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茶樓裏的人即使是在科舉時也是很多的,人們都在讨論着這次科舉的盛況。
不遠處一個衣着鮮亮的小郎君在和旁邊一位看着嚴肅的文士說着話。
江語聽了聽,“四八三十二,四九三十六……”他在背自己的乘法表。
可江語并不認識那小郎君,那就只能是韓先生那裏流出去的,韓先生的動作還挺快的。
“爹,你說這是誰想出來的乘法表啊?可真是方便呢。就是便宜了韓家賺到了這麽大的一個名頭。”小郎君年紀還小什麽話都說。
“慎言,這也是好事。”中年男子就明顯老練多了,他表情變都不變一下。
“哼。”被爹爹說了他有些不開心。
江語沒再聽下去,她知道韓先生的來歷不凡沒想到竟然是京都韓家的,只是不知道是嫡脈還是旁支了。要是嫡脈就有的想了,這小小的下河村有什麽能讓他一待就是幾年。
江語兩人在茶樓裏呆了一個時辰,津津有味地聽着臺上的說書,吃着點心品這茶水這滋味兒真是美妙。
第二天考生一個個出了考場,江明幾人的狀态還是不錯的。
“考完了就好。”李二丫沒有問考的怎麽樣只是讓孩子們回去休息休息了。
一覺醒來幾人沒事幹了,之前讀書是為了院試現在院試考過了又擔心成績,沒有心情看書了。
“你們沒事兒就陪我去山上幹活。”五月了有的草藥可以收獲了,江語忙不過來。她既需要看着村裏孵小雞的突發情況又要畫出新的繡樣。在沒有找到好的賺錢法子是不能舍棄錦繡坊的生意的。
關于新生意她已經有了頭緒。
江明他們就老老實實地按照她的吩咐幹活了,這還是之前養下的習慣。
Advertisement
收好的草藥江語讓機靈的江三和江河去藥鋪賣,草藥的價格總的來說比糧食貴得多了,一共半畝多的草藥就賣了大約五兩半的銀子。這還不算她在後院裏種的那些和一些過幾個月才能采的。
草藥的好處就是價格貴、一株裏有很多部位可以入藥這就意味着可以連續幾個月賣。
“妮兒,你這個都是些什麽藥?好種嗎?”就連一向不喜種地的江三都想着自家的地裏也種這些。
“種倒是還可以,就是麻煩些,但是您也看到了這些都是藥,買到藥鋪去也是收的。”
“肯定了,藥材嘛救人的。這可真是寶貝啊。”
“叔你放心,我都把種植方法寫下來了,咱都可以種,而且有的在秋天就可以種了。”江語開心的說到,這些都是錢和積分啊。
“妮兒,你還要把這些教給族裏嗎?”江三複雜的看着自家侄女。
“嗯,叔我知道你想說啥。可人這一生有再多的錢不就是想着一天三頓、四季有新衣、一間房一張床嗎?這些我家現在就是一天三頓其他的也都實現了。可咱村裏還是有很多沒有實現的。”江語到這裏這麽久了有那麽多的人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她幫不了天下人可她能幫的了身邊的人。
“我家妮兒就是那些酸秀才常說的大善之人啊。”江三揉了揉江語的頭發感慨到。
下山後江語把村裏的族老和江桂等主事人都叫到祠堂裏。
她站在衆人面前穿着最簡單的流黃色背子衣裙,頭發用簡樸的發釵绾着,白皙的皮膚、小巧的五官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她那一雙燦若星辰的眼。
她就僅僅是簡單的站在那裏就讓人無法從她身上移開目光。這時他們才發現什麽時候那個小丫頭已經長大了,長成一個充滿力量的人了。
“各位,我今日想說說我們下河村之後該怎麽辦。請各位伯伯、爺爺給我一個面子聽完我的話。”
“江語,你說吧。”最先開口的是江桂,他叫了江語的名字這是證明現在站在他面前的不是一個孩子而是一個為了村子發展的有分量的族人。
“是這樣的,我們村現在有族學、祠堂、一戶一間房,賣着繡樣、風筝、養雞等可這些遠遠不夠。我們還沒有實現一天三頓、娃娃們都有學上、一年四季季季有新衣,因此我覺得我們應該擴大生意範圍。”
“想必桂叔應該知道前天我三伯去縣裏賣草藥,知道半畝地的草藥買了多少嗎?”
