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54章
光看片名, 網友們當然看不出什麽,再看一眼簡介信息,有的寫得詳細, 有的寫得簡單。尤其是舟導, 他每次上映前提供的信息量都太少了, 根本無法通過這點信息分析什麽。
“邱生自傳,是傳記電影嗎?有過邱生這個人嗎?”
“沒有, 我沒聽說過, 應該是個虛構人物吧?”
“啊?舟導居然拍一個虛構人物的自傳?”
鑒定官等人好奇極了。
自傳類電影最近幾年比較少見,去年和今年a 區都沒有拍吧,其他區好像有拍,但并不是虛構人物的自傳, 大多是名人自傳, 甚至是團隊比如樂隊,名人傳記有熱度保障,觀衆一看是這個名人,就有可能買票來看了。
有人說:“社會題材加自傳體嗎, 感覺挺有意思的, 既然是舟導的片,那肯定得支持去看了。”
一方面, 威廉的《超能力者》海報出來之後,華式兄弟的推廣就不是開玩笑的, 他們線上線下一網打盡。電影宣發有時候占比比拍電影的費用還高, 而《超能力者》正是典型。
一方面,唐安等人作為節目組, 自然也會做推廣。他這陣子賺到的錢沒有拿去什麽花天酒地, 而是為更大的布局做鋪墊。《導演卡特》以其名義同時推廣五部作品, 同時原三巨頭們也發動了他們各自的人脈和能量。
其他各區各有響應,也有反應平平,甚至也有毫無反應的。這都是正常現象。
宣傳推廣只要是正常的商業行動,自然不會引人不适,相反人們還會好奇,哦最近有新電影看了?那得了解一下。
上映日前,短短時間內,各區各大城市的宣發都做足了,全球網最大視頻播放平臺上,《導演卡特》的第五輪作品預告超出一億播放量,這種集體宣發效應超乎衆人預想,基本可以預知了部分票房。
看樂子的人紛紛湧來,甚至還有□□公司開了賭局,目前票房冠軍賠率的排行是藍從心、舟黎、常紅歸、黃慧、威廉,賠率越高代表奪冠的可能性越低,為什麽舟黎的賠率這麽高呢,原因當然是他的題材,他這個題材撐死也就十億票房,全球的話,二三十億就已經頂天了,而威廉只要正常發揮,票房肯定是十億起步。另外□□公司也很清楚,威廉背後可是有華式兄弟、諾爾家族等勢力的支持,即使威廉認輸,他背後的人也會讓他想贏。
“來來來,開賭了!要買賠率最高的嗎?嘿嘿!”
同時,辰總監、景喻等人也知道了舟黎得罪諾爾家族的事情。
Advertisement
景喻難掩驚訝:“舟導他在這個節骨眼上真是……”
不知道該說什麽,只能說舟導骨子裏真是無所畏懼,面對大財閥都沒見他虛過。
辰總監:“可是得罪諾爾家族,少說也會痛失s 區市場吧?搞不好連西半球的市場都……”
諾爾家族做出這種事情絕不奇怪,不如說肯定已經開始布置了。誰知道最開始的起因居然只是舟導拒絕了費洛蒙的聚會邀請?
“財閥那幫人做事還真魔幻。”辰總監由衷道。
“但是海森堡財團也不會坐以待斃吧?那位桑托斯先生肯定會做什麽的吧?”
景喻對桑托斯這樣的前輩有着憧憬,只要是正常人、正常企業家,憧憬海森堡、赫爾格等財團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也許吧,這不,你看網上,已經有人在扒《導演卡特》背後的紛争了”
辰總監翻出一條全球網上的陰謀論視頻,博主是黃狗,這家夥搬到全球網才兩個月左右,居然就成了全球網千萬粉絲級的視頻博主,由此可見陰謀論的普遍程度,簡直是深入人心。
該視頻扒出了海森堡與諾爾家族的對抗,甚至進一步抽絲剝繭,認為這是財團對財閥的進一步清洗。
這個論點簡直是石破天驚!彈幕和評論基本都是:“卧槽,太驚人了!”/“博主你說出來不會被暗殺吧!”
