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盛世白蓮(2)
過了三天, 顧若蘭終于得到了意料之中的風聲。去年誠國公夫人弟弟逝世, 本是清貴書香門第的娘家沒有了頂梁柱而落敗, 她的弟妹變賣了家産,帶着一雙兒女進京依附誠國公府生活。
誠國公夫人娘家雖然不是累世列侯之家,但是誠國公夫人李氏的父親年少進士及第, 娶了當年的內閣次輔王大人的小女兒為妻,後來李父也官拜戶部尚書。李氏因為這樣的家世,素來驕傲,她也如願高嫁進國公府。
誠國公夫人李氏原有一個長兄,當年是個沉穩英才, 後來他外放任職之地發生時疫, 他不慎染上時疫早逝了。李氏唯還有一個嫡幼弟,十年前也中了進士, 李氏這個弟弟走的是文官路子,與國公府這種勳貴不同體系。當時王次輔和李父早就逝世,王次輔的門生也都告老了, 所謂人走茶涼,李氏的弟弟在官場上就沒有父親、兄長這麽順利了。李氏弟弟好不容易從知縣做到知府, 沒有想到又早早去了。
李氏對弟弟的遺霜和一雙兒女格外照料,讓弟弟長子和自己的兒子一起讀書,又因為她沒有親生女兒, 把侄女當作親生女兒來疼愛。
然後就有了最惡俗的走向,這侄女和兒子暗通款曲。誠國公世子正青春年少,只當表妹是世界上最漂亮溫柔的少女, 對着從未見過的未婚妻顧若蘭心生排斥,所以鬧到父母那裏要娶表妹為妻。
李氏的弟妹心中有些成算,就想要女兒高嫁嫁進國公府,所以準備犧牲女兒暫時的名聲達到目的,于是就刻意讓人傳出風聲,說是誠國公世子中意表妹,想要和昌寧侯顧家退婚。
誠國公府是國公府,而昌寧侯府只是侯府,世子的父親還是國公,反觀顧若蘭的祖父才是侯爺,顧若蘭這親事也算是高嫁。
因為被李氏弟妹刻意作為,所以市井中也就傳出顧若蘭相貌醜陋又高攀了誠國公府,才要被誠國公世子退婚。
這風聲終于傳到了昌寧侯府中。
顧若蘭坐在母親崔氏身邊,崔氏還安慰她不要着急,說什麽我兒如此品貌,外人不知才在那胡咧咧,她祖父、父親一定會為她做主。
顧若蘭心中早就想擺脫這樁婚事,表面上裝作受傷的樣子,說:“母親,請您為我做主退婚吧。”
崔氏急道:“這如何使得,你小孩子不懂。你放心,你父親定不會讓你受了委屈的。”
顧若蘭眉宇帶愁,卻倔強地說:“我就是剃了頭做姑子,也不要嫁誠國公世子,請母親為我做主!”
顧若蘭起身盈盈下拜,崔氏連忙将小女兒扶起來,摟着心肝寶貝地叫。
正說着,李嬷嬷來報,說是宮裏皇後的年節賞賜到了,可是侯爺和大爺都出門去了。
原來每當臘月,各家大臣勳貴都往宮裏送節禮,而宮裏也會根據大臣勳貴家的功績和受寵程度賞賜,所謂禮尚往來。
Advertisement
崔氏連忙讓李嬷嬷先親自去招待宮裏出來的賞賜太監,又讓另一個王嬷嬷去找小厮快去找回男主人,再讓大丫鬟帶人去準備香案接受賞賜謝恩,自己就帶着女兒更衣梳頭。
昌寧侯府忙活了半天,終于也受了豐厚的賞賜,宮裏也少了給借住在昌寧侯府的尹羲賞賜,因為今年尹翔和少年燕王一起立了大功。
顧峰回到屋裏,崔氏禀退左右,親自為他更衣,向他問起誠國公府的事。
顧峰心頭有些惱怒,說:“從前我見那徐謙,挺好的一個孩子,沒有想到……”
崔氏驚道:“這還真有其事不成?”
