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53章
空氣能是個相當有意思的科技技術,原理差不多就是冬天制熱的空調,利用壓縮機把溫暖氣體搬運進來進行工作。
林斐安裝空氣能熱水器的原因也很簡單——合适。
空氣能要不怎麽不适合絕大多數家庭呢,首先它需要安裝在相對來說溫暖的地方,這樣它才能從外界空氣中搬運進熱空氣,但同時,這玩意在工作時噪音也不小,占地也挺大。
這樣的話,一般家庭買房寸土寸金,就算這玩意一年四季能用至少三季,還非常省電節能環保,但還是不能進入普通家庭普及使用。
林斐也不是冤大頭,純粹就是這設備放在他大棚裏頭,簡直太合适了!
大棚裏面氣溫較高,特別是冬季的白天,空氣能熱水器利用大棚白天的溫度進行工作非常之輕松。
至于為什麽要在大棚裏安裝空氣能熱水器,純粹是林斐擔心冬季大棚夜晚氣溫驟降,特別是在淩晨四五點鐘時,氣溫是全天最低,為了保證棚內充足的氣溫,林斐打算給大棚加裝水暖。
白天,空氣能熱水器利用大棚多餘的熱進行工作,把空氣裏的熱轉變為水的熱,晚上林斐就打開水循環泵頭,使熱水在大棚預先鋪設的水管管道裏流動,利用水暖來維持棚內溫度不至于降到太低。
空氣能熱水器比起電熱式熱水器省電得多,就是購買單價也挺貴,一臺400L的機子就要萬把塊。
一共五臺機子,足足花去林斐兜裏6萬塊呢。
空氣能熱水器一裝上,林斐就惦記上沼氣池了。
這兩年農村地區的沼氣池漸漸銷聲匿跡,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小沼氣池使用時不穩定因素太多,需要一直添加糞便和稭稈等原材料,清理起來也麻煩,再加上各種電能廚具發展得越來越人性化,農村小規模的沼氣池便漸漸被取代。
到現在,使用沼氣池制造能源的基本都是中大型養殖場,養殖場有相對充足的沼氣原材料,而且商用沼氣池容量大,提供的能源多,清理一次也就比較劃算。
可這一切當林斐看到中大型沼氣池設備的價錢後,便決定還是等等再說吧。
林斐農場的大棚裏安裝上了現代化的高科技——空氣能熱水器,還做了水暖設備,這件事很快就跟張了翅膀似的飛到全鎮各個大棚種植戶耳朵裏。
Advertisement
黨書記也多次帶着村幹部過來拍照,問林斐相關專業問題,很快黃三嬸也耐不住性子,跑來問林斐空氣能熱水器。
種植反季節蔬菜的大棚種植戶們最頭疼的就是夏季蔬果過冬的問題,使用保溫性更強的多層塑料布吧,透光性不好,使用廣譜燈吧,這種燈泡的制造技術被老外掌控,燈泡價錢賊高,整個大棚都整上廣譜電燈泡,而且全天無休開着,燈泡成本也大。
偏偏林斐使用空氣能熱水器,把白天大棚裏多餘的溫度轉變成水的溫度,等夜裏再放出來維持大棚內溫度這種手段還挺合适。
在打聽到林斐試運行兩天,一臺400L的空氣能熱水器運行下來每天耗電量也就12°上下時,就更對這熱水器上心了。
但最後聽到這玩意一臺就一萬多,黃三嬸又蔫了半天。
林斐笑道:“三嬸你也先別着急,等我攢攢錢買個中大號沼氣設備實驗實驗,看哪個用起來更劃算到時你再跟着買也不遲。”
黃三娘到底是個女強人性子,回家她就拍板做決定:“先買兩臺空氣能試試,要是好用了明年再多買幾臺。”
丈夫樊昭嘴巴張了又張,最終只是嘆氣。
黃三娘眼神飛過去:“你嘆什麽氣?空氣能也就買着貴,用起來電費也不算太多,咱們只要好好兒種出一棚子漂漂亮亮的菜,能賺不回來機器本錢?”
