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秦大哥, 我的意思你很清楚,不是嗎?”青蕊微微笑着,笑意卻未達眼底,眼神中也溢出一絲銳利。
二牛看了媳婦一眼,知道她動了氣, 也忙道:“大哥大嫂, 你們就不要瞞着了,今日我看那榮宅說不出的華貴,至于那位榮爺, 我雖只瞥到一眼,但也是貴氣天成之人,你們要是再說他是一般的朝廷官員,我們是不會信的。”
秦義和安氏皆嘆了口氣,他們早就知道,以青蕊兩口子的聰慧又怎麽能猜不到榮爺的身份不一般?所以接到鮑昌海回帖的時候,他們雖然驚喜也有擔憂。
秦義道:“羅弟, 弟妹,不是大哥大嫂有意欺瞞你們, 實在是這位榮爺的身份不可外傳,沒有他的允許你們就是把刀架在大哥大嫂的脖子上, 我們也是不能說的。”
青蕊和二牛對視一眼, 他們的猜測果然沒錯, 鮑昌海的主子不是等閑之輩, 至少不是秦義口中的朝廷大員這麽簡單。只要秦義不是故意夥同他人欺騙他們就好, 不管對方是什麽目的,她都不喜歡這種被人欺騙的感覺。
見他們為難,青蕊緩和了臉色,道:“既然如此,那我們也不會讓大哥大嫂為難,只是我們雖為農戶,但也有為人之準則,不與作奸犯科之人為舞,大哥只需告訴我們,那位榮爺是良是惡便可。”
這一世她只想安安穩穩到老,能不能大富大貴都不重要。
秦義一時間不知道怎麽回答,要說楚榮是良善之輩,但他手上沾染性命無數,但要說他是惡人,他又心心念念為大楚的百姓着想,明裏暗裏做了不少為國為民之事,例如鼓勵農桑減免賦稅就是他第一個提出來的。
秦義想,也許是楚榮常年在民間生活,親眼見證農民疾苦,所以向皇帝提出許多利于農民之事策。
他看了青蕊夫妻一眼,如果站在他們的角度,這楚榮應該算是好人,于是道:“自然是良善之人。”
“那便好。”青蕊其實也不希望榮爺是壞人,看着那樣淡然超塵的一個人,對人又和善,如果不是他院中那有毒的花草,她不會懷疑他,既然秦義這樣說了,她信他。
二牛見媳婦氣消了,但還是多說一句:“還希望大哥以後有什麽事都不要瞞我們,不說我們是結義兄弟,單這合作多年的關系,也希望我們之間無秘密。”
“羅弟、弟妹放心,以後我一定事事如實相告,絕不瞞你們分毫。”秦義拍胸脯保證。
第二日,秦義聽說二牛要買馬車,便帶着兩口子往馬市去挑馬,挑了一匹高壯結實的白馬,馬販開價一百二十兩,秦義給還到九十九兩,雙方愉快成交,接着又量身定做了一輛寬敞能容六人的馬車,花了六十六兩,在府城逛了逛,買了些東西,次日一家子坐着自家的馬車準備返回山水鎮。
看着三個孩子依依不舍的告別,青蕊對安氏道:“明年如果狗兒順利通過縣試,就會來府城考府試,到時候還得麻煩大嫂多多照顧。”
“你這說的什麽話?狗兒這孩子我一直當成自己的兒子看待,你們只管放心就是,到了我這,只有好的。”安氏拍拍她的手道。
不知道是曉得很快又會見面,還是長大了,這次三個孩子沒有哭鬧,笑着揮手道別,一家子上了馬車離去。
二牛趕車,嬸侄三人坐在舒服的車裏,還有些不敢相信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馬車,以後去哪裏都方便了,兩個孩子更是摸着車廂興奮得不行,嬸侄三人在裏面一會兒大笑,一會探頭往外看看,高興極了。
二牛聽着車子裏傳來的笑聲,也覺得十分高興,他會繼續努力的,将來給媳婦和孩子把該買的都買上。
回去不趕時間,又是自己的馬車,一路上走走停停,竟然用了三天時間才到家。
是時已快傍晚時分,村民們正從地裏收工回家,看到二牛駕着馬車回來了,都圍上來詢問,得知是他們自己買的馬車時,紛紛拱手道賀,在鵝田村有馬車的只有羅家一家,實在是件稀罕事,更別說這馬雪白精神,馬車無比大氣,看得人移不開眼。
回到家,把東西搬進屋,青蕊看着取名大白馬兒有些發愁,二牛放完東西回來,見媳婦一臉愁容,以為她不舒服,緊張道:“咋的了?哪不舒服?”