黃狗的主要觀點是:“無論是海森堡財團還是其他財團,他們原本對文娛領域都不怎麽關注,像桑托斯,他之前全球收購了這麽多資産,唯獨文娛領域一直不怎麽感冒。相反,財閥一向很喜歡投資文娛資産,控制傳媒平臺。而這一次,海森堡進軍文娛産業,從a 區一跨跨到了全球,很難說這不是一場宣戰預告!各位,振奮精神吧,我們将看到的不是簡單的文娛競争,而是更深層的財團VS財閥,這是當年商戰的延續啊!”
對此,彈幕與評論都是對對對!
光是看這一段內容就知道多少觀衆會相信了這種說法。要知道,全球網可是連蜥蜴人說都可以全網盛行的,列表十個人之中就可能有一個陰謀論者。
景喻等人看下來,心情難免有點複雜,就連他們自己都想問,真的假的啊?我們就是拍個電影吧?怎麽就攤上世界級別的大商戰?但是你還真不能完全否定他的說法。不然怎麽解釋桑托斯等人的突然轉向?
硬科技和軟文化之間的溝壑可不是一般的巨大,單用一個心血來潮是無法解釋的。
“話說回來,”辰總監忽然目光幽深,說道:“景總,你知道共榮會嗎。”
景喻忽地渾身一冷。
共榮會,這是近代陰謀論之最,指的是一幫人控制着全球經濟命脈的人的集合。他們團坐一桌,一字一句決定着一區經濟命運,為了利益他們就是引發戰争也在所不惜。
這是一幫瘋子的集團,是人性最扭曲最邪惡的表現形式。他們遍布各區,操縱着各區的傳媒、教育以及各種觀念、思想資源,換句話說,他們正是“話語權”本身。在很多陰謀論說法中,他們篡改歷史、洗白人物,愚弄大衆,無惡不作。
這個陰謀論有的人信,有的不信。然而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能力去驗證,最多只能将信将疑。有時候,什麽都不信,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據說,只有各個領域最高級別的人,才有資格去共榮會的聚會。”
說到這裏,景喻怕了,目光微妙地掃了一眼周圍,然後停在了手機等可錄音的裝備上。
他忽地毛骨悚然。
“這個話題……我們還是別談吧。”
辰總監面色沉重,道:“你說的對。”
這一場娛樂圈風雲,肯定不像表面那麽簡單。
首映将至,周末這一天,人群來往匆匆。
早上六七點,政經新聞上線。首條,s區高達13%的失業率引起全球關注,網友一片罵聲;次條,多區大規模裁員已通過審批,市場将迎來更多高質量待崗員工,網友全在罵管理局臉都不要了。其中,《導演卡特》的作品上線放在了第五條,足見傳媒界對其的重視,而網友的評論大多褒貶不一,有人說這時候還看什麽電影,誰來解決s區的天崩就業率啊。
時間到九點正,影片正式上映,人們皆坐上了心念的場次。同時,共榮會确定于今夜聚會。
首先是《超能力者》。
《超能力者》是一部顧名思義的影片,也是目前全球範圍內最火熱的題材。
威廉抽到英雄題材的時候,《導演卡特》全場一片震驚色,為什麽呢,因為威廉太會拍這種片了,就是因為他太會拍,他才轉向拍其他片,說什麽挑戰自我。
英雄題材,特別是超級英雄題材,可以說是目前來說最火的題材,電影票房歷史前十有五六個是這個題材。
那麽威廉給到的答卷如何呢?
