向往。
謝尚書覺得自己的同僚都有病,一個個不是吵架、睡覺、吃東西、就是淨想些亂七八糟的真是沒救了。
這些人想的是什麽上面的皇上也能琢磨出來,不過這懷王的請求嘛,他看了看自己的幾個兒子。
老三站着看戲、老四摸着臉出神、老六拉着老五比劃着自己新得的舞姬、老八倒穩重些就是穩重的靠着柱子睡覺,沒一個成器的。
“咳咳!”聖上的一舉一動下面都關注着,眼見皇上要開口了,吵架的也停下了,看書的收起書、睡覺的剛好轉醒、昏倒的精神了起來、吃東西的剛好吃完、看戲的也站直了仿佛一直都這麽站。
“你們可吵出個結果來?”皇上慢悠悠的話從上面傳了下來。
“額。”幾個大臣面面相觑,他們幾個都算得上馬前卒水平都差不多,吵架也就是日常節目了,按這架勢他們能吵個三天三夜也分不出結果,可這皇上想聽什麽呢?
沒個頭緒,他們偷偷想前面的人看去,可沒一個大佬給個提示,一個個站得迎風搖曳、與世無争的。
幾人低下頭不說話,“行了,一天天淨吵吵,天天都是你們幾個也不知道換個人。”
“皇上息怒!”大臣們都跪了下來自動喊着這句話。
“朕也不想聽你們的,懷王到戶部左主事手下,瑞王到兵部韓主事手下,五皇子到禮部去,六皇子去刑部去,八皇子還年幼就去工部,就這麽定了,下朝。”說完皇上就不給人反應的時間溜了。
下面的大臣見,嘚,就這樣吧,還吵什麽皇上都走了也沒了吵架的動力紛紛起身離開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