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章
“早該如此!”六太尉直健收了兵刃贊道。
楊戬面上卻不見半點喜色,手腕輕震,刀尖上的天奴“砰”的一下裂成千萬顆霰雪般的浮珠,随着他收刀的動作消失在虛空之中。“哮天犬!”楊戬微微側頭,看向身邊的狗兒,“你拿着這耳環,同老五一起,尋到三公主,救她出來!” 哮天犬從怔忡中驚醒,忙一溜煙跑出神殿。
“老四老六,去華山把老大老二調上來,召集一千二百草頭神,不許驚動任何人!”
四太尉姚功麟應諾,卻沒挪動腳步,遲疑了一霎問道:“二爺,您這是......”
楊戬轉過身,三尖兩刃刀上殺氣勃發,在空中劃了一道半圓,又随着刀鋒遁入他背後的戰将披風:“調兵,逼宮,改天條!”
他一語既出,頓覺胸中壓抑了多年的憤懑傾瀉而出,說不出的快意。當初上天為官,楊戬原本是想借着王母的勢力徐徐掌握朝政,而後改弦更張,一步步改換陳規弊政。不料這一路行來頗覺阻滞,尤其是近來牽累的人越來越多,先是三妹思凡被執,再是私調錢塘水軍開挖水渠,若不是王母出面頂住,幾乎将錢塘君同三公主一并羅織在內。楊戬自謂若能破除舊規,即便以身殉道也不足惜,但他深怕如此下去,牽涉之廣,不知還要有誰被卷進這深不可測的漩渦。今日殺死天奴固然是一時激憤,但若不如此,龍女明日便禍不旋踵,下場何止萬劫不複,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調兵逼宮,以武力脅迫二聖修改天條,放出三妹和衆家女仙,以圖一勞永逸。
太尉們雖不知道楊戬心思,卻也親見楊戬多番容讓天奴,早已群情激憤。今日二爺出手殺了那厮,兄弟們自然歡呼雀躍,正交口稱贊,不留神大門被人“哐啷”一聲推開,衆人看時,只見西海三公主正要進來,也許是走得太急,竟被門檻絆了一下,幾乎不曾跌倒,幸而一旁有人将她扶住,卻是監察禦史郭茂先。
一見楊戬,寸心甩了郭茂先蹒跚走近,卻只停在一臂之遙,雙唇哆嗦着,蒼白的臉頰透出些許潮紅。因離得近,楊戬似乎能感覺到她散亂不安的氣息,一股腦的撲向自己,他的心像是被鞭子狠狠抽了一下,頓了一下才道:“你不是被天奴......” 顯聖真君一時間說不清自己是什麽心情,只得帶着疑惑的神情,轉頭目視一邊的郭茂先。年輕的監察禦史卻不敢對上他的目光,嗫嚅了片刻,忽然“撲通”拜倒在地,叩首道:“真君,茂先有罪,罪大通天,雖萬死不能辭,請真君明正典刑!”
原來天奴未入玉清宮前,只是憲臺一個小小的內監,專管端茶送水,偶爾也幫禦史們謄抄些許案卷。卻不料他趁着這機會弄了一個細檔,将衆仙官行差踏錯一一記錄在案,上至奉職失當,下至行賄說情,無不詳盡存檔。這郭茂先自投入顯聖真君門牆,一支生花妙筆掃盡冗官胥吏,正自诩風生水起,不想天奴趁夜派人遞了張紙過來,竟把個禦史大人吓得僵坐似偶面如土色。
郭茂先額頭碰得烏青,含淚道:“真君,都是茂先一時糊塗,想着這裏是禁苑,那老閹狗再跋扈,也不會傷及三公主性命。誰知他膽大包天,竟想借着明日監斬雲夢水怪的機會将三公主掉包!我思慮再三,實在不能因郭某一己之過連累他人,因此買通了天奴手下的小黃門,将三公主救出......”
他還要說時,只聽門外“騰騰”腳步聲,原是老六老四将華山并留守天庭的人馬聚齊,由老四進來禀道:“二爺,人都到齊了,咱們幾時出發?”
楊戬掃了一眼欲言又止的寸心,沉聲道:“随我來,先去玉清宮。”說罷長刀挽了一個立花,擡腳就走。
“慢着!” 寸心忍着足踝上鑽心的疼痛,踉跄着跨出一步攔道,“真君,天奴這小人恃寵行兇,欺上瞞下,多少禍事都是因他而起,你殺了他,不過吃個小小的挂落,以真君的手腕,不費吹灰之力就可擺平。可你要是起兵反天,這一子落錯,就永遠沒有回頭路了!”
楊戬不看她,只環顧衆人道:“傳書給哮天犬,叫他速來,我們走!”
“楊戬!” 龍女一把扯住他的披風,“玉帝和王母皆是歷億萬天劫而生,有天命在身,你要行此逆天之舉,不但不能成事,反而會遭天譴!”
楊戬側身,冷冷打量着寸心攥住披風的手:“放開。”
“你休想!”龍女幾乎迸出淚來,咬牙道,“我不能坐視你去送死!你一定不聽我的,那就先殺了我,不然我現在就去瑤池出首,告你謀逆!”
“你......”楊戬氣結,才要呵斥,只聽半空中有人朗聲誦道:“阿彌陀佛!真君好興致,這滿院子人聲馬嘶,可是要去行獵麽?”
好容易将金蟬子送走,楊戬只覺得太陽穴突突直跳,許久不曾嘗過生病滋味的顯聖真君這時真好似重疾初愈一般。看一眼同樣意興闌珊的哮天犬,楊戬甩了甩頭,舉步返回神殿。前殿內候着的太尉們見他入內,忙圍了上來,彼此對視了一眼,你推我我推他,卻都不說話。楊戬皺了皺眉,詫異的盯着姚功麟,那四太尉熬不過,只得勉強笑道:“二爺,這些人馬怎麽辦?”
“撤了吧。”楊戬擺擺手,“被那老和尚一攪,還逼什麽宮?老大老二仍回華山,老四跟我上一趟瑤池。”
“那......三公主呢?”
寸心!楊戬這才驚覺,龍女已經悄無聲息的離開了。他回憶起寸心一瘸一拐的身影,才想起自己竟未曾問過她是如何受傷,又需不需要療治。
“二爺,你說,三公主會不會真的去告密?” 姚功麟拍掉直健捅他的手,小心翼翼問道,“她畢竟是王母跟前最親近的宮人,要是把今天的事兒一五一十告訴娘娘,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