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為何過來
第68章 為何過來
◎受了什麽刺激?◎
崔伯安近來是絲竹坊的常客, 甫一進門,便有眼熟的小厮過來招待他們,引着二人至大堂雅座入坐。
崔瑾見狀卻略顯不悅道:“今日沒有雅間了不成?君兄可是本公子的貴客, 快,去給本公子找間位置最好的。”
二人此時并未穿朝服,而是通身錦衣, 腰挂玉翠, 手拿折扇, 乍一瞧便是勳貴家從小嬌慣長大的公子哥兒。
且崔瑾話落之際還想崔達使了個眼色, 崔達意會, 急忙從荷包裏掏出兩錠元寶送給那引人的小厮。
長安城,天子腳下, 三步一勳貴, 五步一祖宗, 絲竹坊小厮哪個都不敢得罪。
可眼下既得了賞,那他自然願意使使勁兒,只是嘴上還是要給自己留後路:“鐘公子,小人也想尋個最好的雅間給您,可樓上像您一樣的貴人, 小人哪敢得罪啊。”
在絲竹坊小厮的眼中, 化名為鐘安的崔瑾, 乃是典型的嚣張公子做派,不過人卻還算講理, 但凡能用錢解決的,他都不愛動腦子。
果然, 這話一落, 崔瑾索性便讓崔達交出了方才那袋荷包, 道:“對方若願相讓,這袋銀子便權當本公子的謝禮。”
小厮頓時喜笑顏開,忙不疊應承道:“鐘公子,此事小人定為您辦好。”
話落,那小厮便拿着銀錢辦事去了。
待他走後,崔瑾卻又向同行的裴君慎作了作揖,一臉愧色道:“君兄海涵,一會兒咱們就去雅間。”
裴君慎一副無可無不可的态度,聞言只淡漠瞧他一眼,便收回視線,全神貫注地望向在臺上彈奏琵琶的琴娘。
崔瑾見狀摸了摸鼻子,讪笑一聲,“對,看曲,看曲。”
二樓雅間,沈姝在看見崔瑾與裴君慎一起邁進絲竹坊之時,便飛快收回視線看向崔英。
“六、六姐姐,我忽然覺得這琴娘彈的曲兒也沒什麽意思,不如咱們找間酒樓用膳罷。”
崔英聞言回神,擡眸輕笑:“沈妹妹不用擔心,且安心聽曲。”
第一眼看見裴君慎和伯安兄長那會兒她心裏的确閃過一道莫名其妙的怒氣,但崔英很快就冷靜了下來。
他們二人都不是玩忽職守之人,如今卻在當值之際來到這絲竹坊,想來必是有正事。
既如此,那自然還是不要打擾的好。
想到這兒,崔英叫來簪秋,讓其幫忙關上半扇窗,遮住她的身影。
沈姝見狀卻有些誤會,秀眉微挑,看熱鬧不嫌事大道:“六姐姐是害怕被裴大人發現?”
崔英:害怕?她怕什麽?她只是不想摻和進裴君慎的公務好嘛!
