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那張淺黃色的平安符,是再尋常不過的樣式,大梁道教盛行,先帝也沉迷于修道而忽略國事,乃至大權一度落到了先太後謝氏的手中。
蕭緒桓原本并不喜歡這些佛道之事,但是此刻看到婁複手中的這個尋常的紙符,竟然有些期待。
黃底紅字,字符沒有章法,普通人看不出什麽門道。
婁複越看将軍的反應,越覺得自己猜測的都是真的,忙道,“将軍,那位夫人說她是從江北來的,看樣子家中也頗為殷實,江北連年不太平,那裏可有什麽士族名門嗎?”
蕭緒桓一眼便知道他在想什麽,視線從紙符上移開,“有,當年朝廷南渡,有些士族根基在北方,不願跟着朝廷渡江來到建康,有些留在北方,後來退至江北。”
他心想,崔茵果真是個聰明的女子,北方曾經的士族衆多,有些投靠了羯人,有些留在江北,已經不複往日的光鮮,但到底家底厚實,她這樣的打扮說起來不會惹人猜疑,更何況,具體到底是哪家的女眷,她便是胡謅,也已經無從查證。
婁複還想說什麽,卻被蕭緒桓打斷,“你去夫人客房那邊守着,若是再有人鬧事,直接将人趕出去。”
婁複誤會了他的意思,但蕭緒桓并不急着糾正。
原本三年都過去了,他并沒有想過要打擾她,當初遇見崔茵的時候,她一襲嫁衣,被叛軍困在出嫁的路上。
本就是風牛馬不相及的兩個陌生人,她嫁給李承璟,他打他的仗,卻因為偶一見佳人,誤了他的心。
直到前段時間,李承璟扶持小皇帝即位回到建康,親信卻告訴他,崔茵并沒有被接過來,他這才在戰事結束後連夜趕回建康,只為看她一眼,知道她的現狀。
如今看來,有些事情和他想的不一樣。
她過得并不好。
**
次日,蕭緒桓帶着崔茵給他平安符去了靈清觀。
那個自稱一百歲長生不老實則不過五十多歲的真人面對他的到來有些惶惶不安。
Advertisement
“久聞大司馬之大名,不知大司馬來尋老道有何事?”
蕭緒桓将平安符遞給他,“這個你可還認得?”
這真人并不懂什麽真的得道,能有今天的名望全憑年輕時在士族門下投其所好,陰差陽錯哄得貴人們相信,這平安符不過也是道觀裏的尋常樣式,他皺眉撫須仔細看了一遍,為難道,“大司馬,靈清觀一日發放數十個這樣的平安符,老道實在是不記得了。”
蕭緒桓早就知道這真人弄虛作假,是個圖謀銀財的老道士,哼笑一聲,扔給他一包銀子,“昨日下午有個年輕婦人來道觀,”他想了想,補充道,“是位容貌極為出衆的婦人。”
“我問你,她來靈清觀,是為了求什麽?”
老真人盯着那包銀子,悄悄伸手掂了掂,咽了下口水,遲疑道,“大司馬這是強人所難,老道雖不是什麽高人,卻也知道不該……”
“揚州一帶妖道惑衆,朝廷剛剛抓了一批天沖教的人,你若不說——”
真人連忙道,“我說,我說,昨日是有位美貌婦人前來祈福,捐了幾卷親手抄的經書,話說那位夫人,定是哪個高門士族家的女兒,那一手行書寫的群鴻戲海,豐筋多力,不像是出自女子之手——”瞥見蕭緒桓冷冷的目光,忙收住了廢話,“她昨日前來,是為了……”
……
婁複守在門外,見蕭緒桓出來時手裏拿了幾卷經書,臉色也不太好的樣子,沒敢多問那經書是做什麽用的。
朝中近來有謝氏與崔氏鬥法,謝丞相與中書令崔宣兩個老狐貍全然沒把小皇帝和外戚齊家放在眼裏,而李承璟卻突然提議,要追封自己的亡父,此言一出,崔謝兩家又站到了一起,出來反對。
蕭緒桓并不願意摻合他們這些勾心鬥角的把戲,但今日須得回建康,進宮一趟。
小皇帝咳疾久不見好,自己被先帝指給小皇帝做輔政大臣,合該前去看望。
臨近宮門時,婁複有些抱怨,“将軍,這齊太後也不知道避嫌,怎麽還單獨叫您來宮裏。”
蕭緒桓聞言冷下臉來,“并非齊太後的緣故,我本就該進宮一趟。”
婁複嘟囔了兩聲,“齊家人現在知道巴結您了,早幹嗎去了……”
蕭緒桓恍若未聞,面色依舊。
建康宮宮城闊大,殿宇林立,绮麗非常,原是前朝時的宮殿,後大梁南渡後重新修繕。
從宮城東門進去,卻在大殿前的甬道上迎面遇到了要出宮的李承璟。
兩人單獨遇見,本就沒什麽好臉色,不過令李承璟意外的是,擦肩而過的一瞬間,蕭緒桓卻叫住了他。
“聽聞攝政王喜得麟兒,下個月滿周歲。”
李承璟皺了皺眉,不懂他為何突然提起這個,何況依照兩人的關系,阿珩周歲也不會特意請他來做賓客。
“是,”他看向這個被庶族和百姓奉為戰神的高大男子,既然他提起了,也不好冷言對待,客套道,“犬子下個月抓周禮,到時候還請大司馬賞光赴宴。”
蕭緒桓微微眯了眯眼睛,“不過我倒是聽說,世子天生患有心疾,攝政王可為世子尋到神醫了沒?若是沒有,蕭某常年在外征戰,認識幾個名醫,可以為攝政王引薦。”
李承璟聽到這話,想起之前哄騙崔茵将阿珩提前接來建康是為了在宮中治病,自己前段時間還因為見她眉頭緊鎖、雙目憂愁的嬌弱模樣而心軟,信誓旦旦一定會帶她見到阿珩。
母子連心,他能騙得過崔茵一時,卻不能騙一世。
若是到時候崔茵見到阿珩病情根本沒有好轉,該如何是好。
李承璟知道崔茵表面柔弱,骨子裏卻極為倔強,若她一再與他争執反抗,只能強行囚困住她人。他不願意和崔茵真的走到那一步。
“不勞大司馬費心,世子乃本王嫡長子,自會為他竭盡全力求醫問診。”
蕭緒桓看着他,想起那老道士誤打誤撞跟崔茵說的話,狀似無意道,“攝政王一片慈父之心,還望得償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