冬天的番茄賣得貴,關鍵是番茄它還壓秤,一般商業化品種産量都還挺高,就算畝産低點兒,能産五千斤吧,冬天溫室有機番茄出棚價基本都能賣到三、四塊,但還要考慮到林斐家番茄種苗優質,出棚價至少也能翻倍賺。
這樣一算,除去其他成本,他們一個大棚冬天至少也能賺五萬多。
“要是能成,咱們一個大棚到時就能賺回本四臺空氣能!”黃三娘鬥志滿滿。
媳婦用數據說話,就算樊昭性子再保守,此刻他也說不出太多反對的話來。
就在青山鎮大棚種植戶們對林斐家農場花大價錢買空氣能熱水器議論紛紛,連連背地裏罵他嘴皮眉毛辦事不牢、小夥子年紀輕輕就是個敗家子兒,以及人傻錢多騷得慌時,作為青山鎮最早一批辦大棚種植的樊昭家裏也花大價錢買了兩臺空氣能熱水器。
而曲英,早在林斐家農場安裝五臺空氣能熱水器後,她也早早在網上下單,也購買五臺機器。
鎮上的種植戶們都吵吵直說這三家肯定是腦子不好使,人傻了,才這樣浪費錢呢。
不過外界的聲音跟林斐無關,他最近忙着呢!
在得知黃三嬸和曲姐家都買了空氣能熱水器,林斐就知道他們兩家肯定會找自個兒要求想買他的夏季蔬果種苗。
不浪費彼此時間,林斐幹脆就打了兩個電話直接問,曲英要種絲瓜和香瓜,黃三嬸是打算種番茄與秋葵。
林斐找到秋播時沒用完的種子,用空間水浸泡,盡量能讓小苗快速生長,讓曲英他們的農産能趕在年前登陸市場,賺到一大筆過年錢。
-
要不怎麽說林斐這小子雞賊呢,姜鐵龍是在他農場做了一整天的掌勺大廚,足足在那兒做了四頓飯!
晚上到家時林斐才打電話通知他,叫他明日找人去農場摘菜。
“呵,意思就是我今天不給他做飯,就還一直不能在他那兒摘菜了吧。”姜鐵龍冷笑。
大孫姜清澤張張嘴,他其實是覺得自個兒爺爺脾氣太擰巴。
姜清澤白天也看到林斐對那個“白骨精”姑娘的關注了,那姑娘身材一看就是個病秧子,偏偏林斐還允許她過來散心,也沒給她布置太多工作不說,還總關注那姑娘。光是憑這一點,姜清澤就覺得林斐肯定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種黑心老板。
“林斐可能就是打電話提醒咱們一聲。”姜清澤勸道。
“哼!”姜鐵龍冷哼,過了好一會兒他還覺得不解氣,只會大孫:“明天你去菜園摘菜,一定要挑最最好的那一部分。”
姜清澤忙道:“這是自然。”開玩笑,他姜清澤今天也沒閑着,就算是為了撫慰自己今天渾身酸痛的肌肉。
答應得好好兒的,結果第二天姜清澤差點起不來床!
要知道昨天那一整天裏,姜清澤要麽是在竈上忙碌,要麽就是被林斐打發去鏟土裝土,一整天重體力勞動下來,今兒個他能好受才怪。
姜清澤是被爺爺揪起床的,并且他一邊起床一邊聽爺爺對林斐嘟嘟囔囔罵人聲。
掙紮起來,姜清澤連洗臉刷牙的力氣都沒有,他只想趕緊把今天菜館裏的菜弄回來就趕緊繼續躺床上休息。
披星戴月前往青山鎮洋景村,時間是早晨五點十五分,沒想到林斐竟然也起來了,正在地裏忙碌什麽。
姜清澤随便跟他打聲招呼,就自顧自去他菜園地裏摘菜。
其實姜清澤覺得爺爺也是個心機boy,昨天他們來摘菜時,爺爺特意交代把最鮮嫩最好吃的部分留着今兒個摘……
姜清澤一邊漫不經心摘菜,一邊心裏還在想着:不過林斐确實在種地上是一把好手,其實每種蔬菜每株都長勢挺旺,不同種類蔬菜對于水肥要求不同,林斐也能兼顧,種出來的菜或是柔嫩多汁,或是鮮嫩脆爽,特性突出,味道清冽帶着微微回甘。
最讓姜清澤佩服林斐的地方,還是他種的每一種蔬菜味道都很濃郁,蘿蔔就是蘿蔔味,苦菊就是苦菊味,小茴香就是小茴香的味道,讓人聞就能聞到不同蔬菜獨特的方向。
姜清澤打小就跟爺爺學廚藝,他刀工入門後爺爺并沒有急着教他掌勺,而是又手把手教怎麽挑選品質優秀的原材料,光是學這個就又花去他兩年時間。
現在姜氏私房菜館的進貨都是由姜清澤一手承包,他見多的菜肉不計其數,林斐家的蔬菜質量至少能排在他這些年見過的前十,不對,前五!