衆人搖搖頭。
“五兩半!知道嗎半畝地就五兩半!”聽到這兒衆人皆驚。
“三兒這是真的?”就連一向寡言的江魚都忍不住問道。
江三點點頭,“真的,就這還是有的沒收。”
“這也太多了吧。”江桂喃喃道。
“這就算多嗎?我還有更多的!”江語用一種蠱惑人心的語氣說道。
“大家應該都知道我給大哥他們科舉準備的東西。”她拿出手邊籃子裏放着的東西。
“這個是用面做成的,我叫它方便面,将作料和面餅放到熱水裏要不了半盞茶的時間就可以吃到熱氣騰騰噴香美味的一頓飯了。”她在江明的幫助下泡了一碗方便面加上她新做的調料包。
“一會兒大家就可以吃到了。之後我們不僅可以在縣裏賣方便面還可以将它賣給過路的商人讓我們下河村的名聲傳遍整個大秦朝。”
“而我接下來要說的就是手上的這個用石涅做成的煤球。做法簡單方便攜帶易于燃燒。造價低廉只要我們将它們造出來那麽這其中的好處不用我說大家想必都知道。”她示意江明拿出一個火盆。
拿着火筴将煤球點燃後放到爐子裏,沒一會兒就感到爐子內部熱了起來。
在這段時間裏方便面也做好了,她揭開碗上的竹蓋,一股香氣霸道的席卷整個祠堂。
‘咕嚕。’陸陸續續響起來衆人咽口水的聲音。
江語拿出幾雙竹筷,“請各位嘗嘗。”
接過筷子,幾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嘗嘗這麽香的面是什麽樣的滋味。
衆所周知方便面是一種聞着香吃着就一般的食物,但古代的食材味道更鮮美些因此味道還是不差的,這主要是面向不方便做飯的人,因此就不愁沒有銷路。而且這裏面有脫水蔬菜,這在古代更是有價值的。
“經過我的觀察,方便面可以存放大約四個月,這以後能更加準确的觀察一番。”這更讓人驚訝了。四個月是什麽概念這誰都知道。那這的價值就更大了。
“接下來我要說的是關于養殖這一方面的,我有養豬、牛的方法但是還沒有試驗過,因此想讓村裏允許我建一個村裏的養豬圈。如果出了事我會賠族裏一切損失的。”
“妮兒啊,你說的這些都是好事可是咱村忙不過來啊。這已經到了農忙的時候每家每戶抽出來也只夠做你的煤球的。”江桂發愁了。
他當然知道妮兒說的都是好事可是地裏的活是不能落下的。
“叔,我們可以和周圍幾個村子合作。”
“這咋能行?”江桂剛要開口。
“叔你們先聽我說,咱村現在賺了錢了,其他村看着肯定眼紅要是她們使絆子咋辦?就算不要緊但是隔一段時間鬧騰一次也不是辦法。”
“咱還不如讓他們加入進來,咱吃肉也要讓他們喝口湯,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其他人一聽,哎?這個法子不錯啊。這樣的話他們下河村就是附近的領頭了。
“行,就照你的意思去辦,不過咱先不說合作就說是打短工給他們發工錢,主要的技術還是要保留在我們的手裏。”江小苗一語定音。
“這當然了您放心吧,我三伯看着的,他那人您還不知道最是精明了。”
“桂兒,下午開場會就讓妮兒在族人面前說說這幾件大好事兒,你再去請來韓先生。以後咱們還需要他幫忙。”江小苗看得清楚,這韓先生家世非凡以後做生意少不得要求求人家,現在就讓他加進來以後好說話。
“行嘞。”江桂也知道這是什麽意思。
江語回家準備了一番就等着下午大展身手。
韓家,答應了江桂邀請的韓先生興味地看着他出去的背影。
在他旁邊坐着的就是他的弟子黃柏舟和蕭維懷。
“你們說這下河村邀請我們參加的集會是什麽呢?”
黃柏舟臉色看着有些蒼白但是精神不錯雙眼明亮,“應是和他們最近的養雞有關。”
而另一邊的蕭維懷則是什麽都沒有說只是招了招手。
從後門走進來一個不起眼的男子,這男子一身普普通通的打扮。
“見過主子。”幹脆利落地一聲問候。
接着不等人問就開始說話,要是江桂在這裏就會發現這人說的就是之前衆人祠堂開會的情況。
等到他說道江語的一系列舉措時韓明遠和黃柏舟不由得坐直了身認真聽着。
他彙報完行了一禮就離開了,而韓黃兩師徒還沉浸在他說的種種之中。
“你們先想着,我先走了。”蕭維懷的表情只有在男子剛說出方便面、煤球、養殖等時變過之後就沒有了表情,似乎對什麽都不感興趣。但看他沒有離開而是在韓府為他準備的房間裏歇下就知道他還是感興趣的。只是沒有兩人那麽大而已。
“柏舟,這世上是否真的有神存在?”韓明遠回過神來後第一句話就是這。
“弟子不知,但想必是有的吧?”黃柏舟一向是信奉儒家敬鬼神而遠之的道理的。
可江語的一系列舉措又讓他犯了迷糊。
“哈哈哈,庸人自擾之,宿慧之說、鬼神之說自古有之。管他是什麽總之那個小丫頭是不會有什麽害人的心思的。我們就去看看又何妨?”韓先生一副狂生姿态。
“是。”與他相反的則是他的弟子,黃柏舟恭謙有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