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96
93-96
93
沈澤川以薛修卓與魏懷古交好為由深夜搜查薛府,發現紀綱和齊惠連已被轉移,于是以香芸坊妓子都是行刺案要犯為由把人都帶回诏獄,威脅薛修卓見不到齊惠連就殺光這批人。
此時,(在風泉運作下)監軍太監迎喜帶着黴軍糧來到邊郡,陸廣白迎接卻發現都是潮米黴面,邊郡的糧食只能自己想辦法,陸廣白久久沉默。
疑問:陸廣白都能發現黴軍糧,為什麽蕭既明發現不了,還把糧食分發下去給将士們吃了呢?
也許這就是離北夥夫的作用了,說明夥夫已經被買通,所以蕭既明才立刻斬殺夥夫。可是懷疑夥夫被買通不應該嚴刑拷問夥夫,追出幕後真兇嗎?這是bug還是本人愚鈍,有沒有大神出來解釋一下。
賞析:本章對太監迎喜和陸廣白的描寫比較細致,并且做了很強烈的對比。
對于陸廣白的困難,本文從前幾章就已經開始鋪墊,足足寫了九十多章,前面已經做了很詳細的解釋,這裏就不再贅述了。
駐守在大漠邊郡的陸廣白不受阒都待見,連一個建軍太監都可以随意作踐,他手臂上的傷口腐爛,直接剜肉倒酒消毒包紮,常年駐守啓東,為大周保一方穩定,可見其是幹着劍走刀鋒的實事。
陸廣白都困難成這個樣子了,迎喜,一個區區建軍太監卻擺明了嫌棄他們的帳篷又髒又臭,不願留宿,還要收購木材,在此處蓋間別院。
這對比實在是夠鮮明了吧。
陸廣白往年受盡冷眼,為了解決軍隊糧食問題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戚竹音掏空私房錢接濟他們;陸平煙抱病四處借錢。黃沙萬裏又沒辦法自給自足,忍辱負重在阒都底下讨生活,如今為了補離北的空缺就給他們送來黴爛的糧食,還無止盡的克扣,真真是逼得人家走投無路了。
如果沈澤川和蕭馳野的反是時勢所趨,陸廣白的策反真的是被逼無奈。
黴糧大概是壓死陸廣白的最後一根稻草。
94
沈澤川審問厥西布政司楊誠,得知魏懷古從鹹德四年就開始倒賣軍糧。魏懷古每次督辦軍糧時,會從楊誠手中收購軍糧,高價賣給奚鴻軒,奚鴻軒把這些糧食通過水、旱兩路分別發往中博六州和虛海謀取暴利。
Advertisement
楊誠雖然圖財卻不想害命,這次送往離北的是用黴物填充過的毒物,因此通過驿報告發魏懷古。
楊誠坦白鹹德元年開始國庫消耗巨大,花思謙聯合潘如貴官商勾結,靡費公帑,導致國庫虧空。鹹德四年,寒門根本沒有錢給花、潘送冰敬、炭敬,楊誠為着自己的前程,加入倒賣軍糧謀取利益的事。
同年,厥西蝗災,國庫虧空根本無法赈災,海良宜追查賬目,花思謙焦頭爛額。恰好中博兵敗,中博六州的軍糧補上了厥西虧空,填補了後方空虛的糧倉,替花思謙和現在國銀追查困境裏的官員還了債。
楊誠告發魏懷古挂的是刑部的牌子,卻被人換成了戶部的牌子,策舟驚覺這次不是魏懷古幹的,魏懷古只是被人逼迫自首。
95
私挪庫銀,倒賣軍糧,毒害将士,魏懷古爽快認罪。
魏懷古同蕭馳野講述世家屹立不倒的觀念:蕭方旭為了避免嫡庶之争,不肯納妾,蕭馳野和蕭既明成了離北鐵騎唯一的選擇。這正是世家成立之初構建的壁壘。
同是守衛邊關的将士,戚家從未受過蕭家這樣來自世家的敵意,就是因為蕭家天生反骨,這種驕傲是阒都無法信任離北的根源。李氏是大周的跟,世家圍繞他順勢而為,支撐大周的土壤,這才屹立不倒。所以花思謙、奚鴻軒、魏懷古都可以死,但他們只是失去了一個掌舵人,世家一旦坍塌,李氏就會迅速枯萎。
而蕭馳野也給出了蕭家的答案:蕭方旭不續弦不納妾,只是因為這一生只肯對她的妻子一人許下白首的承諾。
蕭方旭建立的壁壘不是家世門楣的壁壘,而是衡量能否真正成為主帥的壁壘。來日誰能夠擊破這層壁壘,誰就是新的統帥。
魏懷古服毒自盡。
蕭馳野推開門,牢房中被關押的來自香芸芳的妓子中男孩全部被人所殺。
太監福滿傳信,皇上危急,有要事托付。
解惑:為什麽黴壞的軍糧可以送到離北将士的嘴裏?
第一步,以次充好;
第二步,買通審查倉廪(lin三聲)的官員,讓他們閉着眼睛将東西松緊軍營;
第三步,買通夥夫,把毒物混進飯菜,送給将士們吃。
懸念:皇嗣被誰所殺?