“唉!”姜清澤看了眼這一排小茴香每株都長得極漂亮,他根本就選不出哪些品相更好。
姜清澤在掐小茴香時,心思又飛遠了。
姜清澤想想他自個兒要是處在爺爺這個位置上,他自己肯定也會做出跟爺爺一樣的選擇。
有句古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套在廚子上也一樣,要是原材料本身質量就不好,就算再牛的廚子做出來飯菜味道也一般。
反過來,若是原材料本身質量OK,随便一個家庭主婦随便式炒炒煮煮,就能做出不亞于一般廚師的手藝……
姜清澤就是憑借着這種亂七八糟天馬行空的胡思亂想,才能努力不讓自己注意力放在他渾身都在叫嚣着痛的肌肉上。
好容易摘足量的菜,姜清澤立即坐上車打道回家。
從菜園地出來,姜清澤遠遠瞧見林斐,他是個良善和氣的性子,沒辦法做出不告而別的行徑,便開車去給林斐道別。
沒成想到了林斐附近,姜清澤見到了一個奇觀——
敢問,誰見過二三十只大鵝“呱呱呱”張開雙翅挺着翅膀大邁步趕雞趕鴨的場景?
偏偏姜清澤在林斐這兒看到了。
不光是看到大鵝趕雞趕鴨,姜清澤還看到了林斐在指揮着狗趕羊。
不是,這個世界這麽魔幻的嗎?鵝趕雞鴨,狗趕羊?
狗趕羊姜清澤能理解,畢竟趕羊的帶頭犬是個品相十分突出的牧羊犬,牧羊犬會放羊這事兒不奇怪……其他五六只趕羊的是農村土狗吧?
姜清澤努力瞪大雙眼,他仔細地瞧,可以确定那五六只趕羊趕得絲毫不遜色于專業牧羊犬的土狗,然後勸慰自己:咱們田園犬也是個非常優秀的品種狗,它們聽話、健康、敏捷、執行力高。
但眼看着把羊群趕來趕去且輕松自在的田園犬們,姜清澤還是覺得這事兒就很離譜。
林斐扭頭看到姜清澤,沖他笑笑打招呼:“菜都摘完了吧?”
姜清澤僵硬點頭,随即便把自己的疑惑問出來:“如果我沒看錯的話,你這兒是狗放羊,鵝放雞鴨吧?”
林斐笑道:“是啊,挺好使的。”
姜清澤:“……”好使?是狗放羊好使,還是鵝放雞鴨好使?
實在耐不住好奇,姜清澤又問:“我能多嘴問一下,這鵝是怎麽訓練出來可以趕雞鴨的嗎?”
