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提線傀儡小皇帝(12)
聞人恩還在回味流水線這個名字真妙,那頭紀城已經翻身上馬帶着人疾馳回了京城,他剛回到皇宮,屁股還沒坐熱,就又面臨了一堆落下的朝政亟待處理。
紀城只得一邊批奏折一邊感慨:「皇叔不在的日子,想他。」
被紀城叫進宮裏一起加班的江立:「咳咳咳。」
他被口水嗆住,半天才緩過來,還沒繼續處理事務,便感覺到自己身上有一道視線逡巡。
江立趕忙道:「陛下有何事要吩咐老臣?」
紀城道:「丞相,朕看你年紀也有些大了,嗆一下都要緩這麽久。」
作為在朝堂上混跡已久的老臣,江立的雷達瞬間啓動——好好的為什麽要提他年紀大?陛下是在暗示什麽嗎?一般官員老了就該致仕,致仕的話他手底下的權力就會有其他後來者頂替分割——所以小皇帝因為他知道得太多了,準備卸磨殺驢了?!
江立當即警惕起來:他是該順水推舟接收小皇帝的暗示還是再為權力反抗一二?對了,現在戰争還未完全結束,這是不是一個可以利用的籌碼?
只聽紀城繼續感慨:「這樣子下去,你還怎麽給我賣命?」
江立:「……」
紀城摸着下巴還在思索:「看樣子是時候組建一個專業加班團隊了,不然這工作量我怕你一個人扛不住啊……」
江立:「臣扛得住!」
他把胸脯拍得梆梆響:「臣怎麽扛不住了?就這點工作量,臣還可以再乾五百年!!」
紀城滿意地點頭:「既然如此,那朕手上這些奏折就交給你了!」
江立:「?」
而紀城已然将手裏頭的奏折都推給了江立,鼓勵地拍拍他的肩膀:「朕相信你一定會處理得非常好的!」
Advertisement
然後他就真的走了。
只留下對着案頭突然翻倍的折子愣住的江丞相:等等,事情是怎麽突然轉折成這樣的?
他最開始進宮不是只想問問陛下這兩天乾什麽去了嗎?
------------------------------
九月時北夏發動了第二次進攻,顯然他們已經吃到了前一次的教訓,沒打算出什麽奇招,而是按照正常的進攻之法排兵布陣,
畢竟正兒八經算兵力,大寧比不上北夏,衆所周知。
大寧的官員們也清楚這一點,是以在戰報送回來前都格外緊張——八月那一戰他們能贏多半還是因為李衡拿走的兵布圖是錯的,現在過去一個月時間,對方肯定已經發現不對并且把軍隊整頓好了,不會再給他們這樣的機會。
所以就算在李衡叛逃以後紀城又送了一個真正會打仗的将軍過去,也很難讓大家樂觀太多。
然而等戰報傳回,所有人又結結實實吃了一驚。
——他們又勝了。
北夏在整個九月連着對大寧發起三四波攻勢,最開始大寧還有些避戰的意思,全然一副守城的架勢,無論北夏軍怎麽叫陣也不出來,後面北夏那邊也開始失去耐心:現下已經入秋,離冬季就快近了,北境冬天嚴寒,他們不可能發起大型的攻勢,所以這就是他們最後一個大肆劫掠的機會。
所以自信心重新膨脹起來的北夏軍決定發起大攻,大量的軍隊和攻城器械都拿出來,預備直接拿下大寧的這座城池。
然後這些北夏士兵就被大寧架在城牆上的連弩給射了個對穿。
此種弩-箭并不完全是往日戰争中的那種大型連弩——那玩意兒體積大數量少,單個的殺傷力是很強,但只要士兵們一擁而上,造成的傷亡也就沒那麽恐怖了。
這次大寧新搬上來的連弩體積比先前的要小上不少,但數量極多,輕松實現城牆全覆蓋,且穿透力也不弱,北夏士兵的輕铠基本防不住。
而且那些大寧的士兵們還一個賽一個的陰險——他們不射人,射馬。
北夏士兵作戰風格野蠻,一般攻城戰也是派騎兵在前面直接橫沖直撞過去,敵方士兵攔不住,城上箭矢也跟不上。但這次大寧的連弩發射速度極快,射程也遠,一排士兵站在城下對着北夏騎兵的馬一頓亂射,根本不看準頭的。
於是前排的騎兵和馬一齊滾到地上,後排的騎兵也收不住馬,要麽往後滾下去要麽往前飛出來,還沒沖到大寧城下,直接用自己的肉-體為他們鑄就了一道防線——後面的步兵看見前面亂成這個鬼樣,根本不敢過去。
於是北夏的第一波大舉進攻就這麽被打退了。
再準确一點,他們的第二波攻勢也是這麽被打退的。
大寧甚至沒拿出別的東西,就把以往堪稱戰無不勝的北夏給打了個措手不及。
到了第三次進攻的時候,北夏終於意識到再這樣下去是不行的,於是這次打頭的換成了重騎兵,連馬都有铠甲保護的那種,後面跟着的步兵也個個舉着盾牌,再配上大型的攻城雲梯,不求防得滴水不漏,但至少得沖到對面城下吧?
