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七章
今天的天氣早上還是陰沉沉的像要下雨一般但到中午便亮了起來就連太陽都高高挂在天上盡情散發着自己能量。
接連幾天的下地讓她她勞累過度渾身酸痛,四肢無力。但為了早些适應江語還是一早就起來準備上山。
一家人用了朝食後便各幹各的去了。好像是今天起來的時間剛剛好,江語一路碰到了好些村人。一一打過招呼後她終于走到了山裏的地裏。
山上各家的地還都沒有見到幾個人,家裏的勞力不是在地裏幹活就是忙着自家後院的菜種。
現在上山的都是年輕的小姑娘。
今天沒什麽可以做的,江語澆完水就想着在山裏逛逛。
她沿着一條人少的小徑慢悠悠的走着,泥土混合着青草的香氣鑽進她的嗅覺,似乎都能嘗到那青草的香甜多汁。
早上的山裏霧氣缭繞,如夢似幻,眺望遠處群山隐隐約約的隐藏在雲汽裏,黛色的山映着紅的花、綠的柳,直教人想要一直待在這裏也享受一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突然前方傳來了細微的聲音不仔細聽她還聽不到。
站在原地想了想江語把籃子放在腳下蹑手蹑腳的往聲音傳來的方向走去。
她一眼就看到前方有兩個人影在厮打着。一人梳着雙平髻帶着粉色絹花上身着粉色窄袖儒衫下身着齊腰繡着粉色桃花白色打底的百褶裙。
另一人梳着丱發,上身着白底青花短褙下身為青色百褶長裙。
看到這兩人的穿着令江語眼前一亮,她穿越以來見到的衣服都是以褐色、灰色等麻布短褙子或者粗布短褐。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江語看到這兩件衣服就不想離開了。
她仔細聽了聽兩人的對話。
“李三丫,我告訴你,你不要得意,你不過就是和黃家定了親而已。指不定什麽時候那黃柏舟就被你克死了!”粉衣的女子狠狠地抓着李三丫的衣袖,另一只手想抓住她的發髻。
Advertisement
但李三丫不緊不慢的伸手抓住粉衣女子的手腕,用力一扭。
“啊啊啊!你快給我放手!死丫頭給我放手。”
江語聽到李三丫的名字渾身一震,知道自己是碰上女主了。
看着女主占上風她就轉身離開了。
她記得這段劇情,粉衣女子是李三丫大嫂的妹妹,長得好看一心想到大戶人家吃喝不愁。之前被男主所迷,後男女主定親心有不服,趁着女主上山想教訓女主,結果被女主給反教訓了。
回憶着這段劇情江語突然想到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古代三月份的節日有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
而這三個節日時間都很相近也都是國家的法定假日。
女主就是趁着過節想要采些野菜做些青團、環餅、乳酪、乳餅、石饑飯等食物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也是由此發現了自己在廚藝方面的天賦。
江語想了想知道自家沒有人有這個手藝,而且家裏的糧食也沒有多少,但過節總是很好掙錢的。想到這兒她就迫不及待的往家趕了。
“妮兒,今天幹得怎麽樣?”一個婦人熱切地問着。
“三伯娘,我就是瞎忙活。您洗衣服去?”江語覺得自己永遠都應付不來這種親戚鄰居間的問候。
“咋是瞎忙呼呢!我家妮兒這是懂事長大了。”江三伯娘笑着說。
江語臉一下子紅了起來。
“那還要多謝伯娘您的誇獎呢。”
“呀,妮兒可真會說話。行,你回去吧。沒事兒了就找我家寶花玩兒阿。”江三伯娘說完就急匆匆的往河邊走。不走得快些一會兒河邊就全是人了,這條河可不止他們下河村一個村用。
沒到時間家裏是一個人都沒有。走進家門将門關好後江語坐在屋子裏仔細思索着。
上巳節自己家裏沒什麽本錢要不然做些文人用的香囊去賣也是能賺上幾個錢的。寒食節,做食物的話青團也能賺些辛苦錢。
突然江語的眼前一亮,她想到了好辦法。但是得等家裏人回來商讨一下也是可以的。
清明節賣風筝、蹴鞠、野果、野花什麽的都是可以的。
不過蹴鞠要麽需要皮革要麽需要竹子這些不好找。風筝也是需要竹子的這也是需要說服家裏人的。
