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磨不平的情
第25章 磨不平的情
“這麽個人”蕭蔚下朝回宅, 見一群小厮紮堆在府門前,拱着兩名面生的帶刀護衛,他無端想到昨夜與餘娴的溫存, 心氣微浮,不待管家迎上來,兩步跨下馬車,開口便問,“夫人怎麽了?”
管家用下颌點了點旁邊的護衛,“夫人今日一早啓程去麟南了, 攜着良嬷嬷和春溪丫頭,陳家派了人來專程護送, 這倆夥計等着給您回個話。”
蕭蔚松了口氣,恢複神色。護衛抱拳向蕭蔚施禮, “我等奉老家主之令護送小姐前往麟南陳家小住幾日, 話已帶到,先告辭了。”
蕭蔚點頭回了,一遲疑, 又喊住兩人, 從懷中掏出一個與手掌同長同寬的精致玉匣,“請兩位到廳內喝杯茶水, 稍等片刻。管家, 招呼客人。”
一盞茶的功夫, 蕭蔚從內院走出來,将方才那方玉匣交給了護衛, 又示意小厮把為陳雄備好的禮獻上, 并一袋打點護衛的銀子,“還請兩位替我将此匣帶給夫人。”
護衛抱拳客套了幾句, 蕭蔚将兩人送走,回到卧房關上門,環顧四周,總覺得空蕩蕩的。鬼使神差地,他走到梳妝鏡前,緩緩擡眸凝視鏡中人。
也不知怎的,他輕擡酥手,剝開了朝服的紐,此時有兇怪慫恿他挑開,他并未多想,青袍一散,渾然只餘一件亵衣,又在心跳聲的催促下,用指尖別下了衣襟。如此,鏡中便映出了他脖頸下的景色。
他倆人自屏風前合眸探身親吻,悠游滿室,衣落翩然,各自為對方獻上紅轍不計其數,他将她撲倒在帳幔下時,也如而今這般鬼使神差,抛了她的鞋與外裳,又将她抱到了梳妝鏡前,對着鏡子欣賞美景。就在此處,他親遍了她的脖頸與側頰,卻不敢褪她那層香錦。
她倒是比他大膽許多。蕭蔚的視線落在身體顏色最深的地方——寒涼的心口。因為她總迷迷糊糊地用熱涎為他那處汲暖,輕聲問他這樣還冷不冷。
那确實是他落疤後活過的這二十年中,心口最灼熱的時刻。不僅因為她的溫暖柔軟,還因為心髒處湧出的怪異熱潮。
那股熱潮是什麽,他想不清楚,只覺得這熱潮中有看不見的鬼怪引着他不停撫摸她的臉頰,告訴她:“冷,繼續。”
想得深了,蕭蔚再擡眸時,竟覺那鏡中人在嘲笑他癡迷的模樣,他慌亂地一把擡手遮住了鏡子,将其猛叩在桌上,發出巨響後,他大口地喘氣,找回了被鬼怪抛走的心神。
靜心。他不斷告誡自己,還要重要的事做,莫被精怪引得昏了頭,像這二十年來一樣,将那顆磨了成千上萬次的心再磨一磨就好,很快便能平複下來。
待呼吸如常,他挪開手,梳妝臺上的銅鏡一面已碎,他果斷地吩咐丫鬟來,将其換掉了。
接連幾日冷雨不斷,向來晴好的麟南也不例外。
Advertisement
到陳家的時候,餘娴睡熟了,懷中還抱着一個匣盒不肯松手。原是後出發的兩名護衛跑馬跟上了護送隊伍,将蕭蔚讓帶的東西給了她,此時也正将帶的禮交給陳府管家去放置。陳雄把餘娴抱回房中讓她接着睡。
良阿嬷給餘娴掖好被子,示意春溪接着照看,自己則回房去收拾東西,方出門,撞見還沒離開的陳雄,福身問好,知道他不願搭理自己,良阿嬷正要離去,卻被陳雄喊住了。
只見陳雄猶豫再三,問了一句,“她還好吧?”
良阿嬷一怔,這麽多年了,老家主真是頭一回關心陳桉。再一想,也許是玉匣的事被翻出來了,他也心有餘悸,才肯說開。她喉嚨一梭,半晌吐出一字,“好。”
那便是不好。陳雄皺起眉,“你跟着阿鯉了,她怎麽辦?”
