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67章
第一時間看完這部電影的人沉默了。
W區管理局的負責人面色僵硬。
外交部部長的徐不拘緊皺眉頭, 五官擠在了一起。
他周圍的氣壓低到了極致,其他人或面色沉重,或小心望着他不敢說話。
《百年教育》太狠了。
那個舟導怎麽敢拍啊!
W區為了《導演卡特》舉一區之力推廣這麽久, 但是這部電影卻是落在W區頭上的一把刀。
多麽戲劇。
多麽諷刺。
電影細節中揭露出來的背景情況, 甚至沒有掩飾, 露骨地直指W區。
放在一般情況,W區電影部門無論如何都不會讓這種電影上映的, 以W區人的自我審查程度, 他們也不可能拍出這種類型的電影。
他們碰不得的東西太多,行業的自我限制毀掉了一個個本該更好的佳作。
W區何嘗沒有電影人,何嘗沒有好的電視劇劇本,然而通常的情況是創作中的時候先自我審查了一波, 再然後送去審查, 又閹殺了一次,最後剩下的能有七分精彩,或許就算是成功。
電影部門高高在上、不谙世事,殺死一部部佳作, 讓無數人的心血胎死腹中。別人若是問, 他們或許還要憐憫地說:“寫出符合規定的佳作很難嗎,還不是你們能力不足。”
刑不可知, 則威不可測。
Advertisement
大部人沒有路,只能摸石頭過河。
直到熱血涼卻, 升不起一絲沖動, 徹底沒了內心的腫脹感。
W區分明是人口大區,其他娛樂業也還好, 電影市場卻差得離奇, 原因可以說正在于此。不是簡單的建電影院、宣傳電影的魅力等做法可以解決的。
而在這樣一個區, 竟出現了《百年教育》這種電影,他們該如何接受、如何理解?
範金看完《百年教育》愣了很久。
想當年他在電影中激發了人生的理想,勵志上進,瘋狂學習,就為了成為這一行的人,将這種熱血傳承下去,但是之後呢,進去了之後,他變圓滑了,小醜般滑稽地服侍上級,本意好像是争取權力,因為只有擁有權力,擁有話語權,你才能改變現狀。
可是現在呢,自己還記得那時的初心嗎?
權力不大,但不是也有了嗎,自己都做了什麽?
範金陷入沉默了。
他跟李蘭一開始就有着共鳴,都曾努力考試,後來在無望環境中涼了熱血,一度渾渾噩噩,活得漫無目的。是的,有時候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麽,要麽服從上級安排,要麽渾渾噩噩地過日子。
他忍不住自問。
你為什麽想發展電影?
是啊,為什麽呢。
範金苦笑了一聲,表情逐漸沒有了滑稽的故作,露出了嚴厲的眼神。
他思考了片刻,道:“教育嗎,這是一個大難題,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總是說人類如何如何進步,但有些難題,好像即使人類發展到終極階段,都不會有真正的解決。”
即使找來人類史上最頂級的智者們,對此或許也只能搖頭。
為什麽呢,蓋因問題出現在人類自身,出現在繁雜人性的貪欲,我們在話語上歌頌美德,卻在行動追求利益,要解決問題,可能要解決人類本身。
當然,這話也是一種極端了。
大難題是存在,但也确實存在讓大難題變成普通難題、簡單難題的方法,或者至少可以遏制一下那些亂象。
問題的解決或緩解可能需要幾年、十幾年甚至百年的努力。
“所以片名才是《百年教育》嗎。”
這是一種展望,也是一種要求,要我們以百年為目的發展教育。
範金心道:“可是現在的情況對大局長來說也是大難題吧,我們大張旗鼓地推廣了這麽久,總不能臨時下架《導演卡特》,是該啞巴吃黃連,生生吞下,還是別有手段呢?”
