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 47 章
【曲姐是不是想到了小時候的事情所以心情不好啊?】
【就是,今天連前搖都沒有直接就怼人了】
【家裏摳腳時間太長,再不抓緊時間怼人立穩人設,恐怕她就要被忘了吧?】
【她本來不就是這副尖酸刻薄,自恃清高的樣子嗎?好像全天下就只有她一個明白人一樣,真可笑】
【完全可以把她最喜歡的詞送給她,跳梁小醜嘛】
【不過說起來我覺得曲姐不是在怼吧?她就是表達自己的觀點。】
【說句不好聽的,之前曲姐怼人最後一句總是人身攻擊來着,這次就只是在說現象吧?】
【無論是應當跳出性別框看人,還是正視在腦力競争中男女平等,就這麽難以接受嗎?】
相比于彈幕的争論,最直接和曲靜妍溝通的白百靈的情緒倒是很穩定,為什麽說人和人面對面交流會更方便,因為兩人看着彼此的眼睛說話的時候,是能夠感受到彼此的真誠,知道對方是沒有敵意的。
所以白百靈更加重視曲靜妍說話的內容,聽完曲靜妍說話以後,白百靈笑了一下,“這倒是一個我沒有想過的方面,李老師和唐老師怎麽看?”
雖然白百靈比較贊同曲靜妍的看法,但是她是主持人,所以她必須是先聽過所有人的意見以後,才能下結論的人。
李凱峰雖然一直沒有承認曲靜妍說的是對的,或者說他沒有反駁就是在贊同曲靜妍的觀點。只不過他本人比曲靜妍年長,所以不好意思承認自己是錯的罷了。
但是他自己也是有女兒的,他對女兒的教育方式一直是希望她‘更像男孩’又或者說‘不輸男孩’,因此說話的時候才會頗有幾分痛心疾首,大概這是愛着女兒的父親的天性,不希望女兒因為性別的原因就被局限住,就挨欺負。
他也一直很自得于自己的女兒比同齡的女孩兒膽子更大,更有闖勁兒,所以才在節目中開心的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不過在聽完曲靜妍的話以後,他在反思另一個問題,是不是自己對女兒的要求錯了,不應該讓她‘像男孩兒一樣’,這種說法是不是就證明他在內心裏覺得女生不如男生,讓她為自己的性別而感到自卑了呢?
他女兒除了學校要求的場合以外,從來都不穿裙子,只留短發,到了青春期以後還會很厭惡自己的第二性征,他只是以為自己的女兒喜歡運動,所以覺得那些都有妨礙,但是仔細想想,似乎女兒小時候買新裙子的時候也挺高興的。
Advertisement
李凱峰現在整個人陷入了一種矛盾當中,他不知道女兒是真的喜歡她現在的樣子,那當然好,他就是為了讓女兒不用在意別人的目光和言語,自由的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才會這麽鼓勵她的。
但如果她只是為了讓自己更像個男孩,那是不是自己從另一個角度上用力過猛,反而埋葬了女兒真正的性格呢?這樣做的自己又和其餘人有什麽區別呢?
“我同意曲小姐的觀點,”李凱峰肯定的說,“這種在競争中默認女性是弱者的方式确實很讓人不舒服。”
“無論他內心是怎麽想的,甚至性別問題都可以暫且不提,就單說在這樣高度競争,所有人都是敵人的環境中,這個行為都讓人很不舒服。”唐書傑一開始沒想說的這麽直白,不過看其餘人達成了共識,也覺得可以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白百靈內心有點後悔了,當初怎麽說也該說服節目組弄幾個八面玲珑的人的,李凱峰和唐書傑都是前輩,還是在本職業都極有成就的前輩,兩人自然可以想說什麽就說什麽,而曲靜妍更是以言辭犀利且想說什麽就說什麽出名。
在所有人都不必考慮什麽叫做‘委婉’和節目效果的情況下,白百靈這個主持人是唯一一個能夠打圓場的人。
所以盡管白百靈的內心非常贊同曲靜妍的想法,但是她還是不能直接把一名實習生的一個簡單的行為蓋章定論,那有引起網暴的嫌疑。
所以她微笑着說,“我倒是覺得他可能就是出于習慣或者是下意識的行為,內心并沒有想太多,而且現在還只是一個行為,下結論還未免太早,我們有必要多看看。”
【我還是覺得大題小做】
【人家可能也是不故意的,沒有必要這麽說吧?】
