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H.洪荒(四)
H.洪荒(四)
天地之變,由此而始。這一戰,天地為之傾覆,洪荒喋血,兩個強大的種族由此衰落,人族終于踏上了歷史的舞臺,未來,走向新的方向。
含怒的妖族怎會甘休,妖族十太子先借得東皇鐘,欲要下界尋仇,那廂,帝俊太一展開招妖幡,召集天下群妖,誓與巫族縱死不休。天空墨雲翻滾,日月無光,周天星鬥大陣吸納萬千星辰之力,蓄勢待發。
後羿與金烏十太子戰在了一起,有東皇鐘護體奈何它不得,一陣鐘聲轟鳴,徑直向後羿撞去,大巫之體也抵不過這先天至寶之威。
洪荒大陸之上風雨飄搖,嫦娥觀此心神有失,大為擔心,大戰一起,她無疑只能成為累贅,縱容顏不老,芳華常在,雖不會老死,卻也并非不會死去,若她有一定的自保力量,是不是就不用拖後羿後腿,是不是就能幫得上忙?
張燕早已無暇顧及,東皇鐘聲一響,準提聖人便不知從何處現身,一道巨大的“卍”字打入她體內,便将她帶離了後土部落,擠身次元空間內,旁觀部落中的種種事故。
“事情如何?”如今天機大亂,推算也是無用,準提聖人便直接問道。
“禀聖人,還差一些,不過也應該成了。”張燕隔着空間,注視着自己平日打坐的靜室。她看見嫦娥試探的問了幾聲,見無人回答,便大着膽子走了進去。
“呀!”嫦娥不禁捂住嘴,怎會如此,女仙呢?女仙已于後土部落居住了五六年,近日也不曾見她外出,去了哪裏呢?這樣想着,她的目光,卻被蒲團邊一道碧色流光吸引了目光,這,不是那琉璃青玉寶匣,盛放仙丹的寶匣麽?
嫦娥靜靜的看着那方寶匣,她試探的去揭匣蓋,沒有揭開,失望的準備離開,哪知一個不小心,砰歪了蒲團,一聲輕響,蒲團下露出一把小巧潔白的玉匙。如受蠱惑,她拾起那把玉鑰,看了看寶匣前的小鎖,咔嗒一聲,寶匣随着她的動作,應聲而開,半粒小巧的、仙光瑩瑩的丹丸,靜靜地躺在寶匣裏。
芳華長在,立地成仙,這是何等的誘惑!若再往日,嫦娥對仙神有敬慕,卻決不至于受到如此大的誘惑,她不是一個有太多野心的女子,若能和丈夫長久在一起,容色不減,她已心滿意足,可是,現在後羿正在與妖族征戰,這一次,絕不像小打小鬧,她若成仙,是不是,也能出一分綿薄之力?
指尖顫抖卻不帶半分猶豫的将那半粒仙丹取到手心,她從懷中取出珍藏的另一半和一支小小的玉瓶,瓶中是她收集的無根之水。
含了丹藥,将瓶中之水一飲而盡。等我,後羿,我再也不想,在你身後無用的擔憂,哪怕能出一份力,哪怕僅僅是不成為累贅就好,盜取仙丹,是我之過,卻也不算什麽了。
“唉!又是一段因果,綿延無數年歲,不知哪年能了結。”準提聖人于虛空中嘆了一聲,“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我且送你回昆侖,這人族大興之勢,已不可阻擋。”
此後的一段年月,注定成為億萬年後零星的傳說片段,後羿射日、嫦娥奔月、誇父逐日、不周山傾、女娲補天……嫦娥服下的仙丹,出自三十三天兜率宮聖人之手,自是立地成仙,然被做了番手腳之後,登時白日飛升,一路飄飄蕩蕩,徑往九天之上的太陰星而去。
太陰星乃天後羲和胞妹,太陰星君常羲道場,光天化日,無數巫妖眼皮底下,大巫後羿之妻竟然朝着太陰星飛去,莫不是妖族(天帝)的詭計(計謀)?後羿心系妻子,不再戀戰,淩空虛踏,大步趕往太陰星。
“後羿爾敢!殺吾外甥,如今還敢闖吾道場!”常羲雖不為準聖,亦是大羅金仙頂峰修為,坐守太陰星,毫不留情,出手便是殺招。
“小姨,外甥來助你!”金烏十太子追擊而來,挾東皇鐘威勢,終究激活了東皇太一留下的一道印痕,發出驚天一擊。
強闖天庭,強敵環伺,任後羿如何了得,終究難敵,遭受東皇鐘重創,肉身逐漸崩潰,射日神弓脫手而出,破開太陰星守護大陣,落于廣寒宮前,化作一株月桂樹。
“後羿!”睹此慘狀,誇父不顧與衆妖争鬥,幾個跨步,含恨向金烏十太子追去。此時,東皇鐘力量耗盡,飛回天庭太一處,金烏十太子不敵誇父,驚恐之下向東海奔去,誇父一路追擊,追過了大半個洪荒,于東海之濱,終于追上時,天地終于開始崩裂,帝俊太一出關,十一祖巫出世!