良阿嬷搖頭,想着安慰他幾句,“夫人說她會照顧好自己,她不是小姑娘了,阿鯉卻還年輕。”
陳雄握緊拳,深吸了一口氣,仿佛做了重大決定,卻礙于面子,背過身去了,怒道,“她要是怕,就讓她滾回來挨罵。我陳家養得起閑人。”
良阿嬷張了張口,想說什麽,開口前卻福身謝過,“老家主,您願意給這個坡兒,奴婢也願意多替小姐說兩句。”
她喚了陳桉“小姐”,而不是餘府的“夫人”。引得陳雄回過身看她。仿佛又看見了當年滾完泥站在自己面前聽罵的兩個小姑娘,一個叉着腰,皺起眉頭不服氣,另個吐了吐舌頭大呼完蛋,卻站出來勸他消氣給小姐個坡兒下。
“您分明已經知道,小姐她不是為了姑爺。她的性子您最清楚,您知道她為的是什麽。只是您非要怨她害陳家沾惹了朝堂是非,才硬說她是為了姑爺。仿佛這樣說,您就可以不跟她一個小姑娘置氣,仿佛這樣想,她就永遠是您記憶中沒長大的小姑娘,做了錯事,不敢回家。”良阿嬷向他走近一步,“家主,您若是肯先向小姐低頭,承認她不是為了姑爺,她便不會那麽倔了。”
陳雄低着頭沉默,複又擡起眸,“你們都以為我是這樣想,卻不去勸她向我承認我所期待的東西。你和她那麽要好,當初我以為你會勸住她的,卻沒想到,你跟着她一起去了,還讓她……”他哽咽住了,沒有說完。
良阿嬷要開口解釋,卻被他擡手止住話語。
他搖搖頭輕嘆,“小良,你好好跟着阿鯉吧。我已經失去了一個活潑的女兒,不想再失去可愛的外孫女。”
語罷,他又深深看了一眼屋內,才踱步離開。
良阿嬷眼眶一熱,低頭看着自己布滿老繭的雙手,那天她用這只曾抱着陳桉回麟南的手,打了阿鯉一巴掌。她深吸一口氣壓住了酸澀,轉身去了偏房收拾。
餘娴睡醒時,已經是一更天,春溪催着她起來用膳,說是良阿嬷一直待在屋子裏收拾東西,茶飯又是一點沒進。
“阿嬷每次回陳家都這樣,總是不高興了,要我勸着才肯用膳的,你還沒習慣麽。”她揉了揉眼睛,才注意到另只手一直抱着的匣子,因着良阿嬷在,她在馬車上時沒打開,“你去給阿嬷送點吃的,就說我已經醒了,等我去見過外公,再親自去看看她。”
春溪應聲去了,餘娴才偷偷打開匣子,瞧見裏面的物什,她驚疑地“啊”了一聲。
是一枝枯萎的芍藥。路上周折好些日子,是該凋了,大概蕭蔚剛折的時候還是鮮豔的,也許是因為看到芍藥就想起了初見時她攬花嬉水的手,才想要折給她。
但這都十月的天了,哪裏有芍藥呢?怕不是他在皇宮當值的時候,從陛下養花的暖房裏折的吧。她想着,竟覺得引人發笑,微微彎起唇角,用兩根手指拿起來,花瓣一碰,便落了。她也不惱,打算尋個空把花瓣用油封住,凝成冰花的樣子。
稍稍一頓,她又覺得疑惑,為何不等她回來時親手贈她,非要麻煩護衛呢?把花拂開,匣底露出一點縫隙,原是鋪了一層可以撬動的底板,翻開來看,裏面有一張素箋。
唯有“家眷”二字。餘娴想了片刻,心有所悟。
正好春溪回來,蔫蔫兒的,“小姐,方才前院的小厮來傳話,說老家主他出去了,您不用去拜見了。奴婢去送了茶點和飯菜,阿嬷說她不吃。”
“啊?”往日裏她稍稍一勸便好,怎的今日固執起來,餘娴心思稍轉,吩咐她,“那你讓小廚房備些好酒好菜,就說下了幾天的雨了,好容易停住,我心情好想擺在院子裏用,請她一起,莫管什麽主仆,就咱們仨。”
春溪高興得又蹦起來,“好!”
“等等,”餘娴喊住她,示意她附耳過來,“你偷偷去問小廚房弄點解酒湯,先端過來給我喝。”
春溪狐疑地望了她一眼,“小姐不會是要……”
餘娴點頭,“你莫要說出去。”
春溪忸怩一番,但見餘娴眼神迫切,滿懷期許,心想着自己當不知道,總不過就是小姐想陪阿嬷喝幾杯,聊以慰藉,只是怕傷身醉了而已。這麽安慰了下,她才同意。
本就天寒地凍的日子,還下完雨,非要在外頭擺小宴,良阿嬷一邊數落她怎麽行事越來越不妥帖,一邊幫着擺放碗筷,瞥了眼桌上的酒,又說起春溪來,“這麽烈的酒,小姐能喝嗎?去換了。”
分明是小姐讓她拿的,無端被斥的春溪委屈地看向餘娴,後者連忙打圓場,“阿嬷,是我聽春溪說您不開心了,才吩咐她找的好酒。都說一醉忘千愁,您有什麽不高興的,吃下肚,喝進腹,統統都沒了。阿鯉總不好見您茶飯不思,什麽都不做吧,遂陪您小酌幾杯就好,您盡興才是要緊事。”
良阿嬷這才沒多說。
烈酒配佳肴,如此色香味俱全的菜都不能勾起良阿嬷些食欲,餘娴不停給她夾菜添酒,“難道外公又給您臉色看了,才讓您不高興嗎?”
