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小和尚
第36章 小和尚
對于司空來說,歲寒山就是他的家鄉。他從小在這裏長大,跟兄弟姐妹們在山上嬉戲,雨後結伴去樹林裏采蘑菇采木耳,偶爾還偷偷摸摸地打兩只野雞解解饞。
山上有多少寺廟,什麽寺廟是什麽情況,他心裏都門清。還有,哪些地方有富貴人家的山中別院,他也都知道,他以前還去給人家打過小工,幫着做些雜活兒,給自己的兄弟姐妹們掙點兒糕餅什麽的。
鳳随聽着聽着,也忍不住微笑了起來。明明是那麽困窘的苦日子,怎麽從他的嘴裏說出來,怎麽就那麽……妙趣橫生呢?
行到半山腰,出現了岔路口。路口豎着一塊木牌,各自向兩個方向伸出了兩個箭頭,一方寫着“孤雲寺”,另一方寫着“無量寺”,字體端莊平和,這是孤雲寺智雲大師的筆跡。
很多人都不知道,最初在這裏立下一塊牌子,是司空出的主意。他對智雲師父說,雖然熟人們都知道孤雲寺怎麽走,但對于慕名而來的香客,是很容易在岔路口走錯路的。走錯路的人多了,不是會影響孤雲寺的收入麽。
智雲師父雖然是出家人,但也并非不食煙火之輩。聽了他的建議,就很痛快地搞出這麽一個路牌來。
因為智雲師父的路牌也給無量寺指明了方向,後來無量寺的人還特意提着兩筐果子來謝他們。
在歲寒山上,無量寺是與孤雲寺齊名的寺廟,最早修建的時間都可追溯到前朝。
無量寺的僧人聽說公差上門,匆匆迎了上來,一眼看見跟随在鳳随身邊的司空,還稍稍意外了一下。
司空連忙向他行禮,說了一句,“法清師父,好久不見。”
法清颌首,帶着他們先去大殿上香。
鳳随跟着身後,悄悄問司空,“你認識他?”
司空笑着點點頭。他小時候可是經常帶着自己的兄弟們跑來這邊玩的。
鳳随也很快想到了這一層,笑了笑不再追問。
上過香之後,法清便帶着他們去看喬家人之前落腳的院子。
Advertisement
喬家人當初來上香的時候,因為人多,住了無量寺最大的一個院子。不過客房已經經過了打掃,又已是數日過去,客房裏并沒有留下什麽有用的線索。
鳳随帶着司空在各個房間裏走過一圈,便順着碎石小路走了出來。
在來無量寺之前,鳳随其實已有心理準備,猜到寺廟裏應該不會留下什麽線索了。但喬家人是在離開寺廟之後出事,他總覺得,住在寺廟裏的這兩天,喬家的那位內應,或許會露出什麽端倪。
不過在實地考察之後,他就意識到自己想的有些偏了。喬家人哪怕是住在寺廟裏,起卧也都是自家人在服侍,跟寺廟裏的人接觸的機會并不多。
寺廟裏的人知道的比較多的情況,就是他們每日要了多少熱水,共有多少人在寺廟裏用齋飯,喬家的人每天什麽時辰去前殿裏上香跪經。
但是這些信息,對于尋找線索的公差來說,幾乎毫無用處。
從喬家人住過的院子裏走出來,司空一眼就看見竹林旁邊的岩石上坐着一個圓頭圓腦的小和尚,正晃蕩着兩條小短腿在啃蘋果。
這小和尚大約五六歲的模樣,長着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模樣頗為機靈。看見客院的方向有人過來,他連忙從岩石上跳了下來,沒想到動作慌張,僧袍的衣角就被岩石給刮住了。他膝蓋一彎,摔倒在地上,險些來了個臉着地。
司空連忙跑了兩步,将這孩子從地上扶了起來。
小和尚揉揉摔痛的膝蓋,眼睛泛紅,卻強忍着不哭。
司空從地上将沾了灰土的蘋果撿起來,見小和尚眼巴巴的看着他,便又遞給了他,囑咐他說:“去廚房找些清水,沖沖灰土再接着吃。”
小和尚抱住半拉蘋果,紅着眼圈點點頭,小聲說了句,“謝謝哥哥。”
他說的不是施主,而是哥哥,司空就知道這小家夥是認識自己的。
司空問他,“你什麽時候見過我?”
小和尚的眼睛就亮了,“上次哥哥回孤雲寺,帶了好些糕餅……還分了一塊紅棗糕給我。”
司空就知道是怎麽回事兒了。
這兩邊的寺廟相距不遠,他小時候也經常帶着自己的那些兄弟們跑到無量寺來找小夥伴們玩耍。這個小和尚年紀小,正是喜歡跑來跑去的年齡,估計無量寺的僧人們對他也不會管束太嚴格。
司空就笑了,他伸手到懷裏,摸出幾顆糖果遞給了小和尚,“哥哥這次是來查案子的,是公事,沒時間買糕餅。下次來我多買些,讓小石頭給你帶一份兒過來。”
小和尚的睫毛上還挂着淚珠呢,伸手接過糖果的時候,臉上還是露出了開心的表情。他問司空,“哥哥你查什麽案子啊?我們寺廟裏沒有案子啊。”
這孩子估計還沒搞明白什麽叫案子。
司空心裏一動,問他,“前幾天有人來上香,就住在竹青院裏的,你知道這事兒嗎?”