只太一一陣鐘響,便将誇父擊倒于東海邊,再一陣鐘響,重傷的後羿直接肉體毀滅,戰死太陰星前。
“天地不仁,當真天地不仁!”天帝帝俊眼中竟然淌出一道血淚,他伴河圖洛書而生,自然明白巫妖之戰,再無法避免,妖族日後,再難稱霸天下:“吾十子,如今僅于一人,天意如刀,吾不甘吶!”他仰天長嘯,身上天地冕服被騰起的太陽真火燒為灰飛,化作原形三足金烏,號令妖族諸聖催動起周天星鬥大陣。
“後羿,魂飛魄散太過容易,你殺吾兒,吾定要折磨你生生世世!”後羿射日,本是功德加身,竟也衍生出一縷神識來,雖和平心娘娘相比微不足道,卻也能保他輪回轉世,然而,帝俊洛書引出一道星光,禁锢着那道太過虛弱懵懂的神識,一番洗練,投到太陰星上:“我便讓你生生世世,懵懂無知,受這分離之苦,服這無盡的苦役!”
此時,嫦娥早已飄入太陰星中,不知為何,常羲卻近不得其身,只能眼睜睜讓其飄入廣寒宮內,廣寒宮門轟然緊閉。嫦娥目睹後羿肉身崩潰的一幕,早已心神俱裂,而後被緊閉于廣寒宮中,半點不知這後來的事。這以後,世上再無後羿,只有一個癡癡傻傻,前塵盡喪,不識人,也無人識得的砍樹人吳剛。
此時的洪荒上,早已無人理會人族,東方三清聖人顯化世間,祭起種種靈寶,護佑人族,免受大戰波及,西方梵唱陣陣,大道聆音作響,凡叩拜佛光者,不受大戰影響,不堕阿鼻地獄。
十一祖巫亦結成盤古大陣,化出有缺的盤古真身,與帝俊太一殺到一處。星辰隕落,洪荒崩碎,日月失色,血海上卷起了滔天巨浪。
“兄長,你當真要去!”娲皇殿內,女娲對着伏羲顯出憤怒擔憂。
伏羲抱緊了懷中的琴,閉了閉眼道:“不勞女娲聖人挂心,巫妖之戰,吾身為妖族羲皇,豈能茍安于此。雖天意妖族當衰,但吾寧戰死,也不願旁觀茍活!”他臉上浮起一個略有些冷峻的笑容:“都道吾穩重寬和,可直到今天,吾才覺得,能夠果斷決絕些,也不無不好。生而為妖,汝與吾雖為兄妹,但人族聖母,卻和羲皇伏羲毫無瓜葛!吾生平第一次恨,恨一個種族!所有的生靈,無論巫妖,都需要為天地的主角讓路麽!”
随着他的話,只見一聲清嘯,一名容顏俊秀,神色冷厲,頭戴玉冠的人從伏羲身體中顯化而出,懷抱伏羲琴,他向伏羲施禮:“見過道友。”
“這——”女娲驚訝片刻,“兄長竟然斬卻出了惡屍!”她神色猝變,這惡念是什麽,她很清楚,與天道作對,絕沒有好下場:“也罷,兄長保重。”女娲長袖一甩,開啓了娲皇殿的殿門:“此一去,不知哪一次輪回,能與兄長再見!”