林斐搖搖頭:“沒訓。”
姜清澤:“……”
看他好像還不信,林斐詳細解釋:“鵝其實是由大雁馴化來的,大雁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兇的鳥禽,鵝雖已被馴化家養,但脾氣依然保留有大雁的兇性和野性,它們領地意識非常強,被闖入它們的領地它們就會主動進行攻擊。”
姜清澤昨天就已經聽說林斐是淮大農學院的種植專業畢業生,之前他就覺得林斐專業知識特別紮實,沒想到動物學專業的知識也這麽專業。
姜清澤默默聽講堂。
林斐:“最主要的是鵝的眼鏡構造比較特殊,它們看什麽東西都覺得這些東西很小,兩個原因相加,也就導致鵝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不吝性子,鵝甚至看到大公牛都敢鬥上一鬥。”
這麽一說,姜清澤就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個短視頻,确實是鵝在主動挑釁老實巴交的牛,當時姜清澤還不理解。
林斐:“之前農村裏有蛇黃鼠狼這些野物,不少人家都會養上幾只鵝看家護院,在看門這方面來說幾只鵝比起一兩只狗來說,戰鬥力大得多。只不過鵝這種動物實在不聰明,現在農村沒什麽黃鼠狼的困擾,很多人家也就不願意養這玩意了,畢竟老咬自家大孫子,老人家心疼呦。”
“哈哈!”姜清澤一個沒忍住。
笑過,姜清澤又問起林斐是怎麽訓這些鵝放雞鴨的。
林斐擺擺手,臉上真誠:“真沒訓過,雞鴨個頭小,打不過鵝就只能乖乖被鵝趕來趕去。”
“那你又是怎麽控制鵝的呢?”這才是最叫姜清澤好奇的。
林斐臉上浮出一絲絲不好意思:“不聽話的都進肚子了,鐵鍋炖大鵝,特別好吃。”
姜清澤:“……”
回到家,姜清澤顧不上休息,就給爺爺講了鵝放雞鴨這個趣事。
姜鐵龍別的沒放在心上,只是興致勃勃且非常肯定道:“他家鵝肯定好吃。”
姜清澤緊跟着也吞口口水,楊關這邊不怎麽吃鵝,但其實在南越那邊人特別能吃鵝,有統計數據顯示,南越人每年能吃掉1.7億只鵝。
想想之前在南越吃到的燒鵝、臘鵝、白切鵝,甚至于清早林斐提到的鐵鍋炖大鵝,姜清澤也悄然摸起了肚子。
這一天,來姜氏私房菜館吃飯的食客,驚愕發現姜大廚手藝又進步了!
幾個不遠千裏從南越趕來的老饕對這一餐贊不絕口。
“之前還覺得姜大廚回老家是個錯誤決策,就算不在香江了,咱們南越美食向來是舉國聞名,在南越見識更豐富的美食也有利于姜老廚藝的進一步精進……沒想到啊,沒想到!”
“沒想到廚藝這門學問還真有點玄學在身上,回到老家的姜老還真有點頓悟了的感覺,這一餐明明就是非常平常的菜,卻每一道都各有玄機。”
“……”
坐在桌上的姜鐵龍面對這些老食客的贊譽,他幾次張口卻又被他們的贊美聲壓下。
什麽廚藝玄學,明明就是林斐家的菜品質好。可被老食客們誇廚藝精進誇得多了,姜鐵龍就更不知要從何開口了,只能笑笑趕緊開溜。
老食客看他走得急,不禁奇怪:“姜老不是一向喜歡別人稱贊他的廚藝嗎,怎麽現在回了老家不光廚藝進步了,人也變得更謙遜了?”
-
林斐前腳剛把絲瓜番茄這些種子移栽到育苗穴盤裏進行控根養殖,後腳差不多又要到今冬的第二輪播種工作的時間了。
這一次,都用不着林斐多話,他電話剛打過去,姜鐵龍就知道這小子打的什麽主意,一接電話就道:“知道了知道了,材料還按上次的備,其餘多的材料我發你V信上,另外具體時間你也發我V信。”
說完,姜大廚就很有氣勢地把林斐的電話挂斷。
林斐被挂了電話也絲毫不惱,反倒還為姜大廚能這麽自覺而高興。
只是打開手機看到姜大廚發來要求準備的材料時,眉頭一皺。
姜鐵龍要他買牛乳,一定是新鮮擠出來的牛乳,不要被處理過的。就這一樣,林斐就頓時覺得大事不妙。
但現在正是他跟姜大廚合作的蜜月期,林斐最終還是嚴格按照姜大廚所需材料進行準備。
為了最大程度省錢,林斐是去鎮上一家小奶牛場買的新鮮牛乳,提前預定明早五點來取。
其餘的材料采買也花進去小兩千,為了大夥兒的口腹之欲,林斐甚至斥巨資又跑去學校買了一千五百塊錢肉,再加上二百多的各種果汁飲料,這一項項錢花出去直讓林斐後悔還不如去請日結工呢。
趙曉凡早起翻開手機,發現又到了要去林斐家農場當白工的日子,他長長嘆口氣,原本已經坐直了的身體再次跌倒在床上。
實在不想起,更不想去啊!
