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章節
的小女孩。那聲嘶力竭的哭喊很快就被湮沒在鋪天幹地的厮殺和慘叫中。
秦複抱着秦桑,避過敵人多的地方,一路砍殺終于到了後園的古井處。
身後有小隊的敵人追了過來,秦複手起刀落,解決了最前面幾個。但此時他也受了傷,不僅手臂,為護住秦桑,背部也多出了幾道刀痕,還在濕噠噠地沁着血。
秦桑被眼前的場景吓呆了,從小到大她連殺雞都沒見過,更別提殺人了。
她終于不哭不鬧了,小小的手緊緊攥着秦複的衣襟,眼神空洞,渾身上下卻瑟縮得厲害。
秦複的劍從最後一人的脖子上掠過,那還沒來得及反應的腦袋瞬間已經飛出了幾丈遠。秦桑穿了件白色的絲質睡衣,鮮血迸濺,将那抹白染得詭異。
柔和的月華泠泠如水,自天幕傾瀉而下,打在她慘白的臉上,映襯着那白綢上妖冶的紅。
她看着那緩緩倒地的身體,甚至來不及尖叫出聲,便已經失去了意識。
秦複抱着她跳下深井。
在外人眼中,那是走向死亡的絕壁,但秦複卻知道,那是他們逃出去的唯一希望。
護小姐周全,這将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成為他人生的信仰。
當然,這不可能是他唯一的信仰。
墨韻看過很多志述忠義之士的話本子,但凡被世人稱頌着,必有他們良好且過人的品行。而要以忠義著稱,其中少不了的便是忠和義。
而顯然,這兩點在秦複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诠釋。
二十
作為唯一活下來的鶴堡家仆,秦複背負着為鶴堡的血海深仇,和離開前秦夫人的囑托。他不僅要尋找時機,更要在這尋找中等待着小姐的成長。
夫人不要小姐報仇,那他就不讓小姐涉這趟渾水。
但鶴堡之仇不能不報,而單靠他一個人的力量,自然無法對抗強大的郾城城主。
所以他想到了一個人。
此人與鶴堡素無深交,但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只有此人敢與郾城抗衡,而且會與郾城抗衡。
此人便是缙城城主——公孫鄞。
缙城與郾城雖表面相安,但私底下兩成之間卻并不如外界所見那般和樂。
相傳這世間有三寶。其一,乃當年助天子統一天下的清塵道長;其二,乃天機閣之窺天之術;最後還有一樣,便是遺落世間的三魂珠。
清塵道長乃可遇不可求之高人,而天機閣之秘術也只傳授于歷屆接替閣主之位的人。倒是這三魂珠,本就乃身外之物,誰都可以擁有。
偏偏這珠子在外界傳言中,又具有起死回生之功效。
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好死不如賴活着”,于是帝王死只能叫“崩”,皇親死也叫“薨”,作為與神明關系親密無間的最高權力機構都如此怕死,更遑論那些與神仙們八竿子打不着的普通民衆了。
但是正所謂禍害遺千年,作為天下人避之如喪的詞,它偏偏就成了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一道坎。
于是乎,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這三魂珠能讓衆人不惜性命也要趨之若鹜了。
但三魂珠,顧名思義就是有三顆,據說必須集齊三顆珠子,才方可保住人之三魂。而恰好這三顆珠子偏偏又不在同一處。
據史料記載,這三顆珠子千百年來一直由三個家族分別保管。其中兩家便是郾城澹臺家族,還有缙城公孫家族。
最後一家,史料并無記載。
不過鶴堡滅門之事發生後,江湖便傳言四起,這最後一顆珠子其實也沒在別處,正是掩藏在那鶴堡之中。
而鶴堡滅門,也是因這顆珠子而起。
傳言不胫而走,在這九州大地上傳播開來,一時間,江湖中要為鶴堡主持公道的門派不在少數。
但大家都清楚,這公道讨不讨其實是無所謂的。只是,鶴堡滅門,屠堡之人定不會花如此大功夫,只為了尋仇而來。
如今鶴堡已被一批又一批正義的武林人士踏平,只是,即便是将那鶴鳴山都夷為平地,也沒人發現半絲半毫關于三魂珠的下落。
于是大家紛紛揣測,那珠子定是落入屠堡之人手中了。