他想起電影拍攝前周總的那段演講。
周總說,赫爾格的投資規模取決于各區的文明程度,而現在《百年教育》揭露,教育正是文明程度的一大指标。
如果舟黎真是周總,那麽周總拍這部電影,難道是要全世界卷起來,首先從教育開始嗎?
“也對,畢竟教育是最基礎的啊。”
周總對我們的要求未免太高了,開局就來個迎頭一擊,我們該怎麽反應?
這個朋友還交不交?
範金笑了笑:“大局長會怎麽看呢。”
同時,徐不拘視線投向了身旁的大局長。
大局長衣服上挂滿軍銜,鐵血出身,今年六十八歲了,頭發花白,留着長胡子,臉上全是褶子。
他視線定在熒幕上許久,眉頭緊鎖,雙手好似因為憤怒顫抖不止。
這下連徐不拘都無法預料到底會發生什麽事了。
各區的管理局想必都有欺上瞞下的問題,大局長可能知道教育部的情況,可能不知道,但徐不拘無法判斷,因為他畢竟最多是個外交部的部長,怎麽可能知道具體的內政事務呢。
話說這次情況也有點尴尬,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導演卡特》在給他們片源的時候相當拖延,好像故意卡着他們的審查時間,最後片源一來,他們就急着安排上映了,因為是大局長親自的吩咐,所以他們其實……并沒有進行審查。
舟導的電影大衆有目共睹,或許也有幾分松懈的原因吧。
總之,事情已經發生了,如果要被追責,好多人都跑不了。
只見,大局長默了半響,忽然轉過頭,盯着徐不拘,狠狠吐出兩個字。
“洩題?”
徐不拘抖了抖,關注點在這裏嗎?
他回答道:“這個我也不清楚,可能是電影的藝術虛構吧。”
大局長眼神更可怕了:“虛構?可我看的好真實,就像真的發生過一樣,教育部都在做什麽,洩題這是正常高考可能發生的事情麽。”
此時,一旁陪同觀影的財務局局長冷汗直流,應激道:“我們該把教育部叫過來!”
大局長呵呵冷笑,怒斥:“叫他們滾過來!”
教育部部長已知大事不妙,然而想跑都來不及了,一群軍服人沖進他家,二話不說把他押到了大局長面前。
大局長随即是一通破口大罵,激動得面紅耳赤,差點拿槍斃了這玩意。
“其他的不說,洩題是真的麽。”
教育部部長背脊發涼:“這、這個……財閥滲透得厲害,也許是區域安全部沒有防範好,我們只是教育部,哪裏抵擋得住財閥的手段。”
“好、好、好!”
大局長連說三個好,面色因為暴怒而猙獰,又一次怒斥:“把區域安全部的部長一起叫過來!”
一旁的徐不拘已經被吓得瑟瑟發抖。
大局長這火可能要燒遍管理局!
接着,果不其然,大局長居然直接宣布召開區域部門會議,所有人不管在做什麽,必須及時到場,就算因事來不及,視頻也一定要到位。
W區管理局的劇震怕不是避免不了了!
會議召開前,所有部長局長如坐針氈,面面相觑。
端坐高位的大局長冷笑了将近十分鐘,瞪着眼睛說:“你們是不是欺負我是個武夫,欺負我沒有文化啊。”
一瞬而已,全場靜默,部分人冷汗沾濕了後背。
嚴格來說,這屆大局長只有初中學歷,連所有區域都要求的九年或十年教育都沒有接受到,用世俗的角度,是有可能被嘲文盲、沒文化。
而事實上,外區的人就是嘲W區的大局長文盲。
這點是大局長最刺痛的點,可以說是大雷區,一碰就炸,所以大局長才想洗清污名,讓外區的人重新認識他。
衆人萬萬沒想到,《導演卡特》這電影上映把大局長的雷區炸個翻天。要知道,大局長的确上臺後确實強調發展教育,後來也确實在發展,但是發展着發展着變了質……
到了“洩題”,那确實是動搖了當前教育制度的根基,是極為嚴重的問題,驚動大局長并不過分。
不過,《百年教育》的故事背景雖然在W區,但并不存在對應的原型人物,他們沒有印象出過這麽一件事,也不知道李蘭這號人物,電影中的教育問題倒是真實存在,而且毫不過分,甚至現實的情況更扭曲,更絕望。
不,或許真的存在類似的人,而電影大膽地給她們加了命運的BUFF,讓她們成功,讓她們震撼社會。
徐不拘忽然想通了。難道這就是《百年教育》的創作思路?
