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山茶油(下)
山茶油(下)
一千斤山茶油按數分裝進半斤、一斤、兩斤半的油瓶中,何老師拍攝剪輯的宣傳視頻在店鋪首頁播放後,不到十分鐘,茶油就被一搶而空,村幹部和村民連夜打包裝箱發貨,第二天又急急忙忙扛着籮筐上山采摘茶籽果。
烏桃跟烏夏林說過想要把烏家莊的山茶油做成品牌,這事又通過張清讓的關系得到省城的大力支持,南桂縣以及社灣坳鎮的領導都非常重視,把烏夏林招過去開會,讓他務必全力配合,不要拖後腿。
“動員村民種藥的事要抓緊,這件事也不能耽誤!烏主任,你身上的擔子很重,縣委對你是寄予厚望的!”
烏夏林連忙點頭保證,“請領導放心,我一定做好烏家莊的發展工作!”
從縣裏回來,烏夏林就去找烏桃商量,“這幾天來問我種藥材的人不少的,看到能掙錢了,沒人不心動,桃桃你看吶,找個時間把這些人叫過來集中開會。”
果園裏有核桃樹,九月份摘了,曬幹後一直放在倉庫沒動,李水琴今天整理倉庫的存貨,翻出來幾袋幹核桃,就讓烏桃敲了,想拿去做核桃酥。
現在烏夏林每次來都不能幹坐着了,手裏得有活,說話的功夫就已經敲了一小堆核桃仁,還沒忍住吃了好幾顆。
“就明天上午吧,夏林叔你通知他們到村委大院,正好明天我去制作坊看看還有多少東西能賣。”
說到這個烏夏林樂開花,笑道:“助農店辦的是真好啊,我昨天去縣裏開會,被領導一通表揚,說搞得好,其他村也該跟着學學,哎!還真別說,我們烏家莊的東西是真不錯,賣得好,想要都得靠搶,現在村裏人的勢頭,都恨不得把自家地頭的菜葉子都摘幹淨。”
東西好賣當然是好事,但也不能那麽幹,不過村裏人還是很聰明的,見着能賺錢就已經開始在房前屋後的空地都種上菜,聽說等明年開春還要多種點冬瓜和生姜。
烏桃:“那些桉樹還是想辦法砍掉賣了吧,趁着秋冬兩季把地養養,明年開春移一些小茶樹過去。”
雖然大部分桉樹已經砍了,但還是有些村民不舍得,畢竟當初也是花了不少錢買的樹苗,現在沒人來收桉樹,砍了當柴燒?
烏夏林也挺頭疼這個問題,領導開會不止一次強調,重點提的都是烏家莊的桉樹林,不能再留了,可村民又不願意砍,總不能強迫。
他嘆氣道:“回頭我再去那幾家說說,別的都好說,就烏老二,刁毛的,油鹽不進,兩個山頭的桉樹,一棵沒動,還指望發財呢。”
烏老二的祖輩以前在烏家莊也是個人物,田地很多,加上烏洪傑這一脈分到的,加起來有十幾座山頭,烏老二就把自家的山頭和烏老大的合并,全種了桉樹,烏泱泱一大片,表面看着挺好,進裏面瞧就知道了,寸草不生,地面硬的跟灌了水泥一樣。
Advertisement
烏桃家的井水不能喝,就是被那一大片桉樹林給影響的,在淨化的時候烏桃繞開了烏老二的桉樹林,所以村裏其他地方或多或少都有靈泉水的滋養,唯獨烏老二的桉樹林依舊老樣子,什麽都種不活,井水也不能喝。
村裏人現在都不喝自來水了,連淨水器都很少用,從井裏打上來的水又清又甜,一點雜質都沒有。
烏桃:“他們想留就讓他們留着,以後就知道後悔了。”
說完正事,烏夏林就走了,現在村裏事情多得很,他一天都不得閑,制作坊人手不夠時他還要去幫忙。
第二批山茶油還在各家的院子、樓頂曬着,客服的後臺消息就已經爆了,也不單單是想預訂茶油,但凡店鋪之前賣過的,回頭客都特別多,那個回購幾百斤柿子的大戶都快把客服小姑娘搞崩潰了。
烏蘭蘭把頭發抓成雞窩頭,然後用手指着電腦屏幕不停閃爍的聊天窗口,猝道:“這個人好執着啊,都說沒有了沒有了,要等明年,又說可以換成柿餅,哎呀!怎麽知道我們有柿餅,根本沒在主頁提到過。”
另外的客服小姑娘叫烏梅,烏家莊的女孩子大多數都是以水果或者花卉植物取名,現在只有她們兩個客服,忙的跟什麽似的。
“我看看,”烏梅湊過去,“這人之前的收貨地址是北京那邊的,會不會是桃姐的朋友?”