“我沒有不舒服,我是在想咱家大白該安置在哪?”青蕊拿開二牛來摸她額頭的手道。
二牛松了口氣,四下看了看,提議:“今晚就讓它先在前院待着,等明天我把種菜那塊地清理出來,給它搭個馬棚。”
“只能先這樣了。”青蕊揉揉大白的頭頂:“今晚委屈你露宿一晚了。”
好在天氣熱,要是天冷非得凍成冰馬。
把馬栓在院子裏的枇杷樹下,青蕊又提了桶給大白喂了水和一些草、地瓜藤,好在安氏放了許多在後院,家裏整整齊齊,家禽精神又壯實,想來安氏喂養得極好,心裏十分溫暖。
次日,聞知青蕊一家回來了,安氏、廖氏、何月娘都來了,青蕊沒有付看顧錢,倒是每家送了些府城帶回來的布匹首飾零食等,看着她們比拿了銀子還高興,青蕊這才安了心。
不止家裏,果樹蔬菜稻谷都料理得極好,青蕊請他們吃了一頓感謝飯。不久,二牛的徒弟們知道師傅回來了,本來還有一個多月才開館,都自主回來了,二牛遣了幾次他們也不肯走,便由着他們去了,反正他放假了,要在家陪媳婦,他們愛在武館待着就待着吧,他不授課。
平日裏要鞭策他們練習,師傅不去上課他們竟然自覺的每天按時起床訓練,成群結隊在田間跑步,看到師傅在田間幹活,打個招呼就走,也不多留,二牛撐着鋤頭看了看西邊的天空,這太陽沒從西邊出來啊,這群兔崽子是轉了性了?
冬去春來,又是一年春光好。
過了一個豐盛年,轉眼到了二月裏,狗兒要前往縣城考試了。
青蕊前世對科考一無所知,只知道寒窗十載也難以成就功名,便知科舉之難,而這世,為了狗兒,青蕊找張秀才補了功課,知道楚國的科考同樣十分嚴峻,書生得從縣裏一路考到京城去,所謂是過五關斬六将,十分不易。
就拿縣試來說,已經是很難考,張秀才說,縣試多在二月舉行,由知縣主持,一般考五場,分別考八股文、試貼詩、經論、律賦、策論等。縣試要求有四名村莊裏的人和一名秀才保舉,方可參加考試。
對于保舉一事還是十分容易的,不用二牛青蕊去問,自然就有人上門為狗兒作保。
這些簡單的事情很容易搞定,但考試這些難的事情就得狗兒自己上了,好在狗兒和張秀才都十分有信心,讓二牛和青蕊也放心不少。
考試前一天,青蕊便給狗兒準備好考試所用之物,二月裏還是極冷,衣服、食物等要準備充足,但張秀才說考試時很多東西不能帶進去,只能簡單帶幾樣,青蕊便挑些輕便又暖和的衣裳給狗兒裝上,好在狗兒吃了空間的藥丸,就算只穿一件衣服也不會覺得冷。
至于食物,要考那麽久的試,再熱的食物也會冷掉,青蕊在空間拿了個保溫飯盒出來,飯盒做得十分有這個時代的特色,外面是木頭的,裏面卻有保溫功能,可以裝一些飯菜和包子饅頭,一般人發現不了。
準備好東西,兩口子準備去叮囑狗兒一些注意事宜,這時狗兒來了正房,對二人道:“二叔,嬸嬸,明天考試狗兒一個人去就成,你們事務繁忙,就不用抽空去陪考了。”
“那怎麽成?”青蕊不同意:“你還小,又是初次下場,少不得緊張,我和二叔陪着你給你打氣。”
二牛也道:“你嬸嬸說得對,別的考生都有家長陪同,你要是沒有人陪你,別人該小瞧你了。”
“二叔,嬸嬸,我不緊張,老師說順其自然,我年齡不大,今年考不上就明年考,明年考不上還有後年,而且我有信心能考過縣試,二叔,嬸嬸,狗兒羅家的男丁,以後要為羅家頂立門戶,你們不可能一輩子陪着我,所以我想從小就自己獨立。”
兩口子聽到這話,心裏說不出有多欣慰,狗兒從小就很懂事,如今才十歲就懂得以後要頂立門戶,要獨立,這是好事,他們作為長輩,自然得支持他。
而且二牛要忙着武館的事,青蕊要準備春耕,确實很忙,他們原本想着無論再忙,有狗兒考試這麽重要的事情,其它的事情也得暫時擱一旁,既然孩子這樣說,他們就只好繼續忙自己的。
青蕊揉揉他的頭道:“那你一切多加小心。”想了想還是道:“讓二叔送你去,你安晉師弟雖說讓你住在他家裏,也少不得要打點一番。”