這次大寧拿出了投石機。
陸叄壹玖小世界還處於完全的冷兵器時代,戰争兵器的概念是有,但研發的進度都很落後,投石機這東西其實已經有了,但哪怕在大寧都屬於是罕見到一座城池都不一定能有一臺的,更不說主要維持游牧民族習慣崇尚個人武力的北夏了。
別的不說,他們現在交戰這座城池裏本來是沒有投石機的。
但在紀城的提點下,聞人恩和他的徒弟們還是成功鼓搗出來了這玩意兒,并趕在九月底的時候制成送抵邊境。
於是第三次的進攻再次以北夏的失敗告終。
不過投石機的數量和工藝水平都有限,加上這次北夏也是發了狠的,所以大寧的士兵也有了不小的傷亡。
尤其這時北夏那邊又新增援了數萬軍隊,要是再這樣下去,這座邊城恐怕還是要淪陷。
然而就在北夏盤算着發起第四波攻擊之時,幾只燃着火光的巨型木鳶自天空劃過,還不待目瞪口呆的北夏士兵們做出反應,它們便猶如斷了線的風筝一般,直直墜入北夏軍營。
十月,北境的天氣已經趨近寒冷,往年這個時候北夏的軍隊已經靠打劫大寧城池過上富足的生活了,但今年他們沒有。
不僅沒有,他們還被大寧人反燒了軍營——甚至因為對救火沒什麽經驗,等他們撲滅大火清點損失的時候才發現,他們自己的糧草都被燒了一半。
事已至此,還打個屁啊!
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北夏的攻勢再三被破,現下自己軍營都被端了大半,他們打這一仗的心氣已經算是失了,來增援的大軍又撤回去,剩下之前已經減員不少的北夏軍守城。
冬天即将到來,今年他們已經沒有再大肆出兵的機會了。
京城下第一場雪的時候那位被紀城派往邊關的将軍班師回朝,百姓們夾道歡迎,連朝中官員們都對他投向奇異的眼神:他們原先以為此戰即使勝也是慘勝,沒想到這小子套路一套一套的,連新型連弩和投石機都拿得出來,更不提那已經在民間被傳成火鳳降世的機關鳶——
這小子不一般吶!
而後他們便見這位将軍恭恭敬敬地跪在太寧殿上:「此戰能夠獲勝陛下才是居功至偉,若是沒有陛下的指點和您送來的那些武器,臣怕是無法這麽輕易守住臨城。」
百官包括江立在內皆是目瞪口呆,紀城則是笑吟吟道:「能勝便是極好,好的武器也要用對方法才行,陳将軍不必自謙。」
陳将軍連道不敢,這時江立忍不住問:「陛下,那些武器……是您研究出來的?」
紀城撐着下巴道:「之前在宮外閑逛時認識了一個匠人,是他和他徒弟們研究的。為了防止消息走漏,此事一直是秘密進行的而已。」
他突然又笑了一下:「不過朕也出了那麽一點點力。」
群臣:「……」
就這麽簡單?随便出宮就能撞上一個改武器那麽厲害的高人?
他們都生活在京城,怎麽他們就沒撞上呢?!
和北夏的戰事暫歇,照目前情況看大寧還能有至少半年的和平時期,於是大家喜氣洋洋準備過年的同時,紀城也将聞人恩等人從河州召回——沒別的原因,主要是快馬來回真的太累了。
反正現下李衡在京城的勢力已經被拔得差不多,紀城直接把攝政王府在京郊的一塊産業推了給聞人恩當實驗基地。
聞人恩帶着徒弟們進宮謝恩的時候紀城正在禦書房,不少大臣也在——他們本來也沒什麽事,主要是聽說那位研制武器的高人進宮,所以找了借口進來一睹真人——紀城尋思着免費的加班勞力不要白不要,所以一股腦也都放進來了。
於是這些大臣們也有幸見證了聞人恩的徒弟們看見紀城眼睛一亮,當場高喊「神仙」的神仙場景。
「神仙陛下,您真的太厲害了!您是怎麽想到連弩可以那麽改的啊?」
「能想到大型木鳶的代替材料才是真神了好吧?」
「神仙給我簽個名!」
「陛下這是當初您弄壞的那架木鳶,我一直珍藏着,您可以再給我演示一下當時您是怎麽拆的嗎?」
聞人恩:「……」
他怎麽收了這麽群活潑好動的徒弟的?
群臣:「……」
這就是陛下說的出了億點點力?
猝不及防手上突然就多了兩截斷木鳶的紀城:「……」
他面無表情将其中一截放下,雙手握住另一截,而後輕輕一用力。
哢嚓。
「這麽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