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洗牌
洗牌
奶奶出車禍這件事其實真要算的話,算不到任何一個人的頭上。
秋菱出門的時候人還好好的,能清醒記得所有的事,可就在她出門以後沒多久人開始犯迷糊了。
當時姜阿姨正在廚房裏準備晚餐,抽風機的動靜加上高壓鍋的上汽聲足以掩蓋客廳傳來的任何動靜。
老太太就是在所有人都不知情的情況下悄悄出門了,順帶拿走了一直挂在玄關處的長柄傘。
這種情況曾經發生不止一次,但這次,是最驚險的一次。
聽着電話裏邱南海的叫罵秋菱始終沒有出聲,等到對方發洩完畢情緒差不多穩定以後,她才開口:“罵夠了嗎?罵夠了我就回病房了,醫生說奶奶小腿輕度骨折需要好好休養,你這兩天找個時間買票過來吧,還有什麽想罵的,當面罵。”
秋菱對邱南海不算客氣,但也已經是很包容的态度了。
挂掉電話她轉身推門回到走廊,卻意外地發現池月皎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站在這裏。
局部麻醉藥效一過,傷口縫合的痛感就上來了。
秋菱帶着池月皎從樓梯間回來的時候病房護士正在給老太太輸止痛消炎液,小老太太“咿咿呀呀”的叫疼,那模樣,讓秋菱恍然想起自己小時候怕疼不要打針的樣子。
人現在依然不是很清醒,看見秋菱挨着床邊坐下也沒認出來,只是一遍又一遍和周圍的人重複着自己有要緊事要出去。
看見這一幕,秋菱只好低聲哄着:“奶奶,你生病了要聽醫生的話,現在還不能出去。”
“你叫我奶奶,你是誰?”老太太朝她看來,眼裏全是陌生。
果然又認不出自己了,秋菱眼神黯了黯。
還未開口回答,老太太伸手扯了一下她的衣袖:“姑娘,你有手機嗎,可不可以借我手機給學校老師打個電話?”
Advertisement
這時候一直站在旁邊默默看着這一切的池月皎挨着床邊蹲了下來,她眉眼含笑,聲音輕柔柔的:“奶奶,為什麽要給老師打電話呢?”
“屋子外頭下雨了,甜甜沒帶傘,我去接甜甜放學回家,然後……然後我記不清了,”老太太邊回憶邊解釋,“甜甜回家了嗎,有人去接她嗎?”
還沒等池月皎反應過來老人話裏的“甜甜”是誰,旁邊秋菱已經默默将臉轉過去面牆,看秋菱這個反應,池月皎了然了,眼神再落回老太太身上的時候不免也動容幾分。
這樣過了好一會兒,秋菱大概是已經調整好情緒,又重新将臉轉了回來。
她看着在同一件事情上糾纏不放的小老太太,忍着鼻酸再次開口:“奶奶,甜甜已經回家了。”
“真的?”
“真的,學校老師借了她一把傘,她自己回家了。”
她已經長大,會自己回家了。
*
奶奶住院的事将秋菱所有的計劃全部打亂,她和一起搭夥朋友簡單商量了下,有關線下跟進度需要到處跑的活兒全都交給了對方,而她本人則是将線上的活全都攬了過來。
這樣,也更加方便她在醫院照顧老人。
至于池月皎那邊,在了解了事情以後也第一時間就委婉表示不用有特別的顧慮,但池月皎明顯還沒發覺自己越這麽說,秋菱的顧慮就越大。
給予施舍的人永遠不會知道被人施舍到底是個什麽滋味。
比較讓秋菱意外的是邱南海這個人,她本以為在知曉老太太沒有生命危險以後對方大概也就沒那麽着急趕過來,畢竟平時摳摳搜搜的工作日請假也麻煩。
哪想對方第二天傍晚就坐高鐵到了雲城,父女兩還在醫院的樓梯間大吵了一架。
為的,就是把老太太接到養老去這件事情。
秋菱雖然嘴上态度還很強硬,但經過這次的事情以後心裏已經開始動搖了——她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一開始就錯了。
這天傍晚,她照例回家去幫小老太太拿些換洗的衣物,計程車司機因為太堵自作主張換了條小路繞過去,在拐過某個路口的時候秋菱聽他在那碎碎念:“聽說前兩天條路上撞死了個老太太,救護車來的時候一地的血……”
聽到這,秋菱轉過頭去看他:“前兩天?是不是下暴雨那天?”
見客人搭話,司機越發來勁了:“是啊,姑娘你也知道啊,我跟你說老吓人了……”
秋菱重新轉過臉去看向窗外的街道,重新安靜下來。
原來是在這條路上出事的——是她小時候上下學,每天都要經過的一條路。
除非自己不工作不外出時時刻刻都守在奶奶身邊陪着,不然的話,這樣的事情在未來也一定還會再發生。
秋菱在這一瞬間終于想通一些事情。
醫院住了半個月,醫生終于松口說可以出院回家休養,姜阿姨也趁這個機會和秋菱提出做到月底就不做了:“老人這個情況,我也是實在不敢再做下去了,這次好在沒出大事,要是還有下次就算你們不怪我我的良心也過意不去。”
秋菱聽完以後沉默了很久,還是開口挽留希望阿姨能夠做到春節前:“最多也就兩個月了,不然年底這個檔口我也不好再重新找。”
到底一起相處了好幾年,秋菱都這麽說了,阿姨當然也就應下這個要求。
今年春節,成為了所有人心底一個默認的時間節點。
所有的一切都将在這次意外以後重新洗牌推翻重來,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發生了細微的改變。
一點點完成手上堆積的工作,秋菱再沒接任何一個新項目。
老太太偶爾清醒的時候倒是通透樂觀,她讓小孫女拿着平板跟自己一起靠在沙發上看養老院的環境,樂颠颠的:“網上說打麻将能有效治療老年癡呆啊,那我住進去以後可要好好學學怎麽打麻将了!”
秋菱和池月皎見面的次數也一次比一次間隔得久。
直到又一個月過去,在下一個十萬即将入賬的前幾天秋菱主動發消息問了池月皎現在住的地方。
出門前,她翻出家裏老太太許久不用的印泥,把自己關在房間。
整整半個小時,一張字跡工整的四十萬欠條就這麽按下了鮮紅的指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