96
蕭馳野為成全兄弟情意,明知是陷阱還是選擇進宮。
被慕如刺殺的臨死前與蕭馳野告別,送出霸王弓,放蕭馳野回家。
韓丞帶領八大營圍捕蕭馳野,沈澤川馳援。八大營不是錦衣衛的對手,沈澤川破開城門,蕭馳野成功出城,示意丁桃帶人奔向楓山校場。
韓丞見勢不妙,帶出齊惠連威脅羞|辱沈澤川。齊惠連為沈澤川前程慷慨赴死,臨死前叫沈澤川破大周而後立,成就自己的天地。
韓丞殺了齊惠連,沈澤川痛失恩師,殺紅了眼,蕭馳野帶着楓山校場的禁軍折回支援。
費盛倒戈,帶着自己那批錦衣衛打開城門,幫助蕭馳野帶走沈澤川。
同時,殊死搏鬥的邊郡陸廣白一直等不到援軍,在窮途末路之下也毅然反叛。
賞析:本章算是整本書的第一個大高潮,出了許多熱血沸騰的大場面和人物經典臺詞。李建恒、齊惠連、慕如等人下線,蕭馳野、沈澤川、陸廣白、費盛等人被迫反叛。
簡單說說李建恒。
李建恒這個人物一定招很多讀者喜歡,心思單純,重情重義,卻下場凄慘,博得了不少讀者的同情,騙了不少讀者的眼淚。
分析一下他找人喜歡的原因:
一,他的心思很單純,從始至終都無意于權勢鬥争,目标只有一個:錦衣玉食的養,混吃等死的活,做一個無憂無慮的富貴閑王。哪怕臨死之前也希望下輩子能做一只住在富貴檐的大周燕。
二、他重情重義。不論是對蕭馳野的兄弟情義,還是對慕如的兒女情意,他自始至終都是懷揣着美好願景的。
本文蕭馳野是正面主角人物,在李建恒遇刺瀕死時,蕭馳野明知是陷阱,也要冒死去見李建恒全了兄弟情義,但我個人還是感覺蕭馳野并沒有把李建恒當真正的兄弟。一開始為了藏鋒斂锷和李建恒吃喝玩樂,也只是利用李建恒當一個混淆視聽的遮掩。二人本質上就不是一路人,自然也不會真正肝膽相照。我覺得蕭馳野對李建恒做的所有都僅僅只是因為蕭馳野有一套自己的為人準則,換了旁人對蕭馳野真心實意的好,蕭馳野即使無感,也會義無反顧回饋對方。
而李建恒則是真心實意的對蕭馳野,雖然在秋獵一事後沒有放蕭馳野回家,禦前行刺案後被人離間,藕花樓坍塌被奚鴻軒挑唆,李建恒對蕭馳野産生了各種誤解,事後各種懊悔和愧疚,封蕭馳野為定都侯作為彌補。但那都不是他本性使然,畢竟皇帝這個身份有諸多的身不由己,很多事情不是他能決定的,甚至沒有一件事是他能決定的。
他的想法很簡單,保住蕭馳野的榮華富貴,和他一起沉醉富貴溫柔鄉。我相信李建恒一直都在意蕭馳野想回家的夙願的,只是迫于皇帝這個身份沒辦法與世家抗衡,所以在瀕死之前還在擔心蕭馳野的安危,害怕他也被人捅了。最後把霸王弓送給蕭馳野,放蕭馳野回家算是真正作為兄弟了卻了蕭馳野的心願,也是了卻了自己的一個心願。
對于慕如。太後說李建恒并非癡情種,可是文中對于李建恒身邊的女人并沒有過多描述,從慕如被養在莊子裏,到慕如被潘如貴占有,到李建恒當了皇帝,時間跨度好幾年,李建恒對慕如的鐘意從未變過,甚至在慕如刺殺自己之後,也沒有責怪慕如,對蕭馳野說:“可我就是喜歡她呀,我以為她也喜歡我……”
三、想尊忠心耿耿、崖岸高峻的海良宜為亞父。
不管是尊海良宜為亞父還是封蕭馳野為定都侯,李建恒的心思都很簡單,他想不到世家關系錯綜複雜,更想不到個中的利害關系,帝王的任何一個小舉動都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影響局勢,甚至危害到大周安危,他只是單純的想給自己心中的好人一份自以為好的褒獎。
作為一個皇帝,李建恒肯定是不合格的,作為一個人,他沒有什麽過人之處,但是秉性純良,為人憨厚,不會讓人生恨。
李建恒讓人意難平的點在于:
悲慘不幸的童年往事;
癡情卻被心愛之人所殺;
不喜權勢鬥争,卻深陷其中;
簡單的夙願執念(做個富貴閑王)卻無法滿足。
也許他童年過得正常一些,在該啓蒙的時候遇到了海良宜或是齊惠連,大抵不會是後來這個樣子。
願他下輩子能安安生生生活,稀裏糊塗的把富貴命爛在錦繡堆裏。
懸念:
1、‘你放走了蕭馳野,壞了我的好事’韓丞說的‘好事’是指什麽?
2、‘本來留着他有大用’,韓丞留着齊惠連,本來是有什麽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