專業人士的看法是非常合格,套路化的框架,首先是普通人主角,他過着普通平凡的生活,開局體現他的樂于助人性格,再加上一點自我受挫的情節,作為即将解決問題的鋪墊。
然後的橋段衆人都知道,普通人突然得到了金手指,發現自己獲得了超能力,可以自由控制物體、肉體的念能力,他對此感到驚奇,但是不敢告訴其他人,在類似這種題材裏,你若告訴高層,那肯定會被研究被切片。
這就相當于約定俗成的橋段,誰也不會關心太多,只期待着主角的人前顯聖。在這種橋段裏,喜劇成分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是面對全球觀衆,那麽喜劇成分自然要盡可能的粗俗,最好加點葷段子、吐槽、自黑等全球朋友都喜聞樂見的流行橋段,放映室內可以預料到笑聲不斷,那麽這就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威廉:“拍電影就是炒菜,放什麽料确定了,那就是烹饪方法的問題了。而現在的烹饪方法吧,其實也就是套路,按照套路拍,把控好觀衆情緒,控制好劇情節奏,流暢地看下來,只要讓觀衆爽了,那就是成功了。”
正如他所說,他的《超能力者》的确完整地體現了他的觀點。主角人前顯聖後,引起了世界的關注,其中自然也包括反派的關注。反派肯定也是超能力者,幹了很多很可怕的壞事,要摧毀管理局,成為全世界的王,全世界人都恐懼反派。而主角呢,主角作為普通人,當然也害怕反派,看了反派全網傳播的災難級超能力視頻,他反思自己,認為自己沒有力量對付,所以選擇逃避。
自己不過稍微有點能力的普通人,怎麽對付得了反派呢。他們可是連航空母艦都擊退了啊。
情緒稍微壓一壓,劇情的轉折就來了。沒錯,主角的家人遭到了傷害。主角的父母去銀行取錢,結果不小心遭遇搶劫,搶劫犯不是別人,正是反派的三號部下。他們搶完沒有立刻走,因為外面被警察包圍了,即使憑借超能力都無法突破。所以他們就留在銀行,挾持人質,逼迫警察就範。
主角的女朋友就在其中。
主角知道這件事,當然坐不住了,轉身就飛奔去銀行,然後成功在千鈞一發之際救下了女朋友以及其他人質。
別問為什麽他不跟警察先溝通,答案是情況緊急,他完全有能力救下所有人雲雲。
而接着,他就成為了衆人眼中的英雄,以及反派的眼中釘。
他沒辦法逃避了,大反派知道之後必會來對付他。
于是情節開始緊張了,主角不得不想盡辦法提升實力,而中間又是熟悉的喜劇橋段,反派殺手不斷殺來,主角每次都是驚險反殺。
幾次的對抗戰将情緒拉到了最高,主角心态也逐漸地轉變,繼續躲下去不是辦法,他們會威脅到他的家人朋友。于是主角下定決心,要去刺殺大反派了。
接下來就是劇情的高潮,動作戲的高潮,高密度的劇情橋段讓觀衆看得眼花缭亂,也跟着激動起來,快殺了反派快殺了反派!
一系列的高能場景讓人震驚不斷,超能力獨有的想象力操作讓青年少年的觀衆瞪大了眼睛,刺激!就要刺激!
最終是反派和主角的1V1對決,那麽肯定就是更加精彩的對決了。《超能力者》全程無尿點,情節流暢,反派塑造正常,主角有成長弧線,有衆多高光,圖一爽完全可以去看,完美符合觀衆的愛好,尤其出彩的是超能力的表現,藝術性極高的特效拍合主角化學系研究生的身份,表現為既刺激又好看的特效,若非因為時間原因,特效稍微差上一點,肯定還能更好看。
那麽看下來演技表現如何,只能說中上水平,标準的普通人變超凡者然後适應身份思想改變的人物成長塑造,一般的演員都能演出來,加上也沒有什麽太考驗演技的橋段,整體來說馬馬虎虎,選角合适比什麽都重要。
整體看下來普通觀衆覺得值回票價,娛樂消遣可以一樂,是威廉導演的正常水準,票房反應應該不錯。
另外,《超能力者》的音樂是絕對頂級的,流行女王碧洋琪供曲,并在她的圈子極力推廣《超能力者》。如今的短視頻時代,一首熱播曲很容易全網流行,為電影吸來流量。
如此質量、如此陣容,威廉等人想不到其他人怎麽贏他們。
有人說拍超級英雄題材是占了題材優勢?運氣也是實力的一種啊。
倒是也有一些說《超能力者》老套、庸俗、沒意思的說法,這些人來看《導演卡特》的作品主要想來看點不一樣的東西,不然你跟同檔期的其他作品,又有什麽區別呢?
