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花和尚
第22章 花和尚
◎窮兇極惡之徒。◎
花和尚姓花, 這是他自己給自己取的姓。
他自幼沒了父母,到底姓什麽已經忘了,早年間他叫狗子, 後來有了師父,師父給他取的一個法號,叫“空門”。再後來他下山到塵世間的賭坊裏玩了一圈,才知道“空門”是一個很晦氣的詞。
所以他一點也不後悔當初殺了他師父。
原先他們那個廟叫“福林寺”, 在大行王朝那會兒, 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大寺, 屬于佛門聖地。而花和尚的師父, 福林寺的主持慧允禪師, 則屬于得道高僧。
高到什麽程度?就是那種時不時會被皇帝老兒叫到皇宮裏講經的高僧。
慧允這個和尚很有意思,不僅經講得好,而且一身功夫出神入化,是當時天下有數的高手。別的大和尚收徒弟都講究一個“慧根”,看誰有悟性、有佛緣, 收為弟子。而慧允收徒卻專門收那頑劣的、固執的、身上有罪行的。他說好人不需要渡,要渡就渡惡人。越是修行高的和尚,就該渡越是惡的人。
于是,花和尚就被他收為了徒弟, 法號空門。
花和尚早年犯過重罪。
年輕時的花和尚是個種地的農民,糾纏同村一個小媳婦, 被小媳婦的男人一通好打。懷恨在心後, 一把火燒了小媳婦家的豬圈和糧屋。小媳婦的男人受了傷,然後花和尚就被大行王朝判了十二年牢獄。
十二年後, 他從牢裏出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當年那小媳婦兒一家人報仇。
他要殺了那一家人, 然後逃命, 去山上當那土匪!
但是他沒想到,他在牢裏算着日子的時候,那小媳婦一家也在算着他被放出來的日子。
那家人是真的怕他,知道他出來後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所以小媳婦每個月都去兩次村頭廟裏,燒香拜佛,祈禱菩薩保佑。
花和尚被抓兩年後,有一次那小媳婦又去燒香,遇到了慧允。
慧允那時候已經是全國一等一的高僧了,但他有個愛好,就是遍訪全國各地寺廟,找廟裏的和尚辯經。
真佛只說家常,所以慧允覺得,真正的得道高僧一定不是自己這種大廟裏的方丈主持,一定是田間小廟裏,讀那佛經一讀一輩子的老僧。
恰逢那天慧允來到他們村小廟,恰逢小媳婦來燒香求佛。
慧允做和尚多年,眼尖。通常他一眼就能看出,哪個香客是來求升官發財的,哪個香客是來求平平安安的,哪個香客是來求保住一條命的。
他見那小媳婦燒香磕頭時,臉上憂心過重,便上前問了情況。
小媳婦說了花和尚當年的事情。
慧允便問:“那人坐牢,還有多久出來?”
小媳婦說:“十年零一個月。”
慧允說:“好,十年後,我來。”
于是小媳婦一家人多了個念想。但是越靠近十年之期,那家人就越是憂心忡忡:那高僧一看就非凡人,可是他真的會記得十年前的一個約定嗎?就算記得,會為了那一句随口的約定來赴約嗎?
然而十年後,慧允真的來了。
所以花和尚一出監牢,弄了把殺人刀,氣勢洶洶來找小媳婦一家的時候,遇到的卻是等他已久的慧允。
慧允見到他,二話不說,施展功夫拿下了他。然後從他身上搜出那把柴刀,這才問:“你今日為何而來?”
“殺人!”
“殺誰?”
“殺她全家!”
慧允笑了,說:“以後你跟着我,做我徒弟。”
花和尚願意當和尚嗎?
屁!
但是慧允功夫太高,不是一般的高,是那種一個眼神能要人命的高。所以花和尚沒辦法,他怕自己要是不答應,下一刻便死。
慧允把花和尚帶到福林寺,讓他白天掃地,晚上背佛經。
而且還答應他,每背一本佛經,便教他一門功夫。
慧允一年內背完了兩本佛經,學成了兩門功夫。
都是實實在在的真功夫,放到江湖上能成為一等一高手的那種!
慧允說,當他背完十本佛經,學會十門功夫的時候,就放他下山。
花和尚信!他聽說自己有兩個師兄,當年都是那窮兇極惡之徒。慧允用同樣的手段去對待兩個師兄,最後兩個師兄背完了十本佛經,學會了十門功夫,都下山了。
下山後人就變了,開始各種行俠仗義,做那善事好事,都變成了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俠僧”。
但是花和尚覺得自己不可能!
他們那是讀佛經讀傻了!什麽善有善報,什麽阿鼻地獄,鬼才信!
自己這麽聰明的人,怎會上那鳥當!
背了兩本佛經,但花和尚覺得自己一點沒變。每次見到那些來寺裏上香的大姑娘小媳婦,他都心癢難耐,暗暗期待着自己下山擺脫慧允之後,好好享用一番。
日子本如此這般一天一天地過着,但就在花和尚即将背完第三本佛經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大事!
