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無多路
無多路
“師婦,我們非得回去走那個火焰山麽?”
唐僧沉默地點頭。
“為何?”悟空滿臉不願,“難道不踏平火焰山,我們就不能到西天麽?”
“肯定是什麽上仙谕令,他們就是要折磨我們!說不準他們在別的方向上都設了路障……”八戒哼哼唧唧地拖着步子,腳下的土地越來越燙了。唯有老沙垂頭不語。總歸是徒刑,她并不在意徒往何處。
“哪裏有什麽路障!”悟空跳了起來,“既然我們可以到達女兒國,就可以去任何別的地方,不是麽?”
“興許我們去女兒國的時候,天上的神仙在打盹兒,忘了下來阻攔。要不然,他們肯定一直在偷偷監視着,不然,我們跑了怎麽辦,誰替他們趟這渾水啊!”不管天上的神仙如何,反正八戒是越說越想打個盹兒了。
“跑不了,”唐僧輕輕一嘆,“思想上的控制,遠遠強過武力強迫。他們以權力禦下,高懸威逼與利誘,便可以讓我們乖乖聽話。即便中途偏離,也終将回到既定路線上。既然如此,他們又何須浪費心神去設置什麽障礙呢?至于中間發生些什麽,他們并不在意。”
“可是,如果我們留在了女兒國呢?”悟空眸光閃動。
“他們料定了,我不敢留,”唐僧擡頭望向遠方泛白的天際,道,“有萬億世人為質,不怕我不從……我傳他的佛法,他渡我的同胞。”
怔愣半晌,悟空才開口道:“既然無人在意中途過程,那麽至少,我們可以繞過火焰山,取道別處……”
“可是為師放不下那裏,”唐僧深深一嘆,“我不能舍棄火焰山,就像,不能留在女兒國。”
“為何不能?”
“火焰山千裏焦土,誰人來渡?”
“我們西去取經,先渡我們自己……哪裏能夠渡他們?”
悟空大叫起來,八戒的眼睛卻亮了,插嘴道:“難道跟好些世人說的一樣,我們這一路取經是假,幫那如來收取地盤才是真?”
Advertisement
見她一臉窺探佛祖秘辛的興奮,唐僧微微苦笑,伸手點她額頭:“既要渡己,也要渡人。”旋即,又望向遠方,輕聲道:“畢竟西經能否渡盡世人,我也不知。既見苦難現于眼前,總不能不管。”
唐僧迷惘時,總是望向天際。那是聖光來處,不是天庭派發的金烏。天庭之外還有天道,金烏之外還有聖光。真想去那聖光的發源處看看啊。
漸漸地,便有一陣燥熱氣息撲面,将唐僧的思緒拉回眼前。
眼前盡是焦土。
不遠處,一個剪影手持一面巨大的芭蕉扇,對着焦黑的山巒狂扇。單薄的身影浸透了絕望的燥氣。
卻有一個半大孩子在她身邊跑來跑去,手裏攥着一小截枯木,像在玩火。
“我扇得再勤,也撐不過一季光景。”那人回頭,是一位青年女子。她自稱鐵扇公主,其她人卻叫她“鐵扇仙王”。
“‘仙王’本是家母……若能留她在此,我願做一世公主,”鐵扇仙哀哀嘆道,“她平生夙願便是庇護此地,可惜拼盡了一條命,終究是救不了……”
這裏風水不好,岩漿橫流、遍地焦土,飛鳥退避、寸草不生,縱有鐵扇護佑,也只能讓山火暫熄。緊趕慢趕地種出一季口糧,也要叫那重新燃起的地火燎去大半,真真是苦。
百姓早已跑光,便是有流民遷徙,也極少留下。只有一些女子叫外面兇惡的俗世趕到此地,寧願在焦土裏刨食,也不願到水草豐美的地方為奴為婢。這才奉了這鐵扇大仙為王,只求她在遇到不平事時動用神力,為她們做主。
山風又起,卷來一蓬焦灰。師徒幾人以袖掩面,久久無言。一路走來,她們見過太多這樣的地方。
天庭截取了大半聖光,大地如何能不生機奄奄?金烏每日播撒的生命之源尚不足它自身享用,凡間如何能不貧瘠黑暗?
然而她們師徒本就夾在天庭與凡世之間,卻要如何開口安慰?
