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松鎮篇2
松鎮篇2
很快到11點,上午全部的課都上完了。徐婉在校門口等着妹妹徐姝。“小妹,我在這兒呢”。徐姝小跑走向姐姐,後面還跟着一個帶着眼鏡腼腆的男孩子。“姜浩然,原來是你啊”,徐婉道。姜浩然提着個包,走過來道:“徐婉姐,我姆媽讓我稍些東西給姐姐”。徐婉道:“那好啊,我們正好一起走。嫂子看到你,肯定很高興”。
三人結伴慢慢往徐婉家裏走去。進門後家裏的午飯都已經擺好。徐家大哥在郵電局工作每天都是帶飯不回來吃的,徐父一整天都在店裏忙,徐母一般都是讓張媽的丈夫,門房老張把飯菜送過去。餐桌上放着簡單的三菜一湯的家常菜,一盤清炒白菜,一盤紅燒魚和一個荠菜豆腐湯。徐母和嫂子姜梅看到姜浩然來了,都很高興。“小弟,你怎麽來了?”姜梅問道。“姆媽給品官做了幾件衣裳,家裏又做了些青團和麥餅,讓我拿來給姐姐”姜浩然說道。
姜梅接過包裹,高興地讓自己的小弟坐下一起吃飯。徐母看菜色不多,又讓張媽趕緊去蒸一盤鹹肉,炒個雞蛋。姜浩然偷偷看了徐姝一眼,高興地坐了下來。吃完飯,三人趕着回學校,遂向徐母說了一聲,出門往學校走去。
下午上完法制經濟和樂歌,學校3點多就放學了。徐婉和徐姝兩人下課後,往鎮上唯一的教堂去幫牧師兼醫生的霍夫曼霍倫亨索做事。霍夫曼霍倫亨索今年50歲,金發碧眼,是美國基督教聖公會的牧師,據說是德國貴族的後裔。其祖父是王室旁支中的旁支,不幸被自己的父親在德國敗光了家業。霍夫曼的祖父只能拿着最後的一點錢來新大陸碰碰運氣。還好他的運氣不錯,在新大陸買了塊土地發現了石油,轉手後大賺了一筆。随後自己在紐約買了幾棟公寓出租,一躍成為了中産階級。霍夫曼霍倫亨索的父親是位醫生,有2個兒子。霍夫曼的哥哥在美國軍中服役,作為小兒子的霍夫曼考入了美國賓夕法尼亞醫學院,畢業後在紐約的一家醫院開始工作,期間去英國倫敦醫學院進修了一年,後續在羅切斯特醫學中心就職。36歲時因為身體原因從醫院離職,在家休養時加入了美國聖公會。1905年霍夫曼和妻子傑妮芙被聖公會派駐到松鎮來做牧師,鎮上的人都叫他霍神父。
霍夫曼看到鎮上沒有什麽像樣的西醫,就自己從聖公會申請了一些費用,置辦了基礎的醫療器械,開辦了一家診所。自己兼任主治醫生,從上海聖公會招募到了一個中國護士,一個外國護士,在教堂附屬的養濟院又找了幾個女子當幫工。他見徐婉聰明伶俐,頗有些醫學天份,就收了她當助手。徐姝見了之後,也吵着要過來幫忙。姐妹倆都是做事膽大心細,霍牧師就把妹妹也收下做些輔助工作。
姐妹倆在霍牧師的診所裏(就在教堂隔壁)整理器械和紗布。下午醫院來了個病人,是鎮上肉鋪的夥計石阿土,上工時不小心切傷了手掌。徐婉拿着棉球和酒精處理一下刀傷,霍神父随後給病人縫合傷口,徐婉打下手。其實徐婉自己也能縫合,只是不敢顯露。10歲時她生了場大病,昏迷了近一周,夢中看到了自己下一世的人生。夢中的徐婉是一個優秀的外科醫生,曾在美國,德國進修過,後來參加了汶川地震救援隊,為了救孩子而不幸遇難。徐婉醒來後,和未來的徐婉靈魂和身體相融合,但是她從來沒有對任何人說出這個秘密。
石阿土的傷口不深很快處理包紮好了,霍神父又給了些碘伏給他消毒,吩咐他七日後來拆線。霍神父叮囑他手掌千萬不能過度用力,以免傷口再次破裂,并讓徐婉姐妹明天抽空去肉鋪給再給檢查一下,石阿土千恩萬謝地走了。
接待完病人,霍夫曼的妻子傑妮芙端過來自己做的松餅和印度紅茶,請姐妹倆一起來喝下午茶。傑妮芙霍倫亨索是個溫和的中年婦人,身材高挑,棕發綠眼,比霍夫曼小2歲;出生于美國一個富裕家庭,但14歲時父母雙亡,姨母把她接過去撫養。姨母在美國紐約有多處房産,丈夫早已去世。傑妮芙18歲時考入哥倫比亞大學文學系,25歲在一次聚會上認識了霍夫曼後,兩人步入愛河1年後結婚了。後來也加入了聖公會,和霍夫曼帶着兩個兒子一起來到了中國,雖然姨母極力反對。
“謝謝霍太太”,姐妹倆道謝說,随後拿起松餅吃了起來。喝完下午茶後,姐妹倆又和霍太太學習1小時的英語;和霍神父學習1小時德語後才返回家中。徐婉從12歲起就跟随神父夫婦學習外語;徐姝作為姐姐的小跟屁蟲,也跟着一起學。倆人學了3年多水平都還不錯,霍神父誇獎她們可以去念美國的中學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