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十六章
接下來整個下河村都沉浸在一種熱火朝天的氛圍中,所有人走在路上都是步履匆匆,大小媳婦們都圍坐在村口的大樹下。
擅長刺繡的刺繡,那不擅長的就忙着理線分線,孩子們是最會看眼色的他們就連打鬧都遠離了這兒。
一個個神情認真的照着江三伯娘繡出來的繡品一絲不茍的完成着。
江語起先還以為會有人将這件事傳到其他村裏,但這幾天一直都沒有人離開,她這才認識到古代宗族的力量。
連熱鬧紛雜的上巳節都沒人去,似乎是臨近清明,雨總是斷斷續續的下個不停,今日總算是有個好天氣。
江語和放假的江明帶着幾家關系好的同輩上山準備采些野菜,野果,野花什麽的。
“安兒,寧兒,你們帶着小夥伴跟着寶花姐去采野菜去。”江語一上山就安排着衆人。
“哥,你和全哥和我去桃林那裏采些桃花。”江全,江桂獨子與江明一同在族學讀書。
“石哥,光哥,海哥,河哥你們去找找果子,記得找些好看又味道好的!”林石,林老頭的孫子。
江光,江海,江河都是江三的兒子。這些男孩都是一同上學堂的自家人。
衆人應下四散開來,“哥,你有沒有發現妮兒變得跟婆一樣了?”江河性子活潑,總是先開口靜不下來。
“咋?跟婆一樣有啥不好?你找事兒?”還沒離開的寶花耳朵尖的聽到這句話直接說道。
“沒咋,沒咋,像婆是好事兒,好事兒。寶花你不趕緊去摘菜?我們先走了。”江河推着江海趕着其他兩人跑遠了。寶花可是她娘的心尖肉兒他可不敢惹她。
“哼,看那慫樣兒!”寶花笑罵着弟弟。
“寶花姐,河哥還是這麽怕你。”江語從記憶裏就知道江家幾個比寶花小的男孩就沒有幾個不怕她的。
Advertisement
“那是當然了,以後村裏要是有誰惹了你,你就給姐說看我不打他個滿臉開花我就跟他姓!”
“寶花姐姐,咱們村不都是姓江的嗎?”江寧小小的一團站在寶花腿邊奇怪地問道。
“噗,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其他人聞言都笑的前俯後仰。
“哎呀,我的小妮兒呦,咱村還有姓林的就是你林舅公知道嗎?”寶花蹲下來對着江寧說。
“我知道了。”江寧點點小腦袋乖巧地應着。
寶花直起身子,江安過來別玩了。走跟我去那邊。她伸手帶着兩個孩子離開了。“全哥、明哥、妮兒,我們先走了。”
“好。我們也要走了。小心些。”江全說。
江語三人走到她之前發現的桃林,江明和江全上樹摘花。
“摘得時候注意些,到時候它還要結果的。”江語在樹下對兩人喊道。
“知道了。”兩人扒着樹回道。
“小心些。”江語在樹下邊接花邊注意這兩人的落腳點。
一行人在山上忙活了兩天才停手。江語和江明負責把花一束束的整理好,用繡着簡單花草的繡帶或者藤條系着,寶花和江寧在一旁幫忙順便接受些熏陶。
江明幾人就跟着江三每天去縣裏賣做好的青團和野果和野菜,順便将一籃子江語整理好的花束賣掉。
江語兌了一本做粥的食譜和做風筝的書,她把後一本書交給了江桂讓族裏組織村裏木工手藝好的照着樣子做些風筝一起放到集市上賣。
村裏的繡品、風筝賣得不亦樂乎,江家的生意也做得不亦樂乎。
而剩下的一些品相不好的花江語按照系統內部給出的秘方口述讓江大伯娘熬成濃稠香甜的各種花粥,放涼後擱到竹筒裏賣。
“妮兒,你從哪兒學的做花粥?”李二丫好奇地問。
“我聽大哥說唐朝有做桃花粥的習俗就想着能不能賣些桃花。”
“誰知道我在縣裏集市上新買的書裏就有。”江語從系統內花了十點積分換了本各種粥的食譜。“那是我新淘的。”
似乎每個地方總有些古文舊書處理盡管這些價錢都是平常人負擔不起的,但江語為了保險起見專門找了這些地方轉悠買書。
“哦,原來是這樣啊。”李二丫不再問了。妮兒拿回來書是誰都知道的但書具體是什麽可沒人知道。
“行了,妮兒得了這書是她的緣分,以後妮兒能靠着這書說不定能找個好人家。”林老太說。“還有那些風筝的做法也要讓你爹從江桂手裏拿回來,這些都得給我家妮兒當陪嫁。”
