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顧茹
第21章 顧茹
◎留有希望。◎
兩天後,那十六個孩子走了十五個。
唯一不肯去那風土國的,只有顧茹。這個一開始想逃,逃出來後又不願走,總顯得跟年紀格格不入的女孩。
但客棧衆人也不催她,她願意呆多久,便呆多久。
老李說教她廚藝,她願意學。
陳小姐說教她功夫,她也願意學。
恰恰是她什麽都願意學,所以王富貴卻囑咐倆人,什麽都不要教。
顧茹說她七歲了,原先家住在淩峰城。大行王朝倒刻臺,海盜就進城,城裏很多人都死了,這裏面包括她的父母。這些她都懂,她甚至還懂亂世人不如太平犬的道理。
因為原先家中有一條老狗,老狗跟她一邊大,也七歲。她七歲還是個小孩,老狗七歲卻已經是老狗了。老狗一身金黃色的毛,她四歲的時候,常常騎着老狗出門玩。
海盜進他家門的那天,是先殺的老狗,再殺父親,最後是母親。
老狗是被一刀劈死的,死的時候還護着娘親。父親是被那海盜按着頭撞死的,母親是被繩子勒死的,這些她都清楚記得。
殺她爹的海盜,是個中年男人,額頭有個痣,嘴斜;殺她娘的,是個女海盜,長得很胖,三角眼,蒜頭鼻,很醜;殺她家老狗的,是個十六七的青年海盜,嘴邊有疤,沒有頭發。
這些,她也都記得。
她說這些的時候,陳小姐摟着她,讓她以後要盡量少想這些事。說你太小,想多了受不了。
顧茹卻說:“覆巢之下本不該有完卵,我卻和張叔逃了出來。張叔帶我逃了半年,最後嫌我累贅,丢下我一個人走啦。陳姐姐,你說,我是不是其實不該活着?”
陳小姐聞言起了身,說:“走。”
“去哪兒呢?”
“去你家鄉,報仇。”
“算了。”顧茹想了想,随後小小的腦袋卻搖得很倔強,“仇不是這麽報的。”
王富貴在一旁聽得入了神,這時候忍不住問:“那是怎麽報的?”
“我爹爹,娘親,是我的爹爹娘親,又不是陳姐姐的爹爹娘親,怎麽可以讓陳姐姐替我報仇呢?”
王富貴吧嗒着煙嘴,不知道該怎麽說。
“王爺爺!”顧茹突然說。
“嗯?”
“我決定了,去流霞城,找我的表哥表嫂。”
“好,我這就去辦!”
..............
老李被派往了流霞城,打頭陣,在亂世下去找尋那顧茹不知道還活不活着的表哥表嫂。
顧茹留在店裏,這兩天一直拿着塊玉佩,拿在手裏或放在桌上,細細地看。
張二見到後逗她:“咦,小家夥還藏着寶貝呢!給哥哥我看看!”
“不給!”顧茹一扭頭,趕忙用手捂住。
“切,不就一塊石頭嘛!”張二繼續逗她。
“是玉佩!”
“我拿東西跟你換!”張二突然也像個孩子,賭氣地說,“你看這個行不行?”
張二也拿出一塊雕刻着鳳凰的玉佩。
王富貴瞧着,微微一笑。這塊玉,是昔年大行王朝,王後娘娘挂在腰間的!
“不換!”
“那這個呢?!”張二摸出了個夜明珠,拿在手裏發着光。
“呸!玻璃珠子,也想換!”顧茹說。
這小孩兒!不知道這兩樣東西的價值!張二眼珠一轉,說:“這樣吧,城裏的包子鋪,我把它買下來,以後你就是那包子鋪的掌櫃,天天吃包子,跟你換那玉佩,換不換?”
“不換。”
“再加上一個衣裳鋪子,鋪子裏雇幾個裁縫,天天給你做新衣裳,怎麽樣?”
“不換。”
“我再給你請個教書先生,教你識字,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再雇個武功師傅,教你武功,刀槍棍棒個個厲害,換不換?”
張二這話讓王富貴都有些動容了:他了解張二,他絕對說到做到!
“不換。”
張二沒轍了,無奈地笑笑。
“這麽寶貝呀!”王富貴插嘴道,“哪兒來的啊?”
顧茹低了頭,哈了口氣,擦那塊玉:“娘親的。”
............
深夜,三人圍坐。
王富貴問:“怎麽看顧茹這丫頭?”
“可憐丫頭。”張二說,“還是個孩子。”
“卻像個大人。”陳小姐說。
“太聰明,記性太好。”張二說。
“長大了,大概會自己去報仇。”陳小姐說,“就算報了仇,很可能一輩子活在仇恨裏。”
“這樣不行。”王富貴說,“得想想辦法,老李回來沒?”