這部電影造了一場大夢。
雖然不是真實發生的,但卻真實的很,因為它是由現實邏輯堆砌出來的,是完全有可能發生的,屬于一個另外的世界線的故事。
電影中的李蘭可能不存在。
但w區一定存在千千萬萬個因良心而受着折磨的老師。
電影中的寧翠柳可能不存在。
但w區一定存在千千萬萬個因教育問題被埋沒的學生。
她們是衆人的代表,是由現實凝練出來的典型人物。
而她們的故事,揭露的是W區的一個更好的可能性,一種浪漫的想象。
歷史上的文學作品何嘗沒有這種寫作形式?有人被現實激發,構思了烏托邦,而烏托邦作為一種想象,反過來又刺激了現實。
有人說,創作就是一種戰鬥,甚至不只是戰鬥,還是一場戰争。
遙想當年,那些書寫出鬥争綱領的偉人們,他們何嘗不是相信思想有力量,創作有力量,才如此執着。
思想本身有力量,它怎麽不會對人産生作用力?
《百年教育》當然不是烏托邦,裏面不如說滿目都是現實,很多話語一字一句都在刺痛人心,李蘭還算是心理比較強的,換做其他心理敏感的人,可能到第二個學校的遭遇就要告退堂鼓了。
非要說的話,它是現實與“浪漫”的集合,是用現實堆砌出來的奇跡般的浪漫。
想當年浪漫主義為何誕生?還不是因為被激發的。或許,現實主義的極致,就是浪漫主義。它們至始至終是不分家的。文學史上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同時也被認為是最偉大的浪漫主義作品。
“浪漫是有爆發力。它是發生在大腦的一場爆炸。”
徐不拘忽然默道。
人們一旦知道明明可以更好,又怎麽可能忍受現狀。
這就是《百年教育》的力量。
這就是故事對于人的力量。
周總難道就是這麽想的嗎?徐不拘頓時一愣。
赫爾格的總裁周禮,無論在任何版本的傳聞裏,都是一個對文藝不感興趣的人。
聽說他曾經拒絕過無數個娛樂圈文藝圈的人,理由是不切實際,他感覺不到他們那些作品的價值所在,自然就對他們沒有興趣了。
但是現在的周總……是否已經改變了想法?
周總是否也開始重視文藝了。
徐不拘有點恍然。
-
會議上。
大局長橫視所有人,目光炯炯:“好啊,你們這幫文化人,就是這麽欺負我們的武夫麽。”
“說的這麽複雜,說的這麽困難,不會只是想要掩飾自己的無能吧。”
大局長見所有人低着頭,順手就搭在旁邊一人的肩膀上,道:“你來說,你怎麽看。”
無人回應,大局長更怒了,
“我、我們已經盡力了,只是這些問題一時半會解決不了,它們很……”
複雜。
他剛想到這個字眼,自己就愣住了。
大局長一聽,反手就是一巴掌,罵道:“還不是你們不努力!”
一群人愣了愣,仿佛沒想到這句話有朝一日會打到他們臉上。
大局長道:“你們做不到,有的人是做!”