【正是因為不經意之間才能見到人的本性不是嗎?】
節目組在剪輯上的安排也非常妥當,立刻就把各位實習生當天過後的采訪接在了後面。
比較緊張的何佳玥的答案是,“可能是我太過于敏、感了也說不定,但是當時曲俊良來問我的時候,我真的有些受傷,是不是因為我表現的不好,所以對方才會第一個來問我……”
另一位名為黃書畫的女實習生表達了與何佳玥一樣的看法,“我當時很不舒服,我覺得自己被蔑視了,但是自己确實比對方要慢,所以很不甘心。”
男實習生說的比女實習生要稍微委婉一些,“我更想靠自己完成,所以當時拒絕了他的幫助,現在想想稍微有些愧疚,但是無論再來多少次,我都會這麽選擇,畢竟這是我自己的工作,我不可能一直依靠其他人。”
不過不論是委婉的還是稍顯直白的,都對曲俊良的幫助表達了同樣的觀點,認為他有些多管閑事,又或者說他在故意貶低別人擡高自己。
因為對實習生們來說,他們是競争對手,六個人當中只能留下一個,從一開始所有人都是敵人,如果不能謹記于心,反而被虛假的和諧蒙蔽了,最後就會失去機會。
但因為這是電視節目,所以不僅要自己銘記于心,也要向觀衆傳達才是。
【說白了就是嫉妒吧?嫉妒自己不如人】
【自己不行被別人幫忙還說三道四的,我真的很懷疑他們是不是真的有那麽聰明,學歷別是買來的吧?】
【學習學傻了吧?書呆子不都是這樣的,越是讀書,越不像人】
【就是因為他們聰明才能看透別人心懷險惡,人家都說的這麽明白了,你們還不懂】
【這是幫忙嗎?這不是在明說你不行我行嗎?】
【這是比賽,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過家家】
【六個人競争同一個名額,他這種行為就是在赤裸裸的貶低別人擡高自己】
其實六位參賽實習生彼此之間的學歷相差不大,能力的相差的也并不多,特別是在曲俊良詢問過後,每一個都很有危機精神的加快了速度,最慢的一位也在五分鐘後完成了分到的任務。
後來各自作答的時候更是如此,曲俊良才是第三個上交給帶教律師答案的。
不過因為頭兩名實習生太過于追求速度,所以各自出現了一些小錯誤,被帶教律師扣了分數。
所以第一名是曲俊良,第二名出乎意料的是不被看好的何佳玥,另一位女實習生黃書畫是第四名。
【看見了吧,女實習生不但不弱,而且很強!】
【但是第一名還是人家啊,人家是最強的,看誰都弱不可以嗎?反正都不如他,第二名和最後一名有什麽區別?】
在排名得出以後,六位實習生被分到了三位帶教律師的手下,第一期的內容就結束了。
在第一期結束以後,曲靜妍的發言也很快登上了熱搜,不過這次和往常幾乎一邊倒的情況不同,熱搜裏網友們各執一詞,有的覺得曲靜妍說的沒錯,但也有人覺得曲靜妍這麽說不過是為杠而杠罷了。
但無論是持正反觀念當中的哪一方,說服對方的理由都是,“這裏的只言片語說不清,你看完整個節目就知道了。”
因此節目的點擊率直線上升,大家争論的重點與其說是放在了曲靜妍說什麽身上,倒不如說是放在了曲俊良的行為本身,至于曲靜妍說什麽其實已經無所謂了,畢竟支持的人是支持曲靜妍的觀點本身而不是她本人,反對的人也同樣是為了自己的觀點而戰,并不是幼稚的讨厭曲靜妍本人。
第二天節目同樣上了熱搜,不過這次就只是節目本身的內容,連曲靜妍的名字都沒帶,不止在miniblog,在其他的社交軟件上只讨論這件事本身的內容也在迅速增加,還養活了不少營銷號。
《初入職場》只播了一期,就成功成為了哪怕沒有看過,也聽過大家争論的爆款綜藝。
“這次真是幹的漂亮!”黃明達高興的說,“瞬間就把話題和關注度都帶起來了,不過令人困擾的是好像後來都跑偏去關注事情本身了,把注意力放在你的發言上的人反而不剩多少了。”
如果是以前的黃明達的話,大概在曲靜妍說出那些話的時候就皺眉認為太武斷了,會影響到曲靜妍的風評。
不過因為确認了曲靜妍将來會走話題路線以後,黃明達也去好好的學習了一下,究竟什麽叫做話題路線。
其實話題路線并不是說的話一直是對的,是真理,那個或許被稱為‘公知路線’更準确些,也并不是因為人太紅了所以一舉一動都被關注,一點小事就會上熱搜。