顧峰才說起誠國公夫人娘家的事來,聽說李氏疼愛侄女之極,但是李氏也沒有想讓侄女嫁給徐謙,只怕是兩個少年男女事未機密被下人得知才傳了出來。
顧峰解釋完了,又寬慰妻子:“誠國公已向父親保證,會妥善處理李家姑娘的事,兩家的親事不會生變。”
崔氏心中已有點主意,斟酌一二才說:“大爺,麻煩的是咱們女兒不樂意了。”
顧峰挂心女兒,關切道:“若蘭怎麽了?”
崔氏才将顧若蘭不惜剃發出家也不嫁進誠國公府的事說來,顧峰最疼愛這個才貌絕世的小女兒,憂心道:“這如何使得?若蘭素來乖巧,怎麽為此執拗了去?”
女兒家退親就是一個污點了,甚至是奇恥大辱,一旦退親就再難有同等人家與她說親。
崔氏道:“這事能怪若蘭嗎?此時李夫人娘家敗落,這女人沒有顯赫的娘家之後,性子就難免左些。她左右不了旁人,但是兒媳不是在她手底下讨生活嗎?現在我們家為了她侄女的事鬧上門去就是打她娘家的臉,也是打她的臉,将來若蘭嫁過去,婆媳之間能沒有龃龉?咱們若蘭能受那個苦嗎?”
顧峰蹙着濃眉,道:“沒有那麽嚴重吧?”
崔氏臉上挂着深宅婦人特別的意味深長的哂笑:“這大宅門裏的事,大爺是男人才不太清楚。咱們家是因為婆婆到底不是大爺的親娘,公爹不偏倚,大爺自個兒又出息,我娘家也還頂用,所以才彼此客客氣氣。放在別人家,是絕沒有這麽好辦的。這事兒若蘭都能想到,所以才跟我哭求,大爺是沒有見着孩子,她都讓紅绫拿來剪刀要絞發,我從未見過她如此氣憤決絕。”
顧峰吓了一跳:“若蘭沒事吧?”
崔氏拉住顧峰的手,寬解道:“還虧得我們都勸止住了,可我瞧她那樣子,是絕計不肯嫁去徐家的。”
顧峰輕哼一聲,拂袖轉身去坐在坑上,說:“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蘭難道不知麽?她小小年紀又懂什麽,你是她親娘怎不好好教導于她?”
崔氏端上茶去,小心賠着笑,說:“你怎麽親疏不分了起來?這事兒明明是誠國公府治家不嚴之過,如何能怪我們娘兒倆?要我說,誠國公府便是有這事也不該外洩出來,若是首尾收拾幹淨,那還是個能為的人家。可這弄得不三不四的,算個什麽呢?就算誠國公府門第高,從這事看出來,那世子不過凡夫俗子,我看也配不上咱們若蘭。我想着索性退了這門親事。”
顧峰尖聲道:“退親何等大事,如何能提?!”
崔氏忙道:“大爺息怒,先聽我說。早兩天,我去娘家走動遇上了同去走動的表嫂,聽表嫂說娘娘打算給燕王選妃,我姑媽家好幾個侄兒也都未定親事。”
崔氏的姑媽就是王皇後的生母,他們既是承恩公府又是開國魏國公府,王皇後的兄長也是帶兵之人。
原來當時皇後派下賞賜,顧若蘭好奇地提起皇後娘娘,稱小時候她見過,這讓崔氏動了心思。
女兒這門親事是四年前昌寧侯和尚在世的前任誠國公有了意向,問過顧峰和現任誠國公後定下的,崔氏當時覺得誠國公門第高,定一個娃娃親也無防。
顧峰心念一動,喝幹了杯中的茶,沉默了一會兒,表情慎重:“燕王?可是……這可事關重大,又有齊大非偶之嫌,你婦道人家不懂,不要摻和。”
崔氏左右看看,又給顧峰換了茶杯,說:“大爺,自從齊王之事過後,朝堂安寧幾年。餘下皇子之中,豫王殘疾、晉王性格暴戾、楚王喜愛吟詩作賦,只有燕王養在皇後身邊,身份貴重,又得名師指點,文武雙全。早幾年,為人臣子自然要小心……但如今局勢明朗,我等也不是要朋黨禍國,倘若得皇家指婚,我等奉旨就是。若蘭退婚雖然有點妨礙,到底也沒有下聘。承恩公府并沒有嫡親的适齡姑娘,那旁支的小家子氣又如何配燕王,皇後娘娘心裏猶如明鏡,能不知嗎?”
