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做姜糖
做姜糖
豬尾軟糯彈牙,又有白芍的藥香,中和了豬尾原有的肥膩,就是平時只吃瘦肉的宋淑都忍不住吃了好幾塊。
蒸雞用的也是家裏散養的土雞,都沒有喂過飼料,一直吃谷糠、玉米、紅薯、青菜這些,喝的也是水井裏的水,又經常進果園啄熟透落地的各種果子,放眼全國都沒有比烏桃家這些土雞更好吃更有營養價值。
用自家種植晾曬的紅棗枸杞蒸出來的雞肉不僅雞皮色澤金黃,肉質也鮮嫩多汁,還沒出鍋就已經香氣四散。
天麻魚頭湯用的也是村河現撈上來的純野生大頭魚,加了烏桃從山上的種植基地挖回來的天麻。
之前烏桃找藥酒方子,也順道倒騰出兩本藥膳食譜,李水琴沒事就鑽研,天麻魚頭湯就是從這上面學來的。
選天麻、茯苓、枸杞适量,魚頭一個,先把天麻和茯苓加水熬煮,再将過沸水去腥的魚頭放入一起炖,待魚湯煮開再加枸杞、米酒,最後放鹽調味。
一般做魚頭湯都要先将魚頭煎至兩面金黃然後倒入滾湯的開水,這樣做出來的魚湯才奶白鮮美,不會腥,但天麻魚頭湯是藥膳,都盡量避免煎炒這個步驟。
即使魚頭沒有煎過,這道湯也沒有腥味,還意外的好喝,對偏正頭痛、眩暈、肢體麻木有食療作用,平時有睡眠不足、容易驚醒、做噩夢的人也可以多喝。
宋爸宋媽都有這些的毛病,一個是年紀大了,身體各項功能退化,不如年輕人,再加上早年拼命工作落下的病根,退休這些年都經常往醫院跑,不是這個病就是那個病,也就去年到今年身體松快,這還是烏桃寄來的石斛花的功勞。
昨晚上是他們睡過的最安穩的一個覺,什麽夢都沒有做,黑沉沉睡到大天亮,早上起來神清氣爽,精神好的不得了。
“桃桃你家的飯菜真太好吃了,怎麽就這麽香啊。”
宋淑的老公叫元慶,挺周正的一西北人,大學時對宋淑一見鐘情,就心甘情願做了上門女婿。
他飯量大,李水琴今天特意給他換了個大點的飯碗,別人一碗飯都沒有吃完,他這已經是第三碗下肚了。
每個來吃飯的人都會說她家的飯菜好吃,烏桃也習以為常了,笑道:“好吃就多吃點,好不容易來我家玩,可不能跟我客氣。”
“你看我像會客氣的人?”元慶給她看空掉的飯碗,逗得一桌人哈哈大笑。
Advertisement
宋淑捶了他一下,笑罵:“哎呀!在家也沒見你吃這麽多。”
“桃姨姨家的飯好吃,爸爸才吃這麽多的。”旁邊的小潔替爸爸說話。
小姑娘白白淨淨特別漂亮可愛,正吃着李水琴專門為她做的河蚬蒸蛋,這是跟大河蚌一塊送來的,還很新鮮,蒸蛋或者爆炒、煮湯都特別鮮。
“哈哈哈哈哈……”衆人的歡笑聲一直沒停過。
午飯後,宋家人都有午休的習慣,到點就困,他們一家人上樓睡覺,烏桃和李水琴就坐在天井收拾生姜,不一會兒宋淑又下來。
“怎麽不睡?”
“眯了會兒,現在已經不困了,”宋淑搬了張小凳子坐烏桃旁邊,學她的樣子洗生姜,“洗好就做姜糖了?”
“削皮、晾幹水分加糖放置一兩個小時才能熬煮,今晚上應該能做出來一批,看看味道怎樣。”
小時候奶奶就經常做姜糖,是那種切成小方塊、質地很硬的,生姜味很濃郁,甜和姜的辛辣混合在一起,含在嘴裏還能吃到姜肉的纖維,逢年過節送親戚朋友,拿出來待客都不錯。
也可以做紅糖姜茶,家裏有甘蔗,就在果園的東南角,大概三四畝,原來更多,被她爸除了一大半。
本地有句話:十月甘蔗甜到頭。這裏的十月指的是農歷十月,意思是甘蔗在這個時間最甜,可以收獲了。
宋淑一個城市原住民,哪裏懂這些,不過她覺得幫烏桃幹這些活挺有趣,她喜歡,躍躍欲試要自己做一袋姜糖帶回北京去。
“是不是也要放到店鋪賣?”
