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章
第 50 章
“我知道,我不會負你。”劉婉晴低垂着眼眸。
“那你為什麽還叫他到你宮中?還有那酒,你到底想幹什麽?”李錦窮追不舍。
“我不是故意的,只是……”突然靈光一閃,劉婉晴想到了一個絕妙的托詞,并且在這一刻她十分慶幸自己發現了這個秘密。
她輕抓着李錦的衣角,小鳥依人的靠在他懷裏,然後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樣:“王爺,妾身這輩子只心許您一人,既然做出承諾,妾身定不會負您,今日之事也是迫不得已,前朝大臣們虎視眈眈,妾身也不得不給他們一個交代,只是您大可寬心,因為他無論如何也碰不了我的身子。”
李錦這回是真的發自內心的納悶:“此話怎講?”
難不成這劉婉晴是發現了什麽,才會如此信誓旦旦?
“沒錯,妾身的确發現了一個秘密,您一定會高興的,并且您大可放心,就算您不出一兵一卒,那位置……遲早也是您的。”
“快快說來。”李錦的心懸了起來,若當真是關乎國運命脈的大事,甚至是關乎李晏的性命,那他絕對不可能袖手旁觀。
劉婉晴附在李錦耳邊,悄聲說了一句。
李錦果不其然笑個不停。
“您這下能放心了吧?”劉婉晴也跟着笑道。
只可惜,李錦與她笑的完全不是一個原因。
“是是是,這下是真能放心了。”李錦又回想了一遍劉婉晴的話,然後又想到之前故意說給劉婉晴聽的那句話,更是笑個不停了。
真想不到這姑娘心思如此單純,他說什麽,這小丫頭還就當真了。
他突然開始明白李晏為什麽挺喜歡這姑娘的了,心思單純的人的确讨人喜歡,但只可惜對不起,是他李錦先來的,先到先得,也只能對不住這姑娘了。
Advertisement
“不過……你又是從哪知道的這秘密?”李錦笑得眼淚都出來了,只能斷斷續續地問道。
“起初妾身只是猜測,後來聽見您說的那句話,妾身就有點懷疑了,就在剛才,妾身還旁敲側擊地問了他,他也都承認了。”劉婉晴說。
“你怎麽問的?”李錦十分好奇,按理來說就憑他哥哥那不開竅的榆木腦袋,斷是聽不懂劉婉晴在說什麽的,唯一的可能就是這倆人互相誤會了。
劉婉晴将她與李晏的話複述給了李錦,果然不出他所料,李錦又是忍俊不禁。
“上天還是公平的,斷不能什麽好事都叫他一個人占了去,開了後路,就必定會斷了他的前路。”李錦笑道。
“王爺說的極是,無兒無女之人,若幹年後朝中大臣也不會放過他,天意如此,您也無需再過憂慮。只是王爺又是何時恢複記憶的?”劉婉晴問道。
“我來也正是要與你商量此事。”李錦收起笑容,正色道,“其實我也剛恢複記憶沒幾天,但因為一些事,我不得不繼續佯裝生病,這樣才能免遭殺身之禍。”
一聽此話,劉婉晴皺起了眉,擔心地問道:“出什麽事了?”
李錦壓低了聲音:“刺殺我的人,正是他派來的。”
“什麽……”劉婉晴震驚得捂住了自己的嘴。
“因為我撿到了挂在他們身上的腰牌,所以才知道的。當時幸虧有高人出手相救,否則我早就沒命了。”李錦嘆道,“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我與他雖是異母所生,但好歹也是血脈相連的兄弟,想不到他竟會用如此卑鄙下流的手段,若真是個男人,就該真刀真槍的戰場上見,而不是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
劉婉晴卻遲疑了一下,然後小心翼翼道:“可是……妾身總覺得他不是那樣的人,這裏面是不是有什麽誤會?”
“你心疼他了?”李錦的目光再次冰冷下來。
劉婉晴連忙辯解道:“不是,只是覺得他外表看起來那麽溫和,不太像會是做這種事的樣子。”
李錦冷哼了一聲:“別說是你這個剛嫁進來還不到一年的皇後,就算是我這個跟他從小玩到大的弟弟,不也是被他的騙得團團轉嗎?這沒什麽可奇怪的。”
“可是……”
可是劉婉晴就是覺得,李晏是好人,而且直覺告訴她,李晏或許可能比她想的還要疼愛自己的這個弟弟。
“不管怎麽說,我是不會再相信他了。”李錦說,“過幾天我就要走了,今日是特意來和你道別的。”
“走?你要去哪兒?”話題突然轉變,劉婉晴愣住了。
“七日後的除夕宴上,我會請人派兩名巫醫進宮慶賀,就說是張庭将軍擔心我的病情,特意在南蠻找來的醫生,張庭将軍在朝中威望極高,我想他也不會駁了張将軍的面子,到時我便将計就計順利恢複記憶,并且在宴會之上當着衆大臣的面懇請他放我去封地,有滿朝文武作證,量他背後也不敢再使什麽陰謀詭計,這樣我就能順利地離開皇城。至于之後,我遲早會回來的,到時你依舊是皇後——我李錦的皇後。”
聽着李錦的這番計劃,劉婉晴收緊了抓着衣裙的手,咬了咬嘴唇。
這計劃簡直是天衣無縫,然而已經對李晏抱有好感的劉婉晴又怎忍心棄李晏于不顧?但如今的她手無縛雞之力,如果不做好萬全之策,就只能是負薪救火。
劉婉晴半天都沒說話,寒風凜冽,天空開始飄起雪花。
“怎麽?你不願等我嗎?”李錦急迫地看着猶豫不決的劉婉晴。
最終,劉婉晴還是下定了決心,她舒展了眉頭,微笑着:“我願意。我會等着你,等你風風光光娶我的那天。”
不必再說多餘的話,李錦将劉婉晴抱在懷裏,眼中卻閃過一絲極其詭異的光。
臨分別時,大雪紛飛,李錦便讓劉婉晴披着他的大氅回去,但劉婉晴怕節外生枝惹人嫌疑,一再想要推辭,而李錦則以臨別禮為由強烈要求劉婉晴收下,無奈,她也只得披着大氅回了椒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