“我送你過去打點好就回來。”二牛道。
狗兒點點頭:“謝謝二叔嬸嬸,你們放心,狗兒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當天下午,二牛就駕着馬車帶着狗兒往縣城去了。
縣城離鎮上不過兩裏路,這次去住的不是縣衙,是秦義在縣城買的宅子,平日裏安通不辦公的時候就帶着一家老少在宅子裏住,所以青蕊和二牛才答應讓狗兒來安家住,如果住在衙門,少不得被別人說閑話,也讓安通壞了名聲。
來到安家,安通還沒回來,安晉和柳氏熱情的接待了他們。
“羅師傅只管放心回去,孩子在我這我和安晉會照應好的。”柳氏是個十分和善的婦人,一點縣令夫人的架子也沒有,見着狗兒長得眉清目秀,斯斯文文,十分喜歡,看着自家兒子壯實精神也十分滿意。
安晉也拍着胸口道:“師傅,你放心吧,我會替您照顧好師兄的。”
二牛叮囑狗兒一切小心,就真的很放心的回去了。
“師兄,走,我帶你去看我養的烏龜。”待師傅一走,安晉就拉着狗兒瘋去了。
柳氏急得追上去:“晉兒,你別鬧你師兄,他要溫書。”
“溫什麽書呀,明天都考試了,臨時抱佛腳可沒用,娘,這話是師傅說的哦。”安晉回頭答了母親一句,拉着狗兒跑得沒影了。
柳氏跺了跺腳,這調皮孩子,要是讓羅家知道他們是這樣照料狗兒的,非得氣吐血。
安晉才不管這些,家裏就他一個孩子,他太孤獨了,到了武館有師兄弟妹們他覺得熱鬧,可現在還沒回武館,好不容易家裏來了同伴,他總得玩夠了才行。
狗兒原本也沒打算再看書,放空一晚上,明天好超常發揮,就跟着安晉去後院池塘裏看他養的一只醜烏龜和幾條大眼魚,又下池塘裏挖了些馬蹄上來煨着吃。
二月初春,水還很冰,安晉是學過武的,一身是火氣,脫了鞋子挽了褲腿下水,也凍得牙齒哆嗦,狗兒就更別提了,兩人挖了半盆馬蹄,就已經冷得臉都白了,忙找出一個鐵盆來生了火烤熱了,一邊吃着馬蹄一邊流鼻涕。
柳氏給狗兒整理好房間,又讓廚房做好飯菜,安通都回來了,兩孩子還沒出來,忙往後院去找,見兩人正坐在火盆邊哆嗦着噴嚏連天,一向溫和的柳氏操起旁邊的木棍追着安晉打了一個院子。
第二天,安晉病倒了,狗兒卻精神抖擻去考試了,柳氏忙在祖宗靈位面前燒了柱香,好在狗兒沒事,不然哪對得起羅家的信任,至于自家那混小子,就讓他遭點罪好了。
五天後,二牛去縣城接了狗兒回家,回到家,狗兒一臉高興,青蕊便知道他考得不錯,也不多問,熱飯熱菜擺滿一桌子,一家子圍桌高高興興吃了一頓。
過了幾天縣試放榜,狗兒果然過了,為縣試第十二名,共錄取了三十名。取得了四月份的時候去府城參加府試的資格,羅家上下十分高興,村子裏也紛紛前來道喜,但只是通過縣試,要成為秀才還得通過府試和院試,羅家便沒有設宴慶賀。
四月初,為了能陪狗兒去府城考試,青蕊使用了空間的催熟劑讓果子提前半個月成熟了,這次因為多了挑選果子的事宜,青蕊請了村裏不少鄉親幫忙,二牛帶着武館的徒弟們負責摘果子,青蕊帶着鄉親們負責挑選果子。
果子挑出三個級別,一級是運到京城去的,二級販賣到府城,三級則是留在鎮上銷售。
為了果子能在京城立足,青蕊對一級果的要求特別嚴格,上千筐果子只選出十幾筐來,平均每種果子才兩筐上下,又挑出兩筐西瓜,兩筐草莓,兩筐蜜瓜,兩筐甜瓜,總共二十筐果子。
為了保持果子的新鮮度,青蕊在空間拿出溫控器,放在每筐果子裏,溫控器十分神奇,能随着氣濕的變化而變化,青蕊試了一下,發現溫度大該是兩三度左右,這樣果子就如同放在了冰箱一般,延長了保質期。
二級果與一級果的區別就是個頭,一級果都是個頭極長,長相極好的,二極果的長相也極好,但比一級果小了一圈,總共挑出了五百筐,秦義提前到來拉果子。