野花、野果倒是好采,清明節在寒食節後吃過幾天冷食後對熱食的需要也大了起來,那麽對新鮮野菜、蔬菜的需求也多了起來。
江語猛地想起唐代似乎在寒食節有煮桃花粥的習俗,這又是一條路。
她趕忙打開系統記錄,在沒有紙的時候系統充當了江語的備忘錄。
記錄完的她滿意的看着自己的點子。
接着她在系統查了下有沒有自己需要的資料,系統果然沒有讓她失望,她用10積分兌換了些資料津津有味地看起來。
兩個時辰後,江語将家裏裏裏外外打掃了一遍,又上山澆水,在回來的路上碰到江寶花及村裏的幾個姑娘。
幾人一起采了野菜後就回家了。
她在院子裏趁着沒人做了一套伸展運動,就坐在院子裏看着像是在發呆其實是在系統裏看自己之前所兌換的視頻與書。
等到哺時中的樣子她起身準備洗菜做飯。
江語把野菜焯水切成段後下鍋翻炒,鮮嫩又可口的一道時蔬就做好了。
她緊接着做了一鍋湯餅,飯熟了後又将桌子凳子放到院裏以一一擺好。
看着這頓飯江語內心感慨萬千,她才到這裏多久就治好了自己的懶病,學會了用火石生活,在簡陋的條件下做熟一頓飯。
一家人吃完飯後江語開始了自己的說服(忽悠)之旅。
‘加油,你一定行的!’她在心裏默默給自己打氣。
“爹娘,我有件事想和你們商量一下。”她拿出一根木棍,又拿出一個鋪滿土的木板。
江四夫婦對視一眼,“安兒、寧兒,你們去院子裏玩兒去。”李二丫趕着兩個小的出門。
兩個小的不情願地走出門,他們也想聽聽大姐說什麽。可娘的話又不能反駁。
等她們走出門江四就把門關上了,門外的兩人嘿嘿地笑了一下,彎着腰把自己的小身子貼着門企圖偷聽。
但沒想到江明一下子就将門拉開了,兩人咕嚕咕嚕的跨過門檻滾進了門。
“哎呦,哎呦。”江安裝模做樣的叫喊着,江寧則乖乖的窩在江四的懷裏一聲不吭。
“行了,行了。你們倆也不要裝了,趕緊去玩兒去。我們有話要說,你們倆還小現在不能聽。”李二丫趕着倆猴兒出門。
這下倆人是不敢再偷聽了乖乖的走了。
堂屋裏江家三人都看着江語在等她說話。
“是這樣的,我今天發現離上巳節、寒食節、清明三節不遠了。我有個賺錢的想法想和你們商量一下。”她深吸了一口氣說。
聽到賺錢江家夫婦詫異極了,“妮兒,你是不是想買頭花了?等爹發了工錢讓你娘給你買個好點的漂亮的銀簪子。”
“對,等哥沐休的時候我給你做個木簪子你先帶着好不?”
李二丫沒說什麽只是看着自己大病一場後懂事了不少的女兒,“你們聽妮兒說完再說話。”
一下子江家兩個男人都閉嘴了。
屋裏安靜下來,“妮兒,你接着說。我們都聽着呢。”
江語和李二丫對視一眼,這個古代的農婦眼中滿含對她的鼓勵。
她一下感覺自己一直懸着的心落了下來,他們是她的家人,江家父子哪怕不相信自己也想讨自己歡喜。她的根一下子紮在了這個朝代。
她将木板拖了過來,借着微光将自己查到的繡花樣式一點點的畫出來,蝶戀花等花鳥畫、四君子等文人風骨、‘踏花歸去馬蹄香’等意境畫、繡上詩句的等等。她都只花了三種不常出現的樣子。
這個繡樣她相信只要自己賣出去就會有很多跟風的,自己可以讓村裏擅長的人做其他類似的簡單樣式在趕集的時候賣出去。
盡管她的畫工不好但是語言彌補了這個缺憾。
“我們可以将這些繡樣賣給縣裏的繡坊,上巳節會有很多文人進行聚會、女子也會出來到那時新興、別致的手帕、香囊會很受歡迎的。”
江明覺得這個法子很好,只是李二丫提出了一個實際性的問題。
“妮兒,咱家可沒人會畫這些複雜的樣子。”
“娘,這沒事的,我們給她們賣的只是這種構思罷了,只要他們稍微想一想也就知道怎麽擴展了。”
“那你又怎麽保證繡坊的人會買呢?你都給們看到這些繡樣了。”李二丫接着又提出了問題。
“這個我想過,我之前聽您說過,縣裏一共有三家繡坊,如意坊是縣裏最便宜的一家她們的老板是縣裏出去學藝歸來的,繡娘最少大部分是家裏女兒當繡娘或者收外面散戶的繡品。”
“錦繡坊是中檔的繡坊價格比如意坊略貴但質量不錯,老板聽說是州裏派來的,數他家的繡娘最多,樣式最全。”
“而剩下的天仙坊也是州裏的分坊但他家的價格是三家裏最貴的,一般都是官眷、富戶在那裏買東西,只收縣裏有名的繡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