這類輿論倒是讓威廉有點不爽。
威廉:“題材到底還是會篩觀衆的。”
首映當天,全球網、各區網的熱搜不斷。在沒有其他突出娛樂新聞的時下,這些聲音自然沖上了最高。
那麽,黃慧的《美麗的你》又是什麽作品呢。
她在《導演卡特》抽到的是愛情題材。
這個題材可以發展的空間很大,你可以搭上更熱更流行的元素,比如愛情+英雄+喜劇等等,也是非常有利的題材。
而黃慧選擇了什麽劇本呢。答案是更專注于愛情的劇本。
故事結構很簡單,首先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互相暗生情愫。
她的故事背景不是現代,而是往前一點的三十年前,故事發生在某個架空的區,但人們很快就能聯想到大概的社會背景。
這是一個剛剛思想解放,人們開始追求起戀愛自由等各種自由的時代。于是必然出現的內容便是保守者和進步者的鬥争,女生生活在保守的家庭環境裏面,父母的家庭條件相對富足,早就設計好了她的一生。
男生的家庭相對貧窮,但是父親是老師,思想比較開放,支持男生勇敢地追求所愛。
這似乎是比較老套的戲劇設定,但話是這麽說,其實近十多年來已經沒有這麽明擺着的戲劇沖突了,俗話說流行是一種輪回,在電影裏看到這種橋段,老觀衆難免有一種文藝複興的感覺,而新觀衆倒是不太感冒,戀愛受阻了怎麽辦,當然要打破障礙啊!
事情就是這麽簡單。而簡單就更要考驗故事本身還有演員。
而且這并不是什麽虛構的故事,而是千千萬萬的人經歷的縮影。黃慧這部電影拍的很細很細,男女主的戀愛過程拍得極其自然,他們瞞着父母戀愛,男生黃昏時經常騎車帶着女生兜風。女生戴着帽子,時不時用垂下來的布料遮掩着臉。
他們生活的小鎮子上有着各種的神奇事件,當時的人們還信仰着很多習俗,這些東西在現在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他們有一次還牽着手看“游神”儀式,當時人太多了,擠得他們找不到彼此。
這段戲拍得分外詭谲,頗有一種光怪陸離,人間怪誕的感覺,讓人眉頭一皺,感覺事情要壞了。
果不其然,男生喊着女生的名字擡頭一看,竟然碰見了女生的父母親。
兩人居高臨下地俯視着他,面目猙獰,宛若宗教畫上的門神,要将他這個妖魔鬼怪趕出家門。
接下來的故事宛若意料之中,但又有着觀衆意想不到的反轉,故事将“愛情”與時代融合在一起,好幾段臺詞更是撕開了一道道的時代傷疤,是無數人曾經的青春遺憾。
黃慧這次電影很有她以往的風格,完成度相當之高,演員表現極佳,完全是影帝影後的演技互飙,将無數的觀衆送進了故事之中,感受那時代的悲歡離合、求之不得。
不同區的發展情況不一樣,對于某些區來說這已經是歷史,而對于另一些區來說,這還是現實,是很多男女還不能邁出的一步。
故事對于“愛”的演繹非常深刻,故事的開始到最後,人物的性格和對愛情的理解都在變化。
現在全球範圍內的大多愛情片要麽是其他劇情的附庸,要麽是為了表達某種先鋒的愛情主張,比如SM、吊橋反應、雙性戀、跨性別之愛、三人婚姻、多人婚姻等等,這些不是不好,而是多數存在觀念先于故事的問題,雖然突破了刻板傳統內容,但似乎增加了新的刻板,看着看着,久而久之,觀衆再寬容也會疲軟,甚至有人已經厭煩了。
r 區影視市場就是典型的太重邊緣而抛棄主流,導致影視市場空心化,一年到頭都沒幾個超10票房的大片,似乎是關懷了更多元更豐富的內容,但是市場競争力從此就一蹶不振了。
相對來說,《美麗的你》是過分老派的愛情故事,它沒有什麽先峰的愛情主張,也沒有比愛情更粗的劇情線,集中拍着兩人從少年到青年、中年、老年的愛情,情感細膩,層次豐滿,他們因為種種原因,沒能成功結婚,卻是彼此的精神伴侶。
美麗的你,是兩位主角對于彼此的看法,縱使時光流逝,他們都老了,但他們彼此眼中,仍是對方美麗時的樣子。
從頭到尾看下來,對于本身愛好這款的人來說,自然是上乘之作,能讓你對于愛情有新的理解,而對于不太喜歡愛情故事的人來說,可能就顯得無聊。
某種意義上,專注于一類的故事,等于選擇一類的觀衆。有舍有得,黃慧本人不太喜歡商業片為了讨好絕大多數觀衆而炒大鍋菜什麽都放那一套,比如喜劇火、懸疑火、段子火,就把他們硬放在一起,雖然也不是不行,但很多結合起來真的就是四不像,還不如專注把一個類目拍好。
拍戲又不是炒菜是吧?