大人物言出法随,他剛說完這句話,老李風塵仆仆進了門。
夜歸人一句話沒說,沉着臉,坐在了桌前。
三人都看着老李,突然都不敢問了。
若是顧茹的表哥表嫂還在,那孩子知道是自己的親人,給孩子一個家,或許,她尚有童年,拗得過來。
若是她表哥表嫂也沒了,沒了親人,縱使以後留在客棧,教她一身天下無雙的功夫,此生大概也只有仇恨。
孩子太小,記性太好。
老李見沒人問他,自己開了口:“她那表哥表嫂,都死了。當年大行王朝垮臺,流霞城牢裏犯人跑了出來。她表哥被一個流犯殺了,表嫂殉情,自己尋死了。”
三人皆無言。
“其實我覺得,就算她表哥表嫂在,也沒必要送去。”老李突然說。
“為何?”王富貴問。
“你知道她表哥表嫂是好人歹人?你知道把孩子送去她們會不會賣了孩子?”老李反問。
又是那天林秀才的道理,行善不能賭人性。
張二默默點頭。
陳小姐說:“那就我們自己養,這樣最好。”
老李卻嘿嘿一笑:“不,我回來時,自作主張,幹了件事!”
“嗯?”
“我去了趟金峰城!”
“金峰城?”王富貴突然對這個地名有點印象。
“對,金峰城,童老七!”
王富貴豁然開朗。
“你是說----”張二和陳小姐也懂了。
“金峰城現在還不錯,那城裏有法度,城主是昔日大行的縣令,懂得善待百姓。”老李說,“童老七一家現在還行,童老七跟他老伴賣饅頭,童夢澤也娶了個媳婦兒,家裏還有個一歲的兒子。童夢澤識字,就弄了個私塾鋪子,還挺好。”
“把顧茹送到童老七那邊去?”
“那是個家!”老李說,“有老人大人,有男人女人,會過日子的家!說實話,我就看得上童老七,全家都心善。那童夢澤不是童老七的親骨肉,但是童老七對待童夢澤比親骨肉還親。那麽我就信,現在他們家對待顧茹,也一定可以當親骨肉對待。”
想到童老七,王富貴信,陳小姐和張二也信。
“那如何跟顧茹說,她才願意去?”陳小姐問。
“不用說。”老李早就想好了,“顧茹不認得她表哥表嫂,此刻只是遵從父母遺言去找那表哥表嫂而已。我都跟童家一家說好了,讓童夢澤和他媳婦兒都扮作顧茹的表哥表嫂。至于為什麽不在流霞城而在金峰城,就說流霞城遭了難,他們逃出來了。至于為什麽姓名不對,就說兵荒馬亂,全家弄一些假名字改頭換面,好謀生路,那童家感念掌櫃的大恩大德,也很樂意。我來時還留給了童老七一百兩銀子,他不要,我硬給的。”
“早晚穿幫。”張二說。
“是,早晚穿幫。”老李笑道,“可是瞞個兩年三年沒問題吧?我信,兩三年,就童家那一家人,足夠讓顧茹這小姑娘感受到----怎麽說來着----”
“世間善念,并以此為家。”王富貴笑道,“這事兒辦得漂亮。”
“如此說來。”張二說,“童老七那一家人,可真是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了。”
“真好。”陳小姐悠悠地說。
............
第二天,老李便帶着顧茹走了。
王富貴終于做完了這一件大事,緩緩地爬上樓,去收拾那顧茹住過的房間。
其實,他的心裏,一點也不輕松。
若是自己能早點來這雲土國,是否能救下更多孩童?
還有,更讓他後怕的是,若是沒有林秀才的當仁不讓,沒有林秀才可以說服自己的學問知識。僅憑他的異想天開,自以為是,是否就這樣釀成大禍了?
如今這世道變成這樣,他王富貴是否有很大責任?
若是當年-----
剪不斷,理還亂。
他頗有些沉重地擡頭,突然見到了桌上有一個物件。
是那顧茹的玉佩!
這孩子,怎麽這麽重要的東西都忘了?
那玉佩下卻還有一頁紙:
“王爺爺,我走了,去找我的表哥表嫂去了。其實一開始我挺想留下的,但想了兩天,我還是決定聽娘親的話,去找表哥表嫂。因為娘親最後讓我找個家,風土國是孩童所,你們這裏是客棧,都不是家。謝謝您和林哥哥的恩德。張哥哥拿那麽好的東西跟我換玉佩,我都沒換,因為我那時候就決定了,要把身上唯一的好東西送給你,謝謝你的救命之恩。等我長大了,回來看你。我還要給你養老哩。”
王富貴只覺得手裏捧着的玉佩,是這個世上最好的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