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離家(抓蟲)
夏氏族長一行輕車簡裝,快馬加鞭,不過一月餘就抵達了京師,第二天,他就到了宗人府向府丞禀明了夏雨荷的事。府丞初聞此等皇家陰私,只覺當頭一棒一般,忙将夏氏一行人安排妥當,便急急向他的頂頭上司和親王弘晝的府邸趕去。
和親王弘晝乃是乾隆帝的弟弟,因幼時曾養育在當今皇太後處,故太後很是喜愛他,乾隆也對這個弟弟十分寬寵,宗人府現下就是他管着的。弘晝看着站在底下滿頭大汗,顫顫巍巍禀事的府丞,只覺頭大無比,你說他這個皇帝四哥怎麽老做這種風流囧事,偷吃完還不擦幹淨嘴,現下弄了個孩子出來,這不是找事兒是什麽!你找事便算了,怎麽還弄到要我給你處理啊!不就拿了你幾箱銀子嗎?!
弘晝當下也不拖沓,叫來了夏家幾人仔細問詢,又囑咐了府丞管好知情人的嘴,不要露了風聲,覺得這事兒□不離十了,便換了朝服,進宮去找他四哥去了。此時的乾隆正在享受一天中難得的悠閑,想着在自己治理下國運昌隆的大清國,忍不住詩興大發,不時吟兩句詩,感慨自己的勵精圖治……這時吳書來告訴他,皇上,您弟弟來了!
乾隆對他這個整天嬉皮笑臉的弟弟還是很寬容的,沒辦法啊,他親媽疼那家夥!他這個大孝子能不滿足他額娘嘛。只是這個麻煩弟弟還是少進宮找他的好,每次來,自己就得給他銀子,還不能少了!邊肉疼自己的庫銀,乾隆邊讓人宣弘晝進來。
乾隆想過弘晝進宮的理由,無非就是那麽幾項,所以,當他從難得嚴肅面孔的弘晝口中知道自己可能在民間有了一個女兒時,感覺十分震驚。夏雨荷,說實話,乾隆還真是把她忘了,他的身邊總是圍繞着各色美人,那年大明湖畔的時光,只是微服出巡路上的一段迤逦風景,也許當時他的确是想過把夏雨荷接進皇宮的,但可惜的是,回京後他一不小心忘記了,那個,這也不能怪自己啊,每天忙完國事忙家事,應付完朝臣接着應付大小老婆,當皇帝也是很苦逼的!這下可好了,一不小心蹦出來個包子,乾隆皇帝可算是又想起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了。
乾隆在心裏默默算了一下,十月懷胎,那孩子又是八月間的,心中想着夏家也沒膽子敢随便拿個孩子套自己個兒頭上,這看着……孩子九層九是自己的了!該慶幸還好是個女兒嗎?!既知道有個流落民間的孩子,那就得接回來,孩子娘也得打包了,趁着孩子出生沒多久,趕緊的弄回來想個法子上戶口才是!只是這辦事兒的人……瞄了一眼弘晝,乾隆想着自己的風流韻事被
這個荒唐弟弟知道了,心裏難免就生了些別扭,這一別扭了就會有氣,有氣就要出不是~
乾隆知道弘晝素來不喜處理事務,一天到晚的不務正業,小日子悠閑得讓人嫉妒,現在既然這事他都知道了,又涉及陰私,沒道理他這弟弟不為自己分分憂不是?于是便将這事都交予弘晝處理,還因為‘茲事體大,稍不慎處之,于皇室聲威有損’,要求弘晝凡事親力親為,不要多方假以他人之手。
低頭肅立的弘晝一聽,臉立時就拉了下來,這活計,咋聽着是這皇帝四哥信任自己,自己也能出京去溜溜,可是別個是游山玩水慢悠悠,自個兒得快馬加鞭急急走,連打聽消息和叫人封口外帶打包接人還要隐秘行事,就這樣兒了您還要咱年前回來,你也不想想那夏雨荷和你閨女的小身板是能經得起折騰的麽?!這不是坑人是什麽!不行,這活兒不能接!只是這明着抗旨的傻事咱可不做,那這迂回的……有了!