因此《美麗的你》,黃慧自己是比較滿意的,她想拍這種純粹的片子很久了,多少有一種圓夢了的感覺吧。
至于票房?哈哈,這就要看觀衆的選擇了。
黃慧是有勝負欲,但更想拍自己想拍的片。
好在辰總監認同了她的任性。
辰總監看完之後,就說:“愛情片也挺好,愛情是人類永遠的主題之一嘛。”
事實上,《美麗的你》獲得了不錯的口碑。市場對這部愛情片的反應相對友好,它主要吸引來的也是對于細膩的人間情感比較感興趣的觀衆。
有人說:“《美麗的你》啊,誰還沒有一個青梅竹馬的初戀呢?”
-
常紅歸的《鐵血汗》是難得一見的題材。
時代設置在上個世紀,主角是因為管理局風波含冤入獄的大學生,名為蘭斯。
蘭斯所在的大學是該區最頂級的大學,學校盛産各界名人,經常被卷進各種的管理局風波。
故事的開始,蘭斯被抓入獄,受到了各路人馬到入獄教育。
他們這一批學生卷入了特務活動,跟特務一起被抓了,可是他們什麽都不知道,一問三不知。
然而,當時該區管理局混亂無比,監獄更是腐爛。高層只需要他們認罪,不需要知道多少有的沒的,更何況,跟特務混在一起,能是什麽好東西?還不進去幾年改造改造思想?
不少學生屈打成招,被按着簽了認罪書。
可是蘭斯打死也不肯。
因為蘭斯敏銳地觀察到,所有簽了認罪書的人都成了這變态監獄的一部分,一旦簽了,尊嚴就徹底沒了。
故事戲劇正在于蘭斯的不認罪與監獄的逼迫。
蘭斯其人性情剛強,總有奇智,因為不肯認罪,他被人揍了一頓,鼻青臉腫地丢進了牢房。然後的劇情就是蘭斯與獄友的相處,還有蘭斯帶領獄友,跟監獄高層之間鬥智鬥勇。
監獄是什麽地方,一群惡霸的集中地。
理論如此,可當時,也是一群冤屈者的集中地。
該區當時法治不健全,審訊過程相當黑暗,有部分人正是因為嚴刑被迫認了罪。
故事以蘭斯為視角,拍出了一波波監獄風雲,其中部分情節更是叫人拍案叫絕。因為這蘭斯實在是有想法有膽識更有才!
一次外界記者來訪,監獄長吩咐所有人“文明行事”,該閉嘴的都閉嘴。
然後記者來訪後,監獄長便帶着記者到處參觀。
監獄一片噓聲,雖然不敢說什麽,但眼裏對監獄長很是鄙夷。這家夥也就圖個好名聲,想讓記者把他寫得光偉正。
而蘭斯知道這件事後做了什麽呢?
他趁着幹活的自由時間,瞥見監獄長經過,猛地沖了出去,一拳暴打監獄長,不僅如此,還有連環拳,打打打!把監獄長打懵了。
卧槽!周圍人都驚了。
獄警急忙反應過來,剛要脫口而出說把這家夥拖出去打死,卻突然意識到記者在這裏。
他們登時意識到,這家夥就是鎖定了有記者在的這個時機!
而且蘭斯嘴裏還念着:“我什麽都沒做,讓我簽認罪書?不可能!”