然而礙于青玉也在雅間,她只能默了默,低聲裝作理虧道:“沒有……只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哦——”沈姝意味深長地點了點頭,拖長尾音。
崔英不想與她一般見識,忍了好一會兒才忍住沒翻白眼,側過身,專心望向在大堂中央彈奏琵琶的琴娘。
而此時,大堂中已不見裴君慎和崔瑾的身影。
有錢能使鬼推磨。
崔瑾那荷包裏除了銀子之外還有兩片金葉子,絲竹坊小厮雖有些小貪,卻深知“貪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
他只貪小的不貪大的,兩片金葉子全送出去,自然有家境沒那麽富裕之人願意謙讓。
須臾,一曲終了,絲竹坊裏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崔英卻覺得有些怪異,這琴娘琵琶彈得的确不錯,可若說“堪稱一絕”,似乎還差些火候。
半個時辰,臺上那位名喚琴娘的樂娘一共彈了三首琵琶曲。
沈姝起初走神,心思沒在琵琶曲上,第二首倒是認認真真聽了,且聽得也算開懷。
但到了第三首,她便有些意興闌珊:“瑾哥哥這兩個月隔三差五便要來聽曲,可我怎麽覺得這琴娘不過如此,沒我去年随母親參加宮宴時遇見的那位樂娘姐姐琴藝好。”
崔英聞言抿了口茶,輕垂眼睫道:“宮裏的樂娘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自然厲害,不過我覺得,今日這位琴娘也的确風姿不凡。”
沈姝卻搖搖頭,輕哼直言:“六姐姐,她的琴藝還不如之前那位音娘好呢。”
“倒是樣貌比音娘要妩媚些,依我看,她如今風頭無兩,只能怪這長安城中的男人都太膚淺。”
“……”崔英聽出了些許醋味,不由凝眉疑道:“沈妹妹,先前可是你說這琴娘彈得一手好琵琶,如今怎換了一副說辭?”
她這麽一問,沈姝頓時驚覺自己險些将心事說漏嘴,慌忙遮掩道:“我、我也是聽說嘛,誰知道慕名而來卻要失望而歸。”
崔英沒有戳破她,忍笑道:“那你口中說的音娘又是誰?既然沈妹妹覺得她琴藝了得,咱們改日來捧她的場便是。”
沈姝聞言倏然瞪大雙眸,驚訝道:“六姐姐難道不知那音娘的事?”
崔英杏眸微挑:“何事?”
沈姝神色頓時戒備起來,竟然連曲兒都不聽了,左右看了看便命朱焦将雅間的窗關嚴,然後才起身坐到崔英身邊,小聲低語:“前段時日,刑部胡侍郎身亡之事,六姐姐可知?”
崔英颔首:“知道,當日我與夫君第一次來東市,夫君聽見有人驚呼‘死人了’便匆匆跑去探查,不想那人就是胡侍郎。”
沈姝聽罷不由輕嘶一聲:“那看來還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六姐姐,這案子兜兜轉轉,到最後還是讓大理寺破了案。”
“我聽父親說,本來刑部查案都快查完了,将嫌疑人鎖定在胡侍郎的夫人和他一寵妾身上,只等對二人用刑,逼供二人。”
“不料這絲竹坊的音娘卻忽然去了刑部投案自首,說胡侍郎是被她害死的。”
崔英聽得眉頭皺起:“那日發現胡侍郎屍身之地乃是珍寶閣與張記糧行之間的暗巷,離這絲竹坊倒不算遠,約莫一刻腳程,難道……是胡侍郎離開絲竹坊之後,行到那裏正好毒發?”
沈姝卻又搖了搖頭:“六姐姐,我怎麽知道其中細節嘛,你若想知道回府問裴大人便是,這案子正是由您的夫君——大理寺少卿裴大人主審。”
“所以我才驚訝你竟然不知道此事,最後裴大人與瑾哥哥一起定刑,還将三個人都判了罪呢。”
話落,沈姝忽然疑上心頭,之前外頭怎麽傳六姐姐和裴少卿的謠言,她都不信。
可今日瞧見六姐姐這一問三不知的模樣,恐怕由不得她不信啊。
末了,沈姝忍不住多問了句:“六姐姐,難道裴少卿當真……?”