顧峰目中精光一閃,他們昌寧侯爵傳給他時因為沒有軍功就要降爵了,又因為燕王與少年鎮北侯尹翔一起抗擊北朝,他顧家與燕王也有拐着彎的關系了。
顧若蘭憤而抗婚,先是得到崔氏的支持,崔氏到底說服了顧峰,顧峰再說服了昌寧侯。昌寧侯早些年是絕不肯介入皇子争位之事,但是現在局勢已漸明朗,不得不為孫輩的富貴謀算了。
若蘭明年十三歲,雖然年紀稍小,可她的容貌無人能及,又有崔氏和皇後的關系在,只怕真有皇後之命。
年前最後幾天,昌寧侯與顧峰再上誠國公府,委婉地提出取消婚約之事。昌寧侯爵位雖然不如誠國公,卻比他誠國公高了一輩,如此磨了大半天才取消了婚約。
誠國公十分不悅,本來已經說好了府內會處理好的,昌寧侯府又反悔咽不下這口氣了。誠國公自恃門第,但覺他們女方都不怕,他還要巴着昌寧侯府不成?
顧若蘭聽說家中為她退了婚,松了一口氣。
她欣慰地想:果然只要她豁出去,父親和母親定會幫她的。前世時,她未進宮之前和四郎往來也是母親幫了忙,把她安排住在溫泉山莊裏,四郎才能方便來見她。
這回宮裏派人來做年節賞賜時,她只提了提皇後娘娘,母親就明白了。
這日臘月二十八了,顧若蘭一早起來梳妝。
顧若蘭攬鏡自顧,竟是為自己的美貌癡了去,這穿越的巨大福利,第一世時她怎麽在一開始時不拼一把呢?顧若蘭往自己的發上插着珠釵,忽又覺得那珍珠不夠大顆圓潤,比不上前世四郎送她的最好的貢品南珠,便将之扔回了屜裏。
顧若蘭撫着自己剔透無瑕的巴掌大的頰,看着沒有睫毛膏也濃長卷翹的睫毛,一雙如黑白分明的盈盈秋水眸……
這珠釵怎麽配得上本姑娘的美貌呢?顧若蘭看着鏡中人,回想着現代時在電視電影中見過的女明星,她們哪裏及得上她?她這副容貌在現代,定是世界最美面孔了。
就像四郎說的,對着她這樣的美人,縱使朝堂有再多的煩惱,也能讓他開懷放松享極樂之樂。
只可惜,現在都沒有足夠珍貴的珍寶配得上她的美貌,還沒有欣賞夠自己的美貌,就聽紅绫來報,說母親召她一起去吃早飯。
顧若蘭的院子在昌寧侯府東北角,父母親院住在東院,不一會兒她帶着丫鬟婆子就到了院門前。這時忽見一個穿着火紅狐裘的少女從另一頭款款而來,後面跟着兩個大丫鬟和兩個小丫鬟。
她們走近時但見少女雍容華貴,眉目如畫,雙丫髻上插着兩支珠釵,其中最大的兩顆足有拇指大小,頸間戴着多寶璎珞。
少女沖她淺淺一笑,既不過分親近,也不會冷漠失禮。
顧若蘭重生後并沒有見過尹羲,一方面她專注于自己與徐謙解除婚約的事;另一方面顧若蘭對尹羲還有些心理陰影,畢竟尹羲是一個心狠手辣的毒婦,只怕當初四郎也是被她毒死的。
尹羲來了昌寧侯府後,一開始因為要守孝一直在西北角的“陶然居”深居簡出,但凡侯府慶祝飲宴,她都識趣地不出席,只有府裏的女先生上課時,她會出那座獨立的小院去上課。
至今年十月,女先生的母親病逝回去了,尹羲又得了風寒,就再沒有與顧若蘭相見,那時顧若蘭也剛剛重生,自然不會去探望她。
尹羲微笑福了福身:“表姐。”
尹羲祖父“漢胡混血”,尹氏本是前朝番軍出身,歸降本朝改了漢姓,但是如北宋一些番軍世家一樣,是特殊時代的政治軍事勢力,他們都以華夏人自居。
所以,尹羲雖然比顧若蘭小了二十幾天,她倒比嬌氣包顧若蘭要高壯一些。
顧若蘭壓下心底湧上的恐懼和恨意,微微一笑:“表妹前些時日病了,我一直瑣事纏身,不曾去探望,表妹莫怪。”
尹羲嘆道:“表姐說哪裏話,羲兒知道表姐正為婚事所愁,那府上傳出消息,竟叫我都聽說了,也真是難為表姐了。”
顧若蘭懷疑地看着她,因為她覺得尹羲是看她笑話,顧若蘭皮笑肉不笑,說:“都過去了,祖父和父親已經做主取消婚約。”
尹羲佯作一驚:“哎呀,那可如何是好?這退了婚的女兒會有許多不便。”
顧若蘭垂下眼簾,斂去眼中的冰冷,淡淡道:“我一切自有父母、祖父、哥哥做主,若大昌寧侯府,又怕什麽?”