長輩們都說桃姐有很多北京的朋友,那些來收藥的大老板也都是北京的,可厲害了。
“不會吧?”
“那不然怎麽知道我們有柿餅,我們又沒說過。”
柿餅現在還晾在各家的屋頭,等霜降的時候挂霜呢,要不是熟人的話,怎麽知道有呢。
真實情況跟兩個小姑娘猜的八/九不離十,有出入的地方是對方不是烏桃的朋友,而是張清讓的表侄女。
她跟張清澤同齡,兩人的關系跟歡喜冤家差不多,好的時候是真好,吵也是真的吵,烏家莊的店鋪還是張清澤推薦給她的。
此時,北京,鄭家別墅。
鄭落允對着鏡頭抓狂:“張清澤!你現在就去那個烏家莊幫我買脆柿!”
對面的少年留着清清爽爽的發型,正津津有味的吃地瓜幹,“鄭落允,我可是你小表叔,別沒大沒小的,小心我告訴你爸媽。”
“切~~”鄭落允翻白眼,“說正經的,你趕緊幫我買啊。”
一開始她是看在張清澤安利的份上才勉為其難買幾個試試的,沒想到真挺好吃,她那些小姐妹也都愛,吃完她又立馬下單,一口氣買了好多。
“客服不說了嘛,沒了。”
“你認識那個老板啊。”
“SO?”
“幫我買。”
“那不行,我姐不讓我打擾桃姐,要是被知道了,我會挨揍。”
“把微信推給我,我來說。”
“更不行。”
“張清澤!”
“叫小表叔。”
鄭落允不情不願喊了聲:“小表叔。”
這下張清澤高興了,樂呵道:“這事包我身上,保證給你整一大禮包寄過去,脆柿還不是烏家莊最好吃的東西,你是沒吃過那的糕點,仙茶……”
鄭落允氣的關掉視頻。
小表叔說的這些她在爺爺奶奶家吃過,是表姑寄來的,小堂妹的病之所以好的那麽快,也是因為有烏家莊的靈芝和石斛,三嬸不久前去桂區想談合作,沒成,回來後爺爺說三嬸太心急了,欲速則不達。
鄭落允下樓,聽到客廳那邊有說話聲,她過去看了看,是媽媽的朋友來做客,媽媽還把九安堂的邵老大夫給請來了。
被請到家中診脈是常見的事,邵玉君都習慣了,對方指定要用烏家莊出産的藥材配方子,也在邵玉君的預料之中,只是……
那人是個貴婦,見邵玉君有為難之色,就問:“怎麽?”
