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章
第 6 章
大姨的說法不無道理,第二天,李綏綏就在工作單位裏見到了相親男,哦不,是新同事。
李綏綏的工作單位是一家規模中等的中外合資企業——濯新醫療,主營業務是智能醫療器械。
随着人工智能技術的日趨成熟,智能醫療器械也不斷迎來革新,急需優秀人才,李綏綏準确抓住機遇,以一個應屆碩士畢業生的身份,在終面裏打敗了九個有多年工作經驗的高級工程師,成功進入研發崗。
由于長久的偏見和社會的規訓,這一行業很少有女生,李綏綏早在大學本科時就領受過旁人的異樣眼光,随着她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那些刺耳的評價倒是越來越少,至少沒人敢在她面前提了。
李綏綏入職之後,原本是跟在兩個主管身後工作,常常在兩個小組裏奔波,兩邊協調,雙重背鍋。
今年上半年,李綏綏在一次外差任務中表現突出,得到了甲方的賞識,這才被破格升調,變成了一個獨立項目組的組長,目前這個小組除了她只有兩個組員,一個小張,一個小陳。
再說起“李工”這個稱呼,時光倒退十幾年,傳統制造業裏喜歡這麽叫人,但放在當下,這又是高新制造業,就不興這種說法了。
為什麽單單管李綏綏叫“李工”,其實是一個烏龍事件,當李綏綏作為代表和甲方談判時,她才思敏捷,反應極快,幾乎把談判變成辯論,甲方不由得感嘆,“真不愧是理工科思維啊。”
大家聽錯了,還以為年長的甲方尊稱年紀輕輕的李綏綏為“李工”,真是好大一個殊榮,等回到單位,口口相傳,所有人都管她叫李工了。
“李工,快出來,歡迎新同事。”有人推開了門,沖李綏綏招手。
說話的人是劉主管,李綏綏入職最初跟過的主管之一,這人大毛病沒有,小毛病一堆,比如現在,不僅進辦公室不敲門,明明看見李綏綏手裏畫的圖快要收尾,等個半分鐘都不行,非要她立刻停下跟他走。
李綏綏被迫拔離工位,好險在最後一刻緊急保存了文件。
等到見到新同事,李綏綏臉上本就不多的笑意徹底淡了下去。
新同事名叫喬晟,是剛剛歸國的一位留學生,他本科在國內讀的數學,拿過國際賽事的獎牌,出國後同時讀了精算和金融工程,怎麽看都是要闖蕩華爾街,沒想到他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又回頭報效祖國來了。
喬晟剛一回國,剛發出求職信號,就被獵頭逮住,發來了衆多職位,而喬晟放着那些和他履歷匹配的職位不選,偏偏挑中這麽個尚在發展中的企業。
Advertisement
最終,喬晟以“特聘設計顧問”的身份成功入職。
李綏綏左思右想,也沒想明白,這特聘設計顧問是個什麽意思,他要來設計什麽?他能設計什麽?估計連人事部門自己都沒搞清楚。
比起李綏綏,喬晟的态度就要友善多了,他主動上前,和她打招呼,“好久不見。”
劉主管“喲”了一聲,說道:“你們倆認識啊?”
喬晟點頭,說道:“本來假期就該先見一面,不湊巧,錯過了。”
李綏綏一怔,原來,喬晟就是大姨要介紹給她的那個“海歸精英”,她勉強一笑,沒接這話,轉而問主管,“劉主管,還有事嗎,沒什麽事我就先回去工作了。”
劉主管趕緊攔住她,“別急別急,小李啊,你組裏人手不足,辦事不方便,這個喬顧問就先并入你們組吧。”
當着新職工的面,劉主管忽然想逞逞官威,口中原本的“李工”也變成“小李”了。
李綏綏搖頭拒絕,“我這裏人手夠了,他來這邊沒事做。”
劉主管哈哈笑道:“新人能做什麽事啊,還不都是學習,就像你當初一樣,什麽都不懂,全靠我帶,行了,這事就這麽定了。”
劉主管執意如此,李綏綏也不想在這件事上多浪費時間,她随手給喬晟安排了一個工位,就在實習生小張的隔壁,她本人則毫不留戀地轉身,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
喬晟和李綏綏的關系并不止于大學同學,他們是戀愛未遂,分道揚镳的一對男女。
兩人是在一場友誼辯論賽上認識的。
李綏綏并沒有正式參加辯論隊,但原定要上場比賽的室友吃壞了肚子,跑廁所跑得面無人色,根本說不了話,李綏綏臨危受命,下了課就直奔會場,到了現場才拿到辯題。
辯題是:食堂該不該開發如‘草莓回鍋肉’一類的創新菜式?