顧若蘭這是諷刺尹羲無父無母,還要寄居在昌寧侯府中。
尹羲淺淺一笑:“倒也是這麽說的。要換作是我,也有我哥哥做主,哥哥與燕王兵分左右擊敗北朝來犯之敵,蒙皇上恩典封為鎮國公。我父親母親去得早,便只有這一個嫡親的親人了,幸而一個比百個強。”
尹羲知道那燕王納原主為側妃全是因為哥哥尹翔,燕王想要掌握穩定鎮北軍謀取皇位,最好的辦法就是娶她。當時尹翔也看中了燕王文武雙全,想給妹妹尋最好的丈夫。
可是燕王又不想委屈真愛,所以就娶真愛顧若蘭為正妃,納尹羲為側妃。昌寧侯府是尹翔母親的娘家,就算委屈了妹妹為側室,尹翔念在母親的關系和妹妹從小養在侯府的份上也會選擇忍下委屈。
于是原主就成了燕王和顧若蘭愛情的路上一時之間搬不開的試金石,圍繞着這段複雜的關系,展開宅門三角戀的傳統套路,實際上原主從來是局外人,只是一個被男主為了政治利益牽在手中不放的棋子。但是男主一旦掌握全局,最終原主這顆棋子是要被撬開的,或者把原主逼瘋,原主就會自己作死。
顧若蘭也有些怕尹翔,在她記憶中,那是掌管全國一半兵權的大将軍,是封鎖內廷,讓她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惡魔。因為她只是表妹,尹羲卻是他疼愛的親妹妹。
崔氏院中的張嬷嬷來了,笑道:“小五姑娘、表姑娘,你們怎麽還在門口站着呢,大奶奶等着你們呢。“
在崔氏那用過了早膳,顧若蘭回到自己的院子發悶,現在仇人相見,她也奈何不得她,于是又取了琴來撥弄。
因為琴音沒有四郎欣賞,她百無聊賴沒有趣味兒,不一會兒起身來由紅绫陪着到園子裏走走。
到了花園中,石子路上的早已打掃得幹淨,只有花圃中、梅枝上還覆着冰雪,冬日陽光斜照,晶瑩剔透,便如進入了蓬萊仙境一樣。
顧若蘭望景生情又念起了她的四郎,當年他帶着她在禦花園賞雪,尹羲為首的後宮女人想要來賣弄争寵,只有被她狠狠的打臉。
當年以梅雪為題作曲作詞,後宮中沒有女人可以一撄她的鋒芒,她的詩詞歌曲傳到民間,有人收成詩集、曲譜,人稱“蘭妃詩集”,廣為流傳。
顧若蘭想着與四郎那些恩愛纏綿的日日夜夜,臉上不禁都紅了起來。
走到一簇竹子旁,忽聽另一邊傳來小丫鬟的談話聲。
丫鬟甲說:“那燕北送到表姑娘那的東西是一車接一車的,聽說都是好東西,有西域的寶石金銀、北朝來的皮子人參,還有鎮國公府的下人去南邊采賣的好料子。鎮國公到底也只有這一個親妹妹。”
丫鬟乙豔羨地說:“表姑娘雖然沒有了父母,但是有這樣的哥哥,比旁人強了不知多少。聽坊間說他和燕王一共斬敵五萬多人,朝廷十幾年對北戰事沒有這樣的大勝了。”
丫鬟丁說:“早幾天,陶然居的琉璃姐姐托我去給鎮國公去給他們名下的鋪子的掌櫃傳個信,後來表姑娘賞我了一個金锞子,換了銀子也有二兩。”
這個時代的金銀貴,一兩金子約有十六兩銀子(古代十六進制),一兩銀子大約是1000—1500文錢,1000文等于一貫。府中就算是小主子,月例也只有二兩,就算是大丫鬟的月例也就是一貫錢。
丫鬟甲和丫鬟乙都羨慕不已,丫鬟甲又說:“表姑娘溫和大度、才貌雙全,又有鎮國公這樣的哥哥,将來一定前程似錦。”
