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 13 章
【卧槽,不愧是連續兩屆優秀心得體會獲得者。】
【我願将茶溪稱之為大廠第一雞湯。】
【美女子喂的雞湯我幹了!】
……
繼bking之後,茶溪又得到了雞湯大師的稱號。既茶會之後,洱茶cp粉也悄悄冒頭。
還有一波人在亂炖。
茶溪因為這次拿了小組第一,獲得了下一次公演的選人權。
冷卉一直穩穩地待在前三的位置,下次公演,茶溪自然還是不可能跟冷卉一組。
選歌的時候,茶溪站在冷卉旁邊,冷卉随便聊天問她:“你打算選哪首?”
茶溪眼仁兒又黑又亮,古靈精怪地看着她,忽然扭過頭:“不告訴你。”
“你……”冷卉看了她好半晌,眉毛挑起又落下,最終有些無奈地扭回頭,癟了癟嘴。
滿臉寫着幾個大字:孩子翅膀硬了。
不告訴就不告訴,反正冷卉馬上就知道了。
茶溪選的居然是跟她同一首,她們兩組打對臺。
冷卉又氣到想揪茶溪的耳朵。選秀節目的最終目的是成團,每個人當然會有自己更青睐的隊友。
Advertisement
冷卉已經在心中把茶溪認定為了隊友的人選,她倆打對臺,對冷卉來說就是“痛擊我的隊友”,簡直非常不劃算。
茶溪天天給她整花活,可她還拿茶溪沒辦法。
茶溪已經選好了,公布結果後就捏着自己的耳朵乖乖站在旁邊,一副認慫不認打的樣子,冷卉只能嘆氣。
從上次之後,冷卉已經清晰地意識到,茶溪在朋友面前看起來有多軟多慫,決定就下得有多快多堅定。
而且,茶溪已經成長很多了,甚至可以去保護別人,也不再是需要她來照顧的那個小萌新了。
冷卉有些感嘆。
但習慣不是一時半會人能改過來的。
冷卉和茶溪兩組人一起練習,分明是對家,冷卉卻總是忍不住去關注茶溪的動作,只要她失誤了冷卉就立刻指出來要她改正,讓看直播的觀衆目瞪口呆。
冷卉的個人直播間裏,彈幕一行行地刷過。
【冷卉小姐姐,你還記得你的隊友是誰嗎?目光總落在那邊。】
【你倆穿的隊服顏色都不一樣啊,笑死。】
【回頭看看你自己的隊友吧,她們很久沒看到你的正臉了。】
【你們不懂,卉卉子這是正臉迎敵,後腦勺永遠留給隊友~】
嗑cp的奧義就是同框即發糖,超話裏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産了數篇宿敵設定的小短文,粉絲們嗷嗷叫着在每一篇美文底下留下足跡,以及香死誰了的感嘆。
茶會cp的排名悄悄攀升着,仿佛在和新上市的洱茶cp較着勁。
冷卉後援會的負責人小A偷偷切換了小號,在茶會cp超話簽到簽到了8級。
她的號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純潔了,以前她所有的大號小號都只關注了冷卉一個人,可現在除了擔當管理員的大號,她所有的小號都關注了茶溪和雙人超話。
她告訴自己這只是換一種形式為偶像做數據,但其實背地裏她已經暗搓搓地看完了每一個大佬剪輯的視頻。
第四期節目播完,洱茶cp興起,小A除了為自家姐姐心酸流淚之外,燃起了熊熊的好勝心,頗有把超話數據按照冷卉的個人數據一個原則一把抓的架勢,仿佛要讓所有人都知道,茶會才是正宮。
這種幫偶像争寵的戲碼演起來真的好上頭!
第四期節目淘汰了三個人,以後每一期淘汰的人數都會更多。
生存壓力步步緊逼,在這種時候,練習生之間的氣氛當然不會再像一開始那樣和諧。
之前嘴過茶溪的吳霞在第四期節目裏雖然沒有淘汰,但也已經到了危險邊緣,下一期節目,就該輪到她自救了。
所以這次分組,吳霞厚着臉皮不顧規則,主動要求去冷卉那一組,說自己很喜歡這首歌。
但冷卉盯着她看了一會兒,以她“比較擅長rap跟自己撞位置”的理由拒絕了她。
冷卉表面做得滴水不漏,甚至沒有什麽人注意到這段小插曲。
頂多有人會覺得吳霞的做法有點突兀,不太尊重別的選手。
結果當天上交的心得體會中,吳霞就暗搓搓地指節目中有人抱團,疑似霸淩行徑。
甚至還把自己寫的那張紙放到了直播鏡頭旁邊的書櫃上,讓鏡頭清清楚楚地拍清楚了其中的內容。
然後再一副不經意的樣子,仿佛自己只是因為要去洗手間,所以順手把心得體會放到了這裏,不是故意的。
那天直播結束後,論壇又炸鍋了。
一波又一波的分析帖不斷湧出,還有不少人沖到吳霞的微博底下去問她說的是誰。
事情鬧大了,制作組也聽說了。
坐在最中間旋轉椅上的王導冷哼一聲:“她那微博也就今天浏覽量最大吧!”