古代食譜都是掌握在世家手裏的。江語這幾天讀史書才發現這個時空唐朝對世家的削弱沒有想象中的重,唐宋兩朝消失了一些世家但又出現了新的世家。再加上開國皇帝是世家出身得到了世家的幫助因此本朝對世家的遏制在初期并不重而等到想要削弱的時候幾大世家卻已成氣候一時無從下手。
因此盡管印刷術普及寒門士子出頭卻也只能在官場上處處受到掣肘,而江語發現幾大世家将造紙術、制鹽法籠在手中。
這造成了印刷不貴但是紙貴的原因,因此寒門士子并沒有達到江語想象之中的那麽多,科舉制也就并不完善,整個國家陷入了一種停滞不前的狀态。
但這些是江語無法或者說沒有能力去改變的。她也就只能先想想罷了。
“叮,系統積分入賬二十點,現有積分160積分。”系統積分在她之前兌了繡樣和風筝樣式、換食譜後剩下了120,但最近村裏賣了兩次繡樣又加上風筝的一共是40積分。
整個村裏的忙碌狀态一直持續到清明節前。
清明節,祭奠先祖,細雨紛紛,江語站在祠堂門口遠遠望進裏面,和她前世在電視上看的祠堂大同小異只是破敗些卻也是整個下河村除了族學外最好的建築了。
整個儀式并沒有多麽複雜,古代人注重禮儀但下層是不了解也沒有渠道去了解的,他們獻上整個族裏能承擔得起的祭品,穿上最好的衣服,每個人都梳洗打扮幹淨表情莊嚴肅穆。
等着前面的族長江桂禀告祖先最近一年發生的大事,說了族裏的好事衆人就在大族老的指示下行禮跪拜。
祭拜完祖先後,族中一起坐着吃飯,叫來在山上祭拜祖先的林家,一同坐在一起吃飯。
桌上擺的是每家每戶出的菜,酒是不醉人的米酒,但每個人都吃得興高彩烈。
男子之間推搡勸酒、女子悄聲交談着、孩童繞着大堂打鬧,吵吵嚷嚷間是這人間煙火、紅塵紛擾。
觥籌交錯間江語恍惚看到原身在遠處沖着她微微一笑後消失了。
“妮兒,我今兒個代表族裏給你敬一杯酒。”回過神來江語就見江桂站在面前端着一杯酒。
她趕忙站起來,“使不得,這使不得的叔。這自古以來哪有給小輩敬酒的?”她手足無措漲紅了臉。
“妮兒啊,你就接了這一杯酒吧。”江小苗慢騰騰地走了過來。
“我們江氏一族世世代代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遵循的就是先祖的有恩必報,做一個好人的祖訓。”他年邁而渾濁的眼中突然出現了兩抹明亮的光。整個大堂之中沒有人交談、打鬧,都靜靜地看着這個将一生都奉獻給族裏的老人。
他的雙眼巡視着堂中這一兩百號人,他的聲音蒼老卻如古鐘回蕩在堂中。“今日,江桂給帶領我們賺錢的妮兒敬酒。你們說這酒到底該不該敬?”
“該,咋不該?”江桂的父親率先開口,緊接着聲音此起彼伏,“該!”
“妮兒,叔敬你一杯。”
“叔?”江語看着衆人,內心湧起複雜的情緒。她來時孑然一魂,現在卻擁有了這一衆臉都認不全的親戚。
“好,叔我就接了。”她拿起面前的酒杯一口喝下去。
“咳咳,咳……”喝得有些猛了,嗆到了。李二丫拍拍女兒的背,“你喝慢些。”
“哈哈哈哈哈哈哈!”堂內響起大笑,這笑聲驚得遠處的飛鳥驚叫飛離。
第二日是難得的好天氣,清明的假期還沒有完。整個下河村都将到集市去買些必需品,逛逛熱鬧的市場。
江四家也不例外,除了老夫妻倆,連從縣裏回來祭祖的江大的大兒子江宗都帶着妻子一起去逛逛。
江宗的兒子還小留在家裏讓老人看着,他的妻子是個普通清秀的姑娘,腼腆不愛說話,聽寶花說當初兩人還是在路上碰見的,結果兩人就看對眼了,家裏知道後打聽清楚就同意了。只是這姑娘太過腼腆平日裏不太說話只是悶在那裏做的一手好繡活。
“走咯,逛集市去喽!”江三抱起江安江寧咋咋呼呼的跑向前方。
“你們慢點兒,別摔了!”江大伯娘喊道。
“二丫,你看我繡的這樣子好不?我準備把這給我外孫。”江三伯娘拉着李二丫說話。
“明哥,石哥我們一會兒去看人家鬥蛐蛐兒呗?”江河纏着哥哥們想要去集市裏看看鬥蛐蛐。
“妮兒,你以後想幹啥就找我,你姐我有得是一把子力氣。”江寶花聽到妹妹說想養雞就拍着胸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