W區的區域會議最終全是大局長一個人的大發雷霆,好幾個高層人物被當場扇巴掌,甚至當天就被押住進行調查。
W區管理局的風波随即被傳到了網上。而全球網此時已經是熱議不斷。
教育是基礎問題,是真正男女老少都會關心的大問題。
《百年教育》勢必會引起熱議。
電影界的人不禁想,目前為止,有過一部電影如此廣泛地反映教育困境嗎?即使每個區的情況不一樣,無論是制度還是別的,各區都存在比較大的差距。但人性是共同的,總是可以理解。
即使有的人沒經歷過,無法想象,看的時候就跟看奇幻劇一樣,但他們也不會否認這些事情的真實性。
有的人感同身受,或者就是這類教育之下的人,感想當然就不一樣了。
電影的前期,很多人憋着一股子氣。
電影的後期,既有爽快,又有辛酸。
《百年教育》一看就不是商業片,屬于很難高票房的題材,但你不能否認,它拍的是所有人都關注的事情,對于相關行業的人,更是赤裸裸的刺激。
但是,觀影的想法各人不同。
有人說:“我覺得這是勵志電影吧,前期雖然壓得厲害,後期說實話我看的好爽,出了一口大惡氣啊。”
“你們都只關心故事和人物?只有我在偷偷記筆記嗎?李蘭教的學習方法是真的可以用的啊。”
“草,我也在記筆記,離譜了,我居然在電影裏偷學知識。”
意想不到的角度讓網友一下子炸鍋了。
要知道,現在剛好要高考,你在高考前幾周來個這種電影,确實是震撼人心,如果掐頭去尾,光看李蘭和寧翠柳的高考征戰,誰能說《百年教育》不是一部勵志高考片呢。
全區狀元,光是想想就能讓人熱血沸騰了吧!
而且什麽呢,電影裏面的可是貨真價實的狀元學習法,李蘭提到的任何知識都是有根據的,包括李蘭每天準備的營養餐!
有人說:“絕了,回頭一想,裏面未免也太多內容了吧。”
他們這麽驚訝是當然的,大部分學生見都沒見過狀元,對于學霸只有模糊而且抽象的印象,認為他們很遙遠很遙遠。
可是《百年教育》毫不忌諱透露出他們的學習法,這實際上也是一種知識的傳播。
誠然,寧翠柳的确是個天才,記憶力超乎常人,但她同樣也需要學習法。
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憑空想象出她不知道的內容、沒有經驗過的內容。專家主張素質教育可以培養天才,可是他們出的考卷天才就能答得好嗎?
而李蘭給寧翠柳的學習建議是體驗。
她帶寧翠柳去了解了社會,走近了真實的生活,逐步逐步地去理解世界的真實形态。
文科很多時候确實是需要思維升級。
而思維的升級,就是很需要經驗。
那些教育資源好的地方,學生可以經驗到更多東西,視野自然就能開拓,但是寧翠柳做不到,她的成功依靠着李蘭的付出。
要是沒有李蘭這份教育資源的傾斜,寧翠柳很可能也走不出大山,跟胡彩兒一個命運。
所以李蘭才說她和寧翠柳是不可複制的成功,即使是她自己,也沒有把握再複制一例高考狀元,所以她才說,她拼了命的努力,只是為了幫大山出一口氣,告訴世人山區裏面有天才,希望更多人關注他們,再之後的事情,她無能也無力解決。
有網友感慨:“即使只是發聲,都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啊。”
“至少提醒了我們,我們還有這麽多問題沒有解決,還有這麽多人沒有被關心。”
到這裏,話題已經完全脫離了影視圈,走到了更多更複雜的圈層。
《導演卡特》不只是霸榜了影視熱搜,還陸續霸榜了社會經濟、文娛教育板塊的熱搜。
吳歌等人看完之後,也是相當驚訝。
吳歌好像發現了舟導的風格,心想:“舟導好像偏好一種主角,他們總是克服着什麽,最後的結局無論好或不好,他們最起碼都對得起自己。”
論壇元老說:“其實這就是相當古典的一種戲劇形式吧。”
吳歌點頭:“記得古代有人說,戲劇就是為克服障礙而付出的努力,我們舟導好像格外喜歡這種古典的戲劇。”這時,r區網友道:“對,雖然很多人說舟導大膽,但我覺得舟導更偏保守派,他的思維方式其實很古老,沿襲着古老的戲劇傳統。哈哈,某種意義上,舟導算得上新時代老古董?”
