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你倆咋走一塊了?”江四看着兩人。
“我們過來找你喝酒的,山子新得了一壇好酒,我想着咱們都去我家裏聚聚。”
“下午我就去跟韓先生說,讓幾個孩子都回來。送些賠禮說說,再讓他們跟着你們幾個幫妮兒蓋好這東西。”江桂一下就把事情安排好了。
“行。那我就先進屋再準備準備了。”江語進屋再寫幾張卷子。
屋外幾人怕打擾她就走到外面說話。
本朝的科舉考得有些雜,她也是按照韓夫人複述的韓先生的試卷和新買的書裏記載的做準備。
科舉考試考律令、算術、經史子集、策論、作詩等。但院試考的相對簡單些不考詩詞不然江語就要抓瞎了,她可不會作詩。
江家的行動力是很快的,江四和幾個兄弟下午開始準備剛好在第二天的午後搭好了號房。聽說江語要給江明他們輔導韓先生很是感興趣,他來到江家翻看着江語準備好的作息計劃表。
“你搭建號房和計劃表的學習方式很是新穎啊。只是這樣做豈不是會沒有一點放松的時候?”
“你要知道松弛有度。”韓明遠看着眼前的小丫頭。
“現在已經三月中旬了離院試還有三個月,這三個月認真來說是沒有多久的。所以不準備的充分些考場上會碰到什麽是無法預料到的。”
“也對。我那裏有幾本家中送來的往屆科舉考題,回頭我讓小厮抄一份給你送過來如何?”
“這真是太感謝您了。”江語驚喜地對着他鞠躬行禮,她正愁考題太少無法作為參考。
她也不會懷疑考題的準确性,畢竟自韓先生讓江桂帶往驿站的一封發往京都的信後沒有多久就有一匹快馬從府州趕來,接連幾天韓先生的小院裏就容納了多個仆從,讓周圍議論紛紛。
在號房修好的下午江語就實施了計劃表上的內容,她做的表無非是從自己高考的經歷中取得的靈感。
Advertisement
接下來江語就成為了繼生氣的韓先生之後江、林幾兄弟的噩夢。
早上卯時起床,一刻鐘後梳洗穿戴完畢在號房內被江語檢查各種雜亂無序的背誦,錯了就晚上罰抄。
辰時江語念歷屆科舉考試的題目他們現場立即做答之後再學習優秀試卷的優點,仿照優點做下一題。
午時休息吃飯的間隙還要閱讀《秦律》熟知律法,飯後有半個時辰的午休時間。
未時做題、做題、做題。
申時策論、策論、策論。
酉時算題、算題、算題。
戌時江語已将早上他們的題目中找到不足,接着重複做題。
亥時背誦、背誦、背誦。
他們睡得晚江語睡得更晚,她盡管并沒有參加過科舉但是作為一個文科生,長篇大論是她的長項。因此她第一天就教了幾人背誦九九乘法表和歷史上著名篇章。
總之不會做也要寫滿試卷,字跡工整、言語清晰、邏輯連貫有條有理、生拉硬拽都要寫滿試卷。
畢竟科舉考試給的題目有時會很空泛這時候就是硬扯的時候了。
一連一個月江明幾人瘦了,江語也瘦了。這讓任何一個好奇的村民都感慨科舉之辛苦。接下來江家就陷入了無數蔬菜的包圍之中。
這家送一把,那家送一把的江家就蔬菜不用愁了。就連江寧和大嫂出去放雞的時候都會順便撿些柴火回來。
離考試還有一個月的時候江語都要被幾人逼瘋了,“我說了,你不會也要寫,你怎麽不寫?”她站在院裏江四為她找來的桌子前拿着一根木棍瘋狂敲打着面前江明的卷子。
“我,我,我這不是扯不出來嗎?”江明現在就害怕妹妹這樣,總感覺下一秒就要完蛋。
“這咋不會寫?你們都聽着。”她喊着其他人也認真。
“他問的就是‘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出自《論語·泰伯》這是孔子稱贊堯的偉大。你就說說要有多麽偉大多麽令人敬佩,再引申一些先賢的偉大接下來你就直接說當今的偉大,說當今的政績稱贊當今,知道嗎?不會用詞就寫的直白些!”江語的一襲話讓不管是門裏還是門外的人都不知道說什麽好。
你說她錯吧?這不能算。你要說她對?就覺得怪怪的。
“這種題有什麽難的?別廢話了,哥你去寫去,寫夠一張紙,你們也寫。”江語看到韓先生站在門外。
“您怎麽不進來?”
“這不是怕打擾到你們嗎?”韓先生面帶笑容的走了進來。
他拿起桌上放着的試卷,明顯這個小丫頭并不是讓江明幾人對經史有更深的感悟,而是用一種新的方式讓他們扯着似是而非的句子回答,這種考卷也并不能說是錯的。
他看完試卷又看了看江河桌子上貼着的乘法表。
“咦,丫頭,這個表格于算術方面頗有益處啊。”韓明遠驚嘆道。
“嘿嘿。”江語沒有說話,只是撓了撓頭笑笑。她當然知道有多大用處了,畢竟她一直用到現在呢。
“不知可否讓我托大,将它推及天下?”