“嗯,村裏家家戶戶都種生姜,也吃不完,不如做姜糖,還能換點錢。”
“有沒有想過做一條産業鏈?”
“這個以後再說,現在就是小打小鬧,很多都沒有完善,主要還是先替村裏人把農産品賣出去。”
“行的,你那麽優秀,以前在北京……”宋淑頓了頓,打住這個話題,“你們種出來的東西那麽好,口碑起來了後面就不愁賣,不對,現在也不愁,搶都搶不到。”
烏家莊店鋪的農産品不是一般的受歡迎,一上架就秒空,現在也不單單是熟客、回頭客,也有偶然被吸引進來的路人買家。
起初是想幫農民,東西好壞不重要,也沒多少錢,就當是做善事,東西到了才發現挺好,吃第一口後就立馬拿手機想再買,結果……已售罄。
烏桃還沒有把石斛花、靈芝、松茶、漆樹茶放上去,這些都屬于藥材,而且價格不便宜,她不打算走平民路線。
現在村裏有不少人把地裏種的東西放上去賣,賣多賣少都有賬目可以對,刨掉包裝費、郵費、人工費,剩下的錢就是村民自己的,幾百、幾千的都有,有少數三四戶過萬。
賣的東西也比較雜,瓜果蔬菜、幹貨土貨、棚裏養的,河裏游的,水裏産的,但凡是烏家莊本地的都可以賣,越靠近村河或者越靠近烏桃家附近的就越值錢。
給生姜去皮可是個技術活,也費時費力,弄了兩個多小時,三個人的手都累的擡不起來才停下。
烏桃把早上做的紅棗糕拿出來放在回廊的小茶幾上,又泡了一股漆樹茶,就和宋淑一邊吃下午茶一邊閑聊。
紅棗糕是紅棗去核蒸熟搗成泥後加糯米粉、白糖揉勻做的,放刷了油的碗上蒸屜蒸熟再按照自己喜歡的樣子切塊。
做法簡單,軟糯可口,有補氣養血、健脾益胃的功效,配上漆樹茶,正好解一解紅棗糕的甜味。
早已經午睡起來的宋爸宋媽還有元慶就接替她們刮生姜皮,小潔跟着李水琴到後院玩,有一只耳和大師配她,小姑娘一點都不悶,心情好着呢。
漆樹茶宋家人早嘗過,宋爸寶貝的什麽似的,輕易不給人喝,在烏桃家他可算是能喝個夠。
宋淑捧着茶杯躺在搖椅上,舒服的嘆道:“真是神仙日子啊……”
沒來之前烏桃說在老家的生活挺好的,她只當是對方寬慰自己的話,來了之後才發現烏桃說的是真的。
山好水好風景好,說是粗茶淡飯,可這茶、這飯一點都不粗糙,在大城市有錢都吃不上。
“多住幾天再回去,我看叔叔阿姨還有小潔都挺喜歡這的。”
“寶,我是要工作的人。”宋淑沒好氣的斜睨烏桃一眼。
烏桃忍笑,“哦……差點忘了,打工人沒自由。”
“去你的。”
兩人說笑着,打趣着,都默契的不提過去那些事。
宋淑轉頭靜靜地看烏桃,烏黑的長辮、鵝蛋臉、眉眼如畫上的仕女圖,恬靜美好,一颦一笑都給人種隐士高人的清新脫俗。
桃桃能放下那段過去就好,至于其他的,真的不再重要了。
把生姜去皮放糖泡好就已經到了晚飯時間。
本地習俗都這樣,一日三餐都定時,除非家裏有事耽擱了才會推遲吃飯時間,不然一般都是五點~六點。
站在高處放眼望去,家家戶戶的煙囪都升起炊煙,鄉間彌漫着飯菜的誘人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