“王導,那現在怎麽辦?網上輿論挺緊張的。”
霸淩是觀衆心中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尤其是女團之中霸淩隊友的行為是絕對不能存在的。
而選秀節目本身就是一場生存戰,觀衆除了本能地排斥霸淩行為之外,也有一種獵奇的心理,想要看到在生存戰的高壓下,人性醜陋的那一面。
因此一旦出了這種事,讨論度一定是很高的,如果不控制,只會愈演愈烈。
但如果控制不好,又會被人說就是因為心裏有鬼才遮遮掩掩。
“肯定不能删帖,聽到嗎,咱們這個節目從一開始的方針就是不删帖,不惡剪,不能壞了自己的名聲。”
“咱們不亂來,選手倒是一肚子幺蛾子。她要整劇本是麽,咱們也弄個劇本呗。”
一旁的編劇作家們聞言眼睛都亮了。
其實選秀節目歸根結底也是一場真人秀綜藝,一檔綜藝就離不開臺本,只是程度輕重的區別而已。
但韶光如你開播以來,除了賽制和選手自主發揮,就從沒用上過劇本,仿佛根本不需要用這種方式來加熱度。
節目組聘請的作家們早已閑得發慌,好不容易聽到有施展拳腳的機會,當然不肯錯過。
節目組幹脆借着吳霞“霸淩”的話,弄了一個整蠱小節目,在下一期正式節目放松之前播出。
節目組找導師們來商量。
一開始他們不打算告訴選手們這件事,只是說有拍攝任務,實則偷偷地把她們帶去鬼屋。
導師們聽說這個計劃也很興奮,紛紛摩拳擦掌地想要參與。
節目組當然不可能讓鼎鼎有名的大明星去跟練習生一起玩,讓他們過來只是為了選定整蠱人和被整蠱人。
“我提議,讓這幾個,當整蠱人。”
王導圈了幾個名字,裝作不經意地把吳霞圈進去。
他們制作組可是對整個節目全盤監控的,究竟是誰心裏有壞心思,他們一清二楚。
吳霞又酸又眼紅,對冷卉抱大腿不成,就想引導輿論攻擊那幾個關系好的熱門選手。
這觸到了節目組的逆鱗。
王導相信,人性的醜陋面只要稍稍給點誘因,就很容易暴露出來。
“可以。”素來沉默寡言的宋天王意外地出聲道,沉吟着說,“那我提議讓茶溪當被整蠱人。”
在場的幾個人都想到節目第一期時茶溪和宋天王的那波對話,頓時忍俊不禁。
宋天王看着多麽高冷不食人間煙火的一個人,原來也有記仇的小心思。
其實如果茶溪一直表現得很差,宋北橋根本不會在意她,不管她的态度有多麽不尊敬。
但偏偏茶溪越來越好,進步非常明顯,上一次公演那場高音更是讓宋北橋看到了她的潛力,反而激起了宋北橋的不甘心。
——不甘心于,自己居然看走眼了。第一期節目時給了她那麽低的分數,有點後悔。
後來茶溪在節目中提到的那些差評,他也有看到。
她在差評中翻身的姿态,太耀眼了。
而他宋北橋,雖然是無心的,卻也成了那個曾給她逆境的壞人。
這份有點複雜的心情經過發酵轉化,就成了想捉弄茶溪的想法。
想看看那個總是昂着頭顱的人,會不會也有驚慌失措的時候。
這個悄麽叽的整蠱計劃就這麽定了下來。
而外界的電影院裏,新電影《生花》正式上映。
《生花》是一部喜劇默片,由山海藝術劇團出品。
如今做電影的已經不只是傳統的電影人,很多小品導演、舞臺劇導演,也紛紛跨行嘗試。
藝術劇團出電影,也并不新鮮。
而且喜劇默片這個題材,大多數人都只是好奇地看一眼,實際并不會感興趣。
《生花》宣傳了一段時間,茶溪作為簽約的宣傳人,也如約發了三條微博,這都沒激起多少水花,也沒人在意她跟這部預示着要糊的小電影有合作。
直到正式上映的那天。
原來《生花》真正重磅的內容直到上映這天才正式公布,它的編劇竟然是歐煦!
歐煦是國內最年輕的傑出編劇,他從學生時代自寫自導小成本電影,僅花十幾天工時完成的作品就在海外的電影節拿下大獎,還開創了那一題材的先河,直到現在還被奉為經典,後來學他的手法拍這個題材的人很多,卻沒有一部能超越他的開山之作。
但在衆人争相模仿的時候,歐煦卻早已經跳到了別的題材,打開了新的領域,将自己之前的成就遠遠抛在了腦後。
這些年來,商業大片、文藝感情片、系列續作、漫畫改編作品……等等所有能想到的種類,他全都嘗試了一個遍,出手從不失敗,每一部都能成為票房獎項雙豐收的佳作。
無數電影人把他捧向神壇,而他矗立在那兒,用一部又一部作品壘出更高的山峰,證明他——真的配。
而在觀衆心中,歐煦的名字就是救世良藥,在找不到電影看的時候,就把他的作品翻來覆去地重溫,直到等到他的下一部。
而現在,他們等到了。
《生花》的電影票第一天的份額被搶購個精光,無數人沖去電影院,又徘徊着走出來,只能悵然地看着電影院牆上懸挂的大幅宣傳海報。
其中有一張海報上是推廣人茶溪的照片,照片右下角是歐煦龍飛鳳舞的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