鐵扇仙卻看透了幾人所思所想,開口道:“世有不均,本是天意,可這萬裏焦土,卻是神罰。”
“神罰?”悟空心中一凜,“是了,沒有天光便罷,這裏卻還有地火……”
鐵扇仙嘆道:“數百年前,此地本是石漆之國,雖則草木不盛,但是山體之下遍布石漆,那是不可多得的寶物,是世界上最好的燃料。石漆國也因此而富庶起來。可是不知怎地,到我祖母繼位時,忽地惹怒了什麽神仙。幾道天雷降下,正正劈進這石漆裏,引燃了整片土地……從此,曾經的倚仗便成了噩夢。”
誰能想到這凡間生靈塗炭,卻不是因着什麽妖魔鬼怪,反倒是天上神仙作孽?悟空怒火中燒,追問道:“當年究竟發生了何事?”
“祖母并未告知,只說,那原因無足輕重,”鐵扇仙搖頭,似是不解,又道,“家母一心求仙問道,只為給這片土地讨個公道,可惜反遭了仙班嫌棄。倒是我,好歹得了這幾百年的壽命,可以在此守得久些。”
說罷,她擡頭望向天空,微微苦笑。這百世、千代的神罰,怎能不令人絕望?
“這地火,總有熄滅的一天吧?”悟空仍舊抱着一絲希望。
鐵扇仙輕嘆一聲,向不遠處一指,道:“你看,那就是石漆。”
悟空定睛一瞧,那處土地皲裂開來,露出下面汩汩流動的黑油。
“石漆也叫石腦油,是由千萬生靈所化,只需少少一點,便久燃不滅,”鐵扇仙苦笑,“若想燃盡這地底的石漆,熄滅這天雷之火,恐怕要永生永世……”
“娘你放心,我這麽小就已得了仙緣,以後壽命一定很長。等我長大了,我替你守在這裏!”玩火的小女孩跑回娘親身邊,仰着頭說道。她叫紅孩兒。
望着女兒那張沾染了焦灰的小圓臉,鐵扇仙溫柔地伸出手,撫淨她眉眼,道:“你既得仙緣,便潛心修煉。這裏的事,為娘自會打點。”
見這小兒一臉蓬勃,身子卻糙黑幹瘦,唐僧心下不忍。半晌,終開口道:“不如我贈你幾方湯劑,可助你兒身強體健,也可灌注于地,重得一寸生機。”
悟空訝然,擡眼見師婦一臉割肉喂鷹之相,頓覺不妙。方要開口勸阻,卻聽鐵扇仙道:“聖僧好意在下心領,只是,不敢勞煩聖僧。”
唐僧一怔,又聽她道:“小兒已得仙緣,雖則瘦弱,性命卻是無虞。至于這片焦山……我只願這地火盡熄,還我一方薄耕。至于豐饒樂土,卻是不敢想的。”
說着,她伸手拂過紅孩兒頭頂的碎發,輕輕一嘆:“這世間但凡膏腴之地,俱為天上神仙所掌。若是這裏沃野千裏,立時便要有神仙坐騎尋來……哪裏容得我們栖身?”
短短幾句話,聽得悟空雙唇泛白。
的确,一路走來,會在窮鄉僻壤徘徊的盡是一些沒有背景的小妖。
甘為神仙坐騎者霸占國家,吃光幾個城池,也不過是送回天庭、教育了事,而窮山惡水中的小妖卻往往保不住一條命。
她最是清楚不過了,因為那個奉旨砸下大棒的人,正是她啊。
悟空不禁望向師婦,師婦眼中亦不平靜。只見師婦沉默半晌,深深一嘆:“天下熙攘,苦海無涯。遇到一處,便且救一處吧。”
于是悟空從鐵山仙手中接過了扇子,将它放大,而後提起渾身力氣,對着那火焰山扇了足足半日,終于暫時吹熄了地面上的明火。
入夜,白龍馬悄悄化回龍形,在焦土上空盤繞,降下細雨。薄雨下了一夜,焦黑的地面更黑了些,卻變得油亮潤澤,想必足以養出一季的小麥。
誰知沒過幾日,天上的神仙便找來了。
“呔!小小地仙,竟敢擅逃神罰!”一個神仙踩着雲朵浮在半空,衣袍錦繡,須發皆白。
八戒見悟空将棒子抗在肩上,仰頭沖那神仙笑道:“你該不會就是當初那個天打五雷轟的神仙吧?不然怎麽這麽快就來了啊!”
見一旁的鐵扇仙強忍怒氣,手中緊緊攥着那柄芭蕉扇,唐僧向前一步,雙掌合十道:“上仙息怒。只是略施一場薄雨,卻如何能算得上是‘擅逃神罰’?”
