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白龍烈
白龍烈
小白龍敖烈本是四海龍族中最具天賦的一個。她自小張揚而驕傲,仗着自己飛得快,便成日裏翻天入地,各處游走。
有次剛巧天庭宴飲,她湊到近前偷看,赫然發現那一衆神仙所食之物竟是龍肝鳳髓。她到後廚尋見龍屍,原來那不是天生的龍族,而是鯉魚所化。只是不承想,這些小魚千辛萬苦躍過了龍門,卻因此而做了天帝的盤中餐。
她在後廚逗留太久,很快便叫一衆小仙發現了。好在她飛得極快,連閃電都劈她不到,這才終于逃回海中。
一回龍宮,她便與父親說了此事。誰知那老泥鳅白長了兩只龍角,聽罷竟将她捆了,送上天庭,誣她燒毀明珠、忤逆君父,唯恐玉帝不治她死罪。
她事後百般思索,終于想通,原是她爹早知這其中罪惡,只是事不關己,也無力插手。又知她向來不服管教,生怕她憑着一腔熱血捅破天機,惹天庭降罪,便索性将這隐患綁上天庭,任憑處置。若是天庭将她砍了,那麽這一條命剛好印證了她爹敖閏的一片赤膽忠心。
她差點被玉帝打死,幸好如來要門下弟子下凡歷劫,着她從旁護衛。由此,她下凡查探,第一次見到了粉團子。
新生的金蟬子躺在襁褓裏,小小的一團,粉粉嫩嫩,正睡得熟。可是那小小襁褓輕置于木盆之上,漂浮在碧濤之間。随波逐流,命在旦夕。
一個大浪打來,幾乎掀翻了木盆,敖烈心下一緊,連忙卷起長尾,護住了那一葉小舟。
她将木盆送到庵堂門口,又躲在一旁,親眼看着老尼姑開門,将襁褓抱走。
“粉團子”是她給那位嬰孩取的乳名。她在心底喚了千次萬次,卻從不曾宣之于口。
她不時地游回去看她。看粉團子一點點長大,成了江流兒,又成了玄奘法師。看她越發端肅沉靜,在一群和尚中小心翼翼地掩藏着自己。
真正特別的人都得小心地藏住自己,她知道。
終于在取經路上等到她,只一眼,白龍便認出了她。于是白龍沉默了一路,只求腳步平緩,好讓自己背上的人能夠坐得安穩。
白龍知道,她早就不是一個軟軟糯糯的粉團子了。她現在是身挑千鈞的大唐高僧,更是肩負使命的佛家長老。然而白龍心中所想,仍舊只是護粉團子平安。
無論是在江上随波逐流的小小嬰孩,還是受命萬民、徒步千裏的苦行僧,她都是她。
Advertisement
所以,她追随她。
可是自從受封飛升,小白龍便未曾見過她了。
如來佛祖升白龍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又恩賜她盤繞在大雷音寺的擎天華表柱上……呵,當真是個好歸宿!
她成日盤在柱子上,無緣得見旃檀功德佛。她心裏想,無妨,來日方長。誰知再見面時,她的粉團子卻醒不過來了。
粉團子身上鮮血淋漓,血肉模糊。灰白的皮膚更将那殷紅血色襯托得觸目驚心。白龍心下大恸,未及言語,卻聽身後電閃雷鳴,追兵将至。
今日早些時候,大雷音寺難得無人駐守,她便離開了那根盤龍柱,混上天庭來。誰知天庭一片大亂。
太上老君的丹路翻倒,三昧真火随着爐中熱岩汩汩而出,熏得天邊血色彌漫。天階破碎,任那真火流下凡塵,燒出焦土三萬餘裏,一眼望不到頭。無數生靈葬身火海,化為焦黑的油脂,整個人間猶如煉獄一般。
然而一衆神佛見此情形,卻無動于衷。既然天庭遭了大劫,何不任天下生靈陪葬?
小白龍卻看不得這些。銀色光芒忽地一閃,馳騁千裏,那不是閃電,而是白龍。
她追着流火下凡,召出天水,傾盆大雨便随着她的舞動而出。天雨繞地一周,澆滅了天降的真火,也澆滅了火焰山的地火,三刻之後,終于澆滅了所有餘燼。焦土之下,悄悄萌發出新的生機。
然而此舉有違天庭敕令,大雨未盡,神罰便已降下,一道道雷霆轟然作響,伴着刺眼白光向小白龍劈來。
好在她迅捷無匹。銀白身影在雲間翻滾閃避,猶如自在嬉戲,天雷苦追不上,只能趁她心神紛亂之際,從她尾巴後面趕上來。
望着粉團子蒼白的臉,小白龍慘笑一聲,當即長尾一卷,将她安放在自己背上。随即,靈活的身影鑽入雲中,風馳電掣般飛走。
血肉模糊的人兒沉沉睡着,夢入乾坤,她依稀看到一排銀白鱗片。觸感沁涼,卻又溫暖。
她總能夢見銀色鱗片,鋒利,卻對她柔軟;冰冷,卻讓她安全。夢裏的她讓那些白鱗輕輕柔柔地裹着,不是飄在天上,就是漂在水中。
說來也怪,自從經歷了十世獻祭,她見到什麽都覺得怕,哪怕面前只是很小很小的一只狐妖。可是她偏偏不怕白龍。
當觀音告訴她,那條白龍将成為她的坐騎,她心底湧起由衷的欣喜,仿佛從此有了依靠。二人同行一路,日日肢體相親,未承想,成佛之後反倒無緣再見。
她在夢裏迷迷糊糊地想着,不知小白龍身在何方。
雷霆轟然作響,從四面八方包抄過來,對那抹銀白的身影圍追堵截。然而小白龍長尾一擺,合身向上蹿去,轉眼之間,便又穿過了幾層雲幕。
“你一直想知道天外是否還有青天,想知道聖光究竟來自何處,那麽,我們便去天外看看!”她如是想着,帶着粉團子鑽過一層又一層天幕。
天雷在她身後炸響,卻追不上她的速度。她可是四海龍族中最最天賦異禀的小白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