論壇元老:“我也這種感覺,當周圍環境都在力求出新,有時候重返傳統,反而是一種創新。”
各區影評家仿佛都住在了論壇裏。差不多看完之後,他們開始了對作品的比較分析。
有人認為,在周疑的壓力下,仰光夫婦反其道而行之,如果說,周疑拍的是極端的人性狀态,仰光夫婦拍的是“普通”的人性狀态。
“我覺得,這是仰光夫婦思考出來的對抗策略!”
再一分析。
李蘭這個人物前期可以說非常普通,找不出戲劇意義上的亮點,即使放在戲劇的普通人裏面,都算是相當普通的了。
她有良知,但是不多。
所以第一所學校,她支教幾個月,轉頭就走了。
第二所學校,她本來可以讓自己習慣、麻木,咬咬牙,其實也是可以忍過去。
但她比較沖動,用句不好聽的話,就是她相當的情緒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
那時候,她內心的平衡被打翻了,所以她辭職了。
後來,她又讓自己平靜下來,去了第三所學校,那是最舒适的環境也是最惡劣的環境。
只要稍微放下良知,放下心裏那些沒必要的牽挂,安下心,這輩子也就過去了。
豈知那份“割裂”越來越大,直到麻木也撐不住,內心崩塌。
她憤怒難平,所以回到了山區小鎮,靠着一時沖動,要帶一群山區孩子考大學。
情緒,并非壞詞,人類都有情緒,情緒有時候是相當重要的力量,特別是憤怒。
因為不公,所以憤怒。
多少歷史性.事件的開端就是“憤怒”?
“憤怒是人的本能!是人最後的良知!”
H區有個網友對這個人物劇情的設計相當真情實感,她覺得這太妙了。
“不,不對,是本來就該這樣啊,良知與憤怒造就真正的人!哪怕是在憤怒都不被允許的環境下,這份內心的腫脹、激動、熱情,都是我們人性的體現啊。”
她最喜歡鑒賞影視作品中的各種“情欲”,堪稱情欲鑒賞家。
在她看來,人性的本質就是情與欲!故事就得是情與欲的交鋒,越激烈越好!
一位直播博主笑了:“哈哈,這部電影真的很有人情味,尤其是後面,她們的奮鬥真的很觸動我,我可以說這是情緒流的作品嗎?我真的仿佛看見了各種滿溢而出的情緒。”
此時,之前那位經常點評的老教授簡單地發了一句:“人有情,才不吃人。”
該條博文随即引來了無數網友圍觀。老粉倒是看明白了,老教授的意思是:“情是保住人性的關鍵性武器!”
此時五部作品全部上映,到下午時間,該看完的人都看完了。
《百年教育》難免會拿來跟《拜欲教》比較,有人說《百年教育》更好,因為主要人物充滿人情味,刻畫入微,故事精彩,意義重大。有人說《拜欲教》更好,因為藝術性太強了,人物深刻,故事驚動人心,每個細節都是講究。
果不其然,有人對比起兩方的人性刻畫,說《拜欲教》更複雜、更深刻。
論壇上的網友就此火速開打,更喜歡《百年教育》的人說:“不是黑深殘就好啊!而且《百年教育》的人物也很有深度,普通人的人性就不是人性嗎?而且你要說黑,《百年教育》的背景也足夠黑,再說深,四所學校的對比還不能說明問題嗎,這麽多人物,社會面跨度這麽大,漸進式地展現了如此豐富的人物景觀,越來越深,又越來越廣!豐富才是人性!才是真實的人類世界!”
她竟提出了“廣度”這種概念,基本上影評都沒用過這個概念吧?
