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
陳樂的新房子也到了封頂的時候了,封頂後就可以正式入住。
一天中午,陳樂看到了木匠大夥圍在一起啃幹巴巴的冷面餅,看得他很不是滋味。
于是,陳樂就跟蘇揚商量了一下,房子都差不多封頂了,為他們做幾道熱菜吧,算是中午加菜吧。
正巧過幾天是“臘八祭”,順便過過節,也為了他們這幾個月以來的兢兢業業。
“臘八祭”是一個南平國傳統節日。
通常吃以谷物和果物熬成的粥,以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習俗,祈求豐收和吉祥。
吃的粥又稱為“臘八粥”、“福德粥”,跟我國的臘八節相似,但時間不一樣,這裏是十一月初二。
蘇揚也覺得這個提議很好。
到了臘八祭的前一天,陳樂和蘇揚再次背上竹簍出村了。
這次回來,他們除了帶菜肉和做臘八粥的各種材料外,兩人的手裏都拎上好幾卷白花花的棉花,一路上吸引不少目光。
回到安哥麽家時,安哥麽還被他們手上的棉花吓到:“這麽多啊,你們是打算做棉衣啊,還是想自己做棉被?”
陳樂:“棉被我已經叫人縫制了,這是給我們自己做衣服用的,天氣越來越冷了,身上的衣服已經越來越不頂用。”
陳樂把手上的兩卷棉花放到凳子上,才說:“我覺得現在的衣服已經不夠暖了,加上蘇揚也沒厚衣服,還是穿我的,所以幹脆一起買,每人做個兩三套。”
安哥麽:“祖宗哦,你倆每人做兩三套,用不着這麽多棉花,你們是不是被騙了,這得花多少錢喲。”
Advertisement
安哥麽有點心疼地摸着白白的棉花,文哥兒更是整個人埋在軟乎乎的棉花裏。
安哥麽一直知道陳樂對針線棉布這些東西是沒有概念的,生怕這次陳樂被別人哄騙了,所以才買了這麽多棉花。
“不是,我們還打算給你們一人做一套,雖然現在才做是遲了點,但這是我們後輩的一點小心意。”陳樂對安哥麽說,同時用手肘輕輕拐了蘇揚一下。
蘇揚立刻會意,上前就攬住安哥麽的手,撒嬌道:“是啊,夫君他又不會做,我呢,又沒做過棉衣,還不得跟着您做嗎,你一邊做我一邊學,這多好啊”
蘇揚又看了一眼陳樂,繼續說:“況且買了也不好退,我們這麽遠都抱回來了,安哥麽,我們退回去多虧啊。”
撒嬌,是蘇揚最近學會的新技能。
安哥麽輕輕打了一下蘇揚的手:“你們啊。”聽語氣,陳樂和蘇揚就知道安哥麽妥協了。
陳樂看着安哥麽蘇揚兩人走向廚房的身影,愉快地轉過身,跟文哥兒擊了個掌。
臘八節當天,陳樂早早起來把臘八粥裏所需的糯米、豆類先泡上,這樣比較容易煮得更軟糯香甜。
等所有東西都備好,陳大廚上線了。
安哥麽這段時間也知道了陳樂的做飯的手藝,除了剛開始的幾頓,安哥麽還會搶着做,後來,基本只要陳樂有空,廚房都是由他掌廚。
無他,陳樂做飯太好吃了。
陳樂今天打算做兩個菜,他先把臘八粥煮上。
其實臘八粥每家每戶用的材料都不盡相同。
陳樂習慣用紅豆,綠豆,虹豆,花生,白糯米,黑糯米,小米,桂圓,蓮子,紅棗熬成的臘八粥。
最後撒上一把紅枸杞,有紅紅火火的意思,好吃、好看又好意頭。
另一道就是土豆煎餅,之前有給沈風意做過,後來也給安哥麽他們做過,得到了一致的好評。
今年的秋收又有一堆圓滾滾的土豆,加上蘇揚很喜歡香脆的口感,所以陳樂決定做土豆煎餅,做起來也方便。
陳樂把土豆絲混上面粉,再把它們攤成一張又一張的土豆煎餅,陳樂特意做多點,因為等會兒陳林和陳武都會回來。
這是當地的習慣,無論在外的人有多忙,這天都會回家一趟。
先一家大小在祠堂上香先供奉祖先神靈,然後在裏正事先在祖先牌位下放置一個大碗上,每家舀上一小勺各家的臘八粥供奉給祖先,再一家人圍一起吃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
這一系列的習俗有不忘本,團圓的意思。
臘八粥配上陳樂煎得金黃的土豆煎餅,正好,完美。
不久,陳林和陳武就陸續回來。