想想那一次從農場回來,他堂堂19歲風華正茂年輕力盛的精神小夥,愣是第二天周末在床上躺平了一整天,就知道在他那兒幹活有多熬人。
身體裏的自我保護機制在勸趙曉凡不要去,爽約就爽約,可貪嘴的舌尖又一個勁兒地分泌口水,告訴趙曉凡——你丫可千萬不能遲到啊,遲到了萬一那黑心肝的老板扣他東西怎麽辦?
趙曉凡又想想他家裏空蕩蕩的冰箱,再想想前天去超市買菜時,超市哪樣菜他都下不去手,就算勉強買回來了,菜的味道又是那麽寡淡無味……
“唉!”為了自己的舌尖和胃,趙曉凡也只能掙紮着起來。
一旦脫離了溫暖的被窩,趙曉凡的動作就跟*N倍速一樣,麻利洗漱背上背包就往約定的路口趕。
其他人的情況跟趙曉凡差不多,只有笑笑是早晨四點五十就醒了,起床主動去叫外婆洗漱出門。
潘荭看着外孫女少有這麽精神奕奕模樣,心裏甭提多感激林斐了,現在,就算林斐要她再多幹一倍的活兒,潘荭都心甘情願!
快速洗漱出門,潘荭就看見一臉糾結,滿臉都寫着“不情願但不去不成的”的好姐妹何瑞蓮,還有跟她表情完全一樣的趙英林。
潘荭再看看渾身都是積極勁兒的外孫女,突然就有一種感覺:莫不是笑笑去農場幹活,還能治療她的心理病?
深秋入冬的清晨五點十分,小區裏一個人都沒有,只有警亭的保安還在打着哈欠站崗。
保安也是在小區裏住的,跟潘荭家在一棟樓,他跟潘荭何瑞蓮打聲招呼,奇怪問他們這麽早出門要去幹什麽。
結果保安大叔并沒得到答案,而且看眼睜睜看着潘荭他們神色匆匆乘車離開。
清早六點半,小區裏的退休阿姨們出來跳迪斯科,保安大叔也是其中一員,他一邊跳跟女伴跳,一邊把今早潘荭一行人的異常說出來。
這舞一下就跳不下去了!
阿姨大媽們紛紛讨論起潘荭何瑞蓮的異常行徑,有人覺得她們倆肯定是去找那小夥子進菜去了,畢竟之前小區分銷菜苗和小夥家有機蔬菜就是她們進行統計的。
立馬就有人反駁:“都罷園了,他們進什麽?”
也有人條條道道分析:“夏季蔬果罷園了是不假,但秋冬季的綠葉菜現在也陸續上市……或者,你們說她們倆是不是偷偷摸摸又去買走地雞走地鴨了?”
一說起林斐家的走地雞鴨,這群阿姨大媽們就更坐不住了,有相熟的立刻給潘荭打電話詢問。
潘荭整個人都莫名其妙,她認真多次辯解自己不是來買走地雞鴨,在挂了電話後就正好瞧見林斐在她身旁,突然眉毛一跳,上前問林斐:“你家小公雞小公鴨還賣不?”
這話一出,何瑞蓮幾人也立刻圍了過來,一雙雙眼睛直勾勾盯着林斐。
林斐就納了悶兒了,怎麽人人都盯着他家那丁點的雞鴨鵝啊?
不是姜廚子舍了老臉吵吵着非要買,就是潘荭何瑞蓮笑笑趙英林幾人目光步步緊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