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
我是古巴
哥倫布 曾在這裏登陸
他在日記裏寫下:
“這是人類所見過的
最美麗的土地”
哥倫布先生 謝謝你
當你第一次看到我
我正在歡歌笑語
我揮舞着棕榈葉向你致意
我曾以為你的船隊帶來的是歡樂
我是古巴
船隊奪走了我的蜜糖
只給我留下淚水
奇怪的是,蜜糖,哥倫布先生
它飽蘸淚水 卻益發甜美
我是古巴
你為什麽要逃走
你來是為了尋找歡樂
請繼續尋歡作樂吧!
難道這不是一片歡樂的景象嗎?
不要轉移你的視線 看哪!
我是古巴
為了你,我是賭場,我是酒吧
我是酒店,我是妓院
但是這些幼童和老妪伸出的乞讨的雙手
那也是我
我是古巴
我是古巴
有時候對我來說
棕榈葉的樹枝充盈着鮮血
有時候對我來說
那些圍繞着我的低吟的聲音
并不是大海的浪潮
而是那些啜泣的淚水
誰來給鮮血答案?
誰來為淚水負責?
我是古巴
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面臨着兩條路
一條奴役之路...被壓榨并腐爛
另一條星火之路
它光華閃耀,卻被殺害
你會選擇星火之路
你的道路會艱險,且被鮮血浸染
但是以正義之名,即使一個人逝去了
千百萬的後繼者會站起來
即使已經沒有更多的民衆,連石頭都會起義
我是古巴
這些人的傳奇将會被傳誦
他們從全國各地聚集到 Sierra Maestra 山下
他們将為自由而戰
我是古巴
你的雙手習慣了使用農具
但是現在一把來複槍握在你的手中
你現在射殺敵人
你在向過去開火
你在開槍保護你的未來
——《我是古巴》旁白
我是古巴,我是哈瓦那,我是退潮後礁石上千萬幹涸的泡沫。
我是古巴,我是甘蔗,我是那連同家園一起燃燒的大片甘蔗。
我是古巴,我是姑娘,我愛上了賣水果的小夥子,他開朗又善良,他每天歡快的歌唱,可我是妓女。
我是古巴,我是雪茄,我熱愛生活,熱愛每天親吻我的人,我不停地燃燒。
我是古巴,我是音樂,一點點豐收的喜悅就值得我縱情歌唱,可誰又能聽見我的悲傷?
我是古巴,我們的身邊不是海洋... 是抑制不住的淚,它流了下來,變成了鮮血。
我是古巴,我是革命!我是掠奪者打不死的牆!
我是古巴,我是解放……
——《我是古巴》影評
—————————————
由于古巴歷史對多數人來說較為冷僻,所以做一個簡要的介紹,閱讀介紹後看文會更加容易。
古巴,一個盛産煙葉和甘蔗的國家,曾長期被西班牙殖民,後在美國的幫扶下,成功獨立,卻又淪為美國的後花園,直至二十世紀50年代,古巴仍生活在美國人扶持的巴蒂斯塔政權的恐怖獨裁之下,人民苦不堪言。
巴蒂斯塔是軍人出生,曾在1940年至1944年當過古巴的民選合法總統,那時他頒布了拉丁美洲最為民主的憲法,獲得共/産黨和左翼組織的支持,對國家的治理還算得上的民主自由,以至于他後來發動軍事政變來奪取政權古巴人民都是歡迎的。結果沒想到他的獨裁便由此開始,将自己之前親自頒布的古巴自由憲法棄之一邊,壓迫所有的左翼.
1953年後,古巴成為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警察國家”,常常出現警察任意逮捕,拷問和刺殺的現象。而在古巴大肆開展灰色産業的美國黑手黨梅耶蘭斯基成為巴蒂斯塔的賭博部長。
在壓迫之下就開始有反抗,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卡斯特羅兄弟(如今古巴的領導人),兩兄弟在1953年左右不斷搞革命,卻一直失敗流亡到墨西哥,但他們依舊成立了自己的革命團隊,叫做“七·二六運動”。
在墨西哥時他們認識了醫學科學院院畢業的阿根廷人切·格瓦拉,抱着推翻獨裁政府,解放受苦人民的偉大理想,他們與1956年11月通過一艘游艇“格拉瑪號”回到古巴,進行他們的革命,後來在馬埃斯特臘山區進行游擊作戰,與城市總部相配合,加之各個別的反巴蒂斯塔組織以及蘇聯克格勃的秘密暗中相助,直至1959年1月獲得勝利。
但前提是,在此之前,除了切·格瓦拉和弟弟勞爾·卡斯特羅,領導者菲德爾·卡斯特羅從未宣稱過自己是“共産主義者”,只是推翻獨權統治,甚至一開始都沒有表現出反美。美國人看他出身地主階級,自己是有錢的律師,甚至前妻是巴蒂斯塔政府某部長的女兒,還有些支持他,很快就承認了他政權的合法性(也是對巴蒂斯塔這個小獨裁者感到厭倦)。
但後來奪取政權後,菲德爾開始對美國公司進行一些集體化(社會主義改革),美國人才意識到他跟他們不是一路人,關系交惡後,在弟弟勞爾和切·格瓦拉的建議下,與蘇聯交好,徹底成為了社會主義國家,在美蘇冷戰中,成為了至關重要的一環。
本故事便是從菲德爾還在馬埃斯特臘山區游擊作戰的1957年夏天開始。
--------------------
PS:該故事所帶有的政治傾向按照角色的身份和立場寫,符合客觀歷史,不帶作者個人主觀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