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十四章
李掌櫃是真心覺得這個小姑娘可惜了,她要是生在京都那那些什麽有名的才女都要繞道了,小小年紀就這麽沉得住氣實在是不得了。
江語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這茶水是新沏的,還記得大學裏為了附庸風雅選得茶葉選修課上摸魚時聽到的,再看看杯子中的茶。
茶湯色澤雖說不上通透碧綠但也比上次的要更清澈些,聞之茶香四溢,喝了一口,入口甘甜,茶沫較少。
這說明什麽呢?江語借着喝茶擋住自己上揚的嘴角,說明自己在錦繡坊的待客地位上升了啊。好事,好事啊!
放下杯子,已經看不出來剛才的喜意,“不知李掌櫃我們之前的繡樣是否有成品在錦繡坊之中?”
“哦?小娘子怎麽想起問這種小事了?”李娘子随手整了整衣袖。
猜對了!江語看着她的小動作微揚了揚嘴角。
“沒什麽,我只是想要看看我送來的繡樣在錦繡坊繡技高超的繡娘手裏會是什麽效果。只是我的一點小心思不妨什麽事。既然您這麽有誠意那麽以後希望能和您合作愉快。”江語答應了下來。
“當然,你這丫頭這麽讨人喜歡和你做生意當然會愉快了!錦雲去給江姑娘取銀子來。”李掌櫃沖着門外的錦雲喊道。
“嗳,這就去。”脆生生的聲音從外面傳進來。
三人主要是江語和李娘子在談論着繡樣的配色問題,越與江語交談李娘子就越發可惜雖然小娘子的配色感覺很好但始終不是正經學習過,有些相近的色彩她就不是很了解。
江語要是知道她是怎麽想的一定會笑出來,自己根本就不懂配色,只是憑着系統發的繡品書和前世随處可見的搭配在說罷了。
“掌櫃的,銀子。”錦雲走進在李掌櫃的示意下将銀子放到了江語桌前。
江語沒有急着拿起銀子,“李掌櫃,這位是我的叔叔,名喚江桂,以後送繡品就由他負責。”
李掌櫃看了一眼她,“行,以後就要多謝江兄弟跑一趟了。”
Advertisement
“不敢,不敢,您說笑了。”江桂有些局促,不知道說什麽。
江語把銀子揣進懷裏,“掌櫃的,留步。”兩人走出錦繡坊江桂才放松下來。
他呼出一口氣,看着江語誇到:“妮兒,你可真能幹,你怎麽就不緊張?”
江語笑了笑,“叔,我第一次來的時候也緊張得不行,但您也知道我哥那人,他不愛說話,再說了賣繡樣還是我來說的好。”
瞧着江桂緊張地額頭都出了汗,她安慰道:“叔,你這樣不行啊,以後還怎麽管好咱們下河村?”
“你就別取笑叔了,整個下河村誰不知道我這個村長也只是在咱們村裏逞逞能?”他苦笑一聲。
“沒事兒的,叔以後多來幾次就好了。”
“你說的是,這下咱們村就多了一項進項了啊。”江桂感慨地說。
“您放心,只要都按照我畫的樣子來錦繡坊就不會反悔。”江語斬釘截鐵地道。
“好,哈哈哈哈,以後妮兒就是咱們村的大功臣了。”
兩人一直聊着這門生意走到‘寧遠齋’,“妮兒,你進去看你要買什麽,叔去前面買些蜜餞回去。”
“好,咱一會兒就在書肆門口碰面?”
“行,你出來別亂跑知道嗎?”
“知道了。”江語走進書肆,和上次來的場景一樣,到處都是埋頭苦讀的學子,今日并不見那日的林周兩書生,她并未在意,繞着書架轉了幾圈,江語發現了自己要買的書。
“掌櫃的,請問這套多少錢?”
掌櫃的是個四十多歲的男子,穿着一身墨藍色長袍,靠在櫃臺邊,低頭算着賬。
“喲,您的眼光可真好,這一套書可是我這裏最好的一套了,這價錢可不便宜呢。”
“是給家裏人買的吧?要不你先一本一本的買?這一套下來要五兩三貫。”
江語想了想,2000文=1貫就是一兩銀子,這五兩三貫下來可不便宜啊,就這還是在宋朝印刷術進步的情況下得來的價錢。
她翻了翻書,這套書确實印的不錯,字跡清晰,大致上沒有錯字,排版整齊,邊距相同。其他的書還不是像這樣的。
“這樣吧掌櫃的,您看您這套書放在那裏也是賣不出去也不允許人翻,您放在哪裏就是在落灰,我一整套買下您給我算四兩怎麽樣?”
“哎呀呀,你這丫頭可真會說,你一下就給我砍掉一兩三貫這傳出去讓我以後怎麽做生意?”掌櫃連連擺手,“這不行,不行,不行。”
“您別忙着拒絕啊,我在您這裏買書您給我價錢合适那我以後不就之在您這裏買書了嗎?要不您看我吃點虧五兩銀子買下怎麽樣?”