“電影再長也就三個小時,自然要放棄廣度,但是你要說廣度……”
的确,《百年教育》以主角為線,串聯了無數的人物。
那些不同的群體、不同的環境的推移,何嘗不是一種深度的表現方式呢?
“這麽一說,《百年教育》的劇情框架不一般啊。”
“別看很多學生家長作為配角只有‘片面’的出場,但這個故事将無數的片面組成了群體畫像。”
“沒有傾向性,僅僅只是展現而已!”
特別是那個主動透露洩題的學生,他的出場分明只有幾分鐘,卻叫人印象深刻,表現出了一種抽象的惡。沒有過多的刻畫,反而讓這個人物刺進了人心。
這就是“片面”的力量。
在故事的取舍中,舟導肯定有所考慮。
于是,兩方人馬有的在激烈辯論,有的反而開始了交流。
交流派說《拜欲教》的主題是拜欲望,《百年教育》的主題是百年教育,它們有明顯的交叉糅合之處啊。
教育搞不好,何不是因為很多人在拜欲望呢?
接着一看,兩個電影組合起來看,竟有互相解釋的成分,因為《拜欲教》的主角正是在家庭教育缺席、學校教育失敗的情況下出來的人。
雖然兩個電影的背景情況不一樣,但是兩者間共通性昭然若揭!
《百年教育》解釋了《拜欲教》的人物根源。
《拜欲教》解釋了《百年教育》的深層原因。
《百年教育》贊頌了情的力量!
《拜欲教》揭露了欲的恐怖!
想到這裏,吳歌忽地起了雞皮疙瘩,仿佛感受到了一種奇妙的心流。
“好神奇,這是巧合嗎?”
她又把這些想法發在論壇上,無數路人圍觀過來,無不感到驚奇。
《百年教育》怎麽就跟《拜欲教》聯系上了?
影視平臺上多的是針對一部作品的分析,同時拿兩部作品出來做分析,還分析出這麽多東西,實屬有點吓人了。
而論壇元老說:“不是巧合,它們本質關注的東西一樣,會交相輝映,也很正常。”
吳歌一愣,沉默了片刻,恍然大悟道:“是的,它們都是關注人的故事,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展現出來了而已。”
在這個意義上,五部作品都一樣,它們都是不同切面的人的故事,只是呈現出來的深度、廣度、戲劇性等不一樣。
吳歌道:“《和親》也是很好的作品,黃慧導的好,蘇方梅的演技也是一流的水準,找不出多少缺點。”
總的來說,五部作品各有特點,威廉和常紅歸擁抱主流,黃慧堅持自己的風格,周疑追求自我的極致,舟導照常的大膽。
特別是,周導表達了人們平時不敢言說的黑暗,舟導表達了人們平時不敢開口的良知。
如果剛好兩部電影都看了,那能思考的內容可就太多了!
吳歌:“不可思議,《導演卡特》真的太有意思了!這就是百花齊放的電影市場該有的風采嗎!”
不只是吳歌以及A區網友,其他各區網友聽到這些說法,也都震驚了。
這真的只是一個綜藝節目嗎。
一個綜藝節目能出來這些作品嗎?
要知道,《導演卡特》最初只是随便拍個衍生劇交差的普通節目啊。
H區網友說:“太有意思了,我要去H區宣傳!我要讓《導演卡特》也火遍H區!”
看到如此情況,唐安感慨萬千,熱淚盈眶。
《導演卡特》發展到現在,已經完完全全超過了他的預期。
“我對表哥可真的太有交代了!”
這時,常紅歸、黃慧和威廉三人又聚集了。
常紅歸:“舟導……我真是敗給他了,同一個賽道贏不了,不同賽道也贏不了。到底是什麽問題呢,是他的導演方式壓了我們一籌嗎?”