這充分展現了大家的想象力是無窮的,無論那珠子是不是在鶴堡,或者曾在鶴堡,只要是大家想要的,就沒人會認為它是不存在的。
縱然希望渺茫,大家也決不放棄。可見世人皆有執着的一面,有了理想,并且為理想的實現而奮鬥終身。
問世間理想為何物,直教人費盡心機、殺人越貨。
可見,從小樹立正确的人生觀、價值觀是何其重要。#####
【15】滅門之夜
爾後,所謂的江湖義士們便開始了尋找兇手的漫漫長路,只是這兇手是誰,卻無人可知無人可曉。
據說當時九州之外有塊國土,此國有種職業叫做“偵探”,而此職業中有位佼佼者,名曰:“小福子”。
雖然大家并不明白偵探所謂何意,小福子又究竟所為何人。倒是這名兒,總讓這些天朝的臣民不經意間聯想到宮中皇帝的随侍。
但坊間卻有傳聞,此人其實十分善于推測。
于是,在此般江湖人士皆束手無策的情況下,大家便想,要不要出銀子請此人來為大家推測一番。
後考慮到漂洋過海和千裏迢迢誰去請的問題,江湖人士聚在一起,險些又開了次武林大會,此規模參照競選武林盟主之位的規模,但最終還是沒有商讨出結果。
此前已經讨論過,所有人都是惜命的,而由于當時航海技術還不發達,陰陽家們的指南針還普遍用于看風水,所以此事就此作罷。
後又有人提出,既然都是推測,咱九州不是就有土生土長的“偵探”嗎?
誰呢?
此人在本土化以後,被稱為算卦先生。
然而在此事上,算卦先生們的态度又出奇的一致——天機不可洩露。
于是這下所有人都傻眼了,這大規模浩浩蕩蕩的報仇計劃也就此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不久後退隐江湖了。
當然,此後也不乏那些為理想忠貞不渝之士,還在不斷探尋着鶴堡被屠之謎。自然,他們的最終目的還是在于三魂珠。
那是他們人生的頂峰。
不過這些人卻不包括秦複。
秦複是不屑于與這些人為伍的,他們的目的如同司馬昭之心,秦複還沒有笨到那種引火燒身的程度。
可秦複是忠義之人,這點毋庸置疑,于是與缙城的合作變成了他的當務之急。
缙城城主公孫鄞是個很有野心之人,這些年他一直觊觎着郾城那顆珠子,自然也沒放棄尋找下落不明的那顆。
所以秦複可以充分利用他這一點。
當然,公孫鄞不是傻子,相反,他很聰明。所以,這只能是一場相互利用的交易,公平合理。
秦複要的是報仇,而公孫鄞要的,是情報。
于是交易就順理成章了,我為你提供情報,而你,做你要做的,順便替我鏟除了這個仇人。
秦複是不怕公孫鄞反悔的,因為他了解這個男人,此人心狠手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三魂珠他已經尋找了這麽多年,讓他放棄,那豈非奪他之命?
所以秦複猜想,只要公孫鄞知道鶴堡是遭澹臺家所害,那珠子的下落在他心裏也是毋庸置疑。三魂有兩魂都在郾城,公孫鄞豈會輕易罷手?
只是,秦複終究還是錯估了公孫鄞的智慧。
如果公孫鄞僅的想法僅如同這九州芸芸衆人,那他也就不能稱為公孫鄞了。而若非公孫鄞,有怎有資格與堂堂郾城城主較量?
公孫鄞當然沒有懷疑秦複之言的真假,他已經找了三魂珠這麽多年,是真是假于他已經不重要了。
不過,這其中一顆三魂珠在郾城卻是不争的事實。所以此次無論是真是假,他都要抓住這難得的機會,給郾城致命的一擊。
擒賊先擒王。
首先,他要瞄準的目标便是這郾城的城主。
澹臺慕涼已經快成為過去時了,他不得不放長線釣大魚。而他眼中的大魚,便是當時澹臺慕涼最器重的兒子,也是将來城主之位的繼承人——澹臺流雲。
這是一個長遠的計劃,所以他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而事實證明,這個男人的耐心确實多到讓人覺得可怕。
既然想做交易,有得就必有失。秦複想要利用他,那就先讓他利用完了再從長計議。
當然,公孫鄞想利用的可不止秦複,既然要釣大魚,除了放長線,還得有個好的誘餌,而他的誘餌便是秦桑。
自古以來美人計都是一條絕對有優勢的計謀,不僅成本低,而且犧牲小。
只是,此時還需從長計議。可能花的時間會比較長一點,但是公孫鄞已經等了這麽多年,他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