‘話題路線’即是‘黑紅路線’,即是靠黑料引發讨論度的方式紅起來,原主和現在的曲靜妍一樣,不過原主是靠別人給她身上潑黑料,而曲靜妍是通過自己稍有些過激的發言引發人們對她的關注。
曲靜妍現在的這種方式會更加安全,因為這是她本人能夠控制的程度。
就像這次,雖然黃明達覺得有些可惜,不過曲靜妍還是認為現在這個程度剛剛好,她本人已經有一定的熱度了,而且這次也不是為了讓自己更紅,而是為了能讓更多人關注這個節目。
這個節目本身其實沒帶多少流量,‘素人、職場、律所’幾乎每一個标簽都注定了如果沒有額外的話題,這個節目很難成為爆款,就算火,也得在五六期以後,競争變得激烈起來的時候。
可根據原書的說法,大概在第二期曲俊良就會開始抹黑原主,不過他并沒有在一開始就說出原主的名字,只是用自己的姐姐指代,很多人都非常驚訝他們家能有這樣的姐姐,真是太丢人了,身為弟弟一定很痛苦吧。
大概在第八期,曲俊良的父親是曲裕來的事情暴露了,為了轉移話題争取時間,直接把曲俊良的姐姐是原主的事情爆出來了。
這個節目就是因為這件事紅起來的,很多人瘋狂回看,畢竟看親弟弟爆料親姐姐實在是太爽了。
但曲靜妍決不能讓節目以這種形式火起來,那麽大家對這個節目的第一看法就會是‘弟弟爆料姐姐的節目’,而不是‘弟弟抹黑姐姐的節目’,曲靜妍必須在第一期就完成‘哭訴原生家庭’‘讓觀衆對曲俊良不尊重女性的事情先入為主’的工作。
一定要讓更多的人先有這個觀念才行,當然給節目引流也是一方面,如果節目關注的人太少了,就很方便曲氏父子颠倒黑白,只有在這種衆目睽睽之下,他們的辯解才會失去意義。
和吸引來的流量相比,現在挨點罵根本就什麽都不算。
但是這個理由曲靜妍并不方便告訴黃明達,所以她只是對黃明達笑了一下,“倒是也沒必要貪心,而且這才是第一期節目,之後我們還有很多機會。”
以後的話題可能會多到黃明達都覺得困擾的地步,首先‘親生姐弟互撕’就已經足夠吸引人了,更何況曲靜妍比原主更紅,應該會引起更加廣泛的讨論。
這也是曲靜妍決定先下手的原因,畢竟她現在比原主當時要紅上許多,原主當時走的路她很難複制,一個控制不好對将來是重大的打擊。
“這倒是,”黃明達順着曲靜妍說,“操之過急容易讓風評下降的太厲害,到時候就不好挽回了。”
兩人又聊了一下接下來很有可能根本不會用到的,在《初入職場》這個綜藝後續錄制時發言的度。
“在劇組的情況如何?”上一個話題告一段落以後,黃明達提起了下一個話題。
曲靜妍飾演女配的《棋逢對手》劇組一月中旬就已經正式開機了,曲靜妍因為和女主趙清淺在miniblog舉辦的星光晚會上偶然的一起做過游戲,聊過天,再加上兩人飾演的角色是好閨蜜,所以對手戲很多。
兩人一開始不是很熟悉,但是因為之前說過話也不算尴尬,對戲和聊天的次數多了以後,關系自然就變好了許多。
這部戲是艾吉視頻投資的,曲靜妍又和趙清淺之間的關系還算不錯,所以暫時在劇組還沒遇上什麽問題。
“劇組的情況算正常,”曲靜妍點了點頭,“至少目前為止,無論是人際關系還是拍攝進度都比較順利。”
“順利就好。”黃明達心裏松了一口氣,他最怕的就是曲靜妍平時在私底下受到什麽委屈。
倒不是擔心曲靜妍被欺負以後忍氣吞聲,而是怕曲靜妍脾氣太直忍不了多久,到最後直接就和對方吵起來,或者是直接把人說哭。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明明是加害者的錯,但是人的目光卻喜歡盯在受害者身上,要求受害者必須完美,他要反擊,否則就是怒其不争,但是他也不能反擊的太過,否則就是吃不得一點虧,報複心太強。
這個度幾乎沒有人能把握住,畢竟總有人過分苛求,甚至你已經做到了最好,還是會有人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一個巴掌拍不響’。
特別是像曲靜妍這種不吃虧的回擊型,簡直是重災區,‘反正她已經給自己報仇了就無所謂了吧?’‘人家不過是找她茬,她居然把人家欺負哭了,真是過分’……
要是曲靜妍上節目怼人,哪怕給人怼哭了至少也能撈到一條熱搜,私底下怼人除了讓自己的名聲變兇以外,大概就是爽吧?