記者聽在耳裏,面色驚變。
監獄方表情難看。同時,監獄長受不了大叫:“住手、快住手!”這件事之後,蘭斯聲名大噪,監獄內外都在讨論他,蘭斯甚至還上了國際大新聞,備受矚目。
監獄長分明被打了,卻迫于外界的壓力,不能真對蘭斯做什麽,成天氣得要死。因為一旦這蘭斯出了什麽,可就做實了監獄作惡,到時候高層的高層自會來收拾他!
類似的機智橋段有很多,劇情的最終是蘭斯成功逃出監獄,完成了自我救贖。
這部片結合了時代背景,以小見大揭露時代的黑暗,節奏流暢,情緒到位,視覺、分鏡、剪輯、音樂、音效等全部在線,主角蘭斯以及衆配角演技一流,電影完整而且圓滿,沒有說得上缺點的缺點。
衆人看完出來只覺舒服,好久沒看到這一款的主角了。
影評的熱1是:“這《鐵血汗》不錯啊,我嚴重懷疑導演坐過牢,不然怎麽拍的真實啊,哈哈哈!”
-
另一個放映室。
黑暗之中,唐安、豐衛城緊忙趕來,巧合碰見了坐在一旁的藍從心。
每次《導演卡特》的電影上映後,唐安都會自己來電影院看,這是他的習慣,沒想到這次碰見了電影導演本人。
藍從心注意到視線,轉頭見是唐安和豐衛城,驚道:“你們也來看了?”
唐安笑道:“好巧好巧。”
此時的唐安還沒有注意到藍從心身邊坐着的古悠。
此時,電影已經播放了。
藍從心、古悠聯合導演的《誣告》光看名字便是律政題材。
藍從心抽的正是這個題材。
當時,藍從心臉色絕望,因為他對律政題材一竅不通,他擅長的是青春、戀愛、輕喜劇,而律政題材,着實太考驗他的智商了,他都看不懂法院審理的操作,讓他拍這題材不是公開處刑嗎。
好在古悠對此表示非常上手,沒幾天就搞定了劇本方向,在編劇、劇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出來了完整的劇本。
《誣告》是雙主角的配置,主角一是被告企業家,主角二是律師。他們兩人是從小到大的朋友,但大學之後就分道揚镳了。
影片很快地交代了這段背景,開始先以被告企業家的角度展現故事。
企業家經營着技術公司,性情平淡,不太跟人說話,但會在合适的場合或時間點開啓激勵模式,鼓舞帶動公司員工,
企業家雖然是老板,但他很少管員工太多,只要求大家高效率工作,搶占市場先機,實現更高的盈利。
他是個優秀的人,思考很快,別人想一天都想不通的問題,他可能沉默幾秒就想到了。
這種異于常人之處很吸引觀衆,一開頭觀衆可能還在觀望,一兩個展現高智商的情節就讓觀衆代入了其中。
企業家對待周圍人都挺好的,沒有特別關照的員工,對人的态度平等得可怕,有點不太正常,或者說,可能不太人性。
接下來,他的卓越能力讓公司不斷壯大,短時間內站到了常人難以想象的高度。
這并不奇怪,只要是了解c 區的人都知道,有些剛剛孵化的小公司,你看它好像也就那樣,但轉眼一年,它就有可能突飛猛進,上市了都不一定。
這種案例在互聯網産業尤其突出。
所以觀衆估計,故事的發生背景就是在c 區。
《誣告》的剪輯十分高明,幾分鐘就在觀衆心中塑造好了主角的形象。一個生活簡單、兩點一線的科技天才。
而當人們以為他的公司将會順風順水地發展下去時,一道道惡意的視線出現了。
主角的公司到了可以上市的規模,不少基金經理找他合作,讓他盡快上市得到更多資金,更有利于擴張公司規模。
但主角全部拒絕了。
這是公司員工都不明白的操作,為什麽不上市呢?上市之後他們可以獲得更廣大更穩定的融資。
可是主角的态度很堅決。因為他知道,上市之後,有些人将會來瓜分公司資産,鸠居鵲巢,挖空他們的心血。
他會想辦法融資,唯獨不能在這個時間點上市。
而他不通人情的拒絕惹怒了不少人。
這些人是該區的主宰者,正常情況下,沒人敢忤逆他們的意思。只要他們想,他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捏死一個公司。
“他居然敢拒絕我們?憑什麽?”
