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4章
放榜的那天,青茜不敢看,躊躇在學校門口不敢進,等到大部隊人群散去,她才進校門。
陳澈或許早就看過了,一直也沒見他,青茜想着,看見公告欄前還有特別多的人。
她站在外圍,一呼一吸都特別莊重。
幾個人走後,她才看見公告欄上紅底黃字的輪廓,她找到他的名字,然後是自己的。
陳澈687分,步青茜657分。
她比平時超常發揮,成績整整多了二十多分。
青茜想上天終于眷顧了自己一次,她和陳澈不會像斷了線的風筝,一吹就散了。
青茜站在公告欄左側,還想多看幾遍,她還是有些懵。
青茜聽見咔嚓一聲,旁邊離她很近的一個人在拍照,青茜好奇轉臉看去。
是許傾。
她穿着白色的裙子,頭發大概燙過,很好看,皮膚白皙,眉眼燦爛。
她在聊天,手指按住屏幕,聲音發甜,“陳澈,我把成績發給你了,你考了687分。”
“我考了680分,我們一起浙江應該沒問題。”
“你發揮的不太好啦,說實話,你是不是為了和我考同一個大學專門少做了最後一個大題。”
許傾軟糯的聲音帶着小女孩的嬌氣和可愛,像是熱戀中的人,一字一句都是甜的。
青茜直愣愣往後退,烈日照在頭上,她手腳确是無比的涼。
原來她一直努力的目标是陳澈為了別人定下的目标,她追随他,他也追随另一個人,只不過那個人不是她,永遠不是她。
原來她歡歡喜喜奔赴的未來是陳澈為了許傾許下的未來。
青春裏的流言蜚語都是有跡可循,自己應該料到的,陳澈和許傾連名字都那麽配。
青茜坐在旁邊的花壇臺子上,陽光透過間隙投下斑斓的光落在她胳膊上。
她低着頭掩藏淚水的痕跡。
很晚青茜才回家,母親打電話她沒接,急得在樓下來來回回幾趟,差點去學校找她。
“你怎麽現在才回來?”母親氣得拍她肩膀,看她低眉順眼的樣子,猜她成績沒考好。
“媽,我考了657。”
母親松口氣,臉上由嚴肅變成了欣喜:“真的嗎?你不早點回來讓媽知道,媽媽還以為你沒考好呢!算了你辛苦了三年,是該好好放松了,明天我就請假帶你去旅游,我步歷的女兒就是有出息。”
她高興地打電話通知親戚朋友,然後又打了電話請假,只有青茜看上去很平靜。
“你不是學習學傻了吧!怎麽一點都不高興。”步歷笑着調侃。
“沒有,我有點累。”
青茜進房間,無力趴在床上,日記本還放在枕頭下面,她怎麽也寫不下最後一頁。
九月,青茜在母親的陪同下去了北京,她與陳澈一南一北,再沒相見。
大學四年裏,有許多瞬間都會勾起青茜的記憶,比如在教室上自習的時候,她總是挨着窗戶坐,時不時望向窗外發呆,想象着在南方的陳澈在幹什麽。
比如北京春天棉絮飄飛,她戴着口罩,想着如果陳澈就從路邊走來,她一定會一眼認出他,而口罩正好可以掩藏局促,她一定大大方方看他一眼,只一眼。
2021年,青茜研究生畢業,盡管她和母親始終親不起來,但作為子女,礙于血緣,她還是回到了寧市,在寧市一家金融機構上班,偶爾加班,待遇尚可,生活也平靜安逸。
唯獨心口像是缺了一個角,不知道用什麽填上。
2022年,在寄出日記本的前夜,青茜在日記本最後一頁寫道。
“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我已經二十六歲,回頭再看自己十七八的字跡顯得是那麽稚嫩,青春呼嘯而過,我已不再青春,我曾經喜歡的男孩也已長大,從事他喜歡的事業,肩上擔負責任,我學會了化妝,也有了假面,是走在路上形色匆匆的普通人,他穿上西裝,或許應酬,或許熬夜,在某個舞臺上繼續耀眼,我終究與cc沒有緣分,青春一場,不過看他如何奔向另一個女孩,但還是感謝他,讓我在學習疲憊時,不敢懈怠,讓我懷着一顆上進心奔跑在前,讓我灰蒙蒙的世界多了一片清澈。盡管我們從沒有在一起,但他已經從別的地方回報了我,謝謝你,cc。”
十二月,寧中百年校慶,寧市各級領導還有學校歷屆校長,知名校友出席在這裏。
寧中還是老樣子,學校布局沒變,花草樹木似乎大了一圈,走在校園裏,總有人永遠正青春,或許這就是學校吧,能讓人心态變年輕。
陳澈公司成立了“寧學子助學基金會”,旨在激勵學習優異的學生,陳澈也作為優秀校友參加百年校慶,他親自給學生頒獎,站在臺上,一身筆挺西裝,脫去稚氣,沉穩內斂,舉手投足間,滿是氣質。
下午活動快結束時,陳澈側倚在窗臺邊,正在和助理打電話。
秦子舒是負責此次學校校史資料搜集的老師,她研究生畢業第一年就考上了寧中,身上還隐約可見學生的氣息。
“你是陳澈先生嗎?”她看他收了手機才敢過來打擾。
陳澈點頭,仔細看了看,确定對這位年輕女老師沒有印象。
“我是,有什麽事嗎?”
“是這樣的陳先生,我了解到你是寧中2012級的學生,高一時在一班,在當時是學校中的風雲人物,名字為陳澈,字母縮寫便是cc,種種跡象都對得上,我想或許這本日記是寫給你的。”
陳澈有些懵,他沒有聽懂面前的人說的意思。
秦子舒把泛黃的日記本交給陳澈,“你看了就明白了。”
她繼續說:“我覺得青春時期男女之間的感情很美好,所以我還是想替她彌補這個遺憾,你或許應該知道,有個女孩愛了你一整個青春。”
陳澈表情微怔,待秦子舒走後,他立在窗邊翻開了那本日記,遠處雲輕得像羽毛,耳邊是學校的鈴聲,時間如小溪緩步向前,有些愛意終于窺見天光。
我最接近你的時候恰好是我放棄愛你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