丫鬟乙斟酌了一下說:“要說才貌,咱們府上的小五姑娘也是好的。”
丫鬟丁道:“還是表姑娘強一些,表姑娘可寫得一手好字。表姑娘在守孝期間閉門不出,天天為父母抄佛經祈福練出來的。”
丫鬟甲說:“表姑娘真是至純至孝,這寫字可是水磨的真功夫,沒有巧可取的。若非至孝,當年她才八歲,怎麽靜得下心抄佛經呢,就算靜得下心也少有人吃得了這個苦。”
小丫鬟們又一陣對“表姑娘”的吹捧,反正在她們眼裏她這個“小五姑娘”是遠遠不及的了,顧若蘭聽了,心中不忿。
忽然園中又走來一個十三四歲的美貌女孩,一見她就笑道:“五妹妹,你在這裏幹什麽呢?”
這姑娘嗓門大,竹叢後的三個灑掃小丫鬟受驚走了出來,一見顧若蘭站在這裏,不禁心慌意亂。
小丫鬟們朝顧若蘭福身行禮,紅绫面色不善,若非自家姑娘阻止,她早把這些不好好幹活在這裏嚼舌根的小蹄子收拾了。
紅绫喝道:“還拄着幹什麽!”
顧若蓮走了過來,說:“五妹妹的身邊的丫鬟好大的火氣,什麽事若她不快呢?”
顧若蓮是三房的嫡長女,按侯府排行老四,因為三房的顧岩是現任侯夫人所出,顧若蓮自小養在現任侯夫人那裏,也自來愛與顧若蘭争鋒。
顧若蘭沒有回答,紅绫福身施禮後,回道:“四姑娘,小婢失禮了。因為這些小丫鬟不好好幹活,反而躲在這處偷懶,小婢才說了一句。”
顧若蓮溫和笑道:“這就要過年了,咱們這樣的人家可別挑這個時節紅了臉,傳出去了不體面。五妹妹也別太寵着身邊的丫鬟了。”
顧若蘭淡淡道:“我身邊的丫鬟我自己會教。紅绫只說了一句,四姐姐不必上來就說她不對。”
“好好好,是我不對。” 顧若蓮随和一笑,又沖那三個小丫鬟道:“這快要過年了,五妹妹就饒你們一回,以後可要好好幹活,別又躲着偷懶,再被五妹妹和她的丫鬟抓住,我可不幫你們了。”
三個小丫鬟忙福身謝過,然後匆匆忙忙離開了,顧若蘭重生以來就想着和尹羲的前世之仇及退婚的事了,少有想到顧若蓮這個小時候的競争者,這下一時不慎被讨厭的顧若蓮拉了仇恨。
顧若蘭心性高傲,轉念想:我将來嫁給了四郎,當上皇後,還怕你顧若蓮這些小家子門道?顧若蓮是三房的,三叔不能繼承爵位,到現在還是白身,哪裏比得過我是長房嫡幼女,将來爵位也是我父親的。
顧若蓮又說:“聽說五妹妹退了婚,我正挂心想去看看你呢。妹妹可好?”
顧若蓮與顧若蘭同為顧家姑娘,可是一個是長房,一個是三房,現在侯夫人尚在還能擡舉顧若蓮,将來的地位就有差別了。
顧若蘭又與她年紀相仿,不但容貌絕色,還早早訂了誠國公世子這樣的好親事,讓顧若蓮十分不平衡。聽說了誠國公府傳出的事,本就要看戲,這回兩家退了婚,她更加開心。
作者有話要說:盛世白蓮不僅是指女的,其實男的才更是盛世白蓮。
感謝在2020-07-04 16:37:57~2020-07-06 14:32:4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婠婠 20瓶;星璇40568623 9瓶;齊神麽麽噠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