“呵呵,得給他一個教訓。”
看到這裏,有的觀衆就察覺到了,這個《誣告》厲害了,不會是以“世紀審判”為原型的劇本吧!
太有膽了吧,這可是世界首富周禮的經歷啊!
這部分觀衆當即心驚膽戰,深吸了一口氣。
關于世紀審判,網上流傳很多說法,其中捕風捉影的故事居多,真實性都要打個問號,而這個《誣告》難道是要還原當年的事件經過?
他們接着看,轉折果然就發生了,嫉妒主角、想要陷害主角的人果然設了一局,告的正是專利案!
這群分派是什麽人?懂的都知道財閥家族,但是電影沒有明白體現,只說是金融惡霸。
緊接着,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令人驚心動魄。主角知道這件事後,神色難得變化,眼色冷了起來。
他有他的法律團隊,可是正當他要聯系的時候,法律團隊全被對方挖走了,其他專業者大多顧及對方勢力的權勢不敢出手。
一區這麽大,難道就沒人肯當他的律師嗎?
不,他想,如果真的有人願意為自己辯護,自己确定要讓這樣的人踏進這灘渾水裏嗎?
幫助自己代表與財閥為敵。
與財閥為敵代表萬劫不複。
可是,如果什麽都不做,就讓法院給自己派援助律師,那律師百分之百是對方安排的人。
法院系統早被收買了,沒有一件事情有利于自己。
怎麽辦?
他沉着臉,甚至想自學法律給自己辯護算了。
這段時間,金融惡霸不斷派人跟他溝通,只要他退出公司,他們就會撤訴。
他當然不肯,怎麽可能肯?
接着媒體也發作了,全世界造謠他偷專利。
大小政經新聞都在辱罵他,都在說他的成就是偷出來的,根本不存在什麽科技天才,只有一個不斷偷竊他人的小賊。甚至他公司的員工也用異樣的眼神看着他。
他走到哪裏,都會有人暗地裏嘲諷他。
公司的信譽因他垮塌,公司的經營更難進行,談好的單子一個個可能違約,原因是不信任他。有些人還要反追他的責任,說他造成了己方公司的損失。
轉眼間,到處都是針對他的惡罵。不信的眼神充斥周圍,無論他走到哪裏,罵名總是少不了。
他年紀輕輕創建一座大型科技公司本身就是嫉妒點,現在這些人聽媒體說是偷竊之後,對他當然是落井下石,惡言不斷。
金融惡霸屢次三番讓他妥協,稱這只是給他的一個教訓,誰讓他不聽話呢?只要他聽話,做他們的狗,他還是做回那個萬人敬佩的科技天才,盡情發揮他的才華。
可是呢?
難道你真的要低頭嗎?
面對那些人,一旦跪一次,就永遠站不起來了。
該演員精彩地演出了他平靜表情下的激烈心情。
審判日之前,他就是沒有低頭。
盡管他的家門口遭到惡意塗鴉,很多私人物品被破壞,有時路上還要小心安全。他還是堅持着自己,即使在這期間也沒有懈怠工作。
他偶爾盯着財閥們的直沖雲端的巨型大廈,眼神犀利如刃。
終于,他找到了律師。
對方是他的朋友。他信任對方,對方也信任他。
他說:“這件事很危險。”
律師說:“我知道,我就是為此來的,總要有人幫你。”
“你不懷疑我嗎。”
“怎麽可能,你是死也不會做出這種事的人。”
只需眼神交換就能明白對方,這就是他們之間的友誼。
他們對視着,同時笑了笑。
“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呢。”
“我陪你一起死吧,反正這座狗屁城市也不在乎你我兩人的生死。”
他忽然擡頭道:“他們不會輕易讓我出事的,他們想讓我敗訴,所以在我敗訴之前,我都不會死。”
律師愣了愣,随即笑道:“你還是老樣子,莫名其妙的自信啊。”
期間又發生了很多事,內鬼證人的出現、法官的受賄、金融惡霸的狂歡……壓倒性的劣勢放在眼前,叫人擰緊了雙眉。根本看不到贏機。
接着,企業家與僞證者幾次的言語交鋒,法官心中人性的博弈。尊嚴、道德、信仰、正義放在一起,是否也贏不過一個“利益”?
