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十四章
林返小朋友醒來,看到這信息發自內心的笑。之前感冒渾身酸痛,她來替班後他就好了。腳上的鞋子是外婆新做的,二舅媽說今年的棉花夠給他們幾個做新棉鞋。這回他說可以穿新棉衣,看來是他又做了什麽。
“凡凡,來。”
一年級不用上早讀,他起床後被外婆叫進了兩間屋。外婆拿着尺子量身,他開口套話中得知了對方的豪舉。
三十斤棉花,幾十丈布。吳家一大家三年才能分到的東西,他一夜之間弄來了。而且不用跟大舅三舅分。
“外婆,你可要把東西藏好,被人看到要眼紅的。”
“藏起來了。就這,我也擔心穿出去讓人看到眼紅。裏頭的棉衣給做新的,外頭套件接一截的舊罩衣,這樣就看不出了。”
“嗯。給我做大點兒,我現在長的快。”
“好,做大點兒。”
量好尺寸,老太太将布料擺在炕上開始劃線下剪。地裏莊稼都收回來了,老二媳婦早起沒上工,有她做飯老太太才空出來的時間。
林返站在一旁看外婆剪料子,很快外公回來了。“批下來了。東西長十八米,南北寬也十八米。就在村西挨着老萬家。支書給批的地方也挺平,七八個人三五天就能收拾出來。我去找石匠,預定根基,等開春了就能安。”
“十八米啊,那能蓋六間呢。”
“可不,三米開間,一共蓋六間。等老二回來跟他商量咋蓋。”
“蓋成樓房吧,上頭哪怕低一些,但家裏的亂七八糟就有了放處。”
“行,我估摸着錢也差不多。東面兩間,一間廚房一間洗漱。西面蓋一大間,不論誰都能住。”
“哎呀,想想就寬敞。”
Advertisement
等老二回來,一家人高興的讨論蓋房子。吳國萍作為家裏唯一的女孩,強烈要求自己單獨住一間。
“哪怕半間也行。一間十八平,分成兩半給我一半就好。”
二舅笑笑,點頭答應閨女。“一溜堂屋六間。東面兩間凡凡住,西面一間你住。另外三間分為裏外,外頭兩間大的爺爺奶奶住,裏頭兩個半間,你倆弟弟住。我跟你媽在院裏西面蓋一間住。”
老漢聞言點頭。“那把西屋蓋結實些。跟堂屋一樣牆皮厚點兒,冬暖夏涼。”
“行。咱明年先燒磚,爹你找人計算一下需要多少才夠。”
“哎。還有梁、椽都得趕快聯系買。”
一家人開心的計算着蓋新房,二舅把東面兩間分給了自己。林返有些激動,同時還有想說不上來的感情。
“我住西屋吧,兩間屋給二舅舅媽住。”
二舅還沒開口呢,一直笑着沒吭聲的二舅媽先回:“那不行。這房子你可是功臣,得住堂屋。”
“舅媽、”
舅媽是護他捧他愛他,可他卻覺得自己是晚輩不該如此。如果自己住堂屋,讓二舅夫妻住西屋心裏過意不去。
“就聽凡凡的。”外公明白孩子的心思,出言定乾坤。“西屋牆皮蓋厚些,住着不比堂屋差。”
“就是。”吳國萍也開心笑:“要不我住西屋,讓凡凡住我那間。”
“不用了,就我住西屋。到時給我做個大櫃子,或者大箱子,那種帶鎖的。”
“好,都做。給你們做書桌,做櫃子。”
二舅一向低調,今兒眼看新房有了影兒,也豪氣幹雲激動的不行。二舅媽随即附和。
“我弟弟是木匠,舅舅家表弟也是木匠,到時讓他們來給做。”
外孫提到的,吳老漢也頓時重視。“那就踅摸木頭吧。跟大隊買,然後開始準備做。不然等房子蓋好再做就晚了。”
“行,我跟我兄弟說。”
商量好蓋房,如今只等地裏的活計幹完就可以平地基。上午大家都去上工,老太太在屋裏給林返做棉衣。
下午在教室裏上課的林返則在猜測老師今天會留什麽作業,他想提前寫好。他耽誤了倆月,拼音剛好學完。今天估計是寫生字五遍,他趁着課間工整的寫在了練習本上。
童語過來的時候老師剛好宣布放學,而作業跟林返猜測的一模一樣。幹淨的練習本上寫了作業,另一個留言本是孩子給她留的信息。
二舅說讓我住兩間堂屋,我給推了。對不起。
為什麽要對不起?童語背着書包跟小夥伴們一起往回走。她今兒過來時帶了個鉛筆盒,裏頭放滿了鉛筆。
“凡凡,你上課跟的上嗎?”