黃慧:“也許不是導演方式的問題,舟導在導演上大多交給別人,聽說他經常只是在片場看着而已。”
威廉:“我覺得是認知,他對戲劇的認知就很原始、很簡單,只要是他覺得好的,無論其他人怎麽說,他都還是說好,我也很難形容,他一直說自己是外行,也确實沒有我們行業的多數知識,但他的認知确實強。”
黃慧:“對,他的作品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戲劇美,是在人身上找故事,而不是先想好了故事,再把人套上去。”
光是仰光夫婦的劇本好,肯定到不了這個地步。
首先導演要會看劇本,會把控劇本,有戲劇品味,清楚地知道劇本的好壞。
聽起來很簡單?
可實際根本不簡單。
不會看劇本的導演其實到處都是,更別說具體拍出來了。
某種意義上,正是這個基本能力,決定了導演的天花板。
如今,舟導讓他們重新體會到了這一點,讓他們重新回歸到了戲劇的本質。
還真是……不可思議啊。
這時,w區管理局沖了全球榜。
有人大喊不妙,因為《百年教育》的故事背景是w區!w區軍閥怕不是要因為《百年教育》翻臉吧!
但是情況出乎意料。
w區軍閥管理局非但沒有說《百年教育》拍的哪裏有問題,還隆重稱贊了《百年教育》以及劇組人員特別是導演。
外交部部長徐不拘還親自直播發聲:“感謝舟導帶來這麽精彩的電影!”
随即說了一大波真情實感的觀後感,圍觀群衆瞠目結舌,這是搞哪出啊?w區管理局這是被刺激得腦子壞了嗎?
但是接着出來的新聞叫網友更加震撼。
w區的文盲大局長突然宣布洗清教育部等多個部門。同時他們還加強了電影推廣,将《百年教育》放在了年度電影必看單上強薦。他們并不強迫人們去看,但看得出來,如果可以的話,他們搞不好真想強迫。
各區論壇網友簡直摸不着頭腦。
而事實就在眼前,《百年教育》刺激了w區管理局,一天之內就讓他們行動到了這一步。
雖然說電影只是電影,改變不了世界,但是w區管理局好像在以實際行動說明,是的沒錯,電影不知道能不能改變世界,但至少可以改變一個區域,特別是我們w區!
吳歌都懵了,直說:“他們真的沒問題嗎?這麽做到底是圖什麽啊?”
論壇元老說:“我總覺得他們是在向誰獻殷勤,”
吳歌:“誰?”
還能是誰,看他們對待五部作品的明顯态度差距,你就只能想到。
“舟導。”
論壇元老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他們這麽做是為了讨好舟導。”
吳歌與衆網友一怔。
一個區域管理局,為了讨好一個導演,不惜做到這一步?
“這怎麽可能?想不到任何好處啊?”
論壇元老道:“準确地說,也不是完全是為了讨好舟導吧,《百年教育》的确揭露了不少問題,如果w區管理局足夠開明,了解問題,解決問題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吳歌:“那舟導……”
論壇元老道:“一定也跟舟導有關,他們對舟導的态度太特殊了,就差親自去迎接舟導到w區了。”
有人說:“我懂了,是為了舟導背後的海森堡財團吧,早就聽說w區積極争取財團的信賴,舟導是海森堡的人,他們争取舟導不奇怪。”
論壇元老搖了搖頭:“讨好海森堡找桑托斯先生不就好了,何必找舟導呢。”
說話人頓了頓,确實是啊,桑托斯先生雖然也忙,但是想找并不難。
要知道,桑托斯先生可是有網上帳號的,你大可以私信他,雖然他未必回複你就是了。
據說,桑托斯先生的帳號上關注了全世界的美人……
吳歌問:“我還是不理解,他們要讨好舟導,也沒必要這麽拐彎抹角吧?直接找舟導談不好嗎,何必還隔着一層電影?”
沒錯,這是最難解釋的問題。
你想示好,直接示好不就行了,幹嘛搞得跟隔空喊話一樣?