一日清晨,廟裏突然來了兩個當官的,一文一武。
文的是那尚書,武的是那将軍,都是大官。
倆人進來的時候匆忙得很,手裏還攥着一道聖旨。進來匆匆忙忙地來找慧允,慧允看完聖旨臉色大變,然後就片刻不留地跟着兩個大官走了。
花和尚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定是發生了什麽不得了的事情,那皇帝老兒都來求慧允了。
慧允一走便是十天。
十天後,回到福林寺,臉色是蒼白的,眉毛胡須是慘白的。
回到廟裏,第一件事,就是找來花和尚。
花和尚懂了。
“空門,自進寺以來,佛經看了幾本?”慧允端坐着問。
“三本。”
“少了。”慧允說,“為師知道你心裏惡念未除,若是此刻下山,定是禍害人間。”
“師父想殺我?”花和尚不動聲色地問。
“上天有好生之德,你我師徒一場,不可。”慧允一愣,“我不為難你,你自廢武功就好。”
慧允說這話的時候,眼皮都在發抖。
花和尚完全懂了!
他一腳踢翻了面前的茶桌,然後一掌重重拍在了慧允的頭上!
慧允臨死之前,說了句“罪孽”。
當晚,花和尚叛逃出福林寺!
他很聰明,在慧允回到寺廟裏的一剎那就想明白了所有事情!
慧允武功之高,世所罕見!所以他有恃無恐地收留天下惡人在寺中,慢慢感化。感化成功,便是功德一件;感化不成功,便留在廟裏,跟坐牢也差不多。所以他平常不出門,出門一定也會帶着花和尚,以防他心中惡意閃現,做出不可饒恕之事。
但是十日之前,他卻匆匆忙忙地走了,沒帶着花和尚,足見事态之緊急。
而來找他的是大行王朝的大官,說明是王朝出了大問題!
出了大問題來找慧允,那定然不是讓他去講經,而是讓他憑借高絕的武功去搏命!
本來十日前慧允匆忙離開,花和尚就有心思叛下山去,但他不敢!
他要是逃了,那慧允回來,定會天涯海角地追他,到時候自己怕是小命不保,所以他沒動。
但是十日後慧允回來,神色間滿是油盡燈枯之色,花和尚便已猜測到:此次慧允遇上了硬茬子,不論輸贏,已然是朝不保夕了。
那這時候找自己是為了什麽?無非怕死後自己再出去做壞事,而且功夫還是他教的,罪孽深重,所以先要處理掉自己。
讓花和尚沒想到的是,慧允居然沒想讓他死,而是讓他自廢武功。
但自廢武功也是花和尚不願意的,他早已看出慧允是強弩之末,所以那一刻賭命,一掌用上了十成力。
果然,自己沒猜錯!慧允不僅僅是受傷那麽簡單,他那時怕是大限已到,命只在片刻之間了。
花和尚逃下山後,懼怕那大行王朝通緝,躲了半個月。
然而半個月之後,真正的大事發生,消息傳來:大行王朝垮臺了!
原來如此!
花和尚把一切都串聯起來了。
大行王朝發生了某種匪夷所思的內憂外患,無法解決。危急關頭,甚至找到了武功高超的大和尚慧允;慧允去幫大行王朝的忙,定是遭遇了一場惡戰,最後怕是敗了,油盡燈枯;但生命最後還關念着花和尚,拼死回到廟裏想解決這個問題,但卻被花和尚識破,被花和尚打死;然後那一頭,大行王朝也徹底敗了,垮臺。
完全想明白後,這一下對于花和尚來說,簡直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慧允死了,大行王朝敗了,天下大亂,自己再無顧忌!
之前他雖惡,但卻沒功夫,所作之惡也有限;但如今他身懷兩門無上絕技,端地能在江湖中攪起一陣風雨!
于是花和尚便做了這一年他一直想做的事:當那采花大盜!
這兩年花和尚采了無數的花:什麽瓊雲宗的掌門弟子,什麽鳳林門掌門的小女兒,什麽流霞派的女副掌門,至于天下大亂後一個個城裏的城主夫人女兒,富貴人家的千金小姐,窮苦人家的村姑,廟裏的尼姑,只要瞧着順眼,定是難逃魔掌。
有那拼死反抗的,最終只能去死。
花和尚無所謂,不在乎。
以前有大行王朝和慧允這種人管着他,如今亂世,恰是自己如魚得水的世道!
然而什麽事都有纰漏,這一次他栽了跟頭!
五日前,他路過那滄瀾派,原打算采一采滄瀾派的女弟子。于是裝作那游方僧人,進滄瀾派化緣。
沒成想滄瀾派正在接待瓊雲宗的掌門,那掌門立刻就認出了他,拔劍就刺。
花和尚雖然武功高絕,但滄瀾派人多,敵不過,不得已便逃。
可是瓊雲宗掌門報仇心切,一路跟了上來;而且“發現花和尚蹤跡”的消息立刻在江湖上傳了開來,那瓊林宗掌門一路留下标記,參與追殺的門派就越來越多。
時至如今,追殺他的人已然有那二三十位武林高手,個個是那掌門、副掌門、長老。
單打獨鬥花和尚不怕,可是這一窩蜂追上來,花和尚便只能逃。
這幾日,先後打了幾場,花和尚腰間、手臂都受了傷。幸好腿腳沒事,那麽高絕的輕功尚能施展,所以才能游鬥着奔跑上千裏!
此時人群距離花和尚已不足百米,花和尚先後幾番惡戰已然是強弩之末,眼看着他片刻就要命喪黃泉。
突然,前面出現了一個城牆,城牆上雕着三個大字---“雲土國”。
“天不絕我!”
花和尚縱身一躍,跳上城牆再躍入城中!在這城裏抓上幾個老百姓,讓那幫名門正派的家夥投鼠忌器!
花和尚一落腳,就是雲土國的十字街。
此刻正是正午時分,他擡頭瞧見一個客棧,客棧門口坐着一個抽旱煙的小老頭!
“就是他了!”花和尚心想,然後就撲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