五年級的吳國萍過來追住問。童語想起看到的字,猶豫一下點點頭。林返應該是跟得上的吧,也許今天該問問。不過他才上幾天學,留的信息已經夾雜了越來越多的漢字,看得出他在努力吸收知識。
“奶奶說要給我做新棉襖,哎呀,想想就開心死了。明年蓋了房我就有自己的房間了,這待遇在咱村都獨一份。”
“對啊,你們都能有自己的獨立空間了。”
“不是你們是我們才對。”
“對,我們。”
到家外婆正在做飯,玉米糁稀粥,沒有幹糧。又到月底了,之前的糧食為了秋收有力氣提前吃了,月底一天三頓都只有稀飯。而且每人一碗沒多餘的。
童語在現代有些挑食,來這裏後這毛病都好了。每頓飯桌上媽媽做啥吃啥,再不挑肥揀瘦。糧食的重要性,沒有體會過真的感受不到。
喝了稀飯,吳國萍和吳國兵都去寫作業。她想了想也跟着坐到大桌前,四面一面坐一個,中間放盞油燈。雖然外婆已經盡可能的将燈芯挑長,但跟她書桌上的臺燈依舊差太多。
用男孩的紙筆默寫今天學過的詩詞和歷史,一張紙密密麻麻的,生怕浪費紙張。
複習了一下,上了趟廁所。腹中已經叽咕叫了兩聲。小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真的跟姥姥說的一樣,喝碗稀飯一炮尿就沒了。
“凡凡,你發什麽呆呢?”
“外婆我沒吃飽。”
再過兩年肯定土改,到時候吃飽不成問題。可現在挨餓的是她,身體受影響的是林返。她得想辦法解決這問題。關鍵時候吃不飽,小家夥長成個小矮子可咋好。
老太太拉着他進屋,關上門從櫃子裏拿出個鐵罐子來。童語以為是餅幹,結果餅幹罐子裏裝的是切成片曬幹的窩窩頭。
“給,吃兩片墊墊。”
這、這玩意剛蒸出來就硬的要死,如今曬幹了更是粗糙。“外婆,我們不能先買點兒糧嗎?哪怕像前些天一樣,光中午給個幹糧。”
外公敲敲煙袋:“那些得留着蓋房用,咱先忍忍啊。讓你外婆給你留些窩頭片,你每天貼補些。”
老太太也說:“蓋房最費糧食。找人幫忙都得管飯,一個個給幹力氣活,總得給人管飽。自從進入大集體,村裏就沒人蓋過房。不說別的,就這糧食就一大關。”
“我再弄糧票就是。不能因為這個,咱們都餓着啊。”
“你這孩子,這說的是啥癔症話?忙時吃幹閑時喝稀,多少年不就是這樣的嘛。一天三頓稀飯,咋能叫餓着?”
好吧,生活在九十年代的人跟六七十年代的人代溝太大,簡直就像隔着條黃河。六零年吃樹皮嚼草根,對于他們來說,一天三頓稀飯已經非常幸福。
童語被粗糙的窩窩頭片噎的找水,咽下去後再次跟兩位老人申請。
“一百斤玉米或者高粱,咱們就加一頓幹糧好不好?你們年紀大了,光喝稀飯也頂不住啊。二舅今兒在地裏犁地,這也是重體力活兒啊,光喝稀飯不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垮了,攢糧票幹啥啊。”
說完看兩位老人還在猶豫,她急的上了炕。一條胳膊挽着外公,一條胳膊挽着外婆。使出了對付姥姥的撒嬌大法。
“外公,外婆,求求你們了。就給大家加一頓幹糧吧。凡凡好餓,其他人肯定也好餓的。求求你們了,好不好嗎?”
“好,好,給加一頓。”
“外公明天去買。”
“耶,有幹糧吃了。”
兩位老人坐在炕上看着活潑的外孫欣慰的笑。這孩子聰明又懂事,就是心思重。這麽好的孩子偏遇上那麽不靠譜的爹媽,讓孩子小小年紀寄人籬下。
本來還擔心他會長成個陰郁的性子,沒想到如今活潑又可愛,居然還跟他們撒嬌。
“吆,幹啥呢這麽高興?”
老大媳婦忽然間推門而入,屋內歡快的氣氛瞬間凝固。童語站在地上心髒猶自劇烈跳動,外婆下意識的将縫了一半的棉襖往一旁藏了藏。
“老大媳婦有事?”
“嗯,有點兒事兒。”女人厚臉皮的自己坐下,看他們不吭聲,她再次開口:“聽說凡凡把他爸手表賣了,賣了一百多呢。我這分家一分錢沒有,志華對象那邊要一百八的彩禮,爹您是不是把錢先拿出來給我們用用。”
原來是為這個,童語默默吐出一口氣。錢反正還有,至于給不給那看外公外婆的。如果外公給了,她就再拿二百出來蓋房。反正不論發生什麽,蓋房不能耽擱。
“錢是凡凡的,存成定期到十年後才能取。”老漢應對的非常快,幾乎沒任何猶豫的接住了這話。“凡凡他媽不靠譜,也不知道啥時候回來。這錢留着給孩子應急,他以後念書娶媳婦需要用錢的地方多着呢。”
“以後是以後,現在着急的是我兒子娶媳媳婦。”
“你兒子娶媳婦跟凡凡有什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