掌櫃的看着江語想了想,“要不是看你是真想買我早把你轟出去了,行吧,五兩就五兩,不過你可不能到外面給我宣揚去。”
“好,您放心吧。我以後還來您這裏買。多謝您。”江語向掌櫃的行了一禮,掏出袖中的銀子。
她拿的是一套官方史書,不管這套書準不準自己也都要去真正了解一下歷史,看看是不是和自己記憶中的一樣。
之後江語和江桂回合,找到買東西的三人一行人坐着牛車會村。
江語父女倆回家,江大負責分發采買的東西,江桂父子倆到族老家裏說說今天的見聞。
“妮兒,你買那些書放哪兒?要不讓你爹給你打個櫃子?”李二丫犯愁的看着桌子上的書。
“娘,要不就放堂屋左邊?讓我爹打個大點的櫃子,我以後還要買些書的。”
“這樣咱家誰都可以看。”
“看啥啊看。咱家除了你哥念書他不得已才看的,剩下的就你愛看書了,你以前就愛看你哥的書,現在更愛看了。”李二丫笑着說。
閨女愛看書總不是什麽壞事。
“你不用擔心錢的事,這是你掙得錢,你想買啥就買啥。”
“哦,還有妮兒,你之前在後院鼓搗的啥今兒看着長得還不錯,山上的種的也發芽了。”李二丫随口說了一句。
“發芽了?那是好事啊!”她在後院的書是一些多年生的草藥,山上的都是些短期的。這樣下來夏季,秋季江家都能有些進賬。
“明兒,娘到老宅去,你三伯娘也去,我們三個一起幹活好趕的上過節。你在家裏給你爹他們做飯,山上澆水什麽的我看現在隔幾天一澆就行了。”李二丫盡管不知道那些都是什麽種子但她也種了這麽多年的地了好歹能看出大致怎麽種。
“行,我知道了娘。”
到了約定的那一天江語為了保險起見決定和江桂他們帶着三十份繡品一起去,江四兄弟三人帶着這幾天做好的青團進了縣。
錦繡坊內,“您可以看看我們這次的繡品,既有之前的又有些新鮮的樣子。保證您能滿意。”江語這次把說話的機會讓給了江桂。
他們不能總指望她,以後要村長出面的機會多着呢。
李掌櫃仔細觀察了下這些繡樣,“這好像不是一個人繡的吧?”
“是不是一個人繡的,但是我們的繡品可都是好繡品,您看這針腳,繡法都是不錯的。”江桂有些磕絆地說。
“嗯,你們以後的繡品都是這麽多嗎?”
江語不等江桂開口就說到:“我們之後的繡品肯定會多些但不會讓您受到損失的。”
李掌櫃還在思索,“我今兒在街上聽說府州的錦繡坊出現了一種精妙絕倫的繡樣,想必李掌櫃您要不了多久就能高升了吧?”
“怎麽會?你說笑了,這樣以後不管多少只要是你們倆送過來的我呢都按之前的價錢收。要是有新花樣我們還會再多給些。如何?”
江語示意江桂答應下來。“好,好,好!”
“那我們現在簽個契書?怎麽樣?俗話說親兄弟明算賬嘛。”江語從懷中取出自己在家裏寫好的契約書。
“你呀你,真是讓人不知道怎麽說呢。”李娘子哭笑不得。
她伸手拿過契約,“你這契約寫的可真是詳細啊,查過?”
“嗯,我在家裏勞煩哥哥問了問律法。”她沒有否認。
“行。”江桂和李掌櫃兩人各簽了兩份契約,一人收一份。
簽好契約後江桂接過五百文錢放入懷中。
告辭後兩人走到集市去找江四三兄弟,他們在集市一處不起眼的角落,但圍滿了人,全都是來買青團的。
沒一會兒三人背簍裏的青團就賣得一幹二淨的。
在買新東西的時候,“行啊,你們,真是沒看出來,你們這麽能耐。”江桂驚喜地說。
“你快別說了,我這倆兄弟,每一個能拿得出手的。”江三說起這就來氣。
“怎麽回事兒?”
“害,我就是去買碗糖水喝的功夫,我大哥就把攤位租了下來,租就租吧可他就是不知道找個好點的,這個破地方也沒人來。”
“得,我一看就知道他倆不行,我們仨站這兒半天也沒人來他倆也不知道拉客真是愁死了。”
說着說着江三還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看着衆人。一行人都給他逗笑了。
“要不是我機靈,跑每個攤位哪兒都看了看學會了叫賣,不然這麽老些青團可就賣不出去了。”
“三伯,你可真機靈。”江語看着江三感慨這就是個做生意的好料子,但她不能開口。
在古代商戶可比農戶地位低得多了。
“那是,不是我說,妮兒。你別看你三伯懶那是你三伯我不想動彈,這有吃有喝的我那麽勤快幹啥。”
江三的想法兩家人也不是第一天聽了,可直到今天才知道他也是有長處的只是太懶不想受累罷了。
“你這人咋想的你?”江大聽不下去了,他是家裏的老大自來對兄妹都有着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