陳樂和蘇揚與他們一起去了祠堂上香,回來就把吃食分為兩份,一份留給他們自己吃,一份端過去給大木匠他們。
因為臘八粥的量實在太多太重,所以陳林和陳武也都來幫忙。
等陳樂他們去到新房子時,衆人正好圍着一個火盆吃午飯,但少了幾位,應該是村裏或住得近的人回家吃飯去了。
留下的人都是住得比較遠的,開始在啃各自準備的面餅。
其中有人看到陳樂和一男子端着一個大鍋走進來,也嗅到一股香甜味:“好香啊,這是什麽啊,陳小哥。”
他這句話引得大家紛紛轉頭,陳樂:“就你鼻子靈,今天不是臘八祭嗎,正好做了些臘八粥和土豆煎餅,給大家嘗嘗,臘八祭就要吃臘八粥嘛,大夥分分。”
說完,放下手上的鍋,陳樂拿過蘇揚手上的碗,揭開鍋蓋,一陣熱騰騰的蒸汽伴随着一股濃郁香甜的米香和豆香飄過大夥的面前。
陳樂開始分碗:“剛出鍋的臘八粥,大家不要嫌棄,來來來。”
冬日裏的一碗臘八粥,溫暖了他們的胃,也熱了他們的心。
配上香脆的土豆餅,大木匠們吃得一臉開心,大夥有說有笑的。
陳樂他們也回去吃中飯了。
陳樂的手藝不是蓋的,家裏的一鍋臘八粥和幾盤土豆煎餅都被吃得一幹二淨。
吃完中飯休息一會兒,陳林和陳武都要回鎮上上工了,他們只有半天的假,吃完就要趕回去。
陳樂和安哥麽送他們上驢車,看着他們遠去才回的。
又過了兩天,陳樂的房子就正式完工了。
安哥麽建議陳樂找裏正定個良辰吉日正式擺個“喬遷宴” 請大夥吃一頓。重要的是要在新房子各個方位拜神。
什麽土地神,門神,竈神。聽得陳樂都昏頭了,最後還是蘇揚記清了全部。
裏正定了八天後的十一月十二,辦新屋喬遷宴。
在喬遷宴的前幾天,陳樂雇了龐正的驢車幫他去隔壁村拉家具。
今天又載着陳樂蘇揚跑了趟江流鎮,去圓木匠的鋪子買足各種以後會用到的桶盆。
順便去趟一品茶樓,因為陳樂和掌櫃約定好的“分紅日”到了。
陳樂到了一品茶樓,還沒下車,鄭掌櫃就笑迎出來了,他微胖的身體,像尊彌勒佛:“喲,小陳,你來啦,怎麽,大包小包的,有什麽喜事?”
陳樂和蘇揚下了車,邊和鄭掌櫃說話,邊用眼神示意龐正跟着跑堂的從後門進,那裏可以拴驢停車。
龐正就駕着驢跟着小二走了。
鄭掌櫃帶着陳樂和我蘇揚進去茶樓,由于人太多,二樓的包廂都坐滿了,大家只能去後院談事情。
鄭掌櫃知道了陳樂要辦喬遷宴,表示一品茶樓那天也會去賀新喜。
并告訴陳樂之前教沈風意的土豆全席,在王城的豐收節裏的“主食慶”引起多大的熱鬧。
“主食慶”活動沒開始就傳出會有大人物來,結果是當朝太子和王爺來當評委了,他倆還當面誇了這土豆全席。
一傳十,十傳百,現在豐收節過去一個月了,他們各地的一品茶樓還是有點忙不過來。
到現在消息才傳來江流鎮上,現在茶樓這麽多人,有很大一部分人跟風來嘗試一下,連天家的人都誇的菜究竟是怎樣的。
這次土豆全席真的讓一品茶樓大出風頭,沈風意說下次來這裏要好好謝謝陳樂。
所以,陳樂和蘇揚從後院出來的時候,兜裏的銀票很是可觀。
蘇揚又刷新了對錢的認知,整個人都有點飄飄然。
等陳樂他們走出後院,到一樓大堂,就發現鄭掌櫃真的沒說錯,座無虛席。
龐正正在角落的一張桌子上,等着陳樂出來,小二已經上好了一桌子菜。
等陳樂蘇揚都上座了,三人都就開始動筷了。
吃到一半,陳樂就聽到,從背後傳來聲音,細細一聽,原來那桌的人正在唠嗑最近的趣事。
其中就有王城的豐收節“主食慶”上的事,與自己有關的,陳樂和蘇揚都豎起耳朵聽了一會兒。
聽到一半,陳樂就覺得裏面誇張的成分不是一點點,因為他們都是道聽途說的,越傳越誇張不是沒可能。
陳樂看了一眼蘇揚,蘇揚聽得很認真,竟然還不自覺地點點頭,完全認同似的。
陳樂對此無話可說,還有一種羞恥感萦繞在心頭,只能低頭加快了吃飯的速度。
他們吃完飯,謝過鄭掌櫃的盛情招待後,就駕着驢車回村了。
陳樂和蘇揚把所有東西都買齊了,花了好些時間才把家具都擺放好。
但由于兩人實在太累了,陳樂和蘇揚就幹脆躺在新床上,蓋着新打好的被子,被子今天被太陽曬得暖烘烘的,兩人不一會兒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