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柴桑正看着北邊送來的奏章,拿起下一本時,突然一封信掉在了地上,他彎腰撿了起來,看見信封上熟悉的字體,差點跳了起來。
拆信時,他的手有些發抖。信中只有寥寥數語,無非是她很好,讓他放心,卻足以讓他喜笑顏開。
看完了信,他又撐開信封抖了抖,果然有東西掉了出來。
那是一朵小小的桃花,粉□□白的,經歷了長途跋涉,它的花瓣已然不那麽完整,但當他把花舉起來,透過燭光,竟然看見了她的影子。
衛州的刺史府,前院裏一左一右種着兩棵桃樹,這朵花,或許是右邊那棵的,那樹長得很大了,離長廊又近,她若是倚在那兒,一伸手便能夠到。
林沐掀簾進來時,正巧看見柴桑拿着一朵桃花,在那裏傻笑。
“大哥這是要走桃花運了?”林沐大剌剌地開着玩笑。
柴桑一點兒也不惱,嘴角噙着笑把信折好,随花放進信封裏。
“說吧,什麽事?”
“濘南那邊,私下托人找了我,來探口風。”
“探什麽口風?”柴桑随口問道。
林沐上前一步,低聲說道:“看看大哥的胃口有多大,怎樣才肯罷休。”
柴桑冷笑一聲:“打都還沒打,罷什麽休。”渡江之後,他不過下了濘南三座城,孫均這就坐不住了?
“大哥猜猜來的人是誰?”
“誰?”柴桑應和着。
“梁儉。”林沐說完,緊緊盯着柴桑,期待着他能聯想到什麽。
“不認識。”可惜柴桑仔細回想了一番,對這個名字毫無印象。
“何梁氏一母同胞的兄弟。”
經林沐這麽一提醒,柴桑倒是想起些事:“他不是在陵南?”
他之前專門差人查過這個人,他一家流放陵南十幾年了,他曾經想過,若是何梁氏真心待九歌,他便想方設法把他們一家找回來,給她做個後盾。
可是如今,母女都已反目,還理會這個舅舅做甚。
“想必是孫均特意找來的。”林沐回想起方才見到梁儉的時,他雖衣着華麗,但身形佝偻,臉上溝壑縱橫,不像是養尊處優的。
雖為對手,柴桑卻難免為衛州和吳士良不值,他們在前線為國堅守,濘南王孫均不思派兵相助,反而在後方動這些歪腦筋。
“把他送到闌州城外,讓守将把他領回去。”
聽完柴桑的話,林沐眼裏閃着光,他這招,殺人誅心啊。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是自然。如今大周形勢正好,柴桑定然不會收手,若是為此,把梁儉丢出軍營便是。
但他現在讓闌州的守将在衆目睽睽之下把人領回去,這不等于昭告天下,孫均已有降意嗎?
衛州的事在前,濘南的人心本就是一片散沙,再經這麽一遭,誰還會甘心為這個濘南王賣命?
孫均若是知道了,怕是臉都要氣青了。
想到這兒,林沐一臉興奮,轉身就要去辦。
卻在臨近帳門時,停了下來,回過頭問了一句:“大哥,有李鳶的消息嗎?”
柴桑搖搖頭,看到林沐的眼神瞬間黯淡,于心不忍,便說:“不如你回衛州,左右這裏還有南昭容和柏舟,無礙的。”
“不”,林沐一口回絕:“她有她要守護的人,我也有我的。”
說完,頭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在衛州的這些時日,倒讓九歌想起先前在澶州時。
當時柴桑剛接手澶州,府衙上下一片混亂,他二人費了好大功夫才理出個頭緒。
看着手中這些東西,九歌不得不承認,相比吳勇那個酒囊飯袋,吳士良實在算得上是文武雙全,落得這個結果,實在是有些可惜。
“今日怎麽人都不在?”鄭羽說着,大跨步走了進來,把手中的油紙放在桌上,走到九歌身邊:“外面有個賣栗子糕的,我買了些,姐姐嘗嘗。”
“李将軍到城外去拜祭先人,李鳶跟着去了。”九歌說着,放下手裏的卷宗,來到桌子旁坐下。
林沐趕緊将油紙包一層一層拆開,平平整整地攤在桌面上。九歌伸手撚起一塊兒,咬了一小口,她一向不大愛甜食,這個對她而言,有些太甜了。
但她看着林沐期待的眼神,還是笑着說:“味道很好,你費心了。”
林沐滿意地笑了笑,默默倒了一杯茶遞到她跟前。
看到她嘴邊沾了栗子糕的粉末,他下意識地想伸手去擦,猛地看到她的小腹,最終只是在袖子底下動了一下,便馬上縮了回去。
原先在演武場上不顧衆人的眼光,堅定走向那人的少年,不知何時,也有了諸多顧忌。
兩人正說着話,刺史府外突然響起兵刃撞擊的聲音。
九歌眉心一擰,忽然有種不好的預感。
“你在裏面待着,我出去看看。”鄭羽安慰着九歌,走到門口,卻又停了下來。
眼下情況不明,李彥明和李鳶又都不在府裏,她在裏面,他不敢擅自離開。
正巧這時一個衛兵跌跌撞撞地跑進來,鄭羽在門口把人攔住,壓低聲音問着外面的狀況。
整個刺史府的守衛不過幾十人,但此時,府外裏三層外三層,圍了數百人。
衛兵的話還未說完,一支飛箭便射了進來,堪堪擦過他的耳朵,在長廊的柱子上紮進數寸,衛兵一個哆嗦,腿一軟,跪在了地上。
“起來!”九歌大喊一聲:“我大周的将士什麽沒見過,區區幾百濘南降兵算什麽!”