說實話,w區的舉動同時也引起了其他區管理局的注意,好幾個區的外交部部長對此百思不得其解,一部電影再好也不值得管理局這麽在意吧,舟黎這個人雖然非同尋常,但你想想,他一天到晚花時間在拍電影上,哪裏有海森堡高層的樣子?電影拍得再好,對海森堡來說都屬于“不務正業”吧?
而且聽說海森堡高層的考核還挺嚴格的,越是高層工作壓力越大,哪有像舟黎一樣跑出來拍這麽久電影的。
太不對勁了,各區外交區都覺得裏面一定有貓膩。
好幾個部長說:“我們要不要也着重推廣一下《導演卡特》?反正這麽做我們也沒什麽損失。”
他們剛剛一說,內部就有人反對:“還是算了,不管w區是怎麽想的,我們區還是不要大力推廣《百年教育》吧,這類型片容易影響我們的社會輿論。”
各區內部也發生了矛盾,衆人的意見并不一致。
論壇話題此起彼伏,大家讨論半天沒有結論,久而久之就不了了之,此時的論壇元老還沒有意識到“舟導”真實身份的影響力。
A區時間晚上十點。
首映票房的争奪成了全球網的保留節目。
網上一片争吵之聲,各大導演粉打了一波又一波。
吳歌分析道:“其實這次應該沒有什麽懸念,跟上次不一樣,随着《導演卡特》的熱播,每個電影的首映座位幾乎都賣得差不多了,第一天的票房差距不會太大,接下來的一周才是重點。”
正在這時,一個消息突然炸開鍋。
有網友爆料稱周疑導演不見人影,好像被x區特務綁架了!
今天大半的熱點被w區占領,人們好似忘記了x區,要不是該網友一提,他們都要忘了周疑導演的x區太子背景。
欸,等等,x區這是綁架了自家太子?他們這是要幹什麽啊?
随即有人爆料,x區現在外憂內患,埃森特等擁皇派快要控制不住場了,所以極需周疑來震震場面,畢竟周疑無論如何都是順位繼承人。
記者何偉傑迅速抓到了新聞。
可是他很快想到:“不管是不是綁架,我們都沒辦法幹涉x區的事情吧,周疑人在a區還好,要是去了x區,只怕……情況不好處理。”
周疑理論上是d區的人,但d區沒有理由為周疑出面,何況周疑還有那麽麻煩的家族背景。
吳歌:“啊,那怎麽辦?”
即使他們給x區施加輿論壓力,恐怕也沒有用,因為擁皇派現在自身難保,哪還顧得上什麽區域輿論。
無論如何,周疑也是《導演卡特》的導演,發生這種事,路人也看不下。
A區時間晚上十一點左右。
周禮睡了一天剛剛醒。
他仿佛對着空氣問話:“情況怎麽樣了。”
季管家的聲音憑空出現:“《導演卡特》的上映一切正常。”
說時,他才慢慢從簾子後面走出。
周禮看了眼時間,随口道:“往常來說,大家這會都在算首映票房吧。”
他認為《百年教育》的票房不會很高,而《拜欲教》這類型的電影更不可能。
他不急着起身,先是按照往常規律,在系統空間過了一遍其他導演的電影。
有人可能以為他不關心其他導演的電影,其實不然,他都是會看的。
常紅歸的《上臺》對他來說意料之中。
威廉的《全職奶爸》有點意思。
黃慧的《和親》……有機會再看,應該是部好片吧。
周疑的《拜欲教》呢。
周禮望着熒幕,露出了幾分我不理解但是大受震撼的表情。
文藝的世界好像比自己想象的還複雜。
不然怎麽解釋周疑這樣的導演。
“主題只是拜欲望?”
“不,他拍這部電影或許別有想法。”
周禮看完慢慢起身,再看一眼全球網,才知道輿論天翻地覆了。
《導演卡特》首映票房出來的同時,x區發生了一件事超乎意料的事情!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