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二)
故園常青(二)
小杜青現在是少年杜青了,常青藤卻依舊那樣繁茂,他覺得自己心中多少也盤纏着些藤。課桌前的暖陽一寸一寸染亮他的指尖,想起曾讀過句“休将世路悲塵事,莫指雲山認故鄉”,他似乎沒那樣的煩惱,我還偏指望着這種走快些呢。
快些就長大了,也不是不戀家鄉,總要走出去,去哪都行……
思索了些趕忙回神,又融進臺上老師密密麻麻的粉筆字裏了。
幼時的依戀,悄然藏進了墓園常青藤叢裏。
“阿公,我以後想上同濟,不留這裏了。我想看上海的東方明珠……嗯,上完大學,我還可以帶您去維多利亞港看夜景。”一爺一孫掃去墓碑上的青苔,裹着水汽的塵土彌散開來。少年澎湃的理想在這閑談裏吐露,還真就掩不住,要蹿出去,在更遼闊的地方高歌。
杜青仍想在爺倆的墓園裏說,如此,摯親才能聽到,哺乳他的後土才能聽到。
阿公敞懷大笑,笑得手中的掃帚都一抖一抖的,是熾陽下的老樹迎風簌簌,“去啊去吧孫兒!去他那個外面闖一遭!哈哈!”阿公這道霹靂笑唬得杜青一愣,“我就不去了,阿青啊,這兒這麽多人獨着呢,我得同他們唠點嗑兒。那藤,還盼着我澆水。”阿公發現面前的墓銘上生了層斑駁的黴,拂手揩去。杜青心間的常青藤叢随着這拂手蔓延,溫碎了年歲。
“阿公,你咋都不留我一下”,杜青對上老人細水般的目光,“您不也從北邊來嗎,您不念想?戍邊戰士守邊疆,有保家衛國的擔子,您守一生墓園,有啥執念?”杜青把玩着碑邊一狗尾巴草,他不清楚朔方與南國,哪個是阿公的故鄉;或者,故園與遠方,哪個是自己的向往?
“孫兒,為什麽要有守墓人?”阿公折下一段常青藤的枝葉,插入孫兒手心,葉片很嫩,純粹得未歷風霜的少年杜青一般,“人一旦去了,鮮少會有人來看的。清明中元?也只是燒把錢立根香草草了事,葬在故土、異鄉?無他,無非想有人戀、有人憶、有人陪罷了。我便陪着,這一來有了些溫存,時間一久,也落得一故鄉,彼此安心。”
阿公的話撩動杜青的思緒,常青藤滿心使他出神。
“你之前給我念的那幾首詩,裏頭一句……”阿公握緊阿青的手,指向遠方。
“此心安處是吾鄉。”
老頭子和蘇大詩人還真挺像,杜青捉摸着。所以,我要尋個心安處,便尋着故鄉嗎?
他怔然看向常青藤,那抹蔥茏令他心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