小和尚眨巴着大眼睛點點頭。
司空就笑了,“你怎麽知道的?”
小和尚說:“我和師父過去給他們送蠟燭,看見一個小姐姐。小姐姐帶我在院子裏看花,還說要送我新衣裳穿呢。”
司空點點頭。他知道很多大戶人家除了會定期捐些香油錢,還會給寺廟裏捐贈一些僧衣之類的生活用品。
他又問小和尚,“這位小姐姐,是不是叫穎兒?”
小和尚一下睜大了眼睛,“你怎麽知道?”
司空又笑,“哥哥還知道這位穎兒姐姐,是跟她的母親一起來的,對不對?”
小和尚驚奇的睜大眼睛,“對,對。穎兒姐姐的母親很和氣呢,還給我甜甜的糕餅吃。不過穎兒姐姐不喜歡她母親。”
“為什麽呢?她母親不是很和氣嗎?”司空覺得,能對寺廟裏一個毫無根基的小和尚也和顏悅色的人,性格必定不會多刻薄。
小和尚就搖搖頭,“穎兒姐姐說,她母親是後娘,她是為了巴結她父親才對她好的,又不是真正喜歡她。”
司空皺了皺眉。他怎麽覺得,這樣的話不像是一個小孩子自己的感悟,反倒更像是別人灌輸給她的看法?
“穎兒姐姐說沒說過,她母親不喜歡她的話,是誰說的?”
小和尚想了想,“她身邊的人都這麽說。照顧她的丫鬟婆子,還有她的奶奶、姑姑……哎呀,好多人呢。好多人都這麽說啊。”
司空,“……”
司空不明白喬家的人都是怎麽想的。
在這個時代,喬穎兒一個小姑娘,成長過程中的很多知識、常識、待人接物的規矩,都是要通過“母親”這一角色來獲得的。沒有母親的教養與指導,對于權貴家人的女孩子來說,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
若是鬧出閨中與繼母不合這樣的醜聞,傳出去的話,她以後的婚嫁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蘇琳的父親位至三品,家教毋庸置疑。而且她的家庭對她的培養也足夠她承擔起教養子女的責任。
但現在的情況是喬家的人不但隐隐的聯起手來排斥她,并且還把這種意圖,灌輸給了喬穎兒。
司空轉頭去看鳳随。
小和尚也好奇的打量鳳随和他身邊的侍衛。大約是鳳随氣質太冷的緣故,小和尚眨巴眨巴眼睛,露出幾分瑟縮的神氣。
鳳随點點頭,帶着侍衛朝前院走去。
這個時候,只留下司空一個人,反而更有可能從小和尚的嘴裏問出一些喬家的私密事。
果然見到鳳随等人離開,小和尚也放松了許多。他見司空半蹲在他面前,還走過去靠在了他的肩膀上。
司空幹脆席地而坐,将小和尚抱在了自己的腿上。
他前世的時候曾經聽說過,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需要得到父母長輩的愛撫的。比如親親抱抱,或者摸摸腦袋,這樣的肢體接觸,會給孩子帶來安全感,有助于他們的心智更加健全的發育。
但對他們這些被收養在寺廟裏的孤兒來說,這一條,其實是很難得到滿足的。和尚們都是方外之人,對于這些孩子,他們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喂飽他們,将他們順利的拉扯大。
而且這個時代,也沒有“兒童心理學”這種說法。
但司空還是希望他的這些兄弟們,都能成長為心智健全的人,并且也能在長大成人之後,以溫情和善意來回報這個社會。
所以他會定期回到寺廟裏去探望師父們收養的那些孩子,給他們帶好吃的零食,陪他們玩游戲,聽他們講述那些不能跟師父們提起的小秘密。
以他的能力,或許做不了太多事。但他可以讓這些孩子知道,他們也是有人愛的。他們的成長,也是被人期待着的。
司空摸了摸小和尚的光頭,“姐姐的說法是不對的。不管她的母親是為了什麽原因對她好,她承受了別人的好,就應該領情的。”
小和尚的眼神稍稍有些茫然。
司空問他,“你的蘋果是誰給的?”
小和尚說:“法清師父。”
司空就說:“法清師父也許是自己省下一個蘋果沒有吃,也許是別人給他,但他不想吃,就随手給了你……但是不管什麽原因,你的蘋果是他給你的,你是不是就要謝謝他?”
小和尚聽懂了,點點頭說:“師父教過,別人對我們的好,我們要有感恩之心。”
“對啊。”司空說:“如果你拿了他的蘋果,卻對別人說,法清師父并不是真心喜歡我,也不是真心想送給我,他只是自己不想吃了才給我的……那你自己想想,這不是辜負了法清師父的一番好意?”
小和尚就流露出些許的愧色來,“穎兒姐姐也不應該那麽說。她的母親對她好,她不應該不領情。”
司空就摸摸他的小光頭,“對了。就是這樣。”
小和尚就說:“下次見到穎兒姐姐,我要告訴她,那些人跟她說的話是不對的。”
“穎兒姐姐現在被壞人帶走了,哥哥呢,要想辦法把這些壞人都抓起來。”司空又問他,“喬家人住在這裏的時候,你有沒有看到過有人鬼鬼祟祟打聽他們的情況?”
“什麽樣的人算鬼鬼祟祟?”小和尚想了想,反問他,“其他寺廟裏的人算嗎?”
--------------------
作者有話要說:
我們的小空,是個暖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