“皇上,您看這事兒,是不是先給老佛爺說說?這事兒終歸是落後宮裏的,總得叫太後知道聲不是。”弘晝這話一下子點着了乾隆。是啊!都忘了還有一大家長在吶!得,現在商量的都是虛的,先去給老佛爺報備才是首要!乾隆領着弘晝又奔去了慈寧宮。
這事兒啊,是兜兜轉轉,一層一層的報着,最後總算是驚着了這位老佛爺了。老佛爺聽了兩兒子的報備,态度很明确,這皇家血脈不能流落,孩子,得接回來!只是得仔細查探了,确定了是皇帝的骨肉了,才能接回來!至于那夏雨荷,她倒不是很在意,既然皇帝和弘晝說了會把她的身份問題給解決好,那進了宮也無妨,一個無權無勢的小小漢女,料她也掀不起風浪,反正漢妃在後宮裏也不是頭次有不是。
這解決辦法定下了,弘晝也得幹活去了,他原本指望着太後攪了皇帝的點子,換個人去辦差,誰知這一向護着自己的老太後竟然很同意皇帝的想法,堅決支持弘晝去落實指揮,還道:“哀家只信你一人的!”哎喲喂,老佛爺啊!您信任得真是時候啊。
不論弘晝心裏有多麽不願,他也只能帶着親随跑一趟濟南,至于夏族長,他就先在宗人府候着吧,四哥還有話要問吶。因為時間挺趕,弘晝一行也是星夜兼程的跑,到了濟南,也并不忙着上夏家的門,而是細細打探過了,證實了消息确切,弘晝方才入了夏家的門。
弘晝不過而立之年,自是器宇軒昂,雙目炯炯,再加上通身難掩的貴氣,夏老爺一見便知不凡。弘晝也不啰嗦
,讓夏老爺屏退下人後,便直接亮出了自己的身份和來意。夏老爺頓時跪倒在地,向弘晝行了大禮,弘晝讓人攙了起來,又說:“夏老爺不必多禮,倒是讓家人快快給孩子和他娘收拾了行李,好不日随我回京複命。”夏老爺心有不舍,卻是不敢有半句不從,此時弘晝又從懷中掏出了一封書信遞給夏老爺,卻原來是夏族長寫給夏老爺的,信中再三囑咐夏老爺以全族為大,莫要作出什麽傻事來,又說了自己進京的情況,只道一切安好勿念。夏老爺仔細看了信後的那枚印章,才收好信紙,弘晝見他看好了信,在講好了啓程的時日後便離去了,夏老爺一送走他們,便急急往夏雨荷的院子走去。
夏雨荷正坐在榻上看搖床裏的女兒,此時紫薇已有近三月大,小臉白白胖胖的,小手不時的在身前搖來擺去,蔻兒也侍立一旁,滿臉的笑。只聽珠簾一陣碎響,夏老爺便出現在了小廳裏,夏雨荷見着,忙下了榻來,滿臉惴惴的看着這個自自己生下紫薇後,便對自己再沒好臉色的爹,夏老爺看見夏雨荷的樣子,心中一陣酸楚,面上卻是理也不理夏雨荷,只對蔻兒道:“快給小姐收拾收拾,京城來人接了。”
Advertisement
蔻兒咋聽消息,便是一呆,倒是夏雨荷搶步到夏老爺面前,滿臉期許的問:“爹!您說京城來人了!是皇上對嗎?!一定是皇上!”夏老爺見着滿臉喜色的夏雨荷,心中那些因她私生紫薇的怒氣與失望,一瞬間仿佛消弭了,揮手讓蔻兒退出去,輕輕拉着夏雨荷複又回到了小榻上。夏雨荷見着夏老爺似又回複成了往日那個疼她寵她的樣子,便大着膽子對夏老爺表達自己的喜悅,見夏老爺有所回應,更是确定自己爹爹已是不生她的氣了,心裏的歡愉一時間要漫出來一般。
夏老爺接過夏雨荷遞過來的紫薇,看着外孫女可愛的小臉,再看着對面滿心歡喜,毫無城府可言的夏雨荷,嘆了一口氣,低低對她道:“雨荷,你想過以後的日子嗎?”夏雨荷聞言,滿心奇怪,這有什麽想的,皇上接了我進宮,自是由皇上安排啊。夏老爺一見夏雨荷的表情便知她在想什麽,不禁後悔自己太過嬌寵女兒,把她養得這樣不知世事,不谙人情,只有滿腔的風花雪月。
接下來的兩日,夏老爺細細的為夏雨荷講解了她今後可能面對的情況,深刻的剖析了她入宮後将有的估計會十分難熬的日子,又講了一些不同情況下,待人接物的方法忌諱……可以說,夏老爺恨不得一下子就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全部塞進夏雨荷的腦子裏。可憐夏雨荷生母早逝,家裏又沒有女性長輩教導,夏老爺以前也
從沒在這方面下過功夫,是以當她經夏老爺一番填鴨式的教學後,頓覺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啥的受到了極大的沖擊,‘進宮’這個原來在她腦中代表着幸福美滿生活的詞彙,此時在夏老爺的描述下竟是如入刀山火海一般。
夏雨荷的怔忪糾纏放在一邊不提,夏老爺這兩日也在想方設法為女兒弄個日後可用的人,閨女進宮雖不能像普通人家嫁女兒般陪嫁幾房家人,但怎麽都要讓帶個丫鬟在路上照顧才好,與夏雨荷一道長大,又是家生子的蔻兒無疑是最好選擇。夏老爺又特意問了蔻兒的想法,得知她一心只想繼續服侍夏雨荷,确定了她的忠心後,又許諾定會照顧好她的家人,便開始給蔻兒上加強課程。不僅在自己給夏雨荷灌輸基本常識時讓蔻兒旁聽,還讓家裏的一些老人給蔻兒講些大戶人家傳出來的腌臜隐私,說些在大院裏保身的方法。總之夏老爺為了女兒,這幾日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在調/教蔻兒,他也知道夏雨荷雖聰明,但在這些事上一下子轉不過來,只能寄希望在伶俐的蔻兒身上,起碼也要一時能護着夏雨荷些兒,至于長久的……這只能看女兒的造化了。
終歸蔻兒并不似夏雨荷那種深閨小姐,平日裏對這些就有耳聞,平日也見過丫頭仆婦們私底下的一些小動作,加上她本就聰慧,又知這些今後估摸着都是有用的,再兼着對夏雨荷一片拳拳愛護之心,幾日下來,倒也有了些成效。
距弘晝上門五日後,夏雨荷終是坐上了前往京城的馬車,蔻兒懷抱紫薇和她坐在一處。夏老爺一直将他們送至濟南郊外,方才與弘晝等人拜別。直到再也看不見馬車的影子,夏老爺才讓人打馬回城。
坐在急速前行的馬車中,因為精良細致的布置,夏雨荷并不覺得不穩,與之相反的卻是她忐忑不安的心情,她此時第一次為自己的未來感到擔憂與迷茫。蔻兒懷中的紫薇也是異常安靜,她的內心也是極不平靜的,你說一個嬰兒為什麽會不平靜?!原因很簡單,她是穿來的啊~~(我沒說過嗎?!)
作者有話要說:決心當個勤勞的孩子!
求收藏~~求包養~~求書評~~求小花~~
再傳次,這次有了沒?!JJ你讨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