不等唐僧說完,那神仙便大手一揮,眼看一道天雷又要降下。鐵扇仙大驚,連忙令鐵扇變大全力往上一揮,竟将那一道天雷連同生雷的雲彩全都扇走了。
她怔愣半晌,看着半空之中跳腳大怒的錦衣神仙,再次揮起扇子。這一次,悟空掄起棍子,在旁邊幫了一把。
巨大的鐵扇在半空之中造出一個風卷,将神仙腳下大塊的祥雲撕得粉碎。
錦衣華服的神仙墜地,尚未爬起來,便遭了紅孩兒一記響錘。她的武器是兩枚鋼輪,砸人腦袋再合适不過。
天庭上雖然神仙衆多,卻并非每一位神仙都有法寶。這個神仙雖然福壽綿長,神力卻僅限于降雷,而且他活了這麽久,身子多多少少老化了些,現在頭上吃了一記狠砸,登時人事不省。
他暈得太輕易,連鐵扇仙都不知所錯。卻聽旁側一個吭哧吭哧的聲音湊了過來,轉頭一看,八戒已然咬破那老神仙的手指,吃得滿臉金光。
悟空連忙沖上前去将這貪吃的豬頭拉開,又命她撿起釘耙,去挖幾個洞。接着,老沙掄開月牙鏟,将那神仙肢體分成十餘塊,分散着埋到焦土之中。
如此,至少能讓這整日裏煙熏火燎的土地肥沃一些。
剛剛埋好,四周響起一個粗野的嗓音:“俺回來了公主殿下!想俺了沒?”
悟空擡頭,見是一個牛頭人身的家夥大步走來,鼻子上還穿着一枚圓環。
那人與悟空對視一眼,忽道:“咦,齊天大聖?幸會幸會,俺是平天大聖牛魔王啊!”
悟空微微皺眉,不想答話,便聽他埋怨道:“你這女兄弟,怎地這般勢利眼,攀上了觀音大世就不認俺了?”
“我何時做了你的女兄弟?”悟空氣不打一處來,“你抄襲我的名頭,自稱平天大聖,到處跟人吹噓……我都沒去問你,你怎麽反倒問起我來?”
“這、這話說得,我們當初都在同一片地界混,自然就是兄弟,”牛魔王面色微窘,連忙轉開頭去,對鐵扇仙道,“你帶着女兒吃了些好東西麽?這土地聞起來好生香甜!”
鐵扇仙翻個白眼,淡淡道:“你是頭牛,自然樂于吃土。我們可沒有這等興致。”
牛魔王又讨了個沒趣,讪讪地摸了摸自己的牛鼻子,目光一掃,看到了躲在鐵扇仙身後的紅孩兒,登時大嘴一咧,嚷道:“孩兒!爹給你尋了個好去處啦!”
紅孩兒連忙往娘親身後一縮,道:“我沒有爹!”
鐵扇仙更是面色不善,皺眉道:“她在我身邊待得好好的,哪裏需要什麽去處?”
“嘿,你懂什麽!”牛魔王眉飛色舞,“我跟我這女兄弟一樣,攀上了觀音大世啦!大世聽說咱家女兒生得伶俐,要接她到自己座下教養!”
“什麽?!”鐵扇仙大驚,怒道,“不過跟你借個種,你還真把自己當爹了?!不讓女兒跟在親娘身邊,反倒親手把自己女兒送到陌生人座下,你可真是個好爹!”
“我本來就是絕世好爹,只是你們從來不給我機會!”牛魔王大吼道,“那可是觀音大世!上仙眼中無男無女,你竟敢把他當凡俗男子一般……你竟然辱沒上仙?!”
“我看你不過是為求自身榮華,才會如此不擇手段送孩子上去做奴仆!”鐵扇仙一面冷哼,一面抽出了扇子。牛魔王也閉了嘴,低頭便往鐵扇仙身邊沖來,伸手向紅孩兒身上抓去。
悟空連忙搶步上前,一棒揮出,未及落地,便覺腦中一陣炸痛,眼前金光大盛。轉頭一看,一個白玉般的神仙靜立于半空之中,正是觀音。
這一棒便落不下去了。
紅孩兒不敢讓觀音在此停留太久,生怕他發現有個神仙埋骨于此,故而未作掙紮,果斷對觀音跪拜,做了他的善財童子。牛魔王也趁機圍着觀音“大世”長、“大世”短地追着觀音去了,轉瞬之間,只留鐵扇仙一人在那片焦土上癡癡仰望。
“這樣也好,這樣也好……”她喃喃低語,“這裏生機奄奄,她若是留下,只怕也長不過百年。”
冒着焦煙的塊壘堵在悟空心頭,漸漸地,又累成了一座五指山。
眼看着它越壓越重,唐僧卻無法再助徒兒出來。
她也在拷問自己:走這一遭,真的值得麽?
取得大乘真經,便救得了黎民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