良阿嬷搖頭,接過酒一飲而盡,“是你在馬車上問了奴婢太多夫人的事,一回到陳家,總有些追憶從前。”
見她一口悶了,餘娴暗喜,接過來又迫不及待地滿上,“阿嬷追憶到些什麽呢?”春溪抱着自己的小碗小菜碟埋頭幹飯,擡起來看她急切倒酒的樣子,心道真是連鬼都能看出幾分有鬼,但她不好說,大啃了一口雞腿搖頭。
哪知道良阿嬷盯着虛空一點盯得入神了,并未發覺異樣,接過盛滿的酒杯又喝了,“想起夫人帶奴婢去鄞江的事,更早一些,是小姐和姑爺相識的事,再早些,就是小姐在街上看到別人被偷了銀子,提起裙子追着賊人到處跑,護衛都跟不上她,她是個好管閑事的人,很善良,也仗義。”
春溪都聽得擰眉,“那還是夫人嗎?夫人現下配藥都要配三副,您說夫人将護衛逮來的小賊一通臭罵,奴婢是信的。”畢竟夫人兇起來誰也不敢惹。
餘娴又倒了一杯給阿嬷,“阿娘的身子到底是怎麽不好了的?”
良阿嬷不說了,但還是舉起喝了酒。餘娴繼續給她倒,怕露餡,遂也給自己倒了一杯,被勸住了,“這酒你頂不住,莫喝。”
餘娴舉起來敬她,“有個說法您聽一聽,倘若覺得好便一起飲了。”她清了清嗓子,“一敬良阿嬷忠義侍主,一身孑然,數載相伴……”她一頓,側眸觀察着良阿嬷,只見她笑着搖頭不喝,又道,“二敬麟南光景無限,還吹冬風憶從前……”又是一頓,去看阿嬷,依舊是搖頭不喝,她有些失落了,低聲道,“三敬阿娘仗義,大街上管人閑事。”
誰知這打趣之言,良阿嬷卻頗為動容,不再笑了,舉起酒杯,“敬夫人仗義。”
餘娴和春溪齊齊愣住,見她神色端然,前者趕忙舉杯同敬,“敬阿娘仗義。”
兩人一同将酒飲罷,餘娴便有些頭暈眼花,她才喝了一杯,還沒問出東西來,怎麽就暈了?是沒吃菜的緣故?想罷,趕忙低頭吃了幾口飯,硬頂着眼皮問阿嬷,“為何敬阿娘仗義便要喝了?”不知怎的,她腦子犯暈,就将目的直接問了出來,“玉匣傳言說,高官暴斃,阿嬷可知那高官的家眷都去了哪?說阿娘仗義,是阿娘将他們安置了嗎?”
春溪震驚,心道完蛋了,小姐必然是醉了,竟一點不講究個遞進,這般直白地就問出來。那解酒湯怎一點用都不頂?還是說,這酒真的太烈?春溪看向良阿嬷,她正凝睇着餘娴嘆氣,手邊的酒還一口沒落下。
春溪只好裝作什麽都不知道,埋頭又扒了幾口飯。
餘娴已經開始耍起無賴,跑到良阿嬷身旁,蹲在她身邊,揪住她的袖子搖晃,“阿嬷,你告訴阿鯉,阿鯉絕不讓阿娘知道阿鯉知道了……”這話有點繞,但确實是醉酒之人能說出的。
良阿嬷放下杯子,握住她的手,“阿鯉,你能聽清阿嬷說話嗎?”
餘娴用力點頭,仰起那張紅彤彤的俏臉笑,“阿嬷要告訴阿鯉了嗎?”
良阿嬷點頭,對她說,“阿嬷不知道你今日來問,是自己的主意,還是背後有人撺掇你,但阿嬷跟你說,無論誰在查玉匣的事,無論将來你不慎查到了什麽,誰跟你說什麽,你都絕不要信。此酒名濯心,此酒飲後,我的這番話你絕不會忘。你既然喝了,便要既濯心,也不要忘記今日敬你娘仗義的這杯酒。”
“你必須記住,必須相信,你那冤種阿爹浩然正氣,頂天立地。”
“而你阿娘,她是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