崔英瞬間意會,急忙斂神,紅了紅臉道:“沈妹妹不要亂想,夫君、夫君他很好。”
她說的是真話,可多日來的謠言早已深入人心,即便崔英将一切坦誠,旁邊的人也不會相信,反倒覺得她越是否認便越是欲蓋彌彰。
不過沈姝畢竟還是姑娘家,面皮薄,眼下見崔英否認,她頓時轉移話題說起了別的趣事。
只是心下默默腹诽:唉,可憐的六姐姐啊,看來傳言十有八九是真的了。
巳末時分,最後一首琵琶曲的尾音落下,琴娘起身,向前來聽她彈曲的諸位貴客款款福身行禮。
然禮畢下臺之際,她卻瞧見二樓雅間中有兩扇關着的窗戶。
琴娘眸光微凝,當即便吩咐婢女道:“去查查,是誰這般瞧不起我的琵琶。”
婢女垂首應是,急匆匆去尋了大堂的管事。
與此同時,崔英與沈姝亦起身離開絲竹坊,準備找家附近的酒樓用膳。
她二人離開之時,正好碰見随大堂管事上樓尋人的婢女。
婢女與大堂管事側了側身,一起向崔英二人垂首行禮。
直到她們的身影離開絲竹坊,大堂管事才對婢女道:“那兩位娘子便是其中一間雅間的客人,許是來聽個樂,你告訴琴娘,她無需介懷。”
婢女道:“既是兩位娘子,琴娘當然不會在意,還請管事快帶我去尋另外兩位貴人。”
*
崔英名下在西市的兩間鋪子,分別做的是熏香和賣布的營生。
午間用膳時,沈姝知道崔英下午要去看鋪子,便鬧着要與她一起來。
崔英無奈答應,誰讓她上回放了沈姝鴿子,如今只能好生好氣地供着這位“小姑奶奶”。
但沈姝的興頭只有一會兒,剛随崔英在布料鋪子轉了兩刻便興趣索然,跟崔英說一聲,便帶朱焦去了對面的首飾鋪子。
崔英樂得自在,跟她約定好歸家的時辰,便自顧帶着簪秋青玉兩人忙碌起來。
第69回 見面,西市這兩間鋪子的掌櫃倒還算老實,看了地契,确認了崔英的身份,很快便将近半年的賬本找了出來拿給崔英。
這賬本一時半會兒自然看不完,崔英讓簪秋收好帶回府裏去看,又态度和善地跟兩家鋪子的掌櫃閑話幾句,然後便帶着簪秋和青玉離開了。
不過離開之後,她卻并未真的走遠,而是找了間附近的茶樓,在二樓臨窗的位置靜坐大半時辰觀察這兩家鋪面。
如此一來,轉眼便到了黃昏,崔英這才從布坊半裏地開外的茶樓外離開,趕去東市坊門外與沈姝會合。
青玉一直默不作聲地跟在崔英和簪秋旁邊,觀察地形,檢查食物,防備行人,保護她們的安全。
可越跟着,她便越覺得這崔氏是個秒人。
崔氏似乎真的膽子小又怯弱,可青玉有時卻又覺得她看着不顯山不露水,實則卻有一顆七竅玲珑心,聰慧得很。
但若真說崔氏聰慧,似乎又差了些什麽,譬如對她,明明知道她是聖上派來的人,崔氏竟半點都不知道對她設防。
可即便如此,如今貼身保護已有三月,青玉卻依舊沒琢磨透這位少卿夫人……
是以及至回府,青玉回到聽風堂,在寫今夜要呈給聖上的暗折時不禁犯起了難。
與此同時,靜思院。
崔英回到卧房,竟見到比她早一步回府的裴君慎。
他身上竟還穿着白日裏去絲竹坊的那身衣裳,熏香味極濃,她不喜歡,不由蹙眉:“你怎麽在這兒?”
裴君慎今日其實一踏進絲竹坊便發現了崔英,然當時他與崔伯安有任務在身,只能生生忍着,裝作與她不識。
這會兒瞧見崔英平安歸來,他頓時箭步沖到她身邊,緊緊擁她入懷:“娘子,你怎麽才回來?”
崔英微懵:“?”
這厮受了什麽刺激?
作者有話說:
*裴大人:患得患失jpg
感謝在2023-03-31 00:30:27~2023-04-01 00:30:2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明雨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糖醋排骨 10瓶;采薇Ashley 3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