“主要的幾味藥材是有的,其他的已經沒有了,用其他産地的也不影響藥效的。”
石斛不算其內,從烏家莊帶回來的藥材本來就不多,有不少方子都等着好藥去配,根本不夠分,再說九安堂又不止北京這一處,其他地區的分館也要勻下去一點,以備急用,真的就不夠了。
對方的症狀也不是大問題,不孕不育,其實都用不上烏家莊的上等藥材,用其他的也一樣的。
“不行,必須都要用烏家莊的,九安堂要是沒有,我可以托人去向方老要。”
邵玉君揚了揚眉,心想方犟犟現在恐怕也拿不出來,好藥誰不想要,她和方犟犟一到北京,那些聞風來的就已經堵上門了。
鄭落允在旁邊聽着,對烏家莊那個地方就更加好奇,到底有多神,才會讓家裏所有人都惦記着那的東西,連她身邊要好的幾個姐妹都說,家裏人買了烏家莊的山茶油,炒菜可好吃了。
鄭落允回到房間,在微信群提起小表叔能幫自己買到烏家莊的東西,立馬就把群裏潛水的姐妹給炸了出來。
“真的?!能不能幫我買山茶油?我媽就搶到一斤,現在都吃完了,根本搶不到。”
“姜糖!”
“我不貪心,就要米餅和山茶油。”
“山茶油真有那麽好吃?”她問。
姐妹:“不止用來吃,盒子底下還有說明書哦,還贈送了一小塊茶餅,說是用來養發的,我媽立馬就用了,洗完後頭發特別柔順,比精油都管用。還能護膚,臉嫩嫩的,很神奇,居然一點都不油膩,它可是山茶油哎!塗臉上怎麽會不泛油!”
鄭落允盯着屏幕,盤算着要不要親自去一趟,看看表姑也好啊。
于是她訂了機票,周末飛桂區。
除知道并有過一定了解的人買山茶油,也有跟風搶的,到手後發現自己聞不慣山茶油的味道,以為是壞的,自己買到了劣質産品,找客服理論,經客服耐心解釋并按照操作試用過後都紛紛愛上。
跟其他農産品不同,別人來問茶油,烏蘭蘭和烏梅都會跟對方說有第二批、第三批,茶籽果正在晾曬,等曬好了就會拿去油坊榨油。
也不是沒有心急的人去買替代品,可根本不是一個檔次,別人家的土法茶油也正宗,品質也不差,只不過沒有烏桃的靈泉水滋養,達不到那麽神奇的效果罷了。
什麽東西都是有對比才有差距,烏家莊山茶油這六個字迅速在網絡上火起來,打響了品牌的第一槍。
烏桃看到挂在首頁熱搜的詞條,笑了笑,給張清讓發了兩個字。
“謝謝。”
“不客氣,忙去吧,晚上視頻。”
“好。”
這條熱搜讓在外工作的烏家莊年輕人們也知道了家鄉的變化,全都打電話回來問,知道情況屬實後都很高興。
年輕人比老一輩看的透徹,村裏人只看到山茶油現在能賣錢,而年輕人看到的卻是流量帶起來的名氣,如果老家能借此發展起來,誰還願意背井離鄉往外跑,受外人的氣。
南桂縣政府也給力,借着熱搜的勁頭狠狠宣傳了一波烏家莊的藥材種植以及這大半年村裏的變化、後續村子的發展等等。
這是張清讓幫烏洪傑脫困後,烏洪傑回給烏桃的禮,他還特意打電話給烏桃,“以後有什麽事盡管找二伯,烏老二家的桉樹你不用煩心,我會讓他們砍了的。”
而烏家莊在外的年輕人也和家裏老人說:“多種點茶樹!”
種茶樹其實很簡單,村裏老人也不是鼠目寸光看不清形勢。
能掙錢就是硬道理,摘茶籽果的時候他們就用柴刀在露出來的茶樹根莖上淺淺砍了一刀,再用枯葉或者泥土蓋住,等來年春天就會從這個刀口長出新的嫩芽,約小腿左右高時就能移植到別的地方種了。
茶樹的根莖發達,選合适的地方下刀,既不會損害茶樹,還能得到更多新茶樹幼苗,這是村裏祖輩傳下來的老辦法。
今天也很忙,家裏人多除了吵之外,也有個好處,地裏的菜終于有人幫着消耗了,不要客氣親戚們!拔!多拔點!最好全拔掉!
畢竟不想每天都聽我媽唉聲嘆氣:哎呀,菜又老了,你又不吃,又種那麽多幹嘛。
然後每天都摘一大筐回來,豬都吃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