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驚蟄病中
驚蟄病中
方寒露不走,邊上坐着給他壓被角,“我陪着你。”
又是一處撓人心肺的話!
不多時請了大夫過來,大夫探過脈息确定染了風寒,開過幾個方子,吩咐修養幾日莫要勞累。
柳哥哥病中嗜睡,沾着枕頭兒就閉眼,長發亂亂地散着。
病中的人最能叫人憐愛,即便他已經長歪。
方寒露沾濕了方巾給他擦額角滲出來的虛汗,等他醒了扶起來喂湯藥并柳夫人送來的參湯。
柳哥哥一面口中掙紮着“不要離我這般近別染上你”,一面身體很誠實順從地張口給她喂,一面心中提醒自己莫要太親近露妹妹,一面又忍不住想睡她懷裏。
總之,他想的比較多,頭很痛。
“柳哥哥,你可好些了?”外頭院子裏晚雀叫了兩聲,不及露妹妹嗓音甜軟。
“嗯,”他咬着唇兒垂眼,面上更紅。露妹妹定然是心疼了!
“那就好,外頭衙役等了好久了。”方寒露松一口氣,“好些了我就叫他們進來。”說着就回頭叫人,起身去屏風後回避。
柳驚蟄:……沒事,不慌,她還是心疼自己的。
衙役們進來時柳大人已經倚坐在榻上,雖是眉眼中透出淡淡的虛弱之感,但依舊周身矜貴,舉手投足間不染俗塵。且一雙清逸的鳳眼,端然望着不遠處屏風上的花鳥。
他們在心中都默默感嘆了一番縣令大人當真是如琢如磨軒軒朗月之姿,才叉手回禀道,“江德之事,屬下已經查明。”
“嗯”柳大人嗓音略啞,卻依舊清越如冰玉墜地。
“昨夜有人僞做夥夫潛進牢房,如今那人已經捉拿關押。屬下審問後查明,那人原與張姑娘有私情,記恨江德,故此出手。”
“嗯,我知道了。”柳大人微阖眼眸。端了這麽久頭還是痛的,他已經有些端不住,“按照律法處置便可。”
衙役們剛剛退下,柳大人就無力地倒在榻上捂臉咳嗽。
衙役們回禀之事看似并無破綻,只是這外鄉人,還有縱火緣由……
他又咳了兩聲,順便把蓋到肩膀處的被褥往下扯,等一會露妹妹過來溫柔又疼惜地再給自己蓋回去。
但是露妹妹出了屏風後不過來,瞧也沒往床榻那邊瞧,“柳哥哥,你既然醒了,就好生歇着,我去看看月兒。”
柳哥哥:……沒事,不慌。
柳大人抱着被褥默然片刻,有些委屈地将扯下去的被褥又拉上來……
因着柳哥哥委實太能折騰,累她這兩日都沒功夫留意月兒的婚事。
方寒露剛進月兒院子,一個丫鬟婆子不曾見得,只看見月兒對窗偷偷抹淚珠。
柳驚月絞着帕子,見嫂嫂過來,慌忙擦幹淚,強扯出笑來讓坐。
昨日聽得柳夫人說,鄭小官人病得只剩下一口氣兒吊着,偏生柳老爺礙于情面仍舊不許退婚。也為着此事,柳夫人氣得哭過幾次,柳老爺昨夜還歇在書房。
驚月膽兒小,不敢在父親面前說,哥哥又生分,更不必說怕羞不敢提溫遲,想必也是如此才躲這裏抹淚珠子。
其實,就算柳老爺不将她嫁與鄭家,為了臉面也不可能是貧寒的溫家。
還有便是,溫官人的意願。
廟會偶遇,溫官人好意扶住她不叫她跌下臺階。姑娘家動了芳心,含羞說出姓誰名誰家住哪裏,官人只是回禮亦說出名,卻并不曾……
廟會之後她悄悄跟他一路,知曉他愛去書鋪,故此常去,有時候遇見他。姑娘低頭羞澀,官人則平淡地向她遙遙行禮。
方寒露替她嘆息,溫官人人品自然不必說,家貧尚未說親,又沒去京中讀過書,顯然也沒有長歪。
月兒低頭擦過淚,拈起桌角一方淡紫花箋寫字,“若他回絕,再也不想着了!”
“你且放心,我與你給他。”
方寒露接過花箋小心放在袖中,又勸慰了月兒幾句才踩着剛起的月色回院子。
柳哥哥病中比較乖,捧着碗小參湯倚靠在榻上乖巧等她回來。露妹妹一回來,他手裏的湯就捧不動了,虛弱地放在小香幾上,需要人喂。
當然,妹妹喂他的時候,他又往後仰,“不要離我太近。”
總之,就很複雜……
露妹妹舀出一小勺喂到他嘴邊,決定試探,“柳哥哥,你在京中可玩過蹴鞠?”
柳哥哥面上一紅,“不玩的。”但是偷偷看過怎麽玩。
他生得實在是文雅,而且總被先生莫名看重,那時候這種事沒人叫他,他又端着不好湊過去,故此只偷偷看過怎麽玩。
方寒露心中已經明白七八分,若是問可賭錢了可狎/妓了,他定然也會說沒有。
夫君啊……
妹妹看他的眼神多了幾分複雜。
複雜的眼神放到柳哥哥那裏就是關懷疼惜。柳驚蟄思索良久,突然開口,“今夜我睡別處罷。”
他說完就咬唇,明明是上挑的鳳眼,因為病中,徒增幾分可憐委屈。
方寒露:“不必了。”
柳哥哥心裏暖得不行,到底怕染将給她,正準備開口堅持,就聽見妹妹接過話。
“你還病着莫要動,我睡別處吧。”
*
清河與鄰縣的交接是一片濃密的樹林,夜裏月色被繁茂的樹葉遮擋,林中黝黑,亂石怪物一般。
幾個外鄉人戴着蓑帽穿過樹林,逶迤小路的盡頭站着一位提燈籠的蒙面男人。
他身材纖長,看起來有些消瘦,提燈地動作很是文雅,似讀書人出身。
外鄉人摘下蓑帽行禮。
“事情可辦妥了?”蒙面男人說話冰冷,在夜裏一身黑袍顯得略陰森。
“請大人放心,都辦妥了,沒留下痕跡。”
蒙面男人點頭,打着燈籠往回頭。
外鄉人要跟上,密林中突然一陣急促的短箭飛出,直直地撲向那幾人。
沒過會功夫,血腥味便彌散開來,月色零零落落地照下,黑紅交織。
蒙面男人提燈燈籠笑出聲,在林葉間笑聲顯得有些可怖。“這才是,沒留下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