三級果長相不那麽好,個頭不太大,但味道也是極好的,共有七百筐。
三級果一分裝出來就被當地果農拉走了,青蕊讓人把一級果分配好,裝了車,托鄉親們看顧莊稼,于四月初五這天天沒亮就和秦義一起拉着果子去了府城。
出了縣城,秦義帶着果子先行,快馬加鞭,一天半就到了府城,青蕊一家子兩天才到,等他們到了府城,果子已經送到榮宅過了目,品嘗了味道,得到榮爺贊同,由鮑昌海和秦義一起拉着一級果進了京。
剩下的二級果也由果鋪的掌櫃收下,開始售買。
四月初十二,是府試的日子,由知府主持,縣試已錄取的士子得以參加,連考三場,府試要求五名村裏的人和一名秀才保舉,方可參加考試。
這次二牛兩口子無事,能陪着狗兒去考場了,安氏帶着香香和貓兒也來了,天沒亮就得來考場外等待入場,四月雖然已經快入夏,但早晚還是冷,青蕊看着官差讓考生們把衣服脫了檢查,冷得一些體弱的考生抖得像篩子似的,實在是有些看不下去。
狗兒還好,從小跟着二牛練了基礎的功夫,又吃了青蕊的暖身丸,檢查的時候半點也沒覺得冷,等檢查完,提着自己的東西轉頭朝青蕊他們揮了揮手,雄赳赳的進了考場,讓大家放了不少心。
青蕊他們駕了兩輛馬車來,但二牛擔心青蕊她們受寒,而且得考到晚上去了,就駕着馬車帶着大家回了秦家。
等待的時間最是煎熬,特別是又不知道狗兒在裏面是個什麽情況,主要是科舉考試給人太大的陰影和震撼,不少考生死于科考,青蕊有時候都在想讓狗兒放棄科舉之路,幹些別的也行,只要好好活着比什麽都重要。
但看二牛和狗兒都很堅持,她也不好說什麽,再說,他們應該不會那麽倒黴的。
漫長等待了一天,青蕊匆匆吃了點東西就催着二牛帶她去接狗兒,二牛看她緊張的樣子,又是心疼又是欣慰,兩口子駕着車來到考場,裏面正好敲響考試結束的鑼鼓,接着陸續有考生出來。
狗兒提着東西出來就看到自家二叔和嬸嬸一臉擔心的朝裏面望,一天的疲累瞬間消散,他布上輕松的笑臉,輕快跑到他們面前:“二叔,嬸嬸。”
“好孩子,累壞了吧,趕緊回家。”
一家三口上了馬車回到秦家,讓狗兒吃飽喝足了,安氏才問:“考得如何?”
“挺好的。”狗兒滿臉信心。
老師說,以他的學問,考過府城是沒有問題的,只是院試就有點懸了,但是這話他不會說出來讓大家擔心,他會默默努力,哪怕名次靠得後一些,也力求在院試的時候上榜。
接下來的幾天,同樣是狗兒在考場賣力考試,青蕊等人在外面賣力擔心,等終于考完了,狗兒沒什麽變化,青蕊等人看着倒是憔悴不少,恰時秦義回來,看到一群大人孩子個個面黃肌瘦的以為發生了什麽事,一問之下得知是擔心狗兒的考試,又哈哈大笑起來。
“你們也太小題大做了,狗兒以後要考的試還很多,你們得習慣習慣,別他還沒考上秀才,你們就病倒了。”秦義開解道。
大家夥立即點頭如搗蒜,可不是這樣,他們如此緊張也會給狗兒帶來壓力,看來還是心理素質不夠好。
遂把狗兒考試一事暫時擱置,詢問京城的果子的售賣情況。
秦義笑呵呵道:“已經送進去了,結果如何還得等段時間,不過聽鮑老板的語氣,十有八九沒問題的。”
青蕊以為秦義說的送進去是送到京城,卻不知道他說的是送進皇宮,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麽。
放榜估計要十天左右,青蕊放心不下家裏,決定先回家去,反正中了自然會有人去家裏報喜。
回到家,青蕊投進莊稼裏,便徹底放松了起來,日子忙碌着過得特別快,這天,青蕊正在幫廖氏他們給寒瓜打苗,就聽到鑼鼓聲乒乒乓乓而來,不一會兒,貓兒像兔子一般蹦跳着跑了過來,大喜道:“嬸嬸,哥哥通過府試,成了童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