李綏綏是正方辯手,要論證“食堂應該大力開發創新菜式”這一觀點,扪心自問,李綏綏對此是一萬個不同意,但本着敬業精神,她還是積極展開了辯論。
李綏綏口才不錯,是從小被親戚們的盤問練出來的,對方越是氣勢洶洶,她越是氣定神閑。
然而,她這一次碰到對手了,反方三辯,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踩在點上,并不咄咄逼人,卻一度讓李綏綏語塞。
這場辯論,正方輸了,倒不是能力問題,主要是這辯題太犯規,從評委到觀衆,在場的所有人都對食堂的創新菜深惡痛絕,堅決支持反方辯友。
辯論結束,李綏綏多看了反方三辯一眼,對方也正巧看過來。
相識最初,喬晟還以為李綏綏是藝術學院的學生,她總喜歡四下遠眺,目光送出去,只給身邊的人留下一個憂郁的側影,那種茫然而柔弱的神态,令人心折。
後來,喬晟得知她是機電學院的學生,很是驚訝,盡管李綏綏的成績是專業第一,他依舊認為她是調劑過來的。
李綏綏認為,喬晟對她的喜歡建立在這種一廂情願的想象之中。
而李綏綏作為智性戀,第一時間注意到的是喬晟的競賽獎牌,之後順理成章的,兩個人逐漸熟悉,距離越來越近。她一度癡迷于他精密的頭腦,甚至想要撬開他的頭顱一探究竟,無奈她不是醫學生,喬晟也不是機器人,這個想法只好作罷。
兩人還沒來得及正式确立戀愛關系,就爆發了第一次大的争吵,原因在于,喬晟打算出國深造,并且提議讓李綏綏陪他出國,這樣一來,兩人能順利地戀愛結婚,共度一生。
李綏綏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她說自己沒有出國的打算,一來,她有自己的讀研計劃、工作規劃,二來,家庭條件并不允許。
喬晟說道:“你和我在一起,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李綏綏沒能理解其中的邏輯關系,“我不是你的陪讀,并不需要你來負擔我的開銷。”
喬晟說:“我不是這個意思。”
“那你為什麽完全不考慮我的個人意願,我說了,沒有出國的打算,但你完全忽略了這句話。”
喬晟不說話了。
随着時間推移,李綏綏對喬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頭腦聰明不假,但高智商的人,往往更利己。
時代在發展,利己主義沒什麽不好,李綏綏承認自己也利己,但她的利己建立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基礎上,喬晟則不然,他構想的美好未來,必須讓李綏綏犧牲自我——他從始至終,都沒考慮過李綏綏的個人發展。
兩人暧昧了好幾個月,期間有過心動,有過向往,本以為會是一段青春校園戀愛,沒想到散得這麽快,這麽果決。
果決主要是指李綏綏,她單方面删除了關于喬晟的一切,斬斷情愫就像剪掉頭發那樣自然。
喬晟後來有嘗試着重新聯系她,從校友那裏輾轉得知她的近況,電話接通了,但李綏綏沒有耐心去敷衍。
沒想到,他還會回來。
*
李綏綏待在辦公室裏畫圖,工作太過沉浸,一不留神,就沉浸到了下班時間。
還是組員小張過來敲她辦公室的門,提醒道:“師姐,該下班了。”
今年剛畢業的實習生小張,畢業院校正是李綏綏的本科院校,自從知道了這一點,小張執意要管她叫師姐。
別的項目組都是組長通知下班,李綏綏這裏卻不同,由于她專注起來太過忘我,所以讓組員們到點直接走就行,不用管她。
小張是個厚道人,總不忘叫上她一起下班。
李綏綏頭也沒擡,說道:“知道了,你先走吧。”
過了十分鐘,又有人敲門,李綏綏皺起眉來,卻發現是劉主管,劉主管終于學會敲門了,這也算是一件好事。
但劉主管令人厭煩的毛病層出不窮,這不,又暴露一個。
在介紹新同事時,劉主管敏銳察覺了李綏綏和喬晟之間的微妙氛圍,這大半天時間裏,他旁敲側擊,從喬晟口中問出了不少信息。
劉主管認為自己是李綏綏在這個公司的領路人,有責任要替她張羅,于是,他臨時決定,今晚來個迎新聚餐。
“別忙了,事情沒做完就交給實習生去做,你總要給他們鍛煉的機會,是吧?”
劉主管用一種下發通知的姿态來到李綏綏面前,說了迎新聚餐的時間和地點,然後離開,留下一扇大敞着的門——他甚至不知道順手把門帶上。
李綏綏并不想去,她當初選擇入職這家企業,一方面是待遇不錯,另一方面,是當時的HR信誓旦旦地說:“我們單位和其他公司不同,只看工作能力,不做無用社交。”
真正工作之後才發現,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無用社交,就算人際關系再簡單,也免不了糟心事。
李綏綏大可以一走了之,但她看了一眼辦公室外,還有兩個實習生等着她的指示,她不會因為不去聚餐就丢掉工作,但實習生們就不一定了。
李綏綏嘆了一口氣,最終還是關了電腦,叫上兩個實習生,“走吧,去吃飯,公司報銷,吃個夠本,不許喝酒。”
聚餐地點稍微有點遠,劉主管決定打車,車來了,他說道:“女士優先,小李,你先上吧。”
劉主管平時從不踐行“女士優先”,到了人多的場合,這四個字卻變成他的口頭禪。
李綏綏禮貌地點頭,坐上後座,緊接着,喬晟就被劉主管推着坐到了她身邊,車門關閉,劉主管隔着玻璃窗揮手,露出意味深長的笑。
李綏綏望着車窗外,視線穿過劉主管,穿過實習生,穿過公司大樓、廠房、樹林,最終到了遙遠的天際。
喬晟轉頭看她,她到底在看什麽?又露出了那種茫然而柔弱的姿态。
李綏綏什麽都沒看,比起專注于具體的某一個物體,她的視線投出去,更像是在漫無目的地搜尋,她漫不經心地想,如果真有異世界的大門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