企業家與律師孤注一擲,賭在了虛無缥缈的人性上。而同時,企業家手上仍握着關鍵性的證據,一直沒有拿出來。
誣告他的人等着他的身敗名裂。
他也等着他們的氣急敗壞。
“真是瘋了,”律師知道他的打算,不由得感慨:“你就這麽自信嗎?我們贏的概率不到百分之一吧?”
企業家:“我不知道,不過……”
律師:“不過什麽?”
企業家:“是輸是贏,我都很期待。”
律師頓時一愣,轉頭看向企業家。
企業家盯着遠方的高樓大廈,眼神裏透着不易察覺的瘋狂。
就好像……他渴望着一種激烈的自我的毀滅,越是被打壓,越是陷入絕境,他越是興奮。
他不是期待贏局,而是享受這份過程,甚至你都不知道,他到底是希望贏還是輸。
有好幾個瞬間,觀衆都被企業家的眼神吓到了。
他們無法形容那是一種什麽樣的眼神,只覺得被他看着,渾身雞皮疙瘩都要起來了。
律師也看怕了這眼神,但還是笑着拍了企業家的背。
“說什麽呢,我們肯定會贏。”
企業家頓了頓,看了律師一眼,随即視線投向夜空。
“嗯。”
一夜無言,他們迎來公開審判的那一天。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跟後來披露出來的現實大致相同。
劇情反轉不斷,高潮疊起,最終他們贏到了最後。
真相大白,世界震撼。
分明知道結局,但觀衆看下來還是捏了一把汗,這不僅是一場律政片,背後還是劃時代性的商戰啊!
《誣告》一出來,全球網都震驚了。以世界首富周禮為原型的故事,這個導演怎麽這麽敢啊!
“我去,一定要去看,搞不好今天就要下架了!”
“對!我想起之前那部劇集了,再不看絕對會被全球下架!”
熱搜一下炸了。
唐安跟藍從心同坐一個影廳,看完電影後,唐安微妙地看向藍從心。
“忘了問一件事,你們拍這個……有取到同意了嗎?”
唐安有點後悔自己為了保留新鮮感,沒有提前審核內容了。
雖然影片內容有些更改,但是只要知道“世紀審判”的人都知道原型是什麽啊。
藍從心不敢說話,視線投向了一旁的古悠。
唐安沒有注意到這個人,直到放映廳的燈全部亮白後,他才看清了這個人的樣子。
唐安突然震驚:“顧導!”
雖然戴着口罩,但唐安還是認出來了。這個人就是曾經自殺未遂的顧非導演!
顧非詫異地轉過頭,奇怪道:“你怎麽認出我的?”
唐安愣了愣,他只是情急一喊,沒想到居然喊對了。
“顧導,你怎麽會在這裏?”
既然被認出來了,顧非也不裝了,他提醒了一嘴:“在外面叫我紫導,我是跟藍導一起拍了這部電影的人,劇本也主要是我寫的。”
唐安瞪大眼睛,忍不住道:“可是這個劇本的原型……”
顧非點頭:“我知道,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但我提前問過了,對方說可以拍,我才拍了。”
唐安還是難以置信,表哥怎麽可能會答應?
顧非:“我也不知道,我只是給他寫了一封信,第二天就有人跟我說,我可以拍了。他們沒有告訴我多少信息,這是我自己搜集情報、思考出來的劇本,其實我也不知道真不真實,可能他們看了不滿意,還會找我下架吧,那我到時候再寫一封信?”
唐安人都傻了,同樣傻眼的還有隔壁的藍從心。
就一封信?一封信說服了世界首富?!
唐安:“顧導,你寫了什麽?”
“我寫了……我在當時輿論的陰影下瀕臨崩潰,卻在他的經歷中得到救贖的故事。”
說着,顧非苦笑了一聲,眼神忽然堅韌:“而且我認為,有些輿論陣地,我們必須得奪回來!”
-
《誣告》在外掀起了軒然大波。
同時緊追其上是《邱生自傳》!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