目送伏羲走上一條不歸路,女娲也坐不住,開始籌謀。
天帝妖皇,十一祖巫,十大妖聖,諸多大巫,盡皆戰死,羲皇伏羲本體戰死,留惡屍一具被鎮壓,大巫刑天、相柳被鎮壓。暴怒之下,祖巫共工與妖皇太一于不周山周圍大戰,臨死前一頭撞斷了撐天之柱,天傾地覆。
洪荒大地一分為四,女娲聖人掌有造化鼎,奉道祖之命補天,補天之後天降巨大功德,女娲與其餘五位聖人做下了約定,向天起誓:“我不立教,不掌教化,不離三十三天。”以此為兄長伏羲殘魂重入輪回,掙得一個人皇之位。
由此,三皇當立,伏羲轉世,前塵盡忘,不複為妖,得河圖,遂推演先天八卦,分陰陽、定人倫,教化人族,功德無量,由此被尊位天皇。得道之後,雖能推導前生,然而魂魄雖同,其實已是兩人,為免前生惡屍禍害人族,遂将其放逐于洪荒混沌之外。于火雲洞潛修永世,不複見前世胞妹聖人女娲。
後有地皇神農氏,泰皇軒轅氏,嘗百草,興養殖;文字出,歷史成。自此,聖人非大劫不出,人族文明紀元開始。
九仙山,桃源洞。
“為師知曉,你心中,多有怨憎,可是?”廣成子面對着被元始天尊符箓困在洞中的弟子,問道:“當日回轉昆侖,準提聖人曾言,天機已到,他感應出曾與你有因果,卻不再當下,而在未來過去。師尊由此亦推算出你根腳有異,為億萬年後一變數,因此将你困于此處,命你苦修千萬年,你心中,定有怨憎。”
張燕面無表情,靜靜打坐,有功德之助,她早在千年之前達到了大羅金仙中期:“聖人,一言一行皆有法度,弟子怎敢随意揣測,而生怨望。只是弟子苦修這麽多年月,不知今昔世上已是何年。”
“也罷,也罷。”廣成子搖搖頭:“當真癡兒,何故堪不破這嗔念。三皇五帝,人道昌盛,你當真想要出關?”
“師傅與玉清聖人将我囚困于此數萬年,半步移動不得,弟子有怎麽不想去陌陌紅塵走一遭,也見一見這洪荒後的新世界。”
長袖一拂,廣成子于袖口中取出兩樣事物,一樣乃灰撲撲的岩石,一樣乃顏色青綠的銅塊:“此兩物,便予你吧,日後,定有用處。”這兩物,皆非凡俗,一樣乃是元始天尊收取不周山斷裂後的山脈煉制翻天印的餘料,盤古大神脊椎所化,另一樣,乃是天皇伏羲成道首陽山時,吸收天地功德的首山之銅。旋即掏出一張玉清玄微解咒靈符,解了她身上的聖人禁制。
張燕默默接過,仍向廣成子執弟子之禮,駕雲離開了廣成子的道場九仙山。
甫一接觸新世界,她神識全開,只聽得皆是一片劈山裂石之音,腦中所見,天下萬水,盡歸東海,略一思索後,便是明白了。她身負人族念力,能感覺到,東海之濱,有人皇氣息,神識所及,聽見不少人歡呼:“禹,禹,大禹,大禹!”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疏天下之水歸東海,如今功成,功德降落,氣運加身,當為人皇。
禹為了贖父親的罪孽,治理天下洪水,已經過去不少年頭了,他在人皇之師廣成子的指點下,尋得了五丁神斧劈開息壤,又在東海之下尋得測量水位的定海神針,如今水患已除,算得上功德圓滿。
炎黃部落推舉禹為新一任人族首領,禹将部落改制,改稱為“夏”,禹稱夏王。炎黃華夏,又是一個新篇章。然而,禹仍然在擔憂。洪水雖然退卻,夷狄被打敗,但沒有永生永世的英雄,也沒有随時随地的英雄。他已夏王,雖功德臨身,能誅邪不侵,卻只享得人間繁華,百年之後,他若故去,怎樣能夠保證炎黃大夏氣運不失,安定繁榮?都說仙神莫測,但神仙,哪裏會事事幫助人族,理會人族呢?
雖為肉體凡胎,憑借人皇之氣,大禹夢游火雲洞,從三皇處商讨出一鑄鼎之策。九為數之極,而鼎本就為鎮壓氣運之象征,大禹欲借助炎黃氣運正昌之際,集人族氣運分鑄九尊寶鼎,鎮壓于九州,如此形成的陣法,可使得神州永固、氣運永昌,得享億萬年繁榮太平。天皇伏羲蔔得有一人與他前世惡屍曾有一段因果,此人于鑄鼎之事頗有益助,乃指明東南方位,大禹醒後,調集大夏諸方兵馬,尋訪查找。
而此時,張燕游歷于人間,她做出了一個決定,縱然生于洪荒,然既已修至大羅金仙,非天地大劫,因果加身,輕易不會隕落。若她一直于人間觀朝代更疊,不知有沒有等到仙神匿跡、改天換地的那個熟悉時刻。滄海桑田,光陰荏苒,她只想再看一眼,向來處而去,那遙遠的過去未來。
好吧,悲催的周末補課,所謂早八點晚八點,早八晚八,指得就是我這種倒黴的人吧。下周還要考六門課,交兩門課的共兩篇正式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