鄭羽循聲回頭,只見九歌一把取下牆上的長劍,利落地拔出,将劍鞘擲在地上:“莫說是吳連,便是吳士良來,也沒什麽好畏懼的!”
九歌這廂話剛落地,門外便傳來一個男子的聲音:“什麽卑賤的女子,也敢直呼家父的大名!”
緊接着,便是大門倒落在地的聲音。
十幾名大周士兵退守到院內,一個年輕男子手持長弓走了進來,看起來與鄭羽年歲相近。
看到那熟悉的眉眼,九歌幾乎第一時間确信,這就是吳士良的獨子,吳連。
鄭羽一個閃身,站到九歌身前,将人護在身後。
看清鄭羽的動作,吳連冷哼一聲:“沒用的,牆外上百名弓箭手,你們今天插翅難逃。”
九歌循聲望去,果然院牆上都布滿了人,架起弓對着院內。
“你想要什麽?”九歌按捺住心中的慌亂,沉聲問道。
“要你!”吳連斬釘截鐵地說。
“做夢!”鄭羽脫口而出,随即拔出身上的劍,飛身向吳連刺來。
那劍來勢洶洶,吳連接了幾招便知道自己遠不是鄭羽的對手,此時濘南的士兵蜂擁而上,将鄭羽團團圍住,吳連趁機脫出身來。
九歌見情況不妙,趕緊執劍上前,于人群中奮力撕出一個口子,與鄭羽彙合,兩人并肩作戰。
吳連人多勢衆,但鄭羽畢竟在戰場上拼殺了幾年,漸漸殺紅了眼,幾十人圍着他,竟然占不到便宜。
眼看着士兵一個個倒下,己方傷亡越來越大,吳連漸漸皺起了眉。
“閃開!”他突然大喝一聲,濘南的士兵随即避讓,生生讓出來一條道。
打鬥也停了下來,九歌的手下意識地摸上小腹,方才在拼殺時還不覺得,猛地一停下來,她的小腹竟開始隐隐作痛。
鄭羽不敢有絲毫走神,緊密關注着吳連的動作,幾乎在吳連擡起胳膊的一瞬間,他旋即轉身,将九歌擁在懷裏,整個背部暴露在吳連的視線下。
九歌的頭抵在鄭羽的胸口,整個人被他圈着,還沒弄清楚發生了什麽,便聽到頭上傳來一聲悶哼。
“放箭!”吳連一聲令下,院內的濘南士兵紛紛散開,利箭瞬間從四面八方飛來。
鄭羽一只手護着九歌,一只手揮劍擋着,九歌望向他的側臉,他緊皺着眉,額上沁出豆大的汗珠,和着飛濺的血跡,一臉的髒污。
她左手握着劍,想要擡手去擋,但腹中的劇痛讓她提不起劍來。
一輪過後,鄭羽和九歌的周圍都是擊落的羽箭,二人竟然毫發無損。
吳連心中升起幾分恐慌,不能再耽擱下去了,萬一李彥明父女回來,他的一切籌謀便功虧一篑。
“再放!”吳連心中篤信,鄭羽背上中了他的袖弩,一定撐不久。
尚未得到喘息,密集的羽箭便再次飛過來,鄭羽每揮一次劍,背上的傷口便撕扯一次,仿佛身受淩遲。
終于,又一支箭插入他的背部,随後,兩支、三支……
他再也撐不住了,把九歌撲倒在地,覆在她的身上。
她懷着身孕,他不敢壓着她,胳膊依然強撐着,與她隔開一定的距離。
“停下!快停下!我跟你們走!”九歌不可置信地看着這一切,朝着吳連所在的方向聲嘶力竭地大喊。
她想站起來,可腹下的疼痛和鄭羽的壓制讓她動彈不得。
吳連依舊沒有喊停,箭一簇簇飛來,依次紮進鄭羽的身體裏。
他的臉漸漸猙獰,額上青筋暴起,撐着地的胳膊開始抖動,但他不敢卸力。
“我跟你們走,我跟你們走……”九歌依然在不停地喊着,視線漸漸模糊。
“別喊了。”耳邊傳來微弱的聲音。
九歌擡頭看向鄭羽,心裏堵得喘不過氣來,腦子裏了一片空白,怎麽會這樣!
“他們不會殺了我的,我一死,他們就沒了籌碼,陛下定會……”她有些語無倫次,不知道是在說給自己,還是說給鄭羽。
“我知道”,鄭羽笑着打斷她,嘴裏的鮮血即刻湧了上來,順着嘴角流落,滴在了九歌的臉上。
他艱難地伸出手,把她臉上的血跡擦幹,這是這麽多年,他對她做過最親密的舉動。
“但我不能讓他們把你帶走。”
箭終于停了。
鄭羽已經完全沒有還手之力。
他憑着一口氣,緊緊地将九歌護在身下。
吳連走上前來,看着眼前的一幕,突然有點心軟。
他只是想活捉趙九歌,和柴桑談條件,為自己和手下這些忠心耿耿的将士,搏一條生路。
在他的計劃裏,鄭羽并非必死。
他厭惡那些人,對待父親的方式,但今日,他卻讓這樣一個骁勇的少年将軍,死在這樣的箭下。
“九歌!”門外閃出一個人,手握一杆長槍沖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