不過只有這一個好處,誘惑也是足夠大了。
“如果在劇組遇到了什麽問題,一定要第一時間跟我說,”黃明達極為認真的和曲靜妍說,“我一定會想辦法給你安排妥當的。”
因為《初入職場》的第一期在網上得到了廣泛的讨論,在第二期播出之前,節目組還特意花了錢又重新頂了一次熱度,這次選中的是之前沒有照顧到的方向,特意把曲靜妍說自己家庭環境的問題買了一次熱搜。
看過之後有許多人表示不相信,但是也有人義憤填膺的表示對一個僅有五歲的小孩子使用長達一年的冷暴力真的不是變态嗎?這對孩子的心裏将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還有很多心理教育和育兒類型的博主也摻一腳進來湊熱鬧,詳細的對曲靜妍的人格進行了分析,表示她童年時期一定遭受過巨量的創傷,甚至懷疑曲靜妍性格的前後反差是因為解離性人格疾患,也就是多重人格或者雙重人格。
所以第二期播出的時間一到,就有許多人守在電視或者屏幕前觀看。
第二期開場只有白百靈一個人,也只是說了簡單的介紹語就把鏡頭給到了實習生們。
第一個場景就是實習生們坐在一起,大家其樂融融關系和諧的在一起吃晚飯。
一位名為賀子來的實習生開心的提議,“既然大家要在一起共度一個月的實習時光,将來肯定少不了相互合作的時候,不如我們通過這個機會彼此熟悉起來吧?”
這個提議立刻得到了其餘人的贊同,畢竟就算不從合作的角度考慮,單從了解對手的角度來看,這也完全是個好機會。
曲俊良沉默了一下,然後才反問,“大概了解到什麽程度呢,”然後他很溫和的笑了一下,“畢竟大家還是初見面,似乎也不好說的太深?”
“當然,”賀子來附和般的說,“在大家都不會尴尬,又能了解彼此的情況下,輕松愉快的一起聊天吧。”
“不過是雖然這麽說,”黃書畫想了想,“只聊簡歷上的事情也沒什麽意思,畢竟大家都已經知道了。”
“不如聊聊自己的事情吧?”名為闵文輝的實習生提議,“什麽樣的家庭出生的,為什麽會想當律師之類的。”
大家紛紛響應了這個提議,于是按照順序說起來,
曲俊良排在第三位,他耐心的等前兩人說完,才開始說話,“我父親是律師,我從小就向往他,幸運的是父親也特別鼓勵我成為律師,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給我講相關的事情了,我小時候的所有幸福時光,都是和父親兩個人在書房裏度過的。”
曲俊良陷入了回憶當中,“那是獨屬于我們兩個人的空間。”
因為曲俊良的回憶中只提到了父親一個人,所以其他人多少有點奇怪。
黃書畫問,“你家裏有幾個人啊?”
“有四個,父母,姐姐和我。”曲俊良誠實的回答說。
“你姐姐不可以進書房嗎?”何佳玥有些奇怪的問,說母親不進書房勉能理解,但是在他之前有個姐姐,書房還是二人獨處的空間就有些奇怪了。
“我姐姐不喜歡進書房。”曲俊良搖了搖頭,“她性格比較內向,沒事兒的時候就喜歡躲在自己的房間裏,從來不愛和別人交流,就算我是她弟弟,和她說話的機會也非常少。”
“诶?”賀子來有點難以理解,“那你姐姐現在做什麽呢?自由職業者?”
“我姐姐在高考結束後,在沒有和家裏任何人商量的情況下去當了演員,”曲俊良的眉頭緊皺,“當時父親被她氣壞了,可就算父親這麽生氣,她卻別說道歉了,就連一聲解釋都沒有,直接就離開了家門。”
“這麽多年了,雙方一定解開心結了吧?”何佳玥打圓場般的問。
“很遺憾,”曲俊良搖了搖頭,“盡管父母這麽多年一直在等她回家,幾乎每隔幾個月就給她發一次消息,希望她能回家,可是這麽多年了,別說回家了,甚至就連別人捎來的道歉都沒有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