“叮,新任務:是否接受韓明遠推廣乘法表的請求?接受/不接受。接受後将獎勵一份科舉必備清單及做法。”
江語突然聽到系統的任務,她愣了一下。“這,可以是可以,只是請您不要提及我。”這畢竟不是她的東西。原來韓先生全名是韓明遠啊。
‘獎勵已到賬請注意查收。’
“你放心,我知道如何做。”韓明遠就知道這丫頭的性子。
他看了一會兒,給江語提了幾個關于考試的要點就離開了。
“你們繼續寫吧。”經過打岔江語已經能心平氣和地看待這些試卷了。
她算是看明白了,這科舉考得多而且要是碰上那種愛出難題的主考官就痛苦了,但是要答也是不難的。就是江明幾人沒有轉過那個彎來。
她查看了一番系統的獎勵,在紙上寫了些什麽,交給了來送飯的江三手裏讓他幫忙按照紙上的方法找人做一些。
“三伯,你回頭問我娘她們要錢我是沒什麽錢了。”
“看你說的,這咱自己就能做,再說了那三伯還能要你的錢,放心我會問你爹他們要的。”江三放下飯就離開了。
江家的飯最近都是大伯娘在老宅做好讓人送過來的。畢竟院裏學習另一邊做飯不太好。不過江語還是讓江寧她們在不注意的時候回來鬧鬧磨磨幾人的性子,尤其是江河的,就他最坐不住。
等到江三把江語讓做的東西拿回來後江語也着手開始準備東西,院試在縣裏舉行,一考雖不向鄉試一樣連考三天但也要過夜的。
她讓江三做的就是現代多數人都吃過的——方便面,盡管條件有限但是做出來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她上山找了找按照配方做了些驅蟲藥和薄荷葉用油紙包着不放在香囊裏就是以防檢查的時候被倒出來。
她了解了一下考場是有熱水的,但她不建議江明他們多喝水,畢竟考場的廁所氣味很是令人上頭。
考試的前五天江語就和江明以及大伯娘、李二丫幾人住到了江三提前租好的房子裏。
考場人頭攢動,她才發現原來長寧縣有這麽多的童生。
江語和縣內酒樓的江宗幾人在外面等的憂心忡忡,她一會兒覺得自己應該給他們說那道題而不是另一道,一會兒又覺得那道題該這樣算而不是用更複雜的算法。
李二丫和江大伯娘則是按着她不讓她到考場去,“妮兒,你都累了這麽久了就應該好好歇歇,別想些費腦子的事兒了。你不是愛看書嗎娘給你錢你去買本話本子看看。”李二丫将身上的荷包給了江語。
“是啊,妮兒去歇息一下,大伯娘記得你宗哥說縣裏新開了一家銀樓。給拿去買個首飾。我家妮兒大了也要好好打扮打扮。”大伯娘說着從自家兒子的腰帶裏摸出一個荷包和自己的一起遞給了江語。
“娘?”江宗都驚呆了。他娘咋還是這樣又掏他的錢,他存點私房容易嗎?
“咋,你個大男人存什麽私房?你媳婦在家伺候我們你都沒說給她買個首飾,還是妮兒教她的繡品才買上的。你不該給妮兒獎勵嗎?”大伯娘說地理直氣壯的。
“不是,娘我沒說不給,只是你咋老是能摸到我的錢,再說了我的錢不都是給草兒和您了嗎?我就存點錢買些零嘴回去給孩子們都嘗嘗我也沒用在自己身上啊。”江宗覺得自己都冤死了。
“那又咋,這不是給妮兒了嘛。多好。不跟你說了,你回去吧,吃飯的時候再來。”江大伯娘就不像跟兒子說了。
“大伯娘這錢我不能要。”江語想要把錢還給她。
“不用,你就拿着吧。也不多,你就拿着看看有啥想買的。還要多謝你介紹的好生意呢。”大伯娘不在意地說,現在有錢了就是不一樣,這說話都比以前大氣些。
“娘?”
“給你你就受收着吧。”李二丫知道自己的兩個妯娌都算是不錯的了,知恩圖報。
見這樣江語就收下和江宗一起被趕走了。
“這樣,妮兒哥帶你去首飾店。”江宗帶着江語走向了新開的銀樓。
“哥,我不想去銀樓。我們去茶樓看看吧。”她看着江宗。茶樓一向是能聽到一些消息的地方。
“也行,走大哥帶你去。”這個朝代對女子的束縛雖沒有唐代開放但也是允許女子上街的。
一路走來江語看到很多穿着漂漂亮亮猶如她看過的古代仕女圖一般的女子。這個朝代似乎對衣着方面有着很大的包容性,大衆在日常穿衣中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制,因此她看到了唐裙與宋裙擦肩而過,各式各樣的發髻眼花缭亂,美麗的頭飾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她也是喜歡